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力,要战胜敌人并不困难,再加上这些杰出的将领,那么陛下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但是……”朱祁钰看了于谦一眼,“朕不是不相信杨天奉与顾成林他们,而且,你的这些话也都有道理,不过,朕所考虑问题的办法却不一样。”
于谦淡淡的笑了一下,他很清楚朱祁钰的性格,当这个皇帝决定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够改变他的想法,当然,于谦也不例外。这是一个强权皇帝的必然表现,如果皇帝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的话,那么这个皇帝的能力就要受到怀疑了。至少,这绝不是一个强有力的皇帝,而很有可能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正如于大人所说的那样,我们迟早能够战胜最后的这几个敌人,不过,时间上却是个问题。”
朱祁钰一边说着,一边站了起来,“在朕看来,顾成林的远征其实已经胜利了。虽然,现在欧罗巴国家还没有投降,但是,只要顾成林的舰队存在,那么欧罗巴国家在失去了制海权之后,迟早都得完蛋。也许,他们能够拖上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但是迟早有一天,他们都得完蛋。同样的,杨天奉的行动其实也已经胜利了,第五军已经让奥斯曼帝国陷入了内乱之中,同时极大的削弱了奥斯曼帝国的实力,我们只需要换上一支新的部队,比如陈豫的第若军,让白羊王国再与奥斯曼帝国打上几年,那么,奥斯曼帝国肯定会瓦解,到时候,我们可以像对付莫卧儿帝国一样的对付奥斯曼帝国。不过,这都需要时间,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十年,我们能够肯定吗?显然,我们不能肯定,如果是几十年的话,那么,我们能够看到胜利到来的一天吗?”
于谦微微的皱了下眉毛,然后笑了起来。这时候,他也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皇帝不仅仅要率领帝国击败这些敌人,同时,皇帝还要亲眼看到这些敌人倒在帝国的脚下,准确的说,是倒在他的脚下。显然,在这五年中,皇帝的性格改变了很多,而且也学会了很多治国的办法,在处理国政,管理国家方面有了不小的进步。按照于谦的估计,就算现在他离开政府,归老山林,在帝国内阁政府的帮助之下,皇帝都能够管理好这个帝国。不过,能变的已经变了,而不会改变的仍然没有改变,皇帝对征战的热情,对战胜敌人时所产生的那种快感的嗜好就没有丝毫的改变。显然,不管皇帝找什么样的利用要御驾亲征,其根本原因还是皇帝本人想在战场上找到那种击败敌人,玩弄敌人于鼓掌之间的感觉的想法。
“当然,远征的事情关系到了国家的基本问题,所以朕也一直在考虑。”朱祁钰长出了一口气,“而且,朕一直认为,在整个帝国,唯一有资格跟朕分享这一巨大荣誉的也就只有于大人了。不管于大人自己怎么想,在朕的心目中,帝国是少不了你的,而你对帝国所做出的贡献,远在其他人之上,甚至连朕都自叹不如。”
“陛下……”于谦心里一惊,立即就离座,说着就要跪下来。
朱祁钰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于谦。“于谦,你跟朕不算是外人,朕也早说过了,没有必要在我们单独见面的时候这么客气。”
于谦微微躬了下身子,说道:“陛下,微臣何德何能,哪能跟陛下相比口微臣所做,不过为臣子的本职!”
“于谦,你这就太客气了!”朱祁钰扶着于谦坐了下来,“朕是敞开心扉在跟你谈。这十多,二十年来,你可以说是帝国的第一功臣,没有你,就不会有现在这个强大的帝国,所以,你是唯一能够与朕分享殊荣的人。当然,朕也希望,能够与你携手战胜最后一个敌人,这也是朕唯一能够给你的荣誉,相信,其他的任何荣誉在你面前,都将暗淡无光!”
当朱祁钰说出了这番话的时候,于谦已经知道自己不能再反对了。皇帝对他的信任,重视,这是于谦很清楚的。不过,于谦从来没有想到,皇帝会如此看待他。显然,在这个时候,于谦也知道,他没有说服皇帝,反而被皇帝给说服了。
“于谦,别的朕不多说了,其实朕也知道,你心里有一个理想,而且是与朕一样的理想!”朱祁钰坐到了于谦旁边的椅子上,“那么,现在我们就应该携手走出实现理想的最后一步,让我们共同拥有这伟大的胜利!”
