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广孝何等睿智的一个人,哪里不知道朱棣这番话不过是临时找出来的一个借口。但是跟了朱棣这么多年,他深知朱棣的为人。这个时候让其下不来台,心里不知道会怎么记恨自己呢。当下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如此,王爷果然高明!”
“哈哈,先生也是功不可没!”君臣二人互相吹捧一番,会议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圆满的拉下帷幕。
皇城的深宫里,朱元璋已经到了弥留之际。朱允炆一边在床前尽孝,一边跟手下谋士善良着如何面对自己那些野心勃勃的叔叔们。
“殿下,削藩是势在必行的!”方孝孺和黄子澄现在一天到晚的,一看到朱允炆,就嚷嚷着俩个字,削藩,削藩,削藩!
朱允炆很头疼,也很累!他现在已经是监国太孙!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朱元璋的护理工作,由于朱元璋脾气本来就不好,伺候他的人总是担心掉脑袋,朱允炆主动承担了责任,他亲自服侍朱元璋,也算是替自己那个早逝的父亲尽责!他尽到了一个好儿子和好孙子的责任。
尽管朱允炆年轻,但是他也是一个早熟的少年,当然促使他早熟的并不只是父亲的早逝,还有他的那些叔叔们。
让朱允炆记忆犹新的有这样两件事:
朱元璋虽然是个大老粗出身,但是对于朱家的龙子凤孙们的教育,老朱同志可是非常上心的!很显然,老朱同志自己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却深知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对子孙们的功课一向抓的很紧。时不时的还自己当老师,出题目考校!
有一次,好为人师的老朱同志出了一道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求自己的龙子凤孙们对出下联,不过有些尴尬的是,当时在老朱同志面前的学生只有俩人!一个是看上去很稚嫩,很单纯,很善良,很淳朴的朱允炆同学!另外一个,就是现在最有权势,又最能征善战的朱棣同志!
朱允炆是皇长孙,帝国名义上,法统上的未来接班人,所以他先对,但是很遗憾,朱允炆并不是哪种神童,尽管在学业上很用功,但是水平也就那样!所以对得很不高明,因为他的答案是雨打羊毛一片膻,虽然勉强对得上,却是不雅。
而此时,朱棣同志不知道是不是灵魂出窍,还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向没什么文化的他,这一刻却灵感突发,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
好家伙,这句不但对得工整,还突出了一个龙字,确是绝对。一瞬间,高下立判!这让一旁沦为打酱油的朱允炆同学心里拔凉拔凉的!
儿子的答案很棒,这让朱元璋很高兴,于是狠狠的表扬了朱棣,而朱棣也不失时机地看了朱允炆一眼,那意思似乎是你也就这能耐而已。
那时候,朱允炆虽然还小,但却明白那个眼神的意义。不过,这件事也不算什么。生性淳朴又为人宽容的朱允炆其实不会太过于计较这件事!可是,另一次就严重得多了。
记得那是一个秋天,本该是收获的季节!那一日,朱允炆放学后,正巧遇上不坏好意的,心怀鬼胎的坏叔叔朱棣,朱棣一看四下无人,就露出了流氓相,居然用手拍他的后背,说道:没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不意儿乃有今日)
朱棣的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是大不敬,大概类似今天学校门口的不良少年堵住学生抢劫。
朱允炆傻了,完全的傻了!一时间,整个人脑子都懵圈了!从下接受儒家教育,坚信天地君师亲尊卑排序的他是万万也没有想到朱棣居然敢如此放肆,一时不知所措,慌了手脚!
万幸的是,正在这时,朱元璋老师过来了,他看见如此情景,勃然大怒,狠狠地骂了朱棣一顿,骂的那叫一个犀利!要是当时老朱老师手上有把刀的话,说不定在激动之下,就会直接将朱棣给剁了。虽然事后肯定会万分的后悔!
但是,此时朱允炆的反应却十分耐人寻味。
他不但没有向朱元璋告状,反而帮朱棣说话,向朱元璋表示这是他们叔侄俩闹着玩的。朱元璋这才没有追究。
第507章爵位轻车都尉
朱元璋是个自负的人,他觉得,自己留给孙子的是一个铁桶江山!他无数次不无得意地对朱允炆说:“我安排你的几个叔叔为你守护边界,站岗放哨,你就可以在家里安心做皇帝了。”
每次说完这句话后,朱元璋都会得意的笑!那一刻,他的心里,美滴很!
