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2-第7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防止敌机得到雷达预警而提前退却,拦截机群根据预警飞机的数据,掌握着时间和速度,保持低空飞行,到最后才跃升加速飞行,几乎与印空军攻击机群同时到达了冈格拉附近的作战空域。

印军机群得到的预警时间很短,逃窜显然是来不及了,米格—21纷纷冲上来,掩护“苏…7”超声速战斗轰炸机中队。一通迎头的导弹飞来,印军飞机或中弹或急速规避,阵形有些散乱,没等他们重新调整编队,鹞式战机已经出现在视距之内,并且再次发射雷达制导导弹。

空战开始了,一百多架飞机在空中象蝗虫似的穿梭往来,以飞快的速度互相追逐攻击,导弹不时从机翼下飞射而出,机炮喷吐着红色的火焰,发动机的轰鸣声、导弹的吼叫声、飞机的爆炸声混杂在一起,空中乱成一团,无法辨认谁在攻击谁。

南巴联合空军在战场前便依据预警飞机提供的信息,兵分两路,一路迎战米格战机,一路绕过米格拦截,扑向米格机群身后的苏七战机。

苏—7是前苏空军冷战年代最早的大量使用的战术攻击机,有“装配匠”的绰号,如果投弃炸弹后可当作战斗机进行有限的空战。该机不足之处是挂弹量偏低,航程太短,对跑道要求高,不适应土质机场使用,限制了作战使用。

也就是说,苏—7不是空优战机,只能进行有限的空战,根本不是鹞式战斗机的对手。但印空军的指挥中心并不了解前线的情况,敌机拦截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并未给苏—7机群下达撤退的命令。面对如狼似虎般扑上来的鹞式战斗机,苏—7只得仓促扔弃炸弹,硬着头皮迎战了。

战斗进行得激烈,或者说是惨烈也不为过。为了隐藏实力,电子干扰机虽然也在远处徘徊,但并未全功率运作,只是对印军飞机实行时断时续的通讯干扰,即便如此,也给了印空军作战以极大的干扰。而且印军飞机在性能、装备、情报等方面也毫无疑问地处在劣势,失败也就必不可免了。

空中大战一直持续到太阳西沉,如血般的红霞布满天边才算结束。印军机群被击落五十三架,联合空军损失十一架,将近一比五的比例,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战果了。

但黄历在联合指挥部内却微微摇头,为啥就不能创造历史上以色列空军创造的纪录呢,什么三十比零,嗯,好象还有一个五十多比零的纪录。是以色列人太强,还是阿拉伯人太弱,有些搞不懂啊!

二十九日上午八时,印度空军咽不下失败的苦果,含忿再战。此次除了两个米格中队负责新德里上空的防御外,几乎是倾巢出动。四个米格中队、四个苏七中队,近两百架战机从四个空军基地起飞,向冈格拉空域飞来。按照印度人想当然的判断,在贾朗达尔和冈格拉两地,联合空军应该是平均分配的兵力,昨天出动的飞机数量不够,没能形成数量优势,今天全力压上,南巴联合空军想合兵抵抗,在时间上是来不及的。

终于到了决战的时候了,南巴联合指挥部立刻指挥空军按照预定计划布阵迎敌,这次可不会再有保留,新阵法的威力将使印军战机遭到更惨的败绩。

南巴联合空军对这次空中大决战是充满信心的。他们采用“屏护空战法”在印军战斗机来袭的方向上筑起了一道空中屏障,鹞式、枭式和两架电子干扰机分层次展开,枭式在下层、鹞式在中层、电子干扰机在靠后的上层。而预警飞机则在后面运筹帷幄,统一指挥。

印军战斗机一起飞,就处于预警飞机的监视之下。预警飞机随时将印军战机的速度、架数、航向和位置向枭式和鹞式飞机通报,并指挥它们迅速占据有利位置。

印军飞机一进入作战空域,两架干扰飞机立即对其实施强力的电子干扰,印军飞机上的雷达发现不了敌机,耳机又听不见地面指挥口令,还没有开始空战就陷入了被动地位。而联合空军战斗机却是“耳聪目明”,既可接受预警飞机的指令,又可利用本身的雷达发现目标,进行主动出击,雷达制导导弹、红外跟踪导弹,机炮短距格斗,一架架印军战机带着浓烟和烈火栽向地面。

