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这里会采用toString 的Object 版本,打印出对象的类,接着是那个对象所在的位置(不是句柄,而
是对象的实际存储位置)。输出结果如下:
p inside main(): PassHandles@1653748
h inside f() : PassHandles@1653748
可以看到,无论p 还是h 引用的都是同一个对象。这比复制一个新的PassHandles 对象有效多了,使我们能
将一个参数发给一个方法。但这样做也带来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12。1。1 别名问题
“别名”意味着多个句柄都试图指向同一个对象,就象前面的例子展示的那样。若有人向那个对象里写入一
点什么东西,就会产生别名问题。若其他句柄的所有者不希望那个对象改变,恐怕就要失望了。这可用下面
这个简单的例子说明:
//: Alias1。java
// Aliasing two handles to one object
349
…………………………………………………………Page 351……………………………………………………………
public class Alias1 {
int i;
Alias1(int ii) { i = i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lias1 x = new Alias1(7);
Alias1 y = x; // Assign the handle
System。out。println(〃x: 〃 + x。i);
System。out。println(〃y: 〃 + y。i);
System。out。println(〃Incrementing x〃);
x。i++;
System。out。println(〃x: 〃 + x。i);
System。out。println(〃y: 〃 + y。i);
}
} ///:~
对下面这行:
Alias1 y = x; // Assign the handle
它会新建一个Alias1 句柄,但不是把它分配给由new 创建的一个新鲜对象,而是分配给一个现有的句柄。所
以句柄x 的内容——即对象 x 指向的地址——被分配给y,所以无论 x 还是y 都与相同的对象连接起来。这
样一来,一旦x 的i 在下述语句中增值:
x。i++;
y 的 i 值也必然受到影响。从最终的输出就可以看出:
x: 7
y: 7
Incrementing x
x: 8
y: 8
此时最直接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干脆不这样做:不要有意将多个句柄指向同一个作用域内的同一个对象。这
样做可使代码更易理解和调试。然而,一旦准备将句柄作为一个自变量或参数传递——这是Java 设想的正常
方法——别名问题就会自动出现,因为创建的本地句柄可能修改“外部对象”(在方法作用域之外创建的对
象)。下面是一个例子:
//: Alias2。java
// Method calls implicitly alias their
// arguments。
public class Alias2 {
int i;
Alias2(int ii) { i = ii; }
static void f(Alias2 handle) {
handle。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lias2 x = new Alias2(7);
System。out。println(〃x: 〃 + x。i);
System。out。println(〃Calling f(x)〃);
f(x);
System。out。println(〃x: 〃 + x。i);
}
} ///:~
350
…………………………………………………………Page 352……………………………………………………………
输出如下:
x: 7
Calling f(x)
x: 8
方法改变了自己的参数——外部对象。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判断它是否合理,用户是否愿意这样,以及
是不是会造成问题。
通常,我们调用一个方法是为了产生返回值,或者用它改变为其调用方法的那个对象的状态(方法其实就是
我们向那个对象“发一条消息”的方式)。很少需要调用一个方法来处理它的参数;这叫作利用方法的“副
作用”(Side Effect)。所以倘若创建一个会修改自己参数的方法,必须向用户明确地指出这一情况,并警
告使用那个方法可能会有的后果以及它的潜在威胁。由于存在这些混淆和缺陷,所以应该尽量避免改变参
数。
若需在一个方法调用期间修改一个参数,且不打算修改外部参数,就应在自己的方法内部制作一个副本,从
而保护那个参数。本章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12。2 制作本地副本
稍微总结一下:Java 中的所有自变量或参数传递都是通过传递句柄进行的。也就是说,当我们传递“一个对
象”时,实际传递的只是指向位于方法外部的那个对象的“一个句柄”。所以一旦要对那个句柄进行任何修
改,便相当于修改外部对象。此外:
■参数传递过程中会自动产生别名问题
■不存在本地对象,只有本地句柄
■句柄有自己的作用域,而对象没有
■对象的“存在时间”在Java 里不是个问题
■没有语言上的支持(如常量)可防止对象被修改(以避免别名的副作用)
若只是从对象中读取信息,而不修改它,传递句柄便是自变量传递中最有效的一种形式。这种做非常恰当;
默认的方法一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然而,有时仍需将对象当作“本地的”对待,使我们作出的改变只影响
一个本地副本,不会对外面的对象造成影响。许多程序设计语言都支持在方法内自动生成外部对象的一个本
地副本(注释①)。尽管Java 不具备这种能力,但允许我们达到同样的效果。
①:在 C 语言中,通常控制的是少量数据位,默认操作是按值传递。C++也必须遵照这一形式,但按值传递对
象并非肯定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此外,在C++中用于支持按值传递的代码也较难编写,是件让人头痛的事
情。
12。2。1 按值传递
首先要解决术语的问题,最适合“按值传递”的看起来是自变量。“按值传递”以及它的含义取决于如何理
解程序的运行方式。最常见的意思是获得要传递的任何东西的一个本地副本,但这里真正的问题是如何看待
自己准备传递的东西。对于“按值传递”的含义,目前存在两种存在明显区别的见解:
(1) Java按值传递任何东西。若将基本数据类型传递进入一个方法,会明确得到基本数据类型的一个副本。
但若将一个句柄传递进入方法,得到的是句柄的副本。所以人们认为“一切”都按值传递。当然,这种说法
也有一个前提:句柄肯定也会被传递。但 Java 的设计方案似乎有些超前,允许我们忽略(大多数时候)自己
处理的是一个句柄。也就是说,它允许我们将句柄假想成“对象”,因为在发出方法调用时,系统会自动照
管两者间的差异。
(2) Java主要按值传递(无自变量),但对象却是按引用传递的。得到这个结论的前提是句柄只是对象的一
个“别名”,所以不考虑传递句柄的问题,而是直接指出“我准备传递对象”。由于将其传递进入一个方法
时没有获得对象的一个本地副本,所以对象显然不是按值传递的。Sun 公司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支持这一见
解,因为它“保留但未实现”的关键字之一便是byvalue (按值)。但没人知道那个关键字什么时候可以发
挥作用。
尽管存在两种不同的见解,但其间的分歧归根到底是由于对“句柄”的不同解释造成的。我打算在本书剩下
的部分里回避这个问题。大家不久就会知道,这个问题争论下去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最重要的是理解一个
句柄的传递会使调用者的对象发生意外的改变。
351
…………………………………………………………Page 353……………………………………………………………
12。2。2 克隆对象
若需修改一个对象,同时不想改变调用者的对象,就要制作该对象的一个本地副本。这也是本地副本最常见
的一种用途。若决定制作一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