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起,重文抑武就成了宋朝的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又有宋朝崇尚左尊右卑,所以朝堂之上,都是文臣站左边武将站右边。
而这些大臣所穿着的朝服也因为品级的问题而略有不同。当然,现在的北辰还不能从那些图案与配饰不同的朝服里,看出他们的官职品级,只能从他们手中拿着的笏板的质地看出大略的品级。
不过这些,不是他现在所关心的可不是这个。
“有本奏来,无本退朝!”北辰端坐在龙椅上,摆出帝王的威势,嘴里说着这句类似台词的话,然后看着左下方。那里站着的第一人自然是端王赵佶了,而在他的下一位的人,才是北辰要注意的。
那是一个外表温文儒雅的老者,嘴上留着黑白参半的山羊胡,要不是一双细眼里时而闪过几丝狡诈与阴狠,北辰真会以为他是一个无害的老人。
再看右下方,在一堆武将中稍稍靠前的位置,北辰看到了一名老者,那位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已有了许多许多的皱纹,但却仍然具有一张孩子般俊朗的脸容。年纪虽然大了,却显得更加清癯了起来。可以想见,在他的少年时光里,是何等的惬意激越,何等壮志豪情,何等神风俊朗。(摘自四大名捕)
虽然还不知道这两人的名字,但北辰心底已经有了些思量。
不管北辰怎么去关注这两人,下面那些不敢直窥天颜的人却是不知道的,被注视的两人也只感觉到上面的目光从自己身上一扫而过。
所以在北辰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出列上奏了。
北辰意兴阑珊地听着端王赵佶在底下用文言文大段大段的拍他马屁,说的无非是些“官家真龙庇佑,如今龙体安康,应当登泰山告祭上苍,大赦天下”之类之类的,听得他一阵腻歪。虽然这些确实是应该做的,可真要按赵佶说的那种排场来,估计本就不怎么充盈的国库直接呈负数。
说道国库,北辰就一肚子气,赵煦生病期间,朝廷是由赵佶眼光,不过短短几个月,就让国库里的银子少了一半,北辰恨不得把眼前这个小胖子直接吊起来抽筋扒皮,他当银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尽弄些奢侈无用的东西,劳民伤财。难怪北宋会亡在他手里。
赵佶话头一起,就有不少大臣走出列队附和,纷纷请求官家进行祭天仪式。
这里面,最先出来的是北辰第一个注意到的那个眼中藏奸的老人,只见他手持象牙笏板,走出列队,对北辰行了个礼道:“官家,端王所言甚是,微臣也认为该举行祭天仪式,以安民心。”
“官家,微臣也同意端王和傅相的意见。”又有几名大臣走了出来。
傅相?官居丞相,却姓傅?北辰虽然对历史没什么研究,却也知道赵煦在位时最后的一个丞相是苏辙,因为他的兄弟苏轼苏东坡实在是太有名了。
而现在这里的丞相却姓傅,再根据赵煦留下的记忆,这个傅丞相名唤傅宗书,很像是他曾经配妹妹看过的一部叫做《逆水寒》的电视剧里的大反派。
如果真是这样,那对他来说,可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这部片子里,可是有不少本事大的人才可供他驱使。
纵然心中想法万千,北辰面上却不显分毫,只环视一周,最后看向了武将中的那名老者——不出意外,他就该是十八万御林军的总统领1,江湖人称诸葛神侯的诸葛正我了。
当然,现在的诸葛正我还不是御林军总统领——正三品的大将军衔,只是从三品的将军——御林军的二把手。
看到诸葛正我,北辰就下意思地想起了他那个有些好笑的字——小花,嘴角轻轻露出一抹笑意,北辰向后靠了靠,让自己坐的舒服些:“诸葛卿家,你怎么看?”
