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与金杯-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坐电梯的时候,我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消瘦的不成样子。那是我吗?

我还想最后看看他,看看他的书。

打开网页,我看到了通篇都是寻找我的帖子。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和他说,你又在找我了吗?他发来了火一样的语言,我知道那种感情叫——爱。爱——原来是这样。

在我有生之年能体验到爱的滋味,我想,这已经足够了。

我知道我看不见故事的结局了,我想知道,我问他,他告诉了我。 我的人生已经没有遗憾了。

我开始觉得昏迷了,我处在弥留之际。我用尽全身的力气打出了最后一段话:“我最喜欢你写的:

蓝蓝的天

绿绿的草

一群快乐的少年在奔跑。

我想那一定充满勃勃的生机,我好像亲眼看到这样的景象啊。”

我在朦胧中看到他发来:“有机会我们一起去球场看球啊?”

耳边响起了爸妈的呼唤声,我已经听不真切了,那声音好远,好缥缈。

爸妈已经泪影婆娑。

对不起了,爸爸妈妈,女儿要走了。

对不起了,随云,我不能陪你去看球了,如果有来生的话,我希望和你牵着手踏上圣西罗。

两行泪顺着我面庞滑落。

我是随云,毕业后我来到了北京,我在这里已经工作半年了。这座古老的城市如今已经属于了年轻人,好多青年朋友们在这里大展拳脚。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我勤奋努力,踏踏实实的作风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赏识。我想,我奋斗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繁忙的工作让我每天过的充实而快乐,我几乎已经忘记了我曾经的作家经历。那一切对我来说恍如隔世。

公司组织了一支足球队。中关村的另一家搞IT的公司向我们约了一场球。虽然我不会踢球,可由于人员不够,同事们还是叫上了我。

我们驱车几十公里从中关村赶到了位于大山子附近的一个球场,听他们说,这里是北京现代队培养年轻球员的一个训练基地。球场有一块标准场地和三块训练场地。

在东头的一块训练场地上,一个教练正领着一帮孩子在那里折腾着。

这个场景是如此的熟悉,虽然我自己以为已经远离了它,不曾想它一直存在于我记忆的最深处。

蓦然间,我生出一个念头,我想告诉眷爱生命:这里不仅有蓝天绿地和少年,还有轻轻的微风,温柔的阳光,摇曳的树影,明媚的笑脸,鸟儿在歌唱,蚱蜢在跳跃,还有……还有……天空中回荡的爽朗笑声。

从那场比赛之后,我正式参加了公司的球队,我喜欢和兄弟们一起在赛场上拼搏。

最后,我想告诉亲爱的朋友们——去运动场吧,在你们挥洒汗水舞动青春的同时,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眷爱。

(完)

命运与金杯

第一章 前尘往事(1) 第二章 前尘往事(2) 第三章 前尘往事(3) 第四章 前尘往事(4)

第五章 前尘往事(5) 第六章 前尘往事(6) 第七章 初到大连(1) 第八章 初到大连(2)

第九章 初到大连(3) 第十章 我叫李荣彪(1) 第十一章 我叫李荣彪(2) 第十二章 我叫李荣彪(3)

第十三章 我叫李荣彪(4) 第十四章 瓶颈(1) 第十五章 瓶颈(2) 第十六章 足球与桑巴(1)

第十七章 足球与桑巴(2) 第十八章 小酒馆里的祝福 第十九章 美丽的邂逅(1) 第二十章 美丽的邂逅(2)

第二十一章 名单 第二十二章 宴会(1) 第二十三章 宴会(2) 第二十四章 同行

第二十五章 训练赛(1) 第二十六章 训练赛(2) 第二十七章 训练赛(3) 第二十八章 夕阳下

29 周海怡的心事 30 宋德林的烦恼 31 礼物 32 自食其果

33 好消息 34 报到 35 进球 36 冲突

37 方案 38 琐事 39 三分 40 转变

41 懊悔 42 带上他 43 采访 44 宣言

45 奖金 46 最长的一天 47 开球 48 失球

49 赌一下吧 50 冬日闷雷 51 不知所谓的陈杰 52 咆哮

53 追平 54 兄弟 55 甜蜜 57 新世界

尾声与寄语

第一章 前尘往事(1)

