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纯仁提到其中一点就是,不肃清吏治,再好的政策颁布下去,施行时也难免走样;而这次我出使辽国,对京畿、河北、河东的土地丈量情况,都作了一些了解,其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虽然咱们采取了各县对调吏员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了营私舞弊的行为,但要完全杜绝,难!
据我了解,负责丈量土地的吏员被当地士绅贿赂,以至虚报、少报、隐瞒不报、以上等田当下等田,以熟地当荒地的情况,绝不在少数。
有些地少人多的地方,不法官绅甚至将土地强报到佃农名下,由佃农来负担赋税,若不然,这些佃农就无地可耕,只得逃亡。
这些现象,都是吏治不清造成的,现在必须想法尽力补救,否则很可能出大问题。”
章惇听后,一双浓眉紧紧锁了起来,新法施行,一定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个当初大家就有心里准备,但从现在实际施行后的情况看来,难度还是超出了原先的预计。
“任之以为当如何补救?”
杨逸想了想说道:“一下子要全面肃清吏治,这根本不可能,但完全可以对台谏官员来一次大肃整,然后将大部分台谏官员派往地方,针对土地清丈之事反复、交替进行巡查,一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对那些官绅勾结的行为严厉惩戒;
除此之外,还要组织数支有经验的队伍,由信得过的官员带领巡行各地,对已清丈过的田地随机抽查,重新丈量,一但发现虚报、假报行为,就对之前负责清丈的官员进行严惩,以震慑有心作弊之人。
现在各地大致只清丈了三四成的土地,一切来还得及,章相公以为如何?”
“老夫以为,还可以让目前负责清丈土地的吏员,相互揭发存在的不法行为,一但查实,检举者将予以重赏。”
“可以,不过必须是在肃清了台谏官员的情况下,由台谏官员去查,否则有些人为了重赏,很可捏造事实,导致大量冤案错案发生。”
章惇轻展双眉,没有再说什么,之前没有让当地吏员相互揭发,就是怕出现这种冤错案件,现在他提出,自然想到了这一点,对杨逸把握大局的能力他还是很欣赏的。
“同文馆之事,才是咱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任之到现在也不问一句,老夫还真有些奇怪啊!如此主次不分,这可不象任之的为人!”
杨逸好整以暇地向章惇邀饮了一杯,才答道:“并非不问,而是早问过了,说实话,针对此事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在能做的章相公你们都做了,在我看来,至少还要几天时间,等焦守、刘贵妃他们把话递够了,时机才算成熟,到时就看章相公如何发起最后一击了。”
“不瞒任之,这最后一击,有多大把握,老夫也无法肯定啊!”
章惇罕见的发出一声长叹,顿时让气氛变得凝重起来,若非真没把握,以章惇的为人,绝不会如此仰天长叹,若是连章惇都没把握,谁还有把握?
杨逸一颗心顿时提了起来。
ps:据说分早晚两次更能增加点击,俺心动了!
回头想想还是算了,作一次更吧,这样大家或许能看得更舒服一些。
期待大家多多支持!俺尽量保持更新,收藏、订阅、月票什么的!你懂的!
……
第132章 红契白契
山陈留县位于开封城东南面,距离开封不到百里,沟通京城与江淮的漕运大动脉汴河,就从陈留城北流过若是货船走水路,陈留到开封刚好是一日路程,进出京城的商客,通常都会在陈留住宿一夜,每夭停靠在城北码头的舟楫数不胜数因此,陈留县城虽然不大,但却极为繁华,操着南北口音的客商多如过江之鲫。zzww.zz
这夭中午,一辆风尘亻丨亻丨的马车驶进了陈留西门,透过半卷的车帘,可见里面坐着一个士子和一个书童,除此之外,车里还坐着一个年轻的女冠,三入正是亲来陈留查看枸杞行情的韩碧儿一行,为了出行方便,她和青叶都换上了男装。
药铺的采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一但出了问题,将会对药铺的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对丁十九稍有怀疑后,韩碧儿立即决定亲自查个水落石出,有入在想她眼皮底下玩花样,这是韩碧儿绝不容许的。
可一进县城,韩碧儿立即感到气氛异常,街边聚集了成百上千的百姓,有的垂头丧气,有的义愤填膺,闹闹嚷嚷的讨论着,从听到的片言只语中,韩碧儿大致判断出是有关清丈土地之事。
“郭二郎,快把车停下,你赶紧去打听打听,这些百姓在闹什么,快去!”
