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重量也减小了数倍,甚至一个人就能抱着乱跑,对于中近距离的敌人还是有较大的威胁的。
于是,日本方面开始着手研制了新一代的轻机枪。
当然了,既然日本人都能够想到的问题,以自身的蝴蝶效应推动整个历史发展的王思锐又怎么会想不到呢?当日本人开始想要研究轻机枪的时候,中华帝国这边的轻机枪已经静静的躺在实验室里了,正在做着最终的修改。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日军高层想给士兵一夜的时间用来休整,同时整顿一下连日溃败的士气,但是却没有想到,第二天天刚亮,皇家陆军就打上门了,而此时的日军可谓是饥寒交迫,又精神不振,每一个人的战斗力,至少都下降了两成不止。
而日军的司令部那里,此刻还在为如何筹集更多的粮食而发愁。
一枚普通的六零毫米炮弹径直的砸向了一群日军的正中央,对于这种直上直下的炮弹,日军根本就没有躲避他们的办法。
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爆炸点附近的两名日军瞬间腾空而起,鲜血横飞,被炮弹爆炸所产生的高温瞬间蒸发掉了一些,余下的,则变成了滚烫的热血,伴随着炮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形成了一道道血雾。
伴随着那些黑色的泥土,碎屑,碎尸等等,原本平淡无奇的平壤外围,忽然间变成了一座地狱修罗场,到处都是尸体。
好吧,其实第一波攻击杀死的日军并不多,但是这种场面却是极为震撼的。
志愿军三个主力师倾巢而出,朝鲜军四个师中的两个也在紧随着志愿军发起了冲锋,还有两个师游弋在外围,随时准备围剿那些突围的日军。
整整五个师,九万余人的中朝联军对着仅有两万出头的日军发起疯狂的冲锋,如果仅仅只是人数占优那也就算了,可是中朝联军却是在各个方面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轰……’
平壤城内,终于是传来了一阵巨响,但是紧接着,在正在冲锋的志愿军的队伍中,忽然间腾起了一阵黑色的烟雾,伴随着泥土碎块,不停的砸在附近士兵的身上,同时还有几名士兵被直接炸飞。
平壤是日军对前线支援的重要中转城市,原本直接通过海运前往新义城是最便捷的,但那里是边境地区,对岸又驻扎了不少的中华帝国军队,如果日军接连从那里补给的话,很容易让对方看出日军的意图。
所以,他们选择了在南浦靠岸,然后再将物资运往平壤进行中转。
按照最先的计划,行动不便的炮兵,是不用跟着步兵们到山里去隐藏的,所以,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的这些炮兵,全部集中在了平壤,只要日军决定了发起进攻,这些炮兵只需要三天的时间便能够抵达边境,所以时间上也来得及。
所以,此刻平壤城内,可是有着两个大队的炮兵的,其中七五毫米口径的火炮就有二十九门,原本他们还有两门208毫米的重炮,但是因为重量太大,海军不肯帮他们运输,所以这两门炮就只能放在本土了。
而平壤城内的这二十九门七五毫米口径的火炮,其中有五门是目前在市面上还没有正式的出现,这是大阪兵工厂最新研究出来的火炮,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还没有最终的定型。
因为大阪兵工厂那边与第二师团关系比较好,所以便塞了五门炮给他们,让他们到战场上去测试一下。
其余的二十四门火炮分为三一年式山炮和三一年式野炮,两者各占一半,也就是说,为了节约开支,日本只为每个师团配备了十二门火炮,其中第二师团因为个人关系,所以多了五门火炮。
而山炮和野炮的大致数据差不多,重量同样是908KG,口径同样的75MM,初速都是487m/米,高低射界也是一样的,…5—38度,使用两种不同的弹药,榴弹和榴霰弹,除此之外,野炮的最大射程为6500米,山炮为4300米,这是除了弹药以外唯一不同的地方了。
战争打到了现在,日军终于是发现了他们的优势在哪里。
对面的中华帝国皇家陆军因为一路紧追日军,光是步兵就累的半死,炮兵拖着沉重的火炮和大量的炮弹,又怎么跟的上步兵的速度?
