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发迹-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点儿亏总比亏本儿好!”何老太爷放下了手里的烟袋,“何贵,你说,有啥办法?”
“两个字:批发!”何贵伸出俩手指头,答道。
“批发?”在场五个人,一共冒出了两双问号!这词儿都没听过!
“我不知道二爷去卖油的事情。其实,按我的想法,咱不应该这么干!咱老何家总共才多少人?自己去卖油,既吃力又不讨好!所以,这事儿,咱得换个招!我觉得,咱应该把油卖给那些粮店、油铺!让他们帮咱卖去!”何贵解释道。
“让那些人帮咱卖?行吗?他们要是压价怎么办?”何守富首先就觉得不妥。
“压价?呵呵,二爷,你忘了豆油在咱陕西是什么价了?……就算他们压价,咱也应该有赚头!”何贵答道。
“那咱们不就太吃亏了?平平白白的,就要让出好些利去!那可都是钱啊!”何守富不满道。
“我早就说过,咱得吃点儿亏!不过,实话说起来,咱这么干,明着是吃亏,其实,反倒是在多赚……”何贵笑道。
“多赚?钱都叫别人啃出去一份儿去了,还叫多赚?”
“没错!”何贵答道。
“这话咋说?”何守财问道。
“老太爷,大爷……”何贵把脸对向何老太爷跟何守财,“咱们的豆油坊刚开张,知道的,也就是咱邑庄跟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要是靠咱们自己,想打开销路可就太难了。何况还有二爷的例子摆在那里,要是遇到有心人找麻烦,咱就更加吃亏!所以,让利给别的油铺、粮店,咱们明着是吃亏,实际上赔上点儿利润去打开销路,这样一来,咱何家豆油的名声,就能很快传出去,至少,应该比咱们自己去弄要快。这只是其一!其二,有那些当地的油铺、粮店帮咱们卖油,那咱们就可以省了卖油这一道功夫,投进去的钱只需要到了店铺这一关就能够回笼,这可就比卖到老百姓手里回钱快的多了,而且这里面还有的赚!这也就是说……咱一次虽然赚的少点儿,可咱们赚得快!呵呵,只要赚得快,还怕赚得少了?”
……
“好像也是个办法!”想了一会儿,何老太爷点了点头。
“要是那些油铺、粮店的不跟咱们做生意呢?那不就又回到先头上来了?”何守富又问道。
“那些人应当不至于有钱不赚。何况他们只需要转转手就行了,跟白饶的都差不多……而且,陕西这么大的地方,咱们朝邑县又距离西安、渭南这些大城不远,就算有一个半个的不愿意跟咱们做生意,也应该不会碍什么大事儿!”何贵还没有回答,杨老头就先开口说道。
“那成!咱就先这么干!”何守财拍了拍掌,说道。
第一卷 务农 第十八章 发财了
 更新时间:2008…6…29 19:54:40 本章字数:3317
乾隆四十一年初夏,依旧是邑庄!
整个村子已经起了不小的变化。原先的时候,除非农忙或者是过节,村里的人一般都会躲在家里,或者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再找个墙根儿或者是大树,呆在下面聊天打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邑庄老百姓的习惯已经开始变了。
何家开了间油坊,专门榨豆油,制豆腐,作豆腐皮、豆腐干、甚至还做出了豆腐乳。而何家臭豆腐的名声,更是早已经传出了朝邑县,走出了同州府,就连西安城都有人来买货了,有时候买不到,还要预订才行。(臭豆腐有人说是出自康熙年间,也有说是出自光绪年间,本文取用后者)这样,不时的人来人往,使得邑庄的人气渐渐变得旺盛起来,由另一大户方家为那些来拉货的客人所建的车马店开始,邑庄人也开始渐渐变得活络起来,竟也开始有人做起了小生意……随时随地,都有些忙了。
……
“舒服啊!他***,果然不愧是西安城,那大澡塘子烫得……”
何家发达了!至少,在邑庄人看来是这样的。虽然何家以前就已经“很”有钱了,可那毕竟只是在邑庄这么一个小地方。而现在,就连西安城都有人知道何家的名声,这如果还不叫发达,那还有啥能叫发达?
