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丽朱者赤。附墨者黑。盖渐而得之也。今吾子所服者道。而犹叹。是六腑五脏不能受也。吾是以问。收曰。收闻之师。易者道之蕴也。伏羲画卦而文王系之。不逮省文矣。吾是以叹。负苓者曰。文王焉病。伏羲氏病甚者也。昔者伏羲氏之未画卦也。三才其不立乎。四序其不行乎。百物其不生乎。万象其不森乎。何营营乎而费画也。自伏羲氏泄道之密漏神之几。分张太和磔裂先气。使天下之智者诡道逆出。曰我善言象而识物情。阴阳相磨远近相取。作为刚柔同异之说。以骇人志。
于是知者不知而不大朴散矣。则伏羲氏始兆乱者。安得羸叹而嗟文王。负其苓而行。追而问之居与姓名。不答。文中子闻之曰。隐者也。 石室论曰。宋司马文正公曰。文中子云。佛圣人也。审如文中子之言。则佛之心可见矣。弟今言禅者。好为隐语以相迷。大言以相胜。使学者伥伥然益入迷于妄。因广文子之意。作解禅颂六首。果如此言虽中国亦可行矣。不然则吾所不知也。其卒章曰。言为百世师。行为天下法。为贤为大圣。是名佛菩萨。噫文正公继孔孟荀杨为大贤者也。庸有不知佛哉。观其颂则文正公平生所为。皆佛菩萨之心也。特禅之一法。虽吾门亦标表以为教外别传。自非积三二十年息心绝虑。
则莫能究其旨。谓之隐语大言。似是而实非也。何则东皋子犹以伏羲画卦泄道之密漏神之机分张太和砾裂元气使知者不知大朴散矣。矧不立文字之禅。直指人心。于语言形迹之表。讵可常程义理而求其言说耶。是不独文正公。文中子杨孟诸贤。未暇留神。吾徒传教大法师辈。固有不知而兴谤者。故先德云。千人万人中捞摝一个半个而已。夫岂易信也哉。
(二十六)阇那崛多。西天竺人也。帝时至长安大兴善寺。奉敕译法华等经。是年示灭。
(二十七)仁寿初。诏曰。皇帝敬问章洪山之南谷智舜禅师。冬月极寒味道安隐。勉勖苍生成就圣业。惟慈愿力。朕实嘉焉。今遣开府卢元寿。宣朕意起禅师赴阙。舜以疾辞不赴。初舜从稠禅师出家习定。或时觉有妄念。即以刺股。由是尘虑不入至不得已或出一言。不过戒定慧而已。如是十余年。稠奇之曰。汝于人事殆无心哉。而今而后可与言道矣。后辞入赞皇山。好事者奉米面供之。舜辞去一不受。或问故。舜曰。山居橡栗足以御饥。何烦于人其简易如此。见啖肉者必惨容戒之曰。六道殊形汝无不经。一切有命皆女父母。一切有生皆女曩形。而食其肉者。是食女父母。女心。
(二十八五甲子五)安忍哉。闻者悛革也(诏赏罚度支。并付太子广。上疾。杨素使张衡入侍。上暴崩。太子即位) ○(时天下户口抄计八百九十万)
(乙丑)炀帝广(小字阿^5□。高祖次子。篡立于仁寿宫。初登有政治民。
后幸洛阳营建东京。发河南人夫数百万。开通济渠而达淮泗龙舟凤舸。又至江都。民不堪命。而群盗蜂起。四海土崩。后为宇文弑之。寿五十九年)
(二十九)冬炀帝有事于南郊。诏僧道并同俗拜。道流莫敢言。诸沙门例不奉诏。帝诘之曰。诏条久颁。卿等固不奉命何也。时法师明瞻者对曰。陛下若使准制罢道。则微躯敢不奉命。如知大法可崇。则法服之下僧无敬俗之礼。帝曰。
何以致拜周武。瞻曰周武任威纵暴仁德不施。不足为有国者法。陛下圣政惟仁不枉非罪。是以贫道得尽忠言。帝默然而罢。有司以赡抗对。将抵以罪。瞻曰。所坐者瞻也。愿不以非律加吾徒。帝壮其不挠而不问。凡敬王之议由此而绝焉。
(三十丙寅)是岁三祖僧璨大师示寂。师或云徐州人。初以白衣谒二祖既授衣。属周武废教。往来司空山。积十余年人无识者。隋开皇十二年有沙弥道信。
礼师曰。愿和尚大慈乞与解脱法门。师曰。谁缚汝。曰无人缚。师曰。何更求解脱乎。信于言下大悟。服劳九载。授具戒已屡验以玄犍。知其缘熟乃付衣。说偈曰。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并付法衣曰。吾既得汝能事已毕。即优游江国。历罗浮诸山复还旧止。士民乐其归相率致供。师为四众说法已。于法会大树下俨立合掌而逝。十月十五日也。唐玄宗谥曰鉴智禅师。
着信心铭一篇。其辞曰。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足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缺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皆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归根得旨。随照失功须臾反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随境灭。境逐能沈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执之失度。必入迷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沈不好。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有爱着。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梦幻虚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如如体玄兀尔忘缘。万缘齐观。复归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契心平等。所作皆息。狐疑。净尽。正信调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智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此。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三十一丁卯)始平令杨宏。率道士名儒。入智藏寺启曾义法莛。命法师惠净与道士余永通论议永通欲先立义。净曰。道流入寺。义有主宾汝安得先。于是净问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且道体一故混耶体异故混耶。若体一故混则正混之时已自成一。是则一非道生。若体异故混。且未混之时已自成二。然则二非一起矣。永通茫然不知所对。无言而罢。
(乙亥)炀帝穷奢极侈。乘龙舟锦帆沿汴而下入于杨州。天下诸侯反叛称帝王者各据一方。凡五十二处。太原唐公李渊起义兵而来救驾矣。
(丙子)唐师至江都。帝以手琢案曰。渠有奇相。渠得之矣。十一月唐师入京。遥尊为太上皇。立代王侑为帝。绍隋室也。
(三十二)恭帝侑(炀之孙。元德太子之子。十三即位。以唐公为相。进封唐王。次年五月禅位与唐。封为鄗固公。武德二年薨。寿十五。在位二年)
(丁丑)改义宁(上在汀都淫虐日甚。宇文化及因思归之士夜入宫弑帝及宗室皆死)
(三十三)神僧法喜者貌寝陋。年若四十许。岭表父老咸言。儿时见之。谈晋宋间事。历历可听。又自言。尝从东林远公游。语默不常。然皆为吉凶之兆。
炀帝幸维杨。闻其有异召之。俄一日绕宫中遍索羊头。帝恶之以付廷尉。手足银铛禁卫严甚。喜日丐于市饮食自若。有司以闻。帝命按视封钥如故。及启户视之。唯见袈裟覆黄金骨。骨皆连锁。遽以白帝。敕长安王怛核实如状。诏以香泥树骨塑之。是夕喜以泥像起行。言笑如故。遂释其禁。未几示疾。命尝所善者。
去其荐置身箦上。下以炽炭炙之数日。半身红烂即死。葬之香山寺侧。后数岁有自海南归者。见喜无恙其人发冢视之。唯空棺尔。计是时喜已三百余岁矣。及炀帝于江都遇弑。方悟喜索羊头之验云。
石室论曰。唐牧之云。昔有相士。称文帝当有天下。后果篡夺得之。周末杨氏为八柱国。公侯相继久矣。一旦以男子偷窃位号。不三十年。老壮婴儿皆不得其死。彼知相法当曰此为杨氏祸。乃可谓善相者。牧之之论诚为警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