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都洛阳姓刘氏王火德)雷氏云(光明章和殇安北乡顺冲质桓灵献遭殃。合十三主百九十五)
(乙酉)世祖光武帝秀(字文叔南蔡人。高祖九世孙。景帝子。长沙王发生舂陵侯买。郁林太守外钜鹿都尉回。南顿令钦之子生。有赤光照室。既长用严子陵策。复兴汉室。遂即位于鄗南。后移都洛。丁已二月崩于南宫前殿。寿六十二。葬原陵)治三十三年。改元建武。
(戊戌)封孔子为褒城侯(辛亥)世尊示灭一千年(此后护法诸大菩萨等相次出世造论矣)
(丙辰)改中元○京师有醴泉出饮者疾愈矣(戊午)明帝庄(光武第四子。十岁通春秋。三十即位。大兴儒学。乙亥崩于东宫前殿。寿四十八。葬显节陵)
治十八年。改元永平(二十三辛酉)帝梦金人身长丈六。项佩日轮飞至殿庭。旦集群臣令占所梦。通人傅毅奏曰。臣按周书异记。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平旦之时。暴风忽起宫殿人舍咸悉震动。夜有五色光气入贯太微。遍于四方尽作青红色。王问太史苏由曰。是何祥也。对曰。西方有大圣人生也。王曰。于天下何如。对曰。 此时无他。后一千年声教被及此土。王使鑴石记之。埋在南郊天祠前。以年计之。至今辛酉一千一十年也。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信以为然。即遣中郎将蔡愔博土王遵秦憬等十有八人。西访其道至。大月氏国果遇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三藏。
持优填王第四造白□像并四十二章经。愔等奉迎而归于洛矣。
(甲子四六)
(二十四戊辰)教流此土。十二月三十日。愔等迎二沙门。至于洛阳。帝令模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并洛京西门以示万姓。梵汉二经。安兰台石室。
(二十五己巳)诏以释迦宝像奉安显节陵及清凉台供养。帝于城西雍门外立寺。与腾兰居之。以白马驼经而来。遂名白马寺。腾兰初译四十二章经。帝幸其寺。腾兰进曰。寺东何馆。帝曰。昔有阜无因而起。夷之复然。夜有光怪。民呼为圣蒙。因祀之。疑洛阳神也。腾曰。按天竺金藏诠所志。阿育王藏如来舍利。 于天下凡八万四千所。今支那震旦境中十有九处。此其一也。帝大惊。即日驾幸圣蒙。而腾兰随往拜起。忽有圆光现蒙上。三身现光中。侍卫呼万岁。帝喜曰。
不遇二大士安。知上圣遗佑诏。塔于上受。制度于腾兰塔。成九层高。二百尺明。年光又现有。金色手出塔顶尺许。如琉璃中见。天香郁然。帝驾幸拜瞻。光随步武旋绕。自午及申而灭矣。
(庚午)法兰出十地断结经(辛丑)(楚王英皇弟也。学黄老与佛。作图谶以谋反。废徙丹阳自杀。累及千余人)
(二十六壬申)释道比较焚经。是年正月一日。五岳诸山道士褚善信等上表欲相比较。时南岳道士褚善信等。西岳道士刘正念等。北岳道士桓文度等。东岳道士焦德心等。嵩岳道士吕惠通等。诸山道士费叔才祁文信等。一千三百一十人。表以奏闻。敕纳表。遣尚书令宋庠引入长乐宫。以今月十五日可集白马寺筑坛火验。时道士等将真元五诀符录等五百九卷。茅成子等二十七家二百三十五卷。通计七百四十八卷。置之坛上。褚费之徒焚香咒已。遂使火之。诸子道书皆灭灰烬。褚费二人自感而死。次将梵本火然赫奕。宛如鼎新更增光洁。时摩腾法师神变凌空冷然偈曰。狐非师子类。灯非日月明。池无巨海纳。丘无山岳嵘。法云垂世界。善种得开萌。显通希有法。处处化群生。乃至弘宣法戒藏等神通胜事惊心。士庶投诚出家者众。时有司空阳城侯刘善峻等一千余人。出家慕道。四岳道士吕惠通等六百二十八人。抽簪落发。夫人王婕妤等与宫媛二百三十余人。厌俗归真。南岳道士葬褚善信不蒙披剃。既而明帝设斋。亲与下发广施衣钵。大启玄宗广度僧尼。高崇十寺。城外七寺安僧。城内三寺安尼。寺之得名自斯而始。
备如佛道论。
