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自家这孙女就是个宝,借个钱都能让自己对人生有新的领悟。
张青也有些侧目,一开始是因为喜儿,现在是因为眼前的老爷子。
他身上好像有些东西变了,更加的返璞归真,对,就是这种感觉。
张青不由自主的看向喜儿,发现她眼中泪光闪闪,在昏暗的油灯下,像夜幕中闪亮的星辰。
这孩子,心思通透,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心境,长大了还了得?
然后转头看向身边的小子,还懵懵懂懂。
“小子,你要加油啊!”张青暗暗着急。
然后,就有了两家人共同赶集的盛况。
张逸虽然比同龄人早熟,但依旧还是有孩子心性。
一路上话语虽然简短,但喜儿却开始细无巨细的跟他讲诉她眼中的阎庙。
杂货店老奶奶手下那只傲娇的猫,甚至开始编排它的内心世界。
逗得两个大人都哈哈哈大笑,张青还一个劲儿的附和,形容的真贴切。
还有老铁匠的火炉,大大的风箱,以及岁月在他脸上刻画的故事。
喜儿跟张逸打赌,说杂货店的老板绝对有故事,而且还不平凡。
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老奶奶,一点一点的描述给他听,一个二三十年代的大家闺秀,栩栩如生的出现在大家面前。
经过喜儿的口中,阎庙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鲜活。
连老爷子和张青,都觉得阎庙开始变得不一样,甚至对这次赶集充满了期待。
第一站是杂货铺,因为这次赶集的重点,就是棉花。
老太太依旧是对襟小袄,只是色彩有些变化,小袄的前胸插着一块干净的手帕,手底有一下没一下的抚摸着小花猫,嘴里轻声说:“咪,咪咪乖,咪咪乖!”
大家相视一笑,眼中的深意唯有彼此清楚。
喜儿得意的昂着小脑瓜,无声的展示“是不是这样?”
一副傲娇的小狐狸模样,甚至摇着毛茸茸的尾巴,求表扬求表扬……
大家实在忍不住了,齐声大笑,甚至惊扰了小花猫。
突然炸毛起身,拱着腰身,怒视眼前这群惊扰了自己美梦的铲屎官们。
大家突然想起喜儿给猫配的内心独白,笑得更加厉害。
“咪,是我哟,小鱼干哦!”喜儿忍不住白了他们一眼,定力咋这么差?
从口袋掏出一只小鱼干,逗弄着炸毛的咪咪。
“哼~看在你为本主带来好吃的情况下,暂时饶了你!”小花猫迈着优雅的步伐朝喜儿走来。
哈哈哈,大家继续脑补猫的独白,原来猫还能这样玩儿啊?
笑得老太太也忍不住了,起身好奇的看着他们。
“老奶奶,被理他们,估计正沉浸在猫的世界出不来呢!”喜儿一边给咪咪喂食,一边替老太太解惑。
老太太听完,也忍不住笑了。
主要是喜儿给猫儿配的音,实在是太搞笑了,然后又超级符合这只猫矫情的姿态,第一次听也是笑得不行。
晚上讲给老头子听,也把他乐坏了。
时不时也会给咪咪配音,乐此不疲,生活又多了一项乐趣。
看着喜儿的眼神更加温柔……
转身在糖罐里抓了几颗水果糖,放在喜儿的手上。
“吃吧,这糖甜。”
“奶奶,您要是再这样给糖我吃,小心哪天我爷爷找您麻烦哦!”喜儿玩弄着手中五颜六色的糖果,戏谑道。
“我给你糖吃,他还找我麻烦?”老太太有些凌乱。
“都怪你,都怪你,我孙女儿明明一口洁白无瑕的牙齿,结果硬是被你家的糖祸害得到处都是洞,不找你麻烦找谁呀?”喜儿插着腰,学着爷爷的强调。
哈哈哈哈,这次不光张青父子,老太太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唯有老爷子一脸惊愕的看着自家孙女儿,难道自己平常是这模样?
喜儿强忍着笑意,但一看到爷爷那表情,也忍不住破功了。
“哈哈哈,爷爷,逗你玩儿的,您在我心目中和蔼可亲,威严高大,智慧超群……”越说到后面,老爷子脸色越黑。
大伙儿觉得这辈子都没一天笑这么多次,腮帮子都酸了。
喜儿捂着嘴偷笑,还不是瞄一眼爷爷,那模样跟偷吃的小松鼠差不多。
猫妞儿说
猫儿昨天牙疼的腮帮子都肿了,结果一气之下睡着了,忘记给今天定时,立马新章节奉上~~~
第三十五章 碎花儿布
哎哟妈呀,老爷子真是哭笑不得,拎着喜儿的耳朵,又舍不得用力。
“你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家伙,竟然敢打趣你爷爷了,跟你哥一样,屁~屁痒了是吧?”