而发达了,这派自然也就不一样了。以前何家常雇的也就只有两个长工,只有在收粮食人手不够的时候,才会再去雇上那么十几个人。可现在呢?平时吃着何家饭的,光是邑庄就有二三十多号,忙的时候,至少也得四五十,比起以前,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以前还有一个方家能跟何家相提并论的话,那现在的邑庄,何家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既然已经是第一,自然也要有些变化,而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何守富何二爷隔三差五的总是要出远门,嘴里经常提及的,也由朝邑县那些县城,变成了西安、渭南那样的大城,这种表现,在邑庄的许多人看来,就说明了一件事:人家何二爷去见过大世面了!
“还有完没完了?不就是去了趟西安城么?来来回回好几天,那澡塘子再烫能烫到现在?……快说正事儿!”一家人在商量正事儿,何守财看着何守富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出声斥道。
“哥,你是羡慕我,是不是?……要不这样,下回咱俩一块儿去?兄弟我保证你烫得舒舒服服,那皮儿红得跟水萝卜似的……”何守富笑嘻嘻地说道。
“滚!”何守财笑骂,“再不说事儿,我可开揍了!”
“是啊,二爷,你这趟到西安,那里的情况到底咋样?”何贵半躺在旁边的椅子上,半眯缝着眼儿问道。……早知道油值钱,可是,没想到这榨油居然是这么得有利可图!去年的时候,何贵以为何老太爷为了开油坊的事考虑了得差不多两个月,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何家父子从听到他的建议算起,总共想了还没超过两天就做出了决定。至于其他的时间,主要是用来做农活和进行“市场调查”了,当然,用何家父子自己的话说,就是去“察看察看行情”。
陕西穷,老百姓平时主要是种小麦、玉米之类,像何家这样兼种大豆的,可以说是极少。毕竟,在许多人看来,豆子的用处太少了。除了能生豆芽、磨豆腐之外,还能干啥?而且还不如小麦、玉米好吃!或许也是因为这种原因,朝邑县居然没有卖豆油的,就是同州府也很少,而且价格都不低。可以说,这种环境几乎就是“真空”,只要能把豆油榨出来,几乎肯定就能赚钱。何况除了油之外,还有豆饼这种附加的产品?
这种事,只要有点儿想头的人,谁会白白错过?何况何家正愁钱用呢!以前不干,只不过是没有想到罢了。所以,有何贵这“水”,何家开“渠”也就很自然了。而何贵身为建议者,又跟何家二爷何守富颇有交情,很自然的就成了建造豆油坊的工头。然后,随着豆油坊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火,产品也在他何大工头的“努力”下,由比较单一的豆油、豆饼、豆腐而逐渐发展出了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以及“臭名远扬”的王牌产品臭豆腐,“纯盈利”由开始的每月二三十两变成现在的一个月两三百两左右,再加上先前那招使得何家油坊的产品绕过那些“地方保护主义者”得以迅速出手的销售手段,所以,在何守富的提议下,又由工头被升为了豆油坊的三掌柜。而大掌柜何守财一般只管财务,二掌柜何守富主要是跑采购跟销售,所以,何贵这个三掌柜就成了是何家豆油坊生产主管,而由于何家兄弟对做生意有些外行,对生产规划之类也不怎么熟悉,所以,何贵也经常管着这一块儿,简而言之,他已经是实际上的何氏豆油坊“总经理”。同时,因为先前的功劳跟“发明”了臭豆腐等食品的原因,何家又把豆油坊每年一成半的利润给了他,让他成了邑庄内外乃至整个朝邑县都叫得出字号的“何三爷”。不过,也是因为这个名号,有些不知道情况的,居然还以为他就是何家老三,名叫“何守贵”呢。
“不成问题……咱们的油在西安卖得挺好!叫那啥来着,对了……供不应求啊!”何守富手里捏着一个汉白玉做的烟斗,点着了之后就开始咂巴,“依着我的估计啊,就是每年再添个十几二十万斤都不成问题!”
“就知道说大话……二十万斤?那得至少两百万斤豆子!你买得起?就算买得起,山陕一带又不咋出豆子,你又上哪儿买去?”何守财瞪了一眼自个儿兄弟,整天就只知道在那儿瞎乍呼。
“咱不是跟大通粮号订了契约了吗?大不了我再跑趟西安,让他们多想想办法不就是了?”何守富喷出一口烟,答道。
“咱们只是跟大通号订了一年二千担的豆子!(一担一百斤,跟一石是不一样的)这还是人家拼劲儿挤出来的呢!再多,他们就得跑远路到山东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