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我来。”朱一说了三个字转身就走,苏小乞怔了怔,苦笑着跟上了。
朱一领路出了郭宅,又走下山坡,到了一望无际的海边。
海边的沙滩上站着一名肥胖的中年人,手里正抓着一块酱牛肉在啃着,见到苏小乞,他高举右臂挥了挥。
“见个面而已,至于搞得这么神秘?”苏小乞站在郭大富的左侧。
郭大富嚼着嘴里的肉,道:“这里的环境好。”
海浪起伏着,接近两人的脚尖又退回了海里,下一次积蓄到更多力量的它们卷土重来,大有不将两人拉入海里不罢休的意思。
“你想跟我说什么?”苏小乞转头去看郭大富。
郭大富望着远处一只正在海面上盘旋的海鸥,含笑道:“要不要加入泰安商会?”
站在郭大富右侧的朱一微露惊色。
苏小乞的回答没有丝毫的犹豫,道:“不。”
苏小乞现在已经知道,即使他加入泰安商会,封玉山也不敢对他出手了。加入哪方势力,不是他的主要目的,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实力。
灵道门的势力虽比泰安商会弱,但注重的是弟子的培养。而泰安商会,收的都是可用之人,他加入,不过是一粒沙落入了海中,慢慢便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为什么?”郭大富不解道:“你在灵道门的处境我大概知道一些,有脱身的机会你居然不愿意争取?”
苏小乞算是明白了,郭大富这是对他表达谢意。以泰安商会的势力,调查他不是难事。
“因为我早就有了脱身的计划。”苏小乞的视线追上仍在海面盘旋的海鸥,笑道:“再说,我不愿寄人篱下。”
郭大富哑然失笑道:“你在灵道门就不是寄人篱下了?”
苏小乞摇头,道:“我们是互帮互助的关系。”
这一次,朱一看向苏小乞的眼神中就多了几分好奇。
苏小乞道:“我保住他们的地位,他们给我修行上提供方便,这怎么是寄人篱下?”
郭大富语气略重,道:“你就不怕哪天船翻了?”
“所以我不是跟你说了。”苏小乞自信道:“我已经想好了怎么脱身。”
在海面盘旋的海鸥突然俯冲入大海,长喙触到海水便立即飞起,却没有捉到一条小鱼。
郭大富忧愁的揉揉眉心,道:“这样我该怎么感谢你?”
苏小乞揽住郭大富的肩膀,毫不客气的说道:“你要是有什么能够提升修为的好丹药,可以送我一点。”
“这个简单。”郭大富打个响指,朱一立即闪身飞掠回郭宅,数息过后,捧着三十个小玉瓶回来。
“这里有两种丹药。”朱一扔给苏小乞一个小瓶,道:“里面的是玄元丹,可以用来提升修为。”
关于玄元丹的功效、副作用,朱一懒得去说,他若是去售卖丹药,恐怕很快就会饿死了。
拔掉黄色木塞,瓶内有三颗蚕豆大小的黄色丹药,隐隐能够看到丹衣下蕴含的光芒。
“玄元丹有十五瓶,每瓶有三颗。”朱一将玉瓶一把一把拿给苏小乞,接到手,便被苏小乞放入了百宝囊。
“另外一种是真灵丹,补充灵力用的。”朱一再扔出一个玉瓶。
………………………………
第一百一十八章 牛头是也
拔掉紫色木塞,瓶内同样有三颗蚕豆大小的丹药。不同的是,丹药散发出的是淡淡的紫芒。
“真灵丹也是十五瓶,每瓶有三颗。”朱一再一把一把的撮起玉瓶递给苏小乞。
见苏小乞将丹药收起,郭大富拍拍苏小乞的肩,顺势将手上的酱汁抹到苏小乞的衣服上,道:“丹药虽好,也要懂得适可而止,服用多了就会产生毒性,非但不能补起来,还会掏空身体的潜能,莫要太贪图丹药的力量。”
“……”苏小乞愣愣的看了郭大富一会儿,如果不是郭大富一脸严肃,他甚至觉得在听汇源肾宝加劲酒的广告。
“老爷,老爷。”忽然有一名丫鬟直奔着海边的三人跑来了,气喘吁吁的说道:“少爷醒了。”
“醒了就好,醒了就好。”郭大富将剩下的牛肉扔进嘴里大嚼,瞧着苏小乞唾沫飞溅道:“他能不能打消练剑的念头就交给你了。”
“你不去吗?”苏小乞惊讶。
郭大富黯然道:“我说吃饭,便会有无数人捧起饭碗,可作为一个父亲,我实在失败。”
郭大富离开了,苏小乞对着大海静默半晌,苦笑着走回山坡,进了郭宅。
对于熬鸡汤,他实在不擅长。
……
房间里的丫鬟都离开了,只留下了两张并排放的桐木床,清醒的郭小富与寇辰坐起来,眼神都有些尴尬。
他们隐隐约约还记着点什么,在毒彻底发作之前。
一只靴子迈进门槛,苏小乞背倚着门,微笑道:“你们醒了?”
