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茂德拍着桌子,砸吧着嘴,“这小子可看不上你那收破烂的生意,他现在可是进了一个培训班当老师去了!”
江一舟这下彻底确定了,冷嘲热讽,撒酒疯呢,算了不管他,让他说完就好,下个月就开始用工资分期还款。
对于这些老一辈的,要是离开家乡,闯出一番天地的,估计开明一些,但是大伯这般确实是对于“我行我素”的江一舟有些失望了,本来觉得很听话老实的孩子,就是有些小心思,摔跟头自然就老实了。
结果现在是和他的想法越来越远,仿佛和那个离开他和南方的大老板结婚,日子越过越好的女人一样。
“哦,怎么回事?”老宋还有其他几个也都蛮好奇的,看向江一舟。
江一舟也尴尬地放下碗筷,咽下嘴里的饭菜,“就是自学了点东西,进了一家培训班……”
他也不想解释太多。
江友明看着气氛越来越沉闷,举起了杯子,“不说这些了,来来来,咱们走一个!”
江一舟感觉到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工头对着他挤弄着,“小子,长辈都举杯了,你也不迎着,别说连杯啤酒都喝不了啊?”
接着一阵稀里哗啦的碰杯声,重点照顾的对象就是江茂德,灌醉了就不会总是扯到不开心的话题上面去了。
一顿饭结束,江一舟才问着酒足饭饱的江友明,“这是怎么回事啊?”
“你大伯还有我,加上这几个,我们都是当初很早一批出来闯的,老宋,收破烂,外面那辆桑塔纳就是他的,据说赚了,还有肥头大耳的,一副老板做派的,是个厨师,所以有时候聚在一起都是到一个人家里让他做菜的……”
第三十章 集卡
“喂喂喂,我都听见了啊!吃了我做的菜,还敢说我肥头大耳,你这家伙还有脸在这蹭饭?”突然两人身后的窗户上被人邦邦邦敲了几下,柳学文拿着手里的锅铲子,对着江友明晃悠着。
“我…我…怎么没脸,这菜这肉可都是我买回来的,我没资格,谁有资格啊?”工头也毫不示弱,拍着江一舟的肩膀,“没事,咱们说咱们的,别理他,那个胖子姓柳,叫他柳叔就行。”
“我是,我呢?也不怎么介绍介绍我啊!好歹我也是个有身份的人啊!”还有一个身材“宽大”的,这次不是厨师,是个老板。
“老杜,杜国安,开干脆面厂的。”江友明一句话介绍完毕。
……
最后江一舟则是收获了两张名片,还有这些老一辈的往事,说来也是倒霉,大伯,江友明,还有那三个人当初都是因为京城地区一次小范围的严打。
其实最开始是抓捕穷凶极恶的逃窜犯,影响太恶劣了,干脆就来了为期半个月的严打,他们几个都因为是社会闲散人员,或多或少有点小毛病进去了,蹲了一个牢房,关了一阵子,也就放了。
当然不是说多坏的人,在那个耍流氓被抓住的话都要进监狱甚至over的时代,被抓进去还能不坐牢放出来,大多就是倒霉而已。
虽然是五个完全没有什么交集的人,不过因为一起坐过牢房的缘故,关系很不错,成了朋友,就算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是定期聚一聚,因为其中有个厨子,所以不怎么到外面聚餐。
“方便面吗?杜叔叔你的产品是什么牌子,出名吗?”江一舟感觉自己问出话来,周围的气氛瞬间压抑了一些,不好,这是说错话了。
“没什么,就是不出名的杂牌子,也就在京城还有冀省,津城卖一卖,勉强养家糊口而已。”杜国安挥挥手,没什么掩饰的想法,说出来就说出来呗,难道这间屋子里还有人比自己有钱?
当然没有,他所以还是很大度的。
江一舟立马就想到了一个很经典的营销案例,就是小浣熊干脆面的水浒卡集卡,说来惭愧,这个东西也是网上看一些童年回忆的视频的时候,勾起他的好奇的,虽然他的童年已经不再是小浣熊的天下,不过也不妨碍他了解这些东西。
“杜叔叔,你有没有想过在方便面里面放上卡片,让人收集?”江一舟想到这么一回事就说了出来,这个和自己的专业差的太远,反正自己用不上,给了别人,小小地改变一下历史无关紧要的进程,也还是蛮有成就感的嘛!
