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军械管理员顺着李卫指的位置向望去,登时吓得一身白毛汗,那个角落里只有一支霸气凌凌的重机枪四平八稳地放在一个台子上。丁鹤洋、季平和其他几个军械管理员也是一副受惊吓过度的表情,那“挺”怎么能用“支”来定义呢,光这支重武器,在运输过程中,都得要四个人抬呢。
还真没听说有哪个干部拿重机枪当作单兵防身武器的,这百十斤的重型武器光拿在手里就已经够吓人的。
季平区长掏出手帕抹着不知是热的还是冷的汗,劝道:“我说,卫子,你能不能换一个啊!那个也太吓人了,要是开个会什么的,总不成还往会议桌上摆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准备搞集体枪决呢。”
丁鹤洋在一旁大点其头,这李疯子还真当自己仍有当初炼神诀还在时的那会儿嚣张呢?!看他能把这百十斤怎么扛,难不成还能像战场上四处乱窜的移动重火力?哪个仗还打个屁啊,全成个人表演了。
“这样啊!”李卫摸着脑勺,他倒是没考虑到这个问题,光顾想火力充足了,却忘了体积实在是太大,“那就换个轻的吧。”李卫指了指边上,叉着两支撑脚的捷克式轻机枪,纯德制货,赵家附赠唯数不多的精品。
“那好吧!”对于李卫的要求,军械管理员哪里敢说个“不”字,抱着那挺轻机枪放到李卫面前,还加了两个满弹匣。就算是李卫硬要那挺重机枪,军械管理员也得硬着头皮照样给,这批军火能弄回来,李卫是占了很大一份功,更别说是12区队内有凶人之称的五大连长之一。
季平区长的汗水抹得更勤了,他还真没见过有哪个干部配枪是轻机枪,真是没话说,这李卫作事总是那么出人意料。
第三百七十一节
丁鹤洋摸摸腰间那支崭新驳壳枪,无奈地重重叹了一口气,方才换枪的好心情全被李卫手里的轻机枪给冲得一干二净,拳头硬的果然就是硬道理,枪比枪得扔,这人跟人实在没法儿比,李卫手里那支大枪足以让他手里那支小驳壳自卑的不敢从枪套里拔出来丢人现眼。
“哈哈!这个火力猛,我的配枪就要跟别人不一样!这才有个性!”李卫掂量着捷克式轻机枪,这枪比日式的十一年式的杀伤力强太多了,现在根据地内在没有流行自动武器的情况,它可是最好的单兵武器,当然重机枪除了在少数变态人手里外,是不算单兵武器的。
这回季平区长也扭过头去,一副惨不忍睹的模样,好大的一支枪,实在怪吓人的,他生怕着李卫一失手走火把这里的人全突突了。
“季区长,王保他们跑哪儿打游击去了!?”李卫随手把轻机枪挂了条枪带挎在背后,几个弹匣插进腰间的制式挎包里,子弹配额远远超出了干部备弹量。
以李卫背后的格斗刺而言,驳壳枪有跟没有也并没有多大区别,格斗刺的近战效率要比短枪强得太多了,而且也没有弹药的限制,捷克式轻机枪的密集弹雨足以弥补李卫的远程攻击力。
“他们去高家庄打据点去了,十一区队也去了,听说那里有一个日军鬼子准备过冬的军需库。”季平区长说道,12区队已经出一天了,不知道战果如何。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若不是有个防守严密的军需库无法一口吞下,12区队早就选择单干,何必再拉上个11区队,虽然现在仍是夏天,但再过几个月,冬天的装备能有着落总归是一件好事。而且还可以支援其他兄弟部队。
“我得去看看!”李卫歪了歪脑袋,看向丁鹤洋道:“老丁,你去吗?!”这一个多月,二人搭档也有点习惯了,李卫也习惯性的多拉个垫背。
丁鹤洋把个脑袋摇得像个拔浪鼓似的,道:“我就一小教导员,既然有区队大队主力行动,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我去瞎凑什么热闹,万一路上碰到鬼子那可怎么办。”这一个多月,他可是吃够了苦头,一个文职干部跟着李卫满大山的乱转,还要躲避大股敌兵围剿,实在有些不容易。
“你不去,我去!”李卫算是一个相当敬业的职业军人,拿着虽然不高的兵饷,却是为自己和为国家而战。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一致时;为国家就是为个人。当兵不打仗,还吃什么军粮。
丁鹤洋一听,脸上挂不住了。李卫语气像是在说他是逃兵似的,这也是李卫一贯的语气,也不藏着掖着。
