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地利皇帝亲自接见了多尔衮派来的特使,两国随即展开和谈。
经过整整七天时间的谈判,满清与奥地利达成以下和约。
大清放弃继续进攻塞尔维亚,并且退出隶属于塞尔维亚一部分的科索沃,承认塞尔维亚为奥地利的势力范围,不过,做为条件,奥地利不能阻碍大清攻取罗马尼亚。
大清攻取罗马尼亚之后,双方将再次签订新的盟约,两国互助,永不侵犯彼此。
其实,这只是名面上的说明,暗地里的意思是大清和奥地利共同瓜分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其中大清得到罗马尼亚,而奥地利得到塞尔维亚。
之所以同意这样的条件,奥地利皇帝也有自己的考虑,与其让塞尔维亚独立在外,时时刻刻面临被满清攻占而威胁奥地利的腹地,不如奥地利直接吞并塞尔维亚,不仅能一举解决祸患,还能进一步扩充奥地利的领土的国力。
至于放任满清攻取罗马尼亚。
相比较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在奥地利皇帝眼中,根本不足挂齿。
况且,罗马尼亚的东部是沙俄,满清如果攻占罗马尼亚,至少还能够为奥地利挡住沙俄的入侵,这样的和约对于奥地利而言,绝对利大于弊。
奥地利和满清达成和约之后,多尔衮果然遵守诺言,下令清军全部撤出隶属于塞尔维亚的科索沃,同时将从科索沃撤出的清军,调往罗马尼亚,全力攻取罗马尼亚。
奥地利皇帝也果然信守承诺,将奥地利的势力全部撤出了罗马尼亚,并且停止一切对罗马尼亚的援助。
没有了奥地利的援助,罗马尼亚实力大减,反观清军,得到从科索沃撤出的兵力之后,大军总数达到了二十万,实力近乎成倍增加。
罗马尼亚顿时悲剧了,短短时间内便被清明攻占了核心布加勒斯特城,罗马尼亚王也被杀死。而后清军横扫了整个罗马尼亚,很快便要将罗马尼亚完全吞并。
眼看着满清就要彻底吞并罗马尼亚,奥地利也没有闲着,驻守在塞尔维亚的五万奥地利军队,一夜之间将塞尔维亚军和塞尔维亚国王团团包围,逼迫塞尔维亚并入奥地利。
“该死的奥地利,我塞尔维亚绝不向你们妥协!”塞尔维亚国王突然被奥地利背叛,愤怒得发狂。
而后,他没有如奥地利的愿望,带着塞尔维亚直接并入奥地利,而是选择了反抗。
可惜的是,奥地利军队不仅数量多余塞尔维亚军,而且武器比塞尔维亚军也不是一个档次的,塞尔维亚军仅仅抵抗了一天便被击败了,塞尔维亚国王当场战死,塞尔维亚的核心贝尔格莱德被奥地利军队占领,随即奥地利军队也横扫了整个塞尔维亚,将塞尔维亚完全吞并。
比之更早几天的是,清军也吞并了整个罗马尼亚。
吞并了罗马尼亚之后,多尔衮再一次履行承诺,又派遣了使者和奥地利签订新的盟约,规定两国互助,结为兄弟之国,互为有好,永不侵略对方。
满清与奥地利狼狈为奸,不仅各自瓜分了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还成功签订了象征着两国永世友好的盟约,都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并且都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一下子双方看彼此都更顺眼得多了。
……………………………………………………………………………………
1023。第1023章 清奥间的联姻
满清与奥地利的友好,还不止是纸面上的友好互助盟约。
七月中旬,也就是吞并罗马尼亚,并且和奥地利签订友好互助盟约的大半个月后,多尔衮派遣的特使再一次来到奥地利。
这一次是代表大清皇帝福临,求娶奥地利公主为大清皇贵妃,代表着两国从此紧密不分。
这可比上一次的友好互助盟约更具代表,几乎是再一次向奥地利保证大清今后绝不会入侵奥地利,能让奥地利更加放心。
其实,满清吞并了奥斯曼帝国之后,西部边境和奥地利大面积接壤,以满清的疆域广大和人口等各方面,在两国的相交当中,满清理应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才是。
可是,多尔衮却几次主动派遣特使前往奥地利,不管是议和,盟约,还是求亲,都是满清主动的,这不免有些损害满清的国威,像是显得满清怕了区区奥地利一般。
别说奥地利能不能想得通究竟是为什么,就连满清国内的许多满人贵族也想不通,许多满人贵族纷纷上书多尔衮,不能面对奥地利这般显得软弱。
