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1。i = 27;
System。out。println(〃3: n1。i: 〃 + n1。i +
〃; n2。i: 〃 + n2。i);
}
} ///:~
Number 类非常简单,它的两个实例(n1 和n2)是在main()里创建的。每个Number 中的i值都赋予了一个不
同的值。随后,将n2 赋给n1,而且n1 发生改变。在许多程序设计语言中,我们都希望n1 和n2 任何时候都
相互独立。但由于我们已赋予了一个句柄,所以下面才是真实的输出:
1: n1。i: 9; n2。i: 47
2: n1。i: 47; n2。i: 47
3: n1。i: 27; n2。i: 27
看来改变n1 的同时也改变了n2!这是由于无论n1 还是n2 都包含了相同的句柄,它指向相同的对象(最初
的句柄位于 n1 内部,指向容纳了值9 的一个对象。在赋值过程中,那个句柄实际已经丢失;它的对象会由
“垃圾收集器”自动清除)。
这种特殊的现象通常也叫作“别名”,是 Java 操作对象的一种基本方式。但假若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别
名,又该怎么操作呢?可放弃赋值,并写入下述代码:
n1。i = n2。i;
这样便可保留两个独立的对象,而不是将 n1 和n2 绑定到相同的对象。但您很快就会意识到,这样做会使对
象内部的字段处理发生混乱,并与标准的面向对象设计准则相悖。由于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话题,所以留待第
12章详细论述,那一章是专门讨论别名的。其时,大家也会注意到对象的赋值会产生一些令人震惊的效果。
1。 方法调用中的别名处理
将一个对象传递到方法内部时,也会产生别名现象。
//: PassObject。java
// Passing objects to methods can be a bit tricky
61
…………………………………………………………Page 63……………………………………………………………
class Letter {
char c;
}
public class PassObject {
static void f(Letter y) {
y。c = 'z';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etter x = new Letter();
x。c = 'a';
System。out。println(〃1: x。c: 〃 + x。c);
f(x);
System。out。println(〃2: x。c: 〃 + x。c);
}
} ///:~
在许多程序设计语言中,f()方法表面上似乎要在方法的作用域内制作自己的自变量Letter y 的一个副本。
但同样地,实际传递的是一个句柄。所以下面这个程序行:
y。c = 'z';
实际改变的是f()之外的对象。输出结果如下:
1: x。c: a
2: x。c: z
别名和它的对策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尽管必须等至第 12章才可获得所有答案,但从现在开始就应加以重
视,以便提早发现它的缺点。
3。1。3 算术运算符
Java 的基本算术运算符与其他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是相同的。其中包括加号(+)、减号(…)、除号
(/)、乘号(*)以及模数(%,从整数除法中获得余数)。整数除法会直接砍掉小数,而不是进位。
Java 也用一种简写形式进行运算,并同时进行赋值操作。这是由等号前的一个运算符标记的,而且对于语言
中的所有运算符都是固定的。例如,为了将4 加到变量x,并将结果赋给x,可用:x+=4 。
下面这个例子展示了算术运算符的各种用法:
//: MathOps。java
// Demonstrates the mathematical operators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MathOps {
// Create a shorthand to save typing:
static void prt(String s) {
System。out。println(s);
}
// shorthand to print a string and an int:
static void pInt(String s; int i) {
prt(s + 〃 = 〃 + i);
}
// shorthand to print a string and a float:
static void pFlt(String s; float f) {
prt(s + 〃 = 〃 + f);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Create a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62
…………………………………………………………Page 64……………………………………………………………
// seeds with current time by default:
Random rand = new Random();
int i; j; k;
// '%' limits maximum value to 99:
j = rand。nextInt() % 100;
k = rand。nextInt() % 100;
pInt(〃j〃;j); pInt(〃k〃;k);
i = j + k; pInt(〃j + k〃; i);
i = j k; pInt(〃j k〃; i);
i = k / j; pInt(〃k / j〃; i);
i = k * j; pInt(〃k * j〃; i);
i = k % j; pInt(〃k % j〃; i);
j %= k; pInt(〃j %= k〃; j);
// Floating…point number tests:
float u;v;w; // applies to doubles; too
v = rand。nextFloat();
w = rand。nextFloat();
pFlt(〃v〃; v); pFlt(〃w〃; w);
u = v + w; pFlt(〃v + w〃; u);
u = v w; pFlt(〃v w〃; u);
u = v * w; pFlt(〃v * w〃; u);
u = v / w; pFlt(〃v / w〃; u);
// the following also works for
// char; byte; short; int; long;
// and double:
u += v; pFlt(〃u += v〃; u);
u …= v; pFlt(〃u …= v〃; u);
u *= v; pFlt(〃u *= v〃; u);
u /= v; pFlt(〃u /= v〃; u);
}
} ///:~
我们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于打印(显示)的一些快捷方法:prt()方法打印一个String;pInt()先打
印一个String,再打印一个 int;而pFlt()先打印一个 String,再打印一个float。当然,它们最终都要用
System。out。println()结尾。
为生成数字,程序首先会创建一个 Random (随机)对象。由于自变量是在创建过程中传递的,所以Java 将
当前时间作为一个“种子值”,由随机数生成器利用。通过Random 对象,程序可生成许多不同类型的随机数
字。做法很简单,只需调用不同的方法即可:nextInt(),nextLong(),nextFloat()或者nextDouble()。
若随同随机数生成器的结果使用,模数运算符(% )可将结果限制到运算对象减 1 的上限(本例是99)之
下。
1。 一元加、减运算符
一元减号(…)和一元加号(+)与二元加号和减号都是相同的运算符。根据表达式的书写形式,编译器会自
动判断使用哪一种。例如下述语句:
x = …a;
它的含义是显然的。编译器能正确识别下述语句:
x = a * …b;
但读者会被搞糊涂,所以最好更明确地写成:
x = a * (…b);
一元减号得到的运算对象的负值。一元加号的含义与一元减号相反,虽然它实际并不做任何事情。
63
…………………………………………………………Page 65……………………………………………………………
3。1。4 自动递增和递减
和C 类似,Java 提供了丰富的快捷运算方式。这些快捷运算可使代码更清爽,更易录入,也更易读者辨读。
两种很不错的快捷运算方式是递增和递减运算符(常称作“自动递增”和“自动递减”运算符)。其中,递
减运算符是“……”,意为“减少一个单位”;递增运算符是“++”,意为“增加一个单位”。举个例子来
说,假设A 是一个 int (整数)值,则表达式++A 就等价于(A = A + 1)。递增和递减运算符结果生成的是
变量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