“陛下,臣为陛下,为帝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于谦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皇帝表达忠诚。他之前是向帝国效忠,而现在,他向皇帝表达了忠诚,这也是于谦一生最后一次重大的转变!
新明史*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
关于于谦离任的消息在两年前就已经传开了,特别是当皇帝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了处理国务方面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于谦要准备离开政府了。当然,这只是猜测,从来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证实。不过,当传出皇帝准备再次亲征的消息时,关于于谦离任的传言就立即消失了,就算是最普通的百姓都知道一个道理,在皇帝亲征的时候,只会将帝国交给于谦去管理,为此,皇帝甚至没有册立太子!那么,如果皇帝选择亲征欧罗巴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话,于谦还必须得坚持几年,至少等到皇帝凯旋回国之后,他才能选择离开!
当然,朱祁钰并没有急着公布远征的事情。在得到了于谦的默认与支持之后,朱祁钰的精力就立即转移到了远征的事情上来,当然,于谦也很“自觉”的再次接过了政府的重担,接手处理以前原本是由皇帝亲自处理的大部分国务。处理国务本来就是于谦的强项,而且在政府改革之后,内阁总理大臣的权限已经受到了约束,所以于谦的压力其实比以前轻了很多。特别是随着第一批进入政府的年轻官员逐渐成长为了内阁政府的中坚力量之后,于谦需要烦恼的事情已经少了很多。
当然,在策划远征方面,陈懋与朱文正两人就是朱祁钰最大的助手了,一个负责军队的调动与安排,一个负责后勤工作。两人地分工很明确。当然,对于朱祁钰来说,当时最大的问题还是选择远征的路线。
顾成林与杨天奉两人地猜测都没有错。皇帝让他们两人用有限的力量在前方征战,除了让帝国的其他主力军团有时间与精力完成改编与换装,以及考验两人地能力之外。最大地用意就是要确定陆路与海路两条远征线路哪一条更为合适。更能够迅速地战胜敌人。当然。经过了五年的考验,两人的能力都得到了肯定,同时帝国的其他军团也已经完成了改编与换装工作。朱祁钰对远征线路的选择也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虽然,他当时还没有肯定要选择哪一条线路,不过心里已经有了相关地想法了。
“如果选择陆路的话,最大的好处是。我们可以逐步推进,并且顺道消灭了已经成强弩之末的奥斯曼帝国!”朱祁钰在确定远征线路地时候,首先争取的就是陈懋与朱文正的意见,当然。他得首先说明自己的意图。“当然,陆路进攻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我们的船队最多到达波斯湾,也就是白羊王国南面的几个港口,然后,就得完全依靠地面交通系统运输物资以及作战军队。虽然,现在我们的道路已经快要修到白羊王国的都城了,不过,从白羊王国到欧罗巴,其道路系统是难以满足大规模军队征战要求的。另外,大规模地面战争对我们的好处也非常有限。奥斯曼帝国更是我们远征欧罗巴的拦路虎,我们能够用多快的速度击败奥斯曼帝国,这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够用多少的时间来完成远征。当然,这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那么,我们就得在奥斯曼帝国这边投入很大一部分的力量!”
“但是我们不可能回避奥斯曼帝国!”陈懋微微皱了一下眉毛,“奥斯曼帝国是我们现在最强大的敌人,虽然远征欧罗巴,并且击败欧罗巴的敌人是我们远征的最终目的,不过,我们不可能为此而放过了奥斯曼帝国。就算我们走海路,先征服了欧罗巴,到时候,还得转过来消灭奥斯曼帝国。”
“当然,这个问题我们是无法回避!”朱祁钰淡淡的笑了一下,“不过嘛,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很明显,如果我们选择陆路,后勤保障是最大的问题。不过,这对我们来说,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且,作为我们最强大的敌人,奥斯曼帝国的威胁远比欧罗巴的那些国家大。所以,先消灭奥斯曼帝国,再进军欧罗巴,这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朱文正耐心的听了一会,这才说道:“先近后远的战略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投入足够的兵力,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行动。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