可惜的是,多尔衮并没有理会这些人,仍旧坚持派遣特使与奥地利联姻。
那些满人贵族从多尔衮这里没有得到答复,便又继续上书大清皇帝福临,和后宫孝庄皇太后,希望皇帝和太后劝说多尔衮。
然而,他们同样没有在福临和孝庄皇太后那里得到恢复,所有上书全部石沉大海。
二十几年前,满清虽然被逼去帝号,向大明称臣,事实上,满清应为‘王国’,不能有皇帝和皇太后,最多是国王和王太后,不过满人一直将这视为奇耻大辱,哪怕在大明面前不敢这么做,但在满清国内,他们仍旧沿用皇帝和皇太后的封号。
“皇儿,你皇父摄政王为了大清,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了,你可一定要时时刻刻记在心里!”孝庄皇太后对福临说道。
“母后,儿臣知道,儿臣一直理解皇父摄政王!”福临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
其实,早在做出和奥地利联姻之前,多尔衮便亲自来到皇宫和福临以及皇太后商议许久,所以福临和孝庄皇太后都能理解多尔衮的做法,也赞同多尔衮的做法。
大清彻底吞并奥斯曼帝国之后,疆域已经足够广大,人口也足够多,只要一定的时间好好治理,便能不断增强大清的国力,根本没有必要继续扩张,也没有时间继续扩张了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大清国力的增强,大明对大清的威胁便越发紧迫,难保哪天大明感觉大清对大明的威胁了,不会直接对大清发动全面进攻。
大明才是大清今后最主要的方向,才是大清倾尽全力也要打败的敌人。
而大明实在是太强大了,越是了解大明,就越是恐惧大明,面对大明,大清必须集中所有的力量,而大清想要集中所有的力量,欧洲方面的威胁就必须完完全全的彻底消除。
之所以一定要和奥地利联姻,那是因为奥地利不仅代表着奥地利本身,更代表着奥地利背后的欧洲其他各国,只要大清和奥地利发生战争,则整个欧洲都是大清潜在的敌人。
既然不打算继续向西扩张,那么与奥地利和整个欧洲消除敌对便是首要之事,而与奥地利盟约和联姻便是其中关键,所以联姻势在必行。
………………………………………………………………
奥地利都城,维也纳。
面对满清的联姻请求,奥地利上下再一次震动。此刻他们才真正感觉到,吞并了强大奥斯曼帝国的满清,似乎并没有奥斯曼帝国那样巨大的侵略野心,似乎对继续向欧洲扩张没有半点兴趣。
不仅是奥地利上下,消息传到欧洲其他各国,其他各国对满清的感官也一下子上升了几个台阶。
以满清的疆域和雄厚的国力,满清既然不想和奥地利和欧洲发生战争,奥地利和欧洲自然也不想和满清发生战争。
经过一番商议,奥地利皇帝最终拍板,同意了满清的联姻请求。
其实,奥地利也有自己的想法。
自奥地利独自建国以来,奥地利便时时刻刻面临奥斯曼帝国的威胁,几次差点被奥斯曼帝国灭国,不得不一直将全部的力量放在防范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上面来。
其实以奥地利当前的国力,一点也不比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兰西,西班牙等国弱小,奥地利理应是欧洲大陆上的最强国之一,至少奥地利皇帝和高层们是这么认为的。
他们一直觉得,如果不是奥地利所有的国力都用在防范奥斯曼帝国之上,奥地利一定能有更加广阔的发展,或者说在欧洲大陆上更加高的地位。
奥斯曼帝国的灭亡,让奥地利看到了的机会,也的确,奥地利趁着奥斯曼帝国的灭亡,攻取了大量原先属于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让奥地利的领土足足比原先扩大了一倍,国力也增加了近一倍。
奥地利上下都清楚,满清能够在奥斯曼帝国还处于巅峰的时期,强行攻灭奥斯曼帝国,满清的强大,至少不弱于当初的奥斯曼帝国,甚至更强。
奥地利不想如当初倾尽全力防范奥斯曼帝国那样的防范满清。
满清的联盟和联姻,何尝不也是正中奥地利的下怀,奥地利早就不想继续将全部的国力用在东方了,奥地利应该向整个欧洲大陆看齐。
奥地利皇帝不仅答应了满清的求亲,还提出了让奥地利皇太子也求娶一位满清公主的提议。
听到奥地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