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1916年初的时候,德国陆军装甲集群总计拥有新式“怪兽Ⅰ”型坦克286辆,“石头Ⅱ”系列坦克504辆,最初的“石头Ⅰ”型坦克大都已经退出德国陆军的作战序列,仅少部分分配到各集团军中用于支援步兵作战。
根据德国陆军部的装备计划,到1916年底军中最后一辆“石头Ⅰ”将进入博物馆。
此外,装甲集群的直属航空队拥有侦察/校射机24架、战斗机36架、攻击机36架、轰炸机48架以及若干侦察/校射气球,战时将直接用于支援三个装甲军行动。
按照这份针对奥匈帝国的《闪电计划》,到第一天也就是2月2日下午4点,古德里安的第1装甲军已经全部越过德奥边境,古德里安少将的临时指挥部就安置在距离边境60多公里的一处公路旁边。
“通讯官!”古德里安从帐篷边缘转身走回他那张铺着地图的桌子,顺便叫来他的通讯官。
年轻的通讯官闻讯从旁边那辆装甲通讯上小跑而来,“到!”
“发报给弗莱明将军,询问他们的先锋部队现在到了哪个位置!还有,今晚能否抵达维也纳!”
说罢,古德里安那穿着黑色皮手套的右手放在地图上,目光随着食指一道定在地图上的一点,那里是一座叫伊布斯的城市,距离德奥边境近100公里。1个小时之前,弗莱明将军的第2装甲军抵达并占领了那里。
“遵命!”快速记录之后,通讯官又一路小跑着离开了。
在这之后,古德里安的目光继续随着右手食指一起在地图上移动起来,那里有一条蓝色的粗线,它代表着哺育了日尔曼民族的多瑙河。这条欧洲第二大河流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经德国南部、上奥地利和下奥地利。从德国边境沿着多瑙河走,不到200公里便是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
“1个小时!”古德里安自言自语着,沿着蓝色线条往东,每一厘米都意味着距离维也纳又进了一步。
不过,古德里安和他的第1装甲军并不是冲着维也纳而去,第1装甲军的前进路线从萨尔茨堡方向进入奥地利,直插阿尔卑斯山脉然后拐向东北,沿着山脉抵达恩斯河之后,箭头将再次拐向东南,此后将穿过奥地利南部、奥匈帝国的卡尼鄂拉公国一直前出到位于地中海北岸的滨海省份。
此时,第1装甲军的先锋距离恩斯河仅有一步之遥,进行今天的第二次燃料补充之后,他们将转向奥地利的主要畜牧区——南部的格拉茨盆地。
魔王 第四十章 最后通牒
更新时间:2008…12…10 14:47:51 本章字数:4272
1916年2月2日,距离德国坦克部队在世人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已经过了将近1年半的时间,古德里安已经从当初的装甲兵学院副院长兼战术理论教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装甲部队指挥官,而他手中的装甲部队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步着。
相比于最初的“石头Ⅰ”型坦克,现在的“怪兽Ⅰ”也就是Ⅲ号坦克在技术性能上提升了不止一个等级。从前装甲部队走上30公里就要补充一次燃料,而且故障率达到将近百分之五,现在,Ⅲ号坦克可以在公路上持续行进150公里,即便是在坑坑洼洼的田野中也能走上七、八十公里,故障率也下降到了百分之一以内。
从前,当一个好的坦克手必须先学会修坦克,现在,坦克手们可以更专心于坦克行进、进攻和防御战术,因为现在每个团都有专门的抢修小队,只要有坦克抛锚,他们就会坐着专门的维修卡车赶来,专业的技术、专业的器械,机械故障已经不再是让指挥官们头疼不已的问题了。
十分钟之后,通讯官重新来到古德里安身边。
“报告,弗莱明将军发来电报,他的第2装甲军前锋部队已经抵达圣珀尔腾郊外,根据空中侦察得到的情报,奥匈帝国军队在圣珀尔腾构筑了临时防线,聚集在那里的奥军大约有10万!”
