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麻烦的是,现在马汉卿的官阶仅是八品上阶,而职方馆知事是六品上阶,怎么把马汉卿的官阶提上来,这倒需要费些心思才行。
散班后,杨逸打马过御街去赴宴,这次请客的是刘宇和万世芳这两位集贤院的‘老相好’,刘宇现在做了吏部郎中,从六品。
万世芳调到了大理寺任少卿,正六品。
品级不算高,但位置很关键,这自然有杨逸的功劳在内,俩人这次宴请便是稍表心意。
行到州桥附近时,透过熙熙攘攘的人流,他忽然看到清娘带着丫环小艾,站在对面的柳荫牙道上,正在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交谈;
那少年长相颇为儒雅,一袭青衫,腰系白玉佩,身边带着仆役,一看便知是富贵子弟。
清娘和他似乎谈得挺投机,杨逸本已勒停马匹,想想还是算了,自己这是要去赴宴,带上清娘不太好,更不打算再去和她打招呼;
至于她和谁交谈,杨逸才不会去管束,对清娘他有足够的信任。
杨逸一夹马腹,刚要离去,便听到有人叫唤,他寻声望去,却见是吏部侍郎赵挺之的车子在身边停下,他本人正掀着帘子笑吟吟地和杨逸打招呼。
杨逸连忙拱手答道:“竟是赵大人大驾,失礼了,失礼了。”
“杨大人太客气了,杨大人这是打算前往何处?若是得闲,不如到本官家**饮一杯如何?”
赵挺之五十多岁,个子高瘦,高颧长须,给人一种很严肃的感觉,他也属于革新派,刚升任从三品的吏部侍郎不久,对杨逸却挺是客气。
杨逸再次拱拱手答道:“赵大人肯垂教,本该前往聆听,只是在下已和两位故交约好叙旧,只好改日再到府上讨教了。”
“使得,使得,杨大人什么时候肯大驾光临寒舍,本官必扫榻以待。”
俩人正叙话,大街对面的清娘偶然抬头看到了杨逸,俏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她向那少年一福,说了句什么,便要往这边而来,那少年伸手抓住她的袖子,杨逸听不到他对清娘说些什么,但能看到他满是不舍的神色。
“杨大哥!你怎么在这儿?”清娘终究是过来了,脸上尽是喜悦之色,等看清旁边车上的赵挺之,她又连忙敛衽福道:“赵伯父,清娘不知您也在此,失礼了!”
杨逸脸上含着笑,静静地看着清娘和赵挺之对答,不作任何表示,这时那个少年也走了过来,忐忐忑忑地给赵挺之施礼道:“孩儿拜见父亲大人。”
赵挺之严肃地说道:“天章阁侍讲杨大人当面,还不赶紧上前拜见。”
那少年又连忙转身向杨逸一拜道:“杨大人在上,小子赵明诚有礼了。”
听到‘赵明诚’这个名字,杨逸暗暗皱了皱眉,脸上笑容不变地说道:“明诚不必多礼,请起,请起。”
赵明诚直起身来,飞快地瞟了杨逸一眼,眼神复杂无比,杨逸权当没看到,又和赵挺之聊了几句,便带着清娘告辞。
从清娘叫赵挺之伯父看来,当初李格非与赵挺之的交情应该不错,显然,清娘和赵明诚也是以前就认识。
现在的清娘豆蔻初开,娉娉婷婷如仙姿谪凡,坊间处处在传唱她的词作,才女之名响彻京城;
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连新科探花郎农实秋都是她的‘粉丝’,赵明诚对她倾心并不奇怪,但历史已不是原来的历史,俩人还可能成为夫妻吗?
“清娘,出门怎么不坐车?”杨逸牵着马,和清娘漫步前行。
“杨大哥,刚才……”清娘表情有些忐忑,刚才赵明诚抓她的袖子,杨逸是看到了的,她难免有些不安。
“哈哈哈!刚才我只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急切的想向我飞来。”
“杨大哥,你没生气吧?人家和他没什么的?”清娘还在努力解释着。
杨逸感觉有些好笑,他根本没把赵明诚当回事,别说一个,来十个杨逸也没把他当盘菜。
杨逸不说话,伸出小指,轻轻地勾住清娘的小指,含笑看着她,一切尽在不言中。
清娘如释重负,长长吁了一口气,嘴角儿微微翘了起来,露出一抹清纯的笑意。
杨逸注意到她笑起来时,双腮上浮现出两个小小的梨窝,煞是惹人怜爱。这两个梨窝以前并不明显,是随着她渐渐长大而慢慢显现出来的。
“清娘,你还没回答我呢,出门干嘛不坐车?”