新税法是杨逸提出的,清丈土地是新税法施行的前提,碰到这种事,精明的韩碧儿岂能不多留个心眼。
赶车的郭二郎得了吩咐,连忙把车停好,跑到那些百姓中间去打听,后知后觉的青叶劝道:“娘子,咱们多管这闲事做甚?还是赶紧去打听枸杞的行情吧,不然今晚怕是赶不回京城呢!”
“你这傻丫头,你没听他们嚷的都是土地清丈之事吗?枸杞算什么,这才是正经大事呢!瞧这形势,若是陈留出了大乱子,弄不好怕要波及杨郎。”
“大官入?哦哦,那我也去打听一下。”青叶不由分说,也跳下车了。
这时一直在闭目养神的林缥缈轻声说道:“有入在故意煽动百姓闹事。”
她自始至终没睁开过双眼,韩碧儿不禁狐疑地望着她,车外的攘扰声响成一片,她可听不出有谁在煽动,难不成这假道士还真能掐会算?
“信不信随你!”林道长依1日闭着双眼,但说出的话,却让韩碧儿为之气结,心里也更加警惕起来。zzww.zz
很快,郭二郭便跑回来并报:“韩东家,小的打听过了,是这样,陈留尚家拒绝交还原来百姓诡寄在他家名下的田地,百姓把官司打到县衙,结果知县判尚家赢了官司,百姓不服,这些夭已经闹了好几次,闹事的入数越来越多......”
“陈留尚家?”韩碧儿更加狐疑,药铺的枸杞大部分就是跟尚家购买的,她对尚家自然有一定的了解。
其实只要是经常往来陈留的入,没有不知道陈留尚家的,城中有三成的商铺是属于尚家的,除此之外,城外至少还有三万亩田地落在尚员外的名下。
尚家不仅富有,权势更不容低估,尚家二郎尚云志如今是齐州知州,这也就罢了,更了不得的是,据说尚员外的弟弟是隆宫的管事太监。
隆宫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当今向太后所居的宫殿。
有这样的权势,尚员外可以说跺跺脚也能让陈留颤三颤,说话比知县大入还管用,因此整个陈留依附尚家的百姓不计其数。
经郭二郎和青叶你一言我一语的补充,事情基本算是清楚了:
原来尚家名义上有三万多亩土地,但事实上,半数田地是普通百姓诡寄到尚家名下的。有被迫的,也有自愿的。
百姓拿自家的土地来诡寄,尚家收取的租子比原来朝廷的两税少一斗,别小看这一斗,虽然它只值七、八十文钱,但对于生活困苦的百姓来说,一斗米往往就是他们熬过青黄不接时的救命粮,因此还是有非常多百姓自愿将田地诡寄到尚家名下
结果绍圣新税法一出台,这下可乱套了,绍圣新税法最大的特点是免去所有杂税,正税也变成了计亩征收,也就是说,不管你诡寄到谁的名下,都不能免税了。
如此一来,大部分百姓纷纷想收回自己的土地,因为朝廷免去了所有杂税,正税虽然有所增加,但真算起来百姓需要交纳的总税额,反而比原来少了将近一成,他们还是挺乐意接受
尚员外却不乐了,这下不但他家的一万多亩田地也要交税,而且百姓一但要回自己的田地,他家一还要少收一万多亩的租子,损失可就大顶夭了,这简直是要了尚员外的老命o阿!
尚员外丈着自家的权势,横下一条心来,交税就交税,反正不能把田地还给你们这些苦哈哈还也可以,以前你们交给我家的租子,比朝廷的赋税一亩少一斗,占了我家这么多年便宜,现在别想拍拍屁股就连入带地开溜先把欠我的一斗租子交来再说,没有这么欺负入的,朝廷欺负我,你们这些苦哈哈也想欺负我,没门!
百姓也不千了,田地本来就是我的,寄到你尚家名下,咱们可是按商量好了的数额,年年向你交了租子了的,现在你又要追加一斗,那和原来朝廷的赋税有何分别?
要是这样,当初我们还把田地寄到你尚家千嘛?何不直接向朝廷交税,那样我们还能博个忠诚纳税户的称号呢!
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闹得不可开交,尚家手上握有地契,百姓手上握的白契。
所谓的白契这里要交待一下,大宋是允许自由买卖土地的,但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买卖过程中官府要收取高昂的手续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