石室论云。昔西域圣人之教。即非衰周暴秦之君能致。然西汉二三英主有可致之德。而圣教亦不致独现梦于显宗。凡近古高僧皆推圣人。去世登千载而后教至。曾未有考着显宗之德。有必感圣人之理。此予通论所以作也。夫两汉有天下。传一十四世。有君德者二祖四宗而已。二祖盖立极之主。固无可议。若三宗各有其美而不能亡其弊。唯显宗为至焉。有太宗恭俭之美。而文雅威重过之。有世宗经略四夷之勋。而无世宗淫侈之弊。有中宗政治之明。而崇儒尚德过之。斯盖兼有三宗之长。而无三宗之短。是以班固傅毅颂其勋德。于汉为最盛。然世之学者不以班傅为信。徒见钟离意傅谓帝性褊察好以耳目隐发为明。遂以此为显宗实录。鸣呼岂笃论哉。昔仲尼平章讨论五帝三王治具以贻后世。迨其殁。遭暴秦燔毁之余。世宗仅能举之而已。至显宗乃始躬行儒术尊养三老五更飨社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是时冠带缙绅之士。圜桥门而观听者。亿万计。济济乎洋洋乎。由三代以来儒风之盛。莫甚于永平时也。及章和之后。诸儒开馆授道着籍者。动逾千数。盖永平之化行。犹周南麟迹之应也。初虽狱讼繁剧。帝临政刻意裁断精严。盖善善恶恶之实。犹孔子为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暂临夹谷而尽诛优倡。此诚不可以少假仁恕也。谓之褊察则过矣。予谓使孔子复生。必曰显宗吾无间然矣。由显宗包举西汉三宗之美。躬行古帝王之道。此所以精爽与吾佛感通。而圣教因之被于中夏。与儒相表里而广天下以善也。夫岂偶尔哉。
(二十七甲戌)第二十祖阇夜多者。北天竺国人也。智慧渊冲化导无量。后至罗阅城敷扬顿教。彼有学众唯尚辨论。为首者名婆修盘头(此云遍行)常一食不卧六时礼佛。清净无欲为众所归。祖将欲度之。之先问彼众曰。此遍行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众曰。我师精进。何故不可。祖曰。汝师与道远矣。设苦行历于尘劫。皆虚妄之本也。众曰。尊者蕴何德行而讥我师。祖曰。我不求道。 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
我不知足。亦不贪欲。心无所希。名之曰道。时遍行闻已发无漏智欢喜赞叹。尊者又语彼众曰。会吾语否。吾所以然者。为其求道心切。夫弦急即断。故吾不赞令其住安乐地入诸佛智。复告遍行曰。吾适对众抑挫仁者。得无恼于衷乎。曰我忆念七劫前生安乐国。师于智者月净记我。非久当证斯陀含果。时有大光明菩萨出世。我以老故策杖礼谒。师叱我曰。童子轻父。一何鄙哉。时我自谓无过。请师示之。师曰。汝礼大光明菩萨。以杖倚壁画佛面。以此过慢遂失二果。我责躬悔过。以来闻诸恶言如风如响。况今获饮无上甘露。而反生热恼邪。唯愿大慈以妙道垂诲。祖曰。汝久植众德。当继吾宗。听吾偈曰。言下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理事竟。付法已。不起于坐奄然归寂。阇维收舍利建塔。
当后汉明帝十七年甲戌岁也。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四
卷第五
住持华亭念常集 东汉(丙子)章帝炟改建初(一名坦。明帝第五子。十九即位。戊子正月崩于章德殿。寿三十一。葬敬陵)治十三年(庚辰)帝命郑玄等诸生作白虎通(甲申)改元和(徐州刺史王景上。金人颂美。先帝致佛之功。载汉书○有神雀凤皇白鹿白乌之瑞)
(丁亥)改章和(己丑)和帝肇改永元(章第四子。十岁即位。乙已崩章德前殿。寿二十七。葬慎陵)
在位十七年(乙巳)改元兴(丙午)殇帝隆改延平(和之少子。降诞百余日。即位于元兴元年十二月。 时邓太后临朝称制。次年八月崩崇德前殿。寿龄二岁。葬康陵)在正位一年(一丁未)安帝佑改永初(章帝孙清河孝王庆之子。年十三即位。乙丑二月因南巡狩。幸于叶。崩之车辇。寿三十二。葬恭陵矣)治十九年(甲寅)改元初(二丁已)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者。罗阅城人也。姓毗舍佉。父光盖。母严一。家富而无子。父母祷于佛塔而求嗣焉。一夕母梦吞明暗二珠。觉而有孕。经七日有一罗汉。名贤众。至其家。光盖设礼。贤众端坐受之。严一出拜。贤众辟席云。回礼法身大士。光盖罔测其由。遂取一宝珠。跪献贤众。试其真伪。贤众即受之。殊无逊谢光盖不能忍。问曰。我是丈夫。致礼不顾。我妻何德。尊者辟之。贤众曰。我受礼纳珠。贵福汝耳。汝妇怀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