“你说的就是小浣熊的集卡吧!这玩意感觉也没什么用啊,而且还增加成本,又不是方面面卖不出去,干嘛多此一举?”杜国安对于小辈的建议并不在意,现在又不是没有,而且他也没看出有什么重要的。
继续问着杜国安,江一舟对于前世所没有了解到的细节有了认识,原来,从九四年开始小浣熊就有了附带卡片,不过大多没有什么亮点,比如贴纸,配对卡,还有抽奖刮刮卡,完全没有后来水浒卡的火爆。
水浒卡,还有三国卡这些,在江一舟前世回到山区老家上小学的时候还依然流行,可能是因为流行的滞后,他抓住了尾巴,或者是其他厂家的仿造,因为年代久远,也记不清了。
“这玩意其实就是个彩头,没多大用处的!”杜国安下了结论,在他看来就是一种普通的营销手段。
江一舟努力让自己看起来自信一点,整理着措辞,“杜叔叔觉得,如果把卡片做成小孩子喜欢的那些连环画,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里面的人物形象怎么样?”
看到杜国安有些意动,江一舟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这个卡片我们要做成邮票那种东西,有收藏的价值,就比如,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就可以做成一百零八张,如果小孩子喜欢这些卡片,肯定想要凑齐,这样就会为了收集卡片去购买方便面……”
看到杜国安陷入思考的样子,能白手起家,拥有一家工厂,他肯定不是个傻子,自然看得到这些商机。
江一舟看了下时间,脑子顿时从俯视历史长河的快感中醒了过来,“不好意思,我上班就要迟到了,我先走了!”
天大地大,赚钱吃饭最大,饭吃饱了,接下来也就该上班了!
“这小伙子,不简单啊!就是太年轻了……”杜国安望着挽留不住的江一舟,虽然自己随时可以从成本,程序,还有很多方面反驳他,看他也拿不出个完整的想法,但是他的想法还是很有启发性。
就像是第一个火苗,经不起风吹雨打,但是可以点燃别人的思想火花。
是个适合当老板的人,有时候灵光一闪,下面就有下属把这个灵光给变得可行。
……
“你怎么才来啊?”孙誉良也有点不开心,第一天就迟到,这可不太好。
江一舟气喘吁吁地解释道,“住的地方来了长辈,陪着一起喝了点酒,有些晕晕乎乎,就没注意时间!”
“好了好了,”看着他不像是散步走来的,没有主观怠工的意愿,孙誉良把江一舟迎了进去,“你先负责这个教室,课程已经讲到PPT的第89页,接着讲就行,你应该都能应付的来的!”
说完,孙誉良就到了另外一个教室去,那个班是提高班,主要是讲些语言编程类的知识。
这个培训班同一时段有两个班,也对应着一开始孙誉良和她他妻子两个人,不是不想扩张,主要是教学需要的电脑太贵而且更新换代太快了。
最开始孙誉良夫妻是找关系弄来一批便宜的二手机,勉强开张,后来慢慢盈利了,也只是添了了新机器,开了两个班,多余的盈利已经变成了老家给双方父母各买的商品房,京城房价贵,只是在某个江一舟还算熟悉的未来地铁站的原址上买了个四合院而已。
“不过你嫂子还打算去读个研究生,我打算接下来到时候去大学城那边买个房子。”在某次聊天的最后,孙誉良是这么说的。
总之知道了这些事情的江一舟只想小小地鄙视一下,你们还真是未卜先知啊,照这个屯房的趋势下去,只要不卖掉,妥妥的拆一代啊!
第三十一章 自行车
时间飞逝,院子中那棵大树也慢慢萌出了绿意,不过看了天气预报的江一舟心情还是很糟糕的,沙尘暴,这个对于前世零八年以后才到经常上大学的江一舟来说相当陌生的气象词汇。
相比之下,树上的那些嫩绿的树叶实在是有点微不足道,江一舟从柜子里找出口罩戴上,再戴上一个大号的帽子,骑上前不久刚从自行车市场那里买过来的便宜货,朝着培训班所在的街道骑过去。
自行车十有八九是偷来的,虽然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