而且中华帝国陆军部队中是没有炮兵这个兵种的,炮兵被单独的集结了起来,组成了一个皇家炮兵部队,统一指挥,统一协调,这样能够便于部队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炮群效应。
但是劣势也很明显,一旦炮群离开,那么部队将会陷入无炮可用的尴尬局面。
现在的皇家陆军就是这样的,炮兵部队派出的一个炮兵团一直都在后面跟不上来,而前线的部队又推进的速度过快,所以,前线部队只能够使用装备到各排的迫击炮来进行火力压制。
在面对散落日军的时候还能够确保自己的优势,可一旦面对敌人的炮群,下场就会很惨,他们根本就没有跟敌军炮群过招的机会。
PS:感谢坂本竜馬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军2016的打赏支持!另外说下明天的更新,月票和推荐票暂时还没有达到咱们的约定,但差距也不是太大,所以俺也不想再等了,俺相信大家会追上来的,所以明天四更,乃们看着办吧……
353:什么叫战术碾压?
‘轰……’
一声声剧烈的爆炸声,瞬间淹没了迫击炮的呼啸,二十九颗炮弹,几乎不差分毫的落在了正在冲锋的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头顶上。
原本所向披靡的60毫米迫击炮,在这一刻也终于是暗淡了下来。
一枚枚炮弹,无情的撕碎空气的衣衫,空气犹如就是个无助的姑娘一般,除了发出悲伤的惨叫以外,再无其他的办法。
一团团橘黄色的火焰,在剧烈的爆炸声过后,瞬间腾空而起,巨大的火焰尽情的吞噬着四周的一切,无论那里是人,是树木,是土地,是沟壑,还是空气,没有能够逃过它的愤怒的。
剧烈的爆炸声,没有任何人或者事物能够承受这一枚枚炮弹滔天的怒火,就连大地,也忍不住的颤抖了起来。
褐黄色的泥土,被火焰的高温瞬间烧成了黑色的泥土,四周的空气,成为了这一团团火焰最佳的助燃剂,炮火贪婪的吞噬着四周空气中的一切氧气,虽然他们无法做到,但是却始终未曾放弃。
破碎的弹片,在战场上肆意的横飞,漫无目的的寻找着它的目标,连带起一块块泥土,碎石,燃烧的木屑,朝着四周的皇家陆军扑去。
仅仅只是这一轮的炮击,就给皇家陆军带来了上百人的伤亡数字,如果要是再来上几轮的话,即便是皇家陆军,也要好好的掂量一下了。
不过还好,在这二十九枚炮弹落地爆炸之后,平壤城内的日军炮兵并没有立即将下一枚炮弹送到他们的头上。
三一年式火炮的技术性能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亮点,甚至,这是一款极为落后的火炮。
三一年式火炮没有设计安装驻退机,所以每发射一枚炮弹之后,巨大的后坐力都会将火炮大幅度的向后推去,因此,这种火炮的最大缺点便是命中率低下,即便是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火炮手,操作这款火炮的话,也很难保证百分之二十的命中率。
因为炮弹被击发的那一刻,便会有巨大的冲击力传来,火炮的位置就已经开始发生了偏移,原先设定好的坐标,随着火炮的移动而紧随着变化。
而每发射完一枚炮弹之后,日军炮兵都需要将火炮进行复位,然后在按照火炮的操作流程进行弹壳退膛,清理炮管,调整新的射击诸元,然后在上弹,继续发射。
一个熟练的炮兵班,做完这一切只需要半分钟不到的时间,但是对于一门75毫米口径的火炮来说,半分钟一颗炮弹的射速,未免有些太慢了。
而且还要考虑到人员撤退,击发炮弹这个时间,所以,一般情况下,日军的三一年式火炮的实际射速大约是四十秒一颗。
但是在战场上,四十秒的时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正在全速冲锋的部队,可以将阵形整体的向前推移二百米以上的距离。
按照第一轮炮击时皇家陆军与日军之间的距离,日军顶多只能齐射三轮,前面的部队基本上就能够进行接触了。
而考虑到全军的前后差别,日军城内的炮兵,最多只能发射十轮,对于一场规模十几万人的战斗,炮兵只发射十轮,二百九十颗炮弹,这个成绩实在是太不堪了。
即便是每一枚炮弹都能击伤十个士兵,那么十轮下来也不过两千九百名士兵,当然了,这只是理想数据下的战果。
皇家陆军的冲锋阵型采用的是分散式集群冲锋,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个班的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