喜儿立马惊恐的捂着屁~屁,嘴里还不忘求饶:“不要不要,爷爷求求你了,喜儿再也不敢了。”
这次老爷子也绷不住了,眼泪都笑出来了,更别说旁人。
“今天是来买棉花的吧?大家要镇定!”喜儿立马变脸,非常认真严肃道。
哈哈哈哈,又爆发出一阵惊天地泣鬼神的笑,喜儿也无语了。
有这么好笑么?
老太太抽出小袄前襟的手帕,不时的擦拭眼泪。
小花猫觉得被忽视了,很不高兴,喵~喵~喵~地彰显自己的存在。
好不容易等大家笑完了,才算言归正传,但嘴角的笑意却怎么都收不回去。
心情好,做什么都顺!
因为老太太是这里的老街坊,所以买回来的棉花都是今年上等的新棉花。
看着白簇簇的棉花,张青和老爷子的脸上,笑容更是藏不住。
这个冬天,肯定能挨过去了。
这时候棉花很金贵,即便有钱有票都不一定有货。
好在是农村,不用工业票,不然还真不定能买到手。
大家不禁再一次感叹张青当初的明智啊!
一斤棉花八毛钱,四床八斤的棉被就要32斤棉花,花去25。6元。
拿钱的时候,喜儿忍不住手抖啊!
暗骂自己没出息,但一想农村一家人,土里抛食,一年到头手上都不一定能这么多钱。
张青父子一件棉衣都没有,喜儿爷孙俩也只有身上穿的夹袄。
又多要了三斤,还要买布。
不能穿棉花在身上啊!
为了省钱,大家决定买背面买粗布,里衬买细棉布。
还有冬衣也要布,这次喜儿长了个心眼,全买净色。
大家刚开始都很不能理解,喜儿解释说,她会绣花,所以让大家放心。
其实是空间里有不少棉布,但上面的花纹这里根本买不到,所以只能想这法子。
到时候,再把这些换掉就好了,空间里的布肯定比这些结实耐用。
这一次赶集下来,简直是大出血。
难怪农家几年,都不一定能置办一件儿带棉花的衣服,果然贵呀!
除了喜儿肉痛了一番,其它几位本就对钱没太大概念。
所以真是不当家不知财迷油盐贵啊!
回去的路上,依旧是欢声笑语,日子总算有点儿盼头了。
喜儿一路上都在琢磨,这棉衣到底要咋做呀?
前世,喜儿的母亲一直都不愿承认女儿被老爷子养成了女汉子。
她本身就出自书本网,琴棋书画样样会,而且尤其还有一手漂亮的绣活儿。
喜儿还没出生,她就做好了打算。
几岁开始学琴,什么时候开始学画,长到12岁就开始学绣花……
想着要把她往“淑女”的方向发展,谁知不知不觉中竟然就长歪了?
等再扭过来的时候,已经定型了。
最后,她妥协的时候跟喜儿开始讲条件。
你要看《三国演义》、《水浒传》、《孙子兵法》没关系,但前提是你必须完成绣活儿才能看。
喜儿为了看书,妥协了。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等意识到这是个坑的时候,已经晚了!
从小喜儿就被教育:言不信者,行不果!
所以,这口苦果,捏着脖子也要咽下去。
不懂是悟性高,还是遗传基因好,只要是妈妈示范几遍,喜儿很快就能上手。
但绣活儿这东西,是靠长期坚持和训练的。
自从上了高三,喜儿便开始了比绣花还要痛苦的日子。
闻鸡起舞不仅仅只是东晋时期的祖逖做到了,每一个面临高考的中国学子都必须做到!
家里人着实心疼喜儿,便不再让她刺绣。
所以,人生其实就是不断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的过程!
刚从高考的坑里出来,又进了重生的坑。
还好,第一个坑里的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在这个坑里也是实用的。
不然三个大老爷们儿,拿着针线,那画面简直太美,让人不忍直视!
回到家,大家各自开始分工。
喜儿开始针线活,入冬前完成,这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张逸砍柴,以后两户人家四张炕,需求不小。
张青和老爷子负责盘炕,还有改造灶台。
经过喜儿的建议,分别支了三掌六掌两口大铁锅,一口煮饭整馍馍或馒头,另外一口就能炒菜。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