原本正努力向门柱学习的诸葛正我突然听到北辰的点名,微微一愣,这还是官家第一次在朝堂上问他的意见,不管是为了什么,能让官家主动询问,在所有人眼里都是一项殊荣。
诸葛正我忽视四周射来的各色目光,执着笏板走出列队,行礼:“回官家,微臣以为,大赦天下可安民心,这祭天之事还需慎重,官家虽龙体安康,终究是元气大伤,需安心调养,这泰山之行一路舟车劳顿,微臣担心官家吃不消。”
此话一出,先前那些请求官家祭天的人面色均是一遍,诸葛正我这话可是变相地说他们不顾官家的龙体啊。尤其是赵佶,此时已经羞得满脸通红了。
抬手阻止那些人再说话,北辰道:“诸葛卿家言之有理,大赦天下可行,傅卿家,此事交由你负责。”一般的圣旨不是由皇帝亲自拟旨,而是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丞相负责动笔。
“微臣遵旨。”傅宗书下跪领旨。
北辰稍稍想了会儿道:“至于这祭天,此乃国家大事,也不得不行,这样吧,祭天地点改为南郊圜丘,由礼部负责。明日,你们递个章程上来。”
“微臣遵旨。”几名礼部的官员下跪领旨。
北辰又转向赵佶:“端王,朕知道你的字写得甚好,这祭天时所用祭文,就由你代朕写吧。”虽然恢复紫微星君的记忆后,他也能写毛笔字了,但字迹与赵煦的却是大为不同,虽然能模仿,但也需要好好练习段时间,现在要紧的还是找个人代笔。
赵佶一听官家夸他字好,脸上的尴尬顿消,喜滋滋的领旨谢恩。
之后又听大臣说了些无关痛痒的事,北辰意兴阑珊,直接退朝了事,在这儿听他们溜须拍马,还不如去崇政殿看奏折,还有用些。
不过退朝时,北辰还是让贴身小太监曹瑞暗中宣召了御林军的现任总统领。
1,原著里诸葛正我是十八万御林军总教头,但是百度时发现教头在古代的地位很低,可诸葛正我看起来应该是高品级的官员,不然也不会掌管六扇门这种特殊部门了,所以我想原著里的总教头应该是总统领的意思吧?就用了总统领代替。
顺便附上教头的解释:
1。宋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员。有“教头”、“都教头”之别。单称“教头”者为一般教练,地位很低。“都教头”亦仅相当于中下级军官。如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禁军殿前司与步军司各置都教头。同年,集合开封府界大保长,每十人置一教头教习武艺。次年艺成,再以大保长为教头,教习保丁。开封府集教大保长2,825人,每10人置教头1人,计设禁军“教头”270人,“都教头”30人。同年,于殿前司、步军司各置“都教头”,掌教习之事。
第一卷 101联络
夕阳西下;暮风缓缓。
傍晚的时候他们坐摆满鲜花的阳台上继续喝茶;重新煮好的山泉水被倒进茶壶里,很快就飘起阵阵茶香。
每天的这个时候花满楼都喜欢呆这里,这会让他感觉到宁静。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忍不住感激上苍赐予他的生命;让他能去享受这一切。
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一个享受这种感觉;而今天有陪他一起享受黄昏。
——好吧;也许不是类?不过这没什么关系。
喝茶的时候花满楼突然忆起之前忽略的事,他放下茶杯;询问坐他对面的姬琅:“之前街上,看到那些景象;它们都是由各种颜色的光芒勾画出来的,那有什么含义吗?”
姬琅的心情不错,所以他简短的做了回答:“颜色反应出灵魂。”
“灵魂?”花满楼是个聪明,虽然姬琅没有过多的解释,但他也能猜出一二,回忆起他看到的那些不同所具有的不同颜色,他有些了悟:“颜色越纯粹耀眼这个的心灵也越好吗?”他想起那些孩童身上的银白,不过大多数的颜色都有些繁杂。
“差不多。”姬琅对这个并没有多少兴趣,所以他也没研究过,不过那些有着纯粹光芒的确实比光芒复杂的要顺眼得多——就像面前这个通身暖阳般光芒的青年。
一缕茶香袅袅升起,飘荡空气中,略带苦涩的香馨令心神平和,姬琅漫不经心的喝着茶。
“说起来,们相识了有段时间了,却只知道的名字,可以的话,能说说吗?当然,如果不方便就算了。”花满楼并不是一个好奇的,他很少会这样去询问他,但现他实很想多了解一些面前这位非类。
他觉得他们能成为朋友。不过他也不希望勉强他。
姬琅挑了挑眉:“本君以为没什么好奇心。”竟然能忍耐这么久才问。
“是都有好奇心。”
“想知道什么?本君今日心情好,倒也不介意给说说。”
“只是有些好奇的……种族。”花满楼有些难以启齿,这似乎不太礼貌:“虽然能猜到一些,但是猜不透到底是仙是妖。”
“这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