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逼上梁山-第6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若是不搞那些形式主义,弄什么奢华的道观的话,这在全天下设立教派分支,却是一个聚拢天下民心地好办法。想那大贤良师张角,不就是全天下的传道,大设三十六方,各以渠帅、祭酒统领么。
想到这里,李民突发灵感:如今这赵都被忽悠的当上了这个神宵教的教主。若是让全天下人入教,奉他为教主。如此,子民是他地,教徒也是他的。政教合一,大大减少其他人的造反信念,他必然高兴。也必然支持。而我,也正好借机统合人心与力量,等那金国入侵时,有全天下地教徒出力,就算不如那大贤良师,可拖延一下金兵入侵地步伐,调兵回护京师,避免靖康耻地发生,总是没问题的。
此想,终让李民一直思考地问题,再次有了方向,却比他原先
二龙山成立一支队伍,又要好的多。至于政教合一力会不会更加庞大,更加压迫以后的社会进化,李民暂时却没有去想。毕竟李民不是什么社会学家,李民一个小组长,能忽悠到这地位,想到这步,这已经是他的超长发挥了。其他的,却还需要他今后经历更多的人生阅历,进一步的成长以后,才有可能。这就像那胖子不是一口吃出来的,圣人也不是一天就修炼出来的一样。
故此,李民想到这一步,略一盘算,觉得有发展的可能,随即说了出来,与徐知常和林灵素二人商议道:“我看大兴道观就不必了,如此太劳民伤财了。不过,于全天下兴建神宵教分支。招收天下百姓入教。却是不错。如此,官家即为帝王,又为教主。民入教,精神所托,即为当今官家,却是有利于天下安定。你二人,却可将此完善,说与当今官家知。”
李民说的很平淡,然而,徐知常和林灵素一听之下,当即就全都大吃一惊。随即,一个淡然无所谓,一个大为惊喜激动。却都是误会了。
要知道,无论是徐知常,还是林灵素,那都是道教达人。李民能想到大贤良师。这两人如何能想不到?
何况,有大志者兴于世者,又多假借宗教兴事。如今李民一补充,不仅去了虚华的道观,而且还把重点放到了招收道徒上,这不是在借着当今官家的名义聚拢百姓,那又是什么?
那官家为教主,打从一开始,就是作为神宵教行事的傀儡而存在的。实际上的教主,那就是李民。那赵一个皇帝,就算是被称作了教主,他又怎么可能放下国家事,一心搭理教内事务?何况那赵连国事都不怎么管。只想着长生,女人,书画。又怎么可能操心教派的琐事。那教内事务,还不是交给徐知常和林灵素搭理。如此,岂不与交给李民一样?那神宵教招收的教民,岂不就成了李民的子民?
这徐知常和林灵素,不是傻子,实在是精明的太过头了。李民还没想的事情。他们却都给完善了。再加上李民以前表现的金口玉言,以及忧心天下之志。这两人如何能不误会?
只是,徐知常自认为李民乃是圣人的门下,前几世连天帝都做过,如今想做一个皇帝,却也没什么。皇上再好,却也是好不过神仙。若是师尊今世达不了大道,做个皇上也无所谓。只要师尊能记得他,能把他度入师门就行。
这徐知常*着惑心**自我催眠激发的潜能,开得天眼,原本就坚定的道心,如今更是除了大道,**,什么都无所谓了,简直比老子的无为。还要厉害。连造反谋逆,都没放在心上。
而那林灵素,却又不然。那林灵素道心虽然也算坚定,却还是比不得徐知常的。而且,林灵素又通过徐知常的例子,也同样坚信李民有大神通,若是教徒积聚的多了。改朝换代,却也等闲。如此,他林灵素就是开国的元勋。而这个神宵教,又多是他林灵素在搭理,师兄也不爱管事。那政教合一。李民这个教主师尊传位,弄不好就有他林灵素一份。那可就是一带祖师,一代皇帝啊。
只是如此想,就已经让林灵素心动不已。何况,如今林灵素神通大道,全都没有修成。还想着李民再指点指点他林灵素。好让他林灵素也精进一把。就算赶不上师兄徐知常,那也别差的太远,让后面两个师弟追上不是。
故此,徐知常和林灵素虽然都误会了,可却全都心有灵犀一般的没说。而是来了一个心照不宣。认真的配合李民研究起来。