寇辰还没来得及开口,郭小富便先咬牙切齿道:“你来嘲笑我?”
“我可不愿做落井下石的小人。”苏小乞摇摇头,接着道:“我是来给你讲个故事。”
郭小富嗤笑道:“你以为我是三岁的娃娃,没事听故事?”
苏小乞摇头晃脑道:“我的故事不一般。”
“就算听了能成仙,我也没兴趣。”郭小富从床上起来,视线四处寻找,终于在墙角发现了他的剑。
剑是郭家的下人清理完尸体后送来的。
郭小富径直走过去,将靠在墙上的剑拿起,坚定不移的向门外走。
“你还要去练剑?”寇辰追问道。
听见寇辰的声音,郭小富的身体为之一顿,声音也不如之前的冷漠,反倒有些慌,“是……是……”
“你该明白今天所感受的差距吧?”苏小乞大声道。
郭小富的眼神霎时冰冷,道:“我的剑还不够快。”
说完,一只脚已经迈出了门。
“如果我是你,一定会听完我口中这个故事。”苏小乞叼起烟袋,侧头对郭小富露出一口白牙,道:“因为它关乎着你的未来。”
郭小富头也不回,但行出一丈,又退回到苏小乞的身边,没有人会对自己的未来无动于衷,他很好奇苏小乞会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这个故事要从一个名叫牛头的人说起了。”苏小乞没有去看郭小富,吐出一口烟,感慨道:“牛头自幼家境贫寒,读过两年私塾,但因为是家中独子,爹娘年老,田地无人耕种,很早便辍学回家种地放牛。
地少粮也少,三口人勉强能管住三餐,但想要吃的太饱是不可能了。牛头最初也不叫牛头,已经没人记得他原来的名字了。
他身材瘦弱,头却很大,再加上常常伏在牛背上,与人打招呼时脑袋从牛头后探出来,看不见身子只能看到一个硕大的脑袋,牛头这个名字便叫下来了。
为什么去说这么一个人呢?
因为突然有一天,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的牛头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他要写小说!”
小说,郭小富是懂的,《金笔英雄传》、《书生情》都是现今比较红火的小说。他也曾翻看过,或者从说书人口中听到过,之所以练剑,多少受到了这些天马行空的故事一点影响。
“多少年不动笔,每次毛笔沾上墨,牛头的脑子里只感到一团浆糊,连一个字都想不出来。
他在坚持,夜里为了省灯油钱,他借月光写作。阴天无月,他彻夜难眠,终于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在墙上凿了个洞,借邻家的烛火来写故事。白日劳顿,夜里困乏难忍,想睡觉时,他便拿出一个锥子,对大腿猛刺,这样便来了精神。
后来,时间久了,腿就刺的麻木了。他又找来绳子,将绳子一头拴在房梁上,另一头就跟头发拴在一起,只要打盹,绳子就会猛拽他的头发,这样就会赶走睡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写小说,牛头种起地都不用心了。
许多人都在跟他打招呼。
‘牛头,你再这样下去,连媳妇都讨不到了。’
这时候牛头就会从牛背上探出头,嘿嘿笑,‘能讨到。’
于是就有人问他,‘牛头,你挣到多少钱了?’
这个时候,牛头的脸上就没有笑容了,脑袋也不从牛背上探出来了。
后来,他的爹娘也忍不住劝他,‘牛头,你真不是这块料。’
牛头呢,就搓搓脸,双眼通红不说话。
再到后来啊,老水牛每次经过,身边都围绕着各种声音。
‘牛头,挣着钱了吗?’
‘牛头,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