但是,每一次,朱元璋开怀大笑的时候,朱允炆都没有笑,因为那时的他,都陷入沉思中。
这是一个机会,有些话迟早要说,就趁现在这个机会说出来吧。
朱允炆抬起头,用忧虑的口气说出了朱元璋万想不到的话:“外敌入侵,由叔叔们来对付,如果叔叔们要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一生运筹帷幄的朱元璋居然被这个问题问呆了,难道自己的儿子还不能相信吗,他沉默了很久,居然也说了一句朱允炆想不到的话:“你的意思呢?”
这下轮到朱允炆傻眼了,皮球又被踢了回来,要靠我还用得着问你老人家么,这爷孙俩被这个问题弄得疲于应付,但问题还是不能不答的,朱允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用做论文的精神列出五点来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一生精于谋略计算的朱元璋听到这个计划后,也不由得开口称赞:“很好,没有更好的选择方法了。”
朱元璋十分高兴,他的判断告诉他,朱允炆列出的方法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隐忧,但事情真的会如他所想般顺利吗,有没有什么漏洞呢?
事实证明确实有一个漏洞,其实两个人说得都很有道理,朱元璋的判断没有错,确实没有比朱允炆所说的更好的方法了,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朱允炆的能力。
跟老谋深算的朱棣相比,朱允炆完全就是个战五的渣!更可悲的是,身边没有一个能主持大局的人,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跟朱棣斗。
“四王叔那边有什么动静!”朱允炆轻轻敲着额头道。
“蠢蠢欲动!”齐泰沉声道。
齐泰此人是个文人,虽未带兵,却是主管兵部的大佬,朱元璋也曾放心不下,为他举行了一场单独面试,询问边界将领的名字,齐泰不慌不忙,从东说到西,从南说到北,毫无遗漏,得了满分。之后又问各地的形势,齐泰这次没有说话,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手册,上面的记载十分详细。朱元璋十分惊讶,大为欣赏。
其实,朱元璋的这次面试,本来也就是突然性的,齐泰并未预先做准备,说明这位哥们确实是把这些玩意当书来背的,还写成小册子,随走随看,其用功之热情胜似今日在公交车上背单词的四级考生。
这样的一个主,总给人一种不踏实感。
“敖笑风那个叛徒有没有招供?”朱允炆心里对敖笑风一事还是很上心的。
“回殿下,应该还没有!”蒋献平静道。
朱允炆缓缓的点点头:“看来这斯还没有傻到家!”
一旁的方孝孺和黄子澄俩人这会正义感爆棚,颇为不满的咆哮道:“敖笑风这贼,身居高位,世受国恩,却干出如此无父无君之事,真该千刀万剐!”
蒋献:“~~~~~!”
锦衣卫本来是朱元璋用来制衡威慑朝臣的一把利剑。也是文管集团的眼中钉,肉中刺。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在他的威慑下,文官们只能忍气吞声。但是现在,老朱没几天活头啦。朱允炆又是个仁厚的人,所以,是时候想办法把锦衣卫一脚踢进垃圾堆了。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齐爱卿,武备准备的怎么样?”朱允炆不傻。虽然裁撤锦衣卫他不反对。但是凡是都有个轻重缓急。眼下这个乱局,锦衣卫不能乱。
“正在加紧整顿,但是关内承平已久,局势不容乐观!”齐泰唯唯诺诺道。
朱允炆:~~~~!
“哎,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朱允炆仰天长叹道。
“殿下,福建行都司和我们安插在吴小棠大人身边的密探都发来奏报!吴大人确实是忠君爱国之人,更难得的是,能征善战!可堪大用!”蒋献为了转移注意力,将吴小棠给拉了出来!
“嗯!吴小棠,我有印象,确实是个人才!”朱允炆对吴小棠确实有印象。毕竟,他手上确实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人才,这个吴小棠,已经算是能干的了!
方孝孺和黄子澄虽然对吴若棠这样的武夫没什么好感,但是也没什么恶感。日后削藩,少不得兵戎相见。有个能打的在前面扛着,也不是什么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