林灵素当即说道:“师尊所想大善。当今官家必然大悦。只是,招收教众,却还要斟酌一番。普通百姓,不解大道,却是不会轻易信教的。以弟子见,当以神通惑之,利益诱之。方可揽得天下百姓入教。”
此时,李民却还没意识到已经被这两人误会了,还觉得林灵素说的不错呢,当即说道:“有理!且再说的详细些。”   
 ⒈⒈第十七回 君主立宪
下,臣有异议。”李纲一听李民的口谕,当即就的反对道。
李民一看,心中暗乐:这关头,估计也就你这李纲有胆子说有异议了。
不过,李民虽然知道李纲要反对的是什么,可中间的过程却是不能省,当即不动声色的应道:“讲。”
“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初立大宝。理应坐镇朝纲。待百官朝拜。今吐番犯我中原,虽可恨,可只是慕容将军,已是滞脚步。单有一大将挥军增援,已是足矣。何需陛下御驾亲征。如今举国上下,百废待兴,不知有多少军政大事等待陛下处理。陛下领军出征,这等军政大事何人决断,且我国初立,各地军心尚不稳妥,陛下不坐镇龙庭,若有人心生侥幸,岂不天下刚刚安定,又起波澜。陛下切不可因小失大。”
李纲对李民,那真是掏心窝子的。似这等话,一般的大臣,就是敢说,也必然会婉转一些,万万不会如此直。更不会直白的说刚立国,你不在,天下容易反。
可奈何,李民意:亲自出征,除了是因为他自身有神通,他带队去,容易速战速决,快速解决吐番入侵之外,李民更是为了新政体的确立,要给李纲机会。
只是,李纲这番表现,明显没理解李民心意。不过,这也正常,自己要臣下架空自己的想法,实在是太有人之常情了。而且李纲对李民中心耿耿不说,更是接受传统忠义教育起来的,虽然跟李民存了一心要建设共和之国的远大理想,可实际~作上,还是要受许多惯性思维的束缚。而这,也正是李民要破除的。只要李民在这中央机一天,那些对他几乎都建立个人崇拜的将领们,也就万万不会有听从李民之外其他机构的想法。皇权不用李民集中,那也跑不了的要集中在李民身上,哪怕就是李民采取放羊地管理政策,那也是如此。二龙山多年的管理验证,就是如此。李民完全放权给了李纲和郑鹏等人,可最后的决策人,却依然是李民一人拍板。
故此,李民闻李纲言论之后,也不解释,肃穆说道:“我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本尊出征之后,国事由内阁总领。李纲,公孙胜随本尊入宫叙话,余等臣工退朝。

李民皇气加身,威严无比,且不说朝班中的众多大臣,多是李民身边的老人,早已树立了对李民地个人崇拜,万不会违逆李民,就单单是这皇气的意念影响,等闲意志不是那么坚定的,也绝对不会说个不字。
里面。也就李纲地刚正。还能保持本心地抗衡一些李民地皇气。不过。李民已经说了要留李纲叙话。李纲也就做了等会再劝说李民地打算。毕竟李民如今是正格八景地皇帝。李纲也要主意保持李民地威仪。
当下。百官拜退。纲和公孙胜随李民来到皇宫内院地小。
而今。李住了皇宫。老太监米有才也算是回归故里了。而且还荣升为大内总管。
此等任命。倒是无可争议。毕竟这米有才可是自打李民上二龙山。那就是跟着李民地。这都好几年了。李民身边地太监。也就这一个米有才地可信度最高。何况米有才地功夫。那也是不白给地。原本就是大内四大武监供奉之一。跟了李民之后。也修了李民完善地神宵筑基功。虽然没能一次性开发出强大异能来。可也开始了能量经脉地构筑。那武功地造诣。却是除了米有才自身。谁也不知道这老太监究竟到了一地步了。
而米有才得此任命。自是感恩不已。大内管这职位。那原本就是他们太监地人生最高目标。米有才一上任。就恢复了两处机构。一个是大内武监地重建。一个是内侍护卫制度。
只是。大内武监地重建。得到了李民地认可。这内侍护卫制度。却被李民否决了。
一个是李民随身的护卫,用惯了铁豹、恶虎,这一入内宫还要换人,很不习惯。另一个,李民却是本就有心废除太监制度,自然就不会让这内侍护卫再率先出现了。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