“人家喜欢慢慢走嘛!”
“可万一被你的粉丝认出来,拥上来围观怎么办?”
“杨大哥又取笑人家理你了。”
“你理,或者不理我,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弃;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驻进你的心里……”
杨逸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空寂的感觉。
清娘悠然转身,在这人来人往的街边,静静地看着他,眸子里浮上一层朦胧的雾气,她的小指还和杨逸的手指紧紧勾在一起,如同三生的情锁,锁住生生世世。
杨逸依然含笑看着她,就像看着一城烟花,一城玫瑰
第287章 裁军
半个月之后,从西北调回的两万大军到达京城,领军将领分别是种建中、刘武、姚雄!”杨逸大脚飞出。踹在刘老虎的香臀上,这家伙捂着香臀跳得像只癞蛤蟆。
种建中和姚雄等人不禁轰然大笑,场面热烈之极;
种建中与杨逸几次并肩作战。蒙云谷大战、环州大战、锡翰井奔袭战,俩人相处的时间虽然不算多,但那生死战阵中结下的情谊却很真挚。少不得好生叙话一翻。
姚雄是第一次相见,他身材魁梧,目光如炬,一对大刀眉给人杀气腾腾的感觉,熙河路离环州比较远,杨逸与他一直没有机会见过面,但彼此之间也算数次配合作战过了。'找小说素材就到'
可以说,正是杨逸发起的一场场大战。才使得姚雄这么快在西北军崭露头角,威名响彻西北;
因此姚雄对杨逸还是很有好感的。加上杨逸有意亲近拉拢,俩人很快便变得熟络起来。
最后穆兰花突然从队列中跳了出来,英礀飒爽地给杨逸行了个军礼,接着有些怏怏地问道:“大人,这次调我们回京,是不是不走了?”
咱们一箭射倒仁多保忠的花木兰啊!那你还想不想走呢?”杨逸含笑打趣道。
“我自然是要听大人…朝廷调遣。”
“既然愿听从朝廷调令,那就好,走不走到时朝廷自会安排,对了。汉卿他们还没有消息。”
杨逸最后突然加了一句,穆兰花悠的一下,脸就红了,惹得大家又是一阵轰笑。
城外的军营早已准备好,杨逸陪他们畅饮了一翻,这才回城。
第二天,朝廷正式颁布裁军诏令。
朝廷这次对裁撤人员的安置条件,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优渥,有些年老不想当兵的心动了,当然也有人不愿意,或是即将面对新环境而忐忑不安的。
杨逸不理他们怎么议论,不管他们愿与不愿,朝廷诏令以下,该裁的必将全部裁掉。
他一声令下,随行的吏役抬出一箱箱的银子和铜钱,往点将台上一摆,银光闪闪弥漫。
台下顿时又静了下来,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钱箱。
杨逸再次大吼道:“大伙听好了,下面点到名字的士卒请往左边站。”
杨逸吼完一挥手,早已准备好的枢密院兵籍房吏员,舀着士兵的花名册走下去,开始大声点名。
将三十七岁以上的士卒点出来以后,再由吏员入列筛选一遍,把那些身有残疾、或身体瘦弱的人筛选出来。
然后让他们列队一个个上台领取银两和退伍证。
这样的情形从京城开始,将会迅速全面的铺开,裁撤下来的士卒连同他们的家属,河东、河北、陕西等接近边境的,将会尽量就地安置,内地的朝廷将会统一安置到荆湖一带。
荆湖地区在后世是中国的鱼米之乡,有荆湖熟,天下足之喻,但现在那边人烟还非常稀少,大量适宜耕种的土地没有开发出来;
若是能通过这次裁军,将荆湖地区大力开发出来,让它成为富足的鱼米之乡,对大整个大宋而言,意义将非同凡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朝廷雷厉风行的政策之下,只用十天时间,京畿地区的裁军工作就基本完成。
京畿近二十万禁军,共裁去了八万人,朝廷安排车船,一批批地把他们连同家属一起送到荆湖地区。
尚书省里章扒皮目光烔烔,谁敢扯皮,你等着。
从西北调回的两万大军严阵以待,杀气腾腾,小形的骚乱无须他们出马,一但有大的叛乱,则随时扑杀。
十天下来,风浪渐平,朝廷再派种建中率五千人马前往荆湖,防止那边有可能发生的变故。
这次裁军,除了军方一些将领不情愿之外,朝中文官基本上都是赞同裁军的;
殿前司都指挥使李克史被调到清闲的兵部,这等于是杀猴给鸡看,表明了朝廷裁军的决心;
大宋原有的军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