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无疑问,流影舰拥有速度上的优势,而且攻击力不算弱。如果能够在林凤他们拖住敌人的时候,机动到敌方侧面,再发动攻击,就能打乱敌舰队的阵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只是,林凤依然没有太大的信心。
关键就是,在雷凌族的舰队里面有四艘主力舰,而且都是SSS级主力舰。
虽然那是四艘在一千多年前,也就是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期间建造的主力舰,算得上是老掉牙了,但是主力舰就是主力舰,不管是攻击力、还是防护能力都远在小型战舰之上,唯一不如的只是机动性能。
其实,这四艘主力舰不算落后。
很简单,持续了一千年的和平盛世,让包括雷凌族在内的所有顶级文明都不太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与发展。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在过去的一千年里,银河系联盟的军事技术并没有太大的进步。
虽然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结束后,银河系联盟并不相信一纸停战条约就能带来永久的和平,硅魅联盟也不会忘记惨败所带来的耻辱,因此停战条约只是停战,只是让双方有时间恢复元气,等到再次具备发动战争的实力之后,战争就会再次爆发,所以在随后的大约四百年里,包括顶级文明在内,银河系联盟的大多数文明都以军事建设为重,不但维持了战争期间的军队规模,还耗费大量资源开发军事科技。但是在此之后,战争没有像大部分人预料的那样再次爆发,而且各方面的情报都表明,硅魅联盟没有在短期内发动入侵的能力,也没有为战争做准备。结果就是,包括七个顶级文明在内,银河系联盟的各个文明陆续降低了对军事建设的重视程度,甚至连人类联邦都受到了影响。在此后的大约五百年里面,银河系联盟的军事科技始终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即便是一些已经开发出来的先进技术,也因为成本等因素没得到推广应用。
可以说,银河系联盟浪费了这五百年。
虽然处于维护军事力量,包括雷凌族在内,银河系联盟的七个顶级文明陆续建造了一些新式战舰,比如在过去五百年里,雷凌族就建造了三百多艘新式主力舰,还大量采用了新兴技术,但是跟保有的数量众多的主力舰相比,新建的主力舰根本不算多。即便在雷凌族舰队里面,依然是以那些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期间建造的主力舰为主,新建主力舰所占的比例不到三成。此外,通过改进等方式,很多已经服役了一千多年的主力舰依然拥有足够强悍的战斗力。
在第六次格林尼治战争爆发之前,恐怕连万罗战皇都认为,那些经过了现代化改进的主力舰足以应付硅魅联盟的威胁。
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发生在北四区的战斗已经证明,在过去的一千年里,硅魅联盟不是没有做准备,而是一直在做准备,只是没被银河系联盟发现。更重要的是,硅魅联盟把战争准备的重点放在了军事技术上。别的不说,硅魅大军能够绕过格林尼治防线,直接出现在北四区,肯定掌握了更先进的空间跳跃技术。
当然,这些都说远了。
虽然十艘流影舰正在向雷凌族舰队的侧面机动,但是林凤依然没有多大的信心。就算集中全部战舰的力量攻击一艘敌舰,也就只能摧毁一艘主力舰。等到雷凌族舰队发起反击,林凤统帅的这些小型战舰将遭受灭顶之灾。要知道,就算是流影舰也未必能够挡住主力舰的强大火力,更别说是普通小型战舰。
有必要跟敌人死磕吗?
这个时候,林凤犹豫了,或者说是变得理智。
远处,雷凌族的运输船队正在战舰的保护下撤退,也就是进行空间跳跃,而留下来的这些战舰只是负责断后。很明显,在运输船队撤走之后,这些战舰也会撤退,不会跟女皇战机率领的织星族舰队决战。真要决战的话,至少不会只留下一百多艘战舰,也不会主动冲过来跟织星族舰队交战。
敌人已经打算撤退,还有必要死战到底吗?
