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李卫点点头回应,现下闲着也是闲着,想看看那个能让十二区队付出几十斤米面的俘虏究竟是何方神圣,平常的时候,逮着个特务,都是几个民兵用枪顶着或干脆是儿童团的几个娃娃在后背心顶着红缨枪就给押过来了。哪用得这回像过节似的兴师动众般。
李卫挤过审讯室外的人群。进入审讯室,审讯室内被分成了三个部分,一个是牢笼间。拇指粗的铁栅条将墙角围出一块小四方型的空间,里面只有一张凳子,供犯人坐,第二部分是审问间,与牢笼相联,摆着一张长方桌和两条长板凳,审问间的人可以通过铁栅栏与犯人相隔进行面对面的审问,而审问间的边上则是由一层墙隔开的第三部分旁听室,可以让别人旁听,而犯人却看不到旁听人员。
李卫走进旁听室。看到三连的审讯员正刚刚开始准备审问工作,文件笔录刚刚铺开,两名带着驳壳枪的战士靠着墙边警戒,而那名特务已经被解开绳索,在双手双脚上挂上镣铐,一副老实的模样坐在牢笼间里低头脑袋。
“饿了吧!”一个审讯员拿了一个装了两个大馒头的碗递到笼边上。
那个特务慢慢抬起头,看向那两个玉米面馒头,目光一放上去就却再也挪不开了,直勾勾地盯着没有任何动作。
看到对方的迟疑。“吃吧!”那个审讯员往前一推。
金属镣铐撞击声中,得到了鼓励的特务迅速伸出手抓起一只馒头,狼吞虎咽的猛啃,镣铐撞击声叮叮当当作响。
嘿嘿,那名审讯员满意地笑了起来,审问靠得是恩威并施,前逼后推。能够接受食物,说明这个俘虏的戒心不高,是最容易审问的类型,看样子,应该不是什么硬碴子。铁栅前长方桌旁的审讯员的脸色也放宽了些。
“叫什么名字?!”一个女审讯员开口,女性的柔和嗓意天生就不易让对方产生敌意,也是最容易产生突破口的审问。
第三百八十一节
“高桥正!”几口啃光了馒头抹着嘴角的馒头屑继续填进嘴里。
“那么高先生,你……?!”审讯员刚提笔记下对方的名字,就听到隔壁旁听室里传来的声音带着淡淡杀气:“应该是姓高桥!”
“什么,日本人!?”审讯室长方桌后靠着枪的两名警卫战士条件反射式的拔出驳壳枪,黑洞洞的枪口让牢笼内俘虏正想伸手抓另一只馒头的手猛地一抖,迅速缩了回去,收力过大失去了平衡,连人带凳狼狈不堪的向后翻倒在地,紧退几步靠着墙,瑟瑟抖。
十二区队以往接触到的日本人,除了四二年五一大扫荡时被日本人打散后,来到石井村组建区队初期的那些日藉*员同志以外,其他所遇到的日本人全部都是敌人,战士们所接触的不是已经成了死人,就是被干得只剩下半口气,没有哪个日本兵会吃饱了撑的心平气和与八路军对话,两下见面都是分外眼红,早就操家伙干上了。
“没事,把枪收起来吧。”女审讯员制止了险些生的走火事件,这么牢固的铁栅关着,也不可能弄出什么花样来。
所有爱国的中国人都极端仇视日本人,日军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种种人神共愤的罪行,早已让中日双方势不两立,不死不休,警卫战士似要吃人的眼神恶狠狠盯着牢笼里的日本人,慢慢的把枪收了回去,若不是顾忌着审讯员还在自己面前,不然早就开枪干掉了那个***。
在隔壁旁听室内的李卫也缓缓将拔出的格斗刺慢慢插了回去,也和那些警卫战士一样,都对日本人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杀意。
“高桥正,你的职务?!到我们这里来干什么的。”既然是日本人,女审讯员的语气也不像方才那么客气。
那个叫高桥正的日本人小心看了几眼铁栅笼外的八路,慢慢地扶起凳子,规规矩矩的坐下,嗫嗫嚅嚅地道:“我是第四混成旅三大队八中队六小队的小队长,军衔少尉,我来这里没有任何恶意,真的,我不想打仗,我只是个教师,我不想杀人,我想回日本,几天前我偷偷离开部队,后来迷路了,被那些村民给抓住送到这里。”
说到最后,高桥正捂住自己的脸不愿再说下去,以前的经历对他来说好像是一段痛苦的回忆。
高桥正的中国话说得极为流利,若不是仔细听,还真得很难听出日本腔来,这次的审讯员也是日本同志们离开后进来的,对于日本人特有咬文嚼字的说中国话方式。看惯了电影电视的李卫对日腔日调的中国话尤为敏感。换作一般人,说不定还会错以为是哪个地方的方言。