“10万!”古德里安只得苦笑,看来他的同僚遇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两国目前仍未正式进入战争状态,按照陆军统帅部的命令,他们要尽可能避免使用武力,除进行自卫外,尽量以碾压、侗吓、鸣枪的方式驱赶奥军。尽管如此,一天以来双方已有不下千人在战斗中丧生,而当对方大股部队相遇时。一个不慎就有可能演变成为一场双方都不愿见到的战斗,甚至将这场行动从干涉升级成为战争。
基于这些原因,德军的指挥官们都被要求大胆突进、谨慎处事,这是一个相当矛盾和高深的要求。
德军后续部队情况或许会好一些,但作为突入奥地利的双箭头,古德里安装甲军和弗莱明装甲军不得不面首当其冲地面对这种奇特局面。上午的时候,奥军边防部队几乎是在惊恐中被德国装甲部队突破了防线,光古德里安装甲军打头阵的5个坦克团就俘获了不下,万奥军官兵。在这过程中双方都开了枪死了人。但总的来说局面还在控制之中。
不过,随着奥军重新部署,想要碾过对方防线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了,说不定某些不知好歹的奥军指挥官还会下令用大炮和手榴弹还击,到那个时候……
想到这里,古德里安只能以“奇怪的战争”来嘲讽这种局势了。他、弗莱明少将以及第3装甲军的拜尔少将都是不满40岁的年轻将领,其中古德里安和弗莱明都是东普鲁士军团地旧将,古德里安担任第二坦克师指挥官的时候,弗莱明指挥着第2装甲师,英伦战役时都有突出贡献。拜尔少将是威廉二世时期皇家近卫军装甲部队的指挥官。后来调拨到前皇储普林斯手下。战争期间统帅第5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参加过凡尔登战役、塞纳河战役、多弗尔登陆战、伦敦战役、伯明翰战役和苏格兰战役,是军中经验最为丰富的装甲部队指挥官之一。
在这一次行动中。古德里安和弗莱明率部进入奥地利,拜尔的部队则作为先锋挺进波希米亚,就第一天的情况来说,拜尔少将的任务实在要轻松得多。
古德里安的通讯官刚走回通讯车那边,又从一个下士那里接过一张电报纸,他随即转了回来。
“报告,第23坦克团发来电报,他们在艾森平地附近遭遇一支奥军坦克部队,对方大约有30辆坦克和一些装甲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附近可能有一个奥军兵营!他们已经请求空中侦察了!”
“埃森平地?”古德里安说着俯下身子,花了点时间才在地图上找到那个地方。
“将军,需要给他们下达什么指示吗?”
“告诉他们不用太紧张,奥匈帝国地装甲部队也就那么点旧坦克,留下一个坦克营和两个装甲连严密监视,其余部队继续前进!”古德里安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因为他知道,奥匈帝国的坦克都是德国陆军淘汰下来的“石头Ⅰ”型,以奥匈帝国目前地军工实力。自己制造一辆比“石头Ⅰ”更先进的坦克要比登天还难。
到了下午4点的时候,距离第一批德军部队越界已经过了足足5个小时,可是在维也纳的皇宫里,大臣和将领们却吵吵嚷嚷的弄不出个结果。
“我们还是请弗里德里希元帅出来主持局面吧!”平时嚣张跋扈,遇到事情却犹豫不决的奥地利参谋长康德拉男爵,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想方设法求助于战时的联军统帅弗里德里希大公。
“不行,大公早已不问政事,现在请他出来根本没有作用!何况,他现在病情非常严重,据我所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了!”奥地利陆军大臣兼奥匈帝国中央政府陆军部长卡斯巴公爵大声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还是应该听从新皇帝琳达一世陛下的旨意!”
康德拉男爵冷哼一声,这个卡斯巴要么是被俄国人买通了,要么就是拜倒在新女皇的石榴裙下,总之结果都一样——口口声声新皇新皇,这位新女皇虽然是风姿绰越,可毕竟尚未在维也纳加冕登基,朝中元老们大都反对在这个时候听从圣彼得保地指挥。
弗朗茨时期的重臣、奥地利政府和中央政府双料财政大臣安德拉斯公爵就是态度最为坚决的反对者,他毫不客气的驳斥道:
“哼!那个女人现在还在她的冬宫做美梦吧!她哪里知道这里的局面?她又懂得什么?开战?笑话,我们现在根本没有一点准备,军队没有动员,也没有集结,拿什么跟德国人打?”
“放肆!你怎敢如此称呼陛下?德国走狗!”卡斯巴公爵针锋相对的呵斥道。
众所周知,这两个人的矛盾由来已久,每当制定年度军费预算的时候,他们就会在资金数额上争得不可开交。对此老奥皇也只得好意劝解。人们原本以为随着新皇地确立,与琳达一世走得很近地卡斯巴公爵将会取得前所未有的优势,然而琳达还未登上维也纳的皇座,德国人的入侵便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