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刘喜儿有个在长安东市酒楼做事的小叔子王二宝,也能憧憬一下。
几里外的徐府封田,几百亩的地已经全部种上了辣椒苗,不但如此,官奴的新房全部建好,鱼塘旁边的牲畜圈也建好了,且里面养着十几头大驴子。
赵德站在高处,跟众位官奴大声道:“今个我们去种云族的封田,县主、世子爷特意嘱咐过,要把云族的封田当我们府的来种。”
众位官奴领了工具,跟在邓老八的身后前往云族的封田。
赵德又对四个负责做饭的官奴道:“你们去镇里买五十斤肉、百斤洋芋、二百斤黑面,中午吃洋芋炖肉、黑面馒头。”
平时官奴是各家吃各家的,最近农忙抢种辣椒,需要人手,也非常辛苦。
赵德就按徐淼淼嘱咐的为了鼓舞人心让官奴卖力气,花银钱买肉奖励官奴一顿可口有肉的中饭。
他把活都布置下去之后,也不闲着,在封田巡视,发现问题就记下来,回去一起说。
以前他当里正并没有现在这么操心,但是现在的权力很大,管着几百官奴管着千亩的地管着鱼塘果林还管着银钱。
徐淼淼除去建房的银钱之外给他留下了五百两白银,让他保证整个封田平稳安全的运转,不够了让他派人去长安徐府取。
封田还没有收获,徐府就花出去近千两银钱。
赵德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
“县主说辣椒能长成很小的树,会开花结出果,果就是辣椒,有红色、绿色,形状像牛角。”
“真期盼这一天赶紧来到。封田辣椒丰收,长安人人爱吃辣椒,辣椒卖出大笔的银钱。”
赵德走得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望着一望无际的辣椒地,内心小小的激动,目光充满期待。
黄昏,雨过天晴,长安东市的辅街最深处。
突然间,凯旋楼大门前几十挂鞭炮齐响,震耳欲聋。
几十名新科武考进士穿着光鲜,陆续走进凯旋楼。
徐磊与云义黎一同骑马于吉时赶到,引来所有人注目。
海青滇兴奋的高声道:“状元、榜眼、探花都到齐了,全羊宴开宴,歌舞起!”
肉香香飘数里,鼓声响彻整个凯旋楼。
穿着黑衣女扮男装的歌伎不施粉黛,本色出现在众