对于这个自称是开小差的日本少尉小队长,审讯员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套问出了这个高桥正的资料。不过是否真实还需要考证,毕竟如果是一个普通的日本兵那还有点可信度,但要是小队长级的,就得看实地调查结果,日军小队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至少也算是日军军官,日军军官开小差跑路,这在冀中地区恐怕也要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号称武运长久的日军这脸可是丢大了。
因为高桥正在审讯期间比较配合,态度也比较好,因此在正式调查结果出来前,并没有像一般俘虏那些关着,由两个战士随身监视,每天都参加三连的政治学习班,十二区队也不怕他逃跑,那两个战士一个是四连,一个是五连的,近斗远攻的兵种齐全。想耍滑头也没那么容易。
例行的月初会议上,李卫问三连长陈佳瑶道:“那小日本高桥正说的是实话么?!我看那小子在装孙子,要不要我来帮忙审问?!嘿,嘿,落了我手里,就是再装孙子,我也能让他说实话。”李卫捏着手上的拳头,出噼噼叭叭的轻响。
“你?!算了吧,你又想违反纪律?!”陈佳瑶像老母鸡看黄鼠狼的眼神扫了一眼李卫,戒备道:“不容你四连长操心了,高桥正的资料属实。”
不可否认李卫在战场上是一员虎将,而且对国家和民族忠贞不二,却也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李卫的某些恶习着实让其他的同志非常诟病。《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李卫从进入八路军以来就没遵守过“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武士道洗过脑的日本鬼子都被弄得精神错乱,这种非暴力不合作式的虐待在根据地里以前几乎从没有过先例,十一分区里所有负责政工的同志们也对李卫脑子里天知道怎么想出来的那些能把人逼疯的言语极为戒慎,甚至都视李卫为审讯业的大敌,不论是审人还是被审,连日本人的审讯官都被折腾的神经衰弱就足以证明一切。
“佳瑶姐,你怎么能这样说一个优秀的革命战士,好像我就是一个祸害似的,难不成我还比不上一日本鬼子俘虏?呜呜,太伤我的心了,伤自尊咧!”李卫一脸哀怨状地装模作样抹着眼睛。
尽管在同志们眼里日本侵略和畜牲没什么区别,死几个也无所谓,就当死只猫猫狗狗,区队却不太愿意让李卫与俘虏生过多接触,这完全是为了俘虏考虑,以前日本俘虏落到李卫手里几乎从没有落下好下场过,就像黄鼠狼是不可能逼问老母鸡将鸡蛋藏在哪儿的一样,李卫把俘虏逼疯的可能性实在太大,没几个人能承受得住李卫那些稀奇古怪的言词,审讯工作基本上与李卫绝缘。
王保和其他几个连长眼神移到别处张望着,仿佛没看到李卫似的,有些时候他们还真的受不了李卫的德性,哪儿像一个战斗英雄式的革命战士啊,分明就是一无赖。
真是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不,小李子还没给他颜色呢,染坊就开起来了,陈佳瑶没好气地白了李卫一眼:“我看您就别添乱了吧,要是落你手里,我们三连还玩什么啊,连剩的都捞不着。”
王保及时跳出来转移话题,假意咳嗽了几声道:“开会开会,现在区队里各有各的分工,李卫同志就不要干扰三连的工作了。”他一般都不敢和李卫较真,李卫那种现代人的歪理实在是让人无法招架,黑白颠倒都是李卫占着理儿。
“保哥,你也这样想?!”李卫扑倒在桌上,转眼若无其事状坐直身子,一本正经的严肃状道:“现在开始开会请王保区队长讲话。”
扑哧!~做为会议笔录的小战士忍不住笑了起来,平时几个连长们都是一本正经的忙于工作,很难得有见到这种互相之间开玩笑的场面。
王保的嘴角抽了抽,忍着笑却是肚子都在抽筋,李卫这么一闹腾,原本区队内部职务上下区别一下子就像是被打散了,像是回到以前不分上下的一起打拼的时候。
“现在日本人对我们眼红的很哪,不敢明着动,只会暗着来,这次有日军小队长叛逃事件,一向好面子的日本人一定咽不下这口气。”王保也就顺着李卫的话,把会议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