2003年5月7日19时,大连市西岗区,大连永顺足球俱乐部青少年球员训练基地。

这是陈杰来到大连的第一天,早上他和王全发教练一起从沈阳出发,中午的时候就到了大连,下午王全发帮他办理了和大连永顺足球俱乐部之间的一些手续,并陪他一起吃了晚饭。晚饭期间,王全发对他进行了一番叮嘱,嘱咐他在这里生活要注意安全,注意身体,自己有空会常来看他。吃过晚饭,王全发要赶回沈阳,陈杰把他送到了训练基地门口。按照陈杰本来的想法是要把他送到车站,但王全发执意不肯,自己坐上巴士离开了。

陈杰送走了王全发教练后,在训练基地的大门前站了很久。王全发在大巴车上向他挥手的样子还浮现在眼前。大连5月份的晚上,天气还很凉,特别今天还是阴天没有月亮,陈杰觉得有点冷了,才走回自己的宿舍,在回宿舍的路上,一阵风吹过,陈杰身上泛起寒意。天很暗,衬托的路灯越发的昏黄,陈杰不知道自己的要面对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脚下蜿蜒道路是通向哪里的呢?

陈杰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不过不知道怎么了,今天心中总有一种酸楚的感觉。不能抑制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心头。

陈杰今年16岁了,老家是黑龙江的一个小山村叫陈家村,陈杰家境不是很好,家里除了父母外,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家里有三亩地,还养了几头牛,这是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哥哥在佳木斯市打工,两个姐姐都已经结婚了,嫁的是本村的人。陈杰8岁就来到了位于沈阳的辽宁省体院,这还要感谢陈杰的启蒙教练于海。于海是辽宁省体院田径部的主任,也是陈家村的人,于海家与陈杰家还是邻居,于海今年快50岁了,是早些年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了辽宁省体院工作。陈家村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所以在陈家村,于海算是个名人了。陈杰8岁那一年正好赶上于海回家探亲,陈杰当时正在和一帮小伙伴打闹,被于海看见了,于海一眼就看出来这个孩子的资质特别好,是个练田径的料,也刚巧体院正在招小学员,于海就把陈杰带到了辽宁省体院练田径。

陈杰在体院练了一年多短跑,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再加上他本身是农村的孩子,从小就能吃苦,这一年挺出成绩的,于海看在眼里,心里琢磨这孩子将来能有出头之日,照这么练下去,以后在全运会上拿个牌应该没有问题。

陈杰的优异表现同样引起了两个人的注意,一个是乒乓球部的教练孙大磊,另一个是足球部的教练王全发,他们两个也觉得陈杰是个好苗子,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孙大磊教练提出想让陈杰去练乒乓球,王全发教练本来也打算在在会上提出要陈杰,可是孙大磊先提出来了,他也只好不再言语了。原来在中国,乒乓球是国球,是体育部重点发展的体育项目,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所以乒乓球队在选队员的时候有“优先选择”的权利。就这样陈杰转到了乒乓球部,练了半年乒乓球。在这半年里陈杰着实下了一番苦工,可无论陈杰怎么努力,成绩提高都不大,孙大磊教练心里着急,可也说不出什么,因为他看的出,陈杰确实很下工夫,流的汗比所有小队员都多,自己教的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的反复练习,可就是不出成绩。其实陈杰练乒乓球是入门晚了,中国练乒乓球的小队员都是5,6岁就开始训练了,陈杰九岁才开始练,比别人起步就晚了3,4年,再加上陈杰天性就不喜欢这项运动,所以怎么练都不见提高。后来孙大磊教练灰心了,他觉察出陈杰确实没有这方面天份。他找陈杰谈了一次话。

陈杰人比较木讷,不太喜欢说话,师徒俩谈了1个多小时,孙大磊才总算摸清陈杰的心思,原来陈杰不喜欢这项运动,陈杰更喜欢练田径。孙教练想,强扭的瓜不甜,孩子对这个没有兴趣,强逼着他也不是办法,反而耽误了他,毕竟什么东西想玩的精,首先要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感兴趣他才肯花心思去钻研,才能玩的好。不如就由着陈杰的心思,让他回去练田径。打那之后,孙大磊教练就想找个机会和于海提一下,再让小陈杰回去练短跑。可王全发教练不知道从哪儿知道了这事儿,他对陈杰可是觊觎很久了,所以主动跑上门来,要求接手陈杰。

王全发今年43岁,是老辽宁队的队员,中国足球没职业化以前,老辽宁队曾经创造过十冠王的辉煌,王教练也是当时辽宁队的队员之一,退役以后就在体院当了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