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将-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他们的目的就是以24军为主力直扑新德里,而25军则是扫荡新德里外围据点城镇,26军则是迂回至新德里西面阻击西部敌人的援军。
当莫拉达巴德被**于下午4点23分被攻克的消息传到新德里的时候,新德里终于爆发了难民潮,大批的民众、官员开始举家逃亡!大街小巷留守的新德里居民则是尽可能在播发印度的国歌,他们都意识到印度即将亡国了!他们又要亡国了!
印度的举国忧愁,而中国则是欢腾一片,不少民众已经知道了中国在印度战事节节胜利,不少知识分子听到了都是激动异常,他们都是说着说着就留下了眼泪,他们期盼了多长时间啊,他们有幸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能有如此强硬之举!国家正在强盛,国家正在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声音,这是很明显的进步,什么叫国威?什么叫国家荣誉?这个时候民众们都深深体会到了,他们内心的民族自豪感迸发了!
一些对**治理还挑三拣四的民主党人士都没有那种挑刺的心态了,他们也被感染了,他们起先没有发现国家的进步,现在他们发觉了,国家却是在进步,在强盛!主席的名望一下子在民众心里提高了很大,尤其在原国府统治地区、富庶地区的民众对主席的崇敬开始增加。
主席消息一向很灵通,民众是什么主流思想主席很快就能知道,主席的口头禅就是脱离什么也不能脱离群众!主席在报告里如此说道:“群众疾苦就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义务!制度优越性不是口里说的而是要实实在在让百姓体会到、享受到!我们要为这个目标奋斗!这不是我们的终生目标,而应该是我们的短期目标!我们要花二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追上世界列强的平均水平。”
主席不仅仅如此,主席对陈飞尘的印象又有了好感,对陈飞尘私自调派国家力量而产生的愤怒,此刻也消弱不少,主席对着周副主席就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只一次,绝无下次!”
陈飞尘的功绩实在有点显眼,陈飞尘的生平被发掘出来刊登在报纸上,都是在醒目位置上!不少民众方才了解到陈飞尘的经历。陈飞尘被冠上了现代蒙恬的绰号!因为蒙恬为大秦帝国开疆扩土,而陈飞尘同样如此。
章 节目录 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情况
更新最快,书最齐的小说就是小说网19日,陈飞尘正式得到了中央军委的任命电报,上面很清楚写到任命陈飞尘为西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党委会成员,全权指挥对印反击战。{纯文字更新超快   小说}
陈飞尘还没有高兴多久又接到了军委的命令,命令他立刻组织一份完整的战役报告递交给中央,时间不得晚于22日。
陈飞尘很无耻的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太子,让太子做好这个艰巨的任务。太子比起赵伟还要熟悉战局形势,各个部队的推进情况太子也是很清楚,所以太子这个人选还是很恰当的。
又过了不到20分钟,陈飞尘又接到了一个好消息,14军顺利推进至交通枢纽安巴拉,歼灭敌军二个半团,缴获了大批粮食以及一批药品等军需物资。
真的是喜事一个接着一个啊!陈飞尘略有兴奋想到。接着他就看着墙上的地图,安巴拉地处北部交通交接要道,往北可以直接进攻昌迪加尔,往西北可以进*卢迪亚纳,就是往南,就是直扑巴尼伯德,打通通往新德里的道路,巴尼伯德自古就是新德里的北大门。
14军的存在就是牵制了印度北部乃至中西部大批印度军队,使其不敢增援新德里,可以说如果24军能顺利攻克新德里的话,那么14军居功甚伟。
陈飞尘淡淡说道:“命令14军切实保护自身侧翼以及后方之安全,保持警惕,谨防敌人有可能的包抄!再有命令24军加快推进速度,不要与敌人小股部队过多纠缠,主力直扑新德里,命令25军、26军加快推进速度,务必在后天上午挺进至阿格拉、坎普尔、勒克瑙一线!另外向军区求援,我这里需要大量的兵员、武器、弹药、药品,尤其是部队以及药品!都记住了没有?”
一边的赵伟快速记下后沉声说道:“记好了,司令员,您检查一下。”说完,他把手中记录的命令递交给陈飞尘。
陈飞尘接过看了一遍后发现没有错误后拿起赵伟搁在记录本上的钢笔签上了自己的大名,他接着递给赵伟吩咐道:“即刻发报!”
