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政之路-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我懂了。”范郁声连忙点头道。

“这样吧,你把平江市的情况好好写一份材料,这几天呢,我跟你师弟也到处转转,看看情况,帮你想想对策。”

“那太谢谢老师你了。”范郁声面lù喜sè道。

“郁声,我年纪大了,jīng神头也大不如以前,有时候也帮不上你太多的忙。你有什么事情就多和同事们,和师兄弟们沟通讨论一下,不要总闷在心里。我知道,在我们这么多学生里,你最聪慧,可就是xìng子太傲了。现在不是独行侠包打天下的时候了。”

范郁声沉默一会笑着说道:“老师,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可是xìng子使然,总觉得不好开口,我以后会好好改正的。”

俞枢平点了点头道:“嗯,郁声,你的xìng子我觉得改变了不少,但还需要改进。我还是那句话,不要让情绪牵制你,要学会控制情绪。焦虑、愤怒、难为情都是一种情绪。”

“老师,你的教诲我记住了。”范郁声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答道。

在平江市转了四天,调研组一行便告辞了。在火车站,范郁声率领市委市政fǔ一帮人相送。跟俞枢平握手告别后,范郁声握着苏望的手道:“小师弟,这几天辛苦你了,以后欢迎你再来平江。”

苏望笑着答道:“上有天堂,下有平东,美丽而又充满魅力的平江我一定还会再来的。经济强市现在全国就有好几个,以后还会更多,但是平江却只有一个。”

范郁声不由笑了,右手在苏望的手背轻轻地拍了几下。

坐在软卧包厢里,看着车窗外面飞逝的景sè,俞枢平突然笑道:“小苏,你说的好啊,全国只有一个平江,美丽充满魅力的平江。”

到了沪江市,调研组一行停留了六天,苏望到江东开发区等地方转了四天,在另一位师兄,市计委主任韦自秋的陪同下与几十家中外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会谈。

接着调研组马不停蹄地赶往东越省,第一站是省会东州,第二站是丰山,第三站是定海。

在丰山,苏望在与企业负责人座谈时,惊喜地遇见了老熟人于久南。不过两人只是相视一笑,没有太多的jiāo流。座谈会结束后回到宾馆,苏望打了于久南的电话,两人在外面的一家酒楼里小聚了一下。

“苏镇长,你这唱得是哪一出啊?你怎么成了中央下来的领导?”于久南惊喜地问道,但是嗓mén却压得很低。

“于总,我什么时候成了中央下来的领导了?我只是国务院政策研究中的工作人员,这是只是作为调研组的一员下来了解情况。”

“苏镇长,我们都是老朋友了,你就不要méng我了。你不是中央下来的领导,孙秘书会全程陪同你,还有市政fǔ郑秘书长会来做开场白?”于久南脸上一万个不相信。

“于总,”苏望苦笑不得,这个时候的商人绝对没有二十一世纪那样钱多气壮,对于官员有一种天生的敬畏。

“我真不是什么中央下来的领导,如果真要说有什么领导,只能说我的老师算一个。”

“你的老师?”

“俞枢平教授,首都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也是政策研究中心顾问组组长。”

“俞枢平教授?”于久南的确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或许是他此前根本没有接触到这个层次或这个方面。

“你是俞教授的学生,也不能让孙秘书全程陪同,我是看在眼里,孙秘书对你可是客气地不得了。”于久南还是有些不解道,孙秘书全名孙纪纲,是丰山市委书记乔伯年的秘书,这市委一号秘书对于于久南而言,平日里都是难得一见的人物。

“乔书记也是俞教授的学生,按说也是我的师兄。”苏望只好把谜底说出来。

“哦,原来是这样。”于久南恍然大悟,过了一会才犹豫地说道,“苏镇长,我们是老朋友,能不能?”

苏望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言道:“其实我还要感谢你,我跟农经办的小田通过电话,上次我们义陵县青年到东越打工,多亏了你。不仅帮忙打招呼,让他们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还免费提供了好几天的食宿。”

“这不过是闲话一句,”于久南满不在乎地说道,可是脸上有些焦虑不安的神情却出卖了他。

第一百四十一章调研(三)

第一百四十一章调研(三)——

第一百四十一章调研(三)

这时,一个人影出现在于久南面前,他瞪大着眼睛,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苏望却热情地站起,与孙纪纲握手道:“孙科长,真是不好意思,这么晚还要拉你出来,嫂子没意见吧?”