别忘了,林凤来此的目的是接应杨屹他们,而不是歼灭雷凌族舰队,也没人指望她能用几十艘小型战舰歼灭雷凌族舰队。
更重要的是,林凤此时已经知道,杨屹没有在这里,而是在矿渣星上。
此外,杨屹带来的二十个人类军团也在矿渣星上,而且面对的是已经进驻矿渣星的十多个雷凌族军团。
显然,雷凌族舰队撤走,表明已经放弃了进驻矿渣星的军团。
也就是说,就算歼灭了留下来断后的雷凌族战舰,对正在矿渣星上跟雷凌族军团交战的人类军团也没有任何帮助。
相反,如果在这里耽搁太多的时间,反而对人类军团很不利。
别忘了,雷凌族军团的战斗力绝对在人类军团之上。
林凤早已想到,如果不是情况紧迫,杨屹绝对不会让十艘流影舰攻击雷凌族舰队,因此矿渣星上的局面肯定十分糟糕。
在歼灭敌人的断后舰队与救助杨屹之间做出选择,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第四百六十五章 一次考验
地面战场上,战斗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虽然十艘流影舰发动了袭击,杨屹也在第一时间让卡尔森打开了军团与舰队司令部的通信频道,但是包围军营指挥中心的第四军团并没停止进攻,而且另外几个军团也陆续赶了过来。
结果就是,当雷凌族军团再次发动进攻的时候,杨屹他们面对的不是只有半数兵力的第四军团,而是足足四个军团。虽然这四个军团都没满员,兵力最多的也就只有六千,但是四个军团的总兵力在两万左右。
杨屹这边,只有几百名司令部的参谋。
因为人手实在是太少了,而且这些参谋都没有实战经验,更没有重型武器,所以杨屹只能放弃指挥中心外面的所有阵地,撤回到指挥中心里面,依托指挥中心内部的复杂环境抵抗雷凌族军团。
必须承认,雷凌族军团的工程能力绝对一流。
这座由卡尔森督造的指挥中心十分牢固,即便遭到重炮的反复轰击也屹立不倒,主体结构依然完好无损。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是一座要塞级军营,而按照雷凌族军团的工程建造标准,要塞都能够抵挡地面重型武器的直接打击。也就是说,要想摧毁雷凌族军团建造的要塞级军营,必须动用战舰上的重型武器。再说了,指挥中心是军营的核心,也是军营里最牢固的基础设施,扛住军团重炮的轰击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只不过,再牢固的指挥中心也无法阻止雷凌族军团前进。
退回到指挥中心,只是躲过了敌人的炮击。当四个雷凌族军团开始推进之后,战斗才正式开始。
这是人类战兵与织星族女武士的战斗,卡尔森没有上前线,只是这场战斗的结果,决定着卡尔森的命运。
因为卡尔森不是战斗人员,所以杨屹没有让他参与战斗。
此外,杨屹还给了他一个关键任务。即在指挥中心失守的时候,卡尔森得启动安装在指挥中心里面的大型原能转换器,并且让原能转换器过载,也就是引爆原能转换器。以此跟敌人同归于尽。
只是,卡尔森非常清楚,并非杨屹绝对信任他,而是他没有退路。
如果杨屹他们战败,就算卡尔森侥幸活了下来。下场也十分悲惨。别忘了,他以索姆的名义下达了命令,因此他投靠人类军团的事情已经败露。别说是万罗战皇,耐森也绝对不会饶恕叛徒。
对卡尔森来说,希望全都在杨屹他们身上,在那些人类战兵,还有那二十个人类军团身上。
此时,卡尔森有了极为清楚的认识。
在他向杨屹招供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就跟这个人类绑在了一起,或者说跟整个人类文明绑在了一起。
虽然卡尔森并不怕死。但是在阿灵顿亲王那里了解到的事情,让他相信,如果让万罗战皇继续统领雷凌族,那么在不久的将来,遭受灭顶之灾的不只是雷凌族,还有银河系联盟的所有文明。
正是这个认识,让卡尔森相信,投靠杨屹不只是为了能够活下去,还是为了拯救雷凌族与银河系联盟。
只是现在看来,活下去的希望极为渺茫。
听到从外面传来的声响。卡尔森目不转睛的盯着门板。控制原能转换器的开关就在卡尔森手上,只要摁下去就能让原能转换器过载,然后在几秒钟之后发生大爆炸,整个军营指挥中心。甚至整颗矿渣星都会被炸成碎片。卡尔森肯定会死,而外面那些依然对万罗战皇忠心不二的雷凌族官兵也会死。
在大型原能转换器的大爆炸中,没有人能够幸存下来。
战斗已经持续了多久?
卡尔森并不清楚,极度的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