“是!”
陈飞尘继续盯着地图看着,其实他是在想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德里是打还是不打?这个问题让他很有点纠结,从心底上讲他是很想打,他的命令也是如此,可是,他还是有所保留,否则就不是一个军、就不是现在的速度!
新德里毕竟是一个国家的首都、是印度阿三的首都,攻占一个国家的首都,那么就不是一个反击战能够解释通的,这可是实打实的侵略!而让陈飞尘越发困惑的还是在于中央,中央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给出具体的命令,到底是打还是不打?难道真的如同命令上说的那样?让自己全权指挥?
陈飞尘脑子里很快就转到主席的为人上面去,按照陈飞尘对主席的了解以及后世所知道的一些资料上进行分析,不可否认主席是强硬派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不要认为主席是gcd的领导人就是说他不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这在主席的身上一点都不矛盾,中国毕竟是中国,毕竟不是中国选择了l主义,而是l主义选择了中国,道理就是在这里。  
这是中国文化与l主义共存的根基所在,不可能要了主义不要自己民族的文化了吧,如果是那样那就真的可笑了。陈飞尘想到这,他不禁想到了后世的中国,他低叹了一声。
综观整个印度战场上,陈飞尘集中了24军、25军、26军、第14军、第18军、第57军以及西**立师外加出兵克什米尔的第2军,总共7个军外加1个师,三十余万人的庞大兵力。
陈飞尘不是要占领印度,他的根本的目的还是在于尽可能的消灭印度有生力量,让印度在二三十年别想翻身!让印度老实趴在一边苟喘残息。
在陈飞尘的预计里印度势必会在孟买为中心集中剩余部队与自己进行对决,而自己需要的是要在这之前尽可能的重创印度军队,让他们都没有丝毫底气反攻。
而事实上印度却很出陈飞尘的预料,印度军队竟然没有丝毫的军人的觉悟,他们都是望风而逃,都是不顾一切的溃逃!往往解放军部队还没有发起攻击,这些军队就开始逃命了。很多部队都是累坏了,不是打仗累而是抓俘虏抓累了。
24军于19日的下午三点刚过就已经进抵新德里近郊,要不是得到陈飞尘不得进攻的命令,24军或许就要发起进攻,而根据卢建飞的观察,新德里此刻是否有军队还是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25军、26军都是进展迅速,仿佛这不是在打仗而是在旅游,沿途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唯一造成麻烦的还是在14军方向,李华的部队在阿巴拉遇到印度军队少有的反攻,印度军队企图收复安巴拉。
而让陈飞尘感到意外的是,战斗十分的激烈。根据李华的汇报,印度使用了新式的坦克以及重炮,甚至在印度军的军队里发现了西方人的面孔。
陈飞尘立刻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必寻常,他一方面命令14军严密注意敌军动向,一方面立刻命令各路大军都提高警觉,陈飞尘特意打电话给了孙佳琪。
孙佳琪还在西藏,他作为西藏的特务头子,他一直在给陈飞尘扫除不稳定的因素,这也是陈飞尘为什么能如此胆大抽空西藏驻军的底气所在。
孙佳琪接听完陈飞尘的电话后,他略微考虑下后就下令自己的部下开始侦查来自印度方面的情报。与此同时,孙佳琪还是打给了李平电话,寻求支援。
李平在北京的日子并不好过,总参内部可以说风起云涌,要不是陈飞尘还是硬挺不倒,或许李平的处长帽子就要被摘掉,尽管如此,李平被提名副局长的职务还是被上面给否决掉了。
李平接听完孙佳琪的电话后,他几乎没有什么考虑的给局长打了电话,局长就是威名赫赫的李农。
李农是非常欣赏李平同志的,可是欣赏归欣赏,重用归重用,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李农也有李农的原则,这不是以外部环境所能决定的。
李农知道陈飞尘目前的处境后,他琢磨再三后还是决定帮助陈飞尘这次,因为这是关系到国家、关系到前线数十万将士,于是,李农立刻交代给了部下立刻侦查关于印度军队出现西方人的一系列情报,对外情报部门统归二局负责。
陈飞尘很幸运,因为在那个时代有太多的好同志了,他们都是顾全大局,而放弃个人恩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