“有什么意见,苏老弟相邀,我是巴不得呀。”孙纪纲笑呵呵地答道。

“来,孙哥,跟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在丰山的一位老朋友,于久南,于总。”

于久南连忙上前与孙纪纲握手:“孙科长,没想到你会来,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看得出,孙纪纲与于久南打过jiāo道,他笑着答道:“于总,真是想不到,你还能结识苏科长这样的贵人呀。”

“哪里哪里,苏镇长是我的故jiāo,你才是我结识的贵人呀”于久南笑呵呵地说道。

三人坐下,很快便谈笑风生。于久南很会说话,总是能够挑起话题让苏望和孙纪纲接上话来。

趁着于久南去洗手间,孙纪纲突然对苏望道:“苏老弟,哥哥有件事想劳烦你。”

“孙哥,你直管说。”

“你是知道的,乔书记是东州人,在丰山已经干了六年。现在乔书记的母亲都七十多岁了,可一直留在东州老家,怎么劝都不肯来丰山。乔书记心里急,想调回东州去就近照顾老太太,但是一来这丰山事情多,离不开,二来东州那边没有合适的位置,所以一直没有成行。乔书记心里着急啊,身为秘书,我看着乔书记因为心情忧郁身体健康大受影响,心里也不大好受。你是跟在俞老身边的人,又在中央任职,见识多,能不能帮忙出个主意?我也好去劝劝乔书记。”

丰山事情多,东州没有合适的位置。苏望在默默地琢磨着,昨晚乔伯年去拜访俞枢平时关于这件事可是一字未提。

“孙哥,我觉得既然东州没有合适的位置,不如去定海。定海是东越第二大城市,就算要调东州也比丰山容易多了。”

“苏老弟,你这个主意妙。而且老太太也是定海人,如果乔书记能调去定海,老太太肯定愿意过去。苏老弟,你这是帮了我的大忙。嗯,我这就去劝劝乔书记,看能不能往定海那边想想办法。”孙纪纲连连叫好道,然后端起酒杯道,“来,苏老弟,敬你一杯,聊表谢意。”

苏望没有做声接茬,而是端起酒杯与孙纪纲干了一杯。

放下杯子后孙纪纲低声道:“于总的事你放心,乔书记在丰山待了六年,就算要走,这茶也不会凉。再说了,如果乔书记真的去了定海,那边的商机也比丰山多得多。”

苏望也不矫情了,对孙纪纲道:“那我替于总谢谢孙哥了。”

回到宾馆,苏望把孙纪纲跟他说的事chōu空跟俞枢平说了说。

俞枢平不由笑了起来,“伯年是我学生中心眼最多的,嗯,除你之外。去定海对伯年来说的确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而且他这些年在丰山干得很出sè。”

跟俞枢平边聊边整理资料,忙到十点半苏望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第一件事便是给孙纪纲的中文传呼机留了言:“乔书记这些年在丰山干得很出过五分钟,孙纪纲便回了一个电话过来:“苏科长,谢谢你”

离开丰山时,在火车站站台上,俞枢平跟送别的乔伯年低声道:“伯年,以后心眼多用在工作上。”

乔伯年连忙恭敬地应下。与苏望告别时,他在苏望的右手背上轻轻地拍了几下,悄声地说道:“谢谢你小师弟。”

最后一站是岭南省,调研组到了兴州待了四天,然后直奔南鹏市,以它为中心,对其以及周边的石街、东江两市进行调研。

参加完南鹏市委市政fǔ的欢迎会以及座谈会之后,第二天苏望便按照惯例和俞枢平兵分两路,在市政fǔ办公厅第二秘书处副处长李冠文的陪同下去几家企业参观。

坐在小车里,看着窗外的风景,苏望的心情有点jī动。南鹏市,在上一世他待了差不多十二年,很熟悉这里,可以说这里几乎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旁边的李冠文察觉到苏望的异样,“苏科长,你来过南鹏?”

“没有来过,但是对于这片热土却一直很向往。”苏望回过神来,淡笑地答道。

到几家企业转了一圈后便是下午五点多,李冠文便在一家酒店里请苏望吃饭。

“李处长,我在南鹏市有一位同学,想趁着这个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