“那你自己去吧!”丁鹤洋打定主意不上当,他又不是什么战斗人员,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纯粹是当枪靶子。
“哦!集体行动你居然不去!你这叫什么来着,好像是无组织无……都说干部冲锋在第一线,你可好,刚升官就不参加集体活动,摆谱是吧,我看啊……”
正如丁鹤洋所料的,李卫趁机搬弄是非,一顶顶上纲上线的高帽子砸将过来,把丁鹤洋脸色铁青,这小子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感恩戴德,还亏得自己救了这小李子一命呢。
“你,你狠,我去!我去还不成吗?!有你这样打击人的吗?!~”丁鹤洋的头一阵阵地大,论起斗口摆歪理,李卫甚至比他还更适合当这个教导员,这顿小鞋可给他穿的,他敢说个不字,绝对会被打击成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逃兵。
区长季平忏忏地道:“你们先聊,我有事,先走一步。”他没法儿再站在这儿,李卫的言语犀利甚至让他感觉到比李卫的武功更厉害多了,这炼神诀虽然没了,却好像都练到嘴皮子上,果然是杀人不见血,割肉不用刀,资历也算是老油条一般的丁鹤洋依然架不住李卫三眼两语的激将。
李卫拖着叽叽歪歪一嘴儿抱怨的丁鹤洋,借了区队保存的自行车,像是踏上了风火轮似的,直追大部队。
自行车这玩意儿平时多有缴获,偶尔有武工队撞上敌人骑着自行车时的特务,不仅逮了人,还顺手把自行车弄了回来,这两个轮子的东西在根据地里还算挺稀奇的玩意儿,不过都怕摔着,也没几个人会骑,虽然速度快而且轻便,却受路面限制,不太适合运动作战,一般都堆着当作战利品,反倒是李卫和范国文瞧出了它的用途,拿来送信倒是挺适合的,省了通讯员大脚力了。
12区队积攒下来,平时还保持着十几辆能用的自行车还是有的,这自行车不比现代的轻便型自行车,比老式的男跨式还要笨重几分,却依旧很耐用。
晚八点时分,李卫和丁鹤洋骑着自行车就赶到了高村,村外五里外傍着一条公路旁有个高大围墙和河沟的据点,此刻正被附近的八路军和附近游击队围得严严实实,前方的作战部队正于据点围墙内的敌人打的枪来炮往。
因为是日军的军需库,驻守的一个中队搬出了仓库内的军火,各个重要火力点布置了凶猛的机枪火力,围住据点的十一和十二两个区队一时之间硬是靠不过去,尽管几门迫击炮弹轮番轰击,却怕波击仓库内的物资,仅仅是轰倒一角围墙,但很快又被日军顶着棉被包钢板,用一堆杂物给堵上了缺口。两个区队交战了一天多的时间,依然没有很大的进展。
两个区队原本以为靠着十二区队成名的猎杀美称的四连用暗摸就能拿下这个军需库,然后轻轻松松地白捡这么一票,却没想到在行动中附近村民家养的狗没有被看好,蹿了出来,见到那么多生人就狂吠起来,结果也引得军需库内养着的狗也跟着吠了起来,查看情况日军守军士兵正好与行动中的四连战士撞了个正着,那个日军兵反应出乎意料地果断,当场将手榴弹扔了出来,炸响声将双方都震得一楞,毕竟是人家的地盘,守卫的日军中队士兵们也没有显现任何慌乱,像是以前经过很多次训练似的,配合无间率先抢占各个有利位置,借着地利开始反击。
四连的战士终因火力不足,又加上日军对军需库外的两支区队的援军进行火力阻截,在得不到支持的情况下,本着保护自己为要原则,刚刚摸到日军军需库边的四连不得不退了回来。
“王区队长!再这样下去,敌人的援军就要赶过来了,附近几支游击队刚刚来汇报他们开始牵制各个据点的敌人。”十一区队的区队长有些不耐烦的揪着军帽,原本以为很容易就能打来的敌军需库,居然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暗摸失败的结果让两个区队长这个气啊,当即下令动强攻,却付出了十几名战士伤亡的情况下,仅仅是将日军军需库包围住,通过双方交战时表露出来的战斗力看,驻在这个军需库的日军也绝对不是什么一般的混成杂牌部队,而是一支经验丰富的日军老兵,这个情况实在出乎两个区队的意料,战斗力的强弱只能通过实际交战才能看得出来,哪怕平时就是军纪再散乱的士兵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