在干扰飞机的强力电子干扰下,印军战机既不能与友机联络,又听不见地面指挥命令。就好比是蒙住了眼睛、捂住了耳朵与别人厮杀,这还能不败吗?而且印度空军平时过于强调地面集中指挥,飞行员在空战中的自主能力很差。在瞬息万变的激烈空战中、在指挥受到干扰失灵时,就必然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是一次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势不均、力不敌”的空战,其结果未必具有普遍性,但世人却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引领新空战战术理论的南洋联邦,则是一举扬名,令世界瞩目。



第三百八十九章动乱的印度时局

更新时间:2012…8…123:15:31本章字数:2886

全文字无广告第三百八十九章动乱的印度时局

两次大空战,印度空军损失了一百六十三架战机,而且都是一线战机,南巴联军则有二十一架战机被毁,获得了空前胜利。全文字无广告

消息传出,世界震惊,这样大规模的空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尤其是战斗机喷气化后,是极少出现的,因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很正常。

印度空军的惨重损失是偶然还是必然,交战双方的战机是性能存在差距,还是飞行员的素质差异?很多问题困扰着国际观察家,以及很多国家的军事指挥官,特别对于处于紧张状态的国家更是如此。

失败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如果只注重其一,当然有些偏颇。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外界还不清楚,那就是南巴联军的有效战术以及预警机和干扰机的灵活运用。也就是说,同样的空战是不可复制的,也不具备必然性。至于说到战机的性能差距,反而并不是那么主要。

十二月二十九日夜,当印度空军还陷于白天的惨败之中,情绪未能恢复的时候,南巴联合空军的反航空兵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两大机群在干扰机的率领下,直扑印度西姆拉和安巴拉空军基地。干扰飞机按照事先捕捉到的印军雷达脉冲,不断用大功率发射干扰信号,使印军雷达遭到了强力干扰,无法判断具体情况。

晚十一时许,空袭作战率先在安巴拉空军基地上空展开,几架枭式战机俯冲而下,在跑道上空依次掠过,一枚枚炸弹倾泻而下,准确地落在跑道上,伴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跑道上出现了累累弹坑。另外一个机群则向着基地的预警雷达站、指挥塔、防空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空袭。

鹞式战机占据高空,负责地担任着护航和保卫的任务,强行起飞的印军战机躲过了轰炸和扫射,却再次陷入了鹞式战机的围攻,纷纷冒着烟火栽向地面。

趁你病要你命,印度空军在二天的大战失败后,实力大损,最主要的是精神和心理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们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正沉浸于争论和混乱之中,突然而猛烈的空袭则再次使印度空军雪上加霜。

安巴拉空军基地燃起了熊熊大火,跑道上密布弹坑,已经不能再起降飞机,防空阵地被集束炸弹犁了个遍,已经基本瘫痪。空袭机群开始转向停在机坪上的印军飞机,机关炮、火箭弹披头盖脸砸向这些毫无反抗能力的摆设。随着连串的爆炸声,飞机接二连三中弹起火,碎片横飞,烟柱在火光中升腾。

几乎与此同时,印度西姆拉空军基地也遭到了同样的厄运,一个中队的混编机群对这里进行了狂轰滥炸,使其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南巴突击机群在火光中返航了,印军地勤人员开始从掩体里冲出来抢救,机库、油库未成为目标,也就是说,空军基地还未完全瘫痪,紧急修复后还有使用价值。

但只过了一个小时,印度人的心便完全冰凉了,第二波空袭机群带着死神的轰鸣飞临了基地上空。这次空袭只有少量鹞式战机担任护航,而出动的则是f—86中队,显然,南巴联合空军已经认为印度空军经过空战和空袭的打击后,对自身的威胁已经急剧降低。

天光大亮后,南巴联合空军又对这两个空军基地实施了第三次空袭,时间都是八点四十五分。三次空袭彻底摧毁了这两座空军基地,指挥塔已经变成了残垣断壁,机库成了一片瓦砾,油库的大火经久不熄。

战果是惊人的,南巴联军以三架飞机的代价,在地面摧毁了印空军各种型号飞机两百多架,旁遮普邦的两个最大空军基地完全瘫痪,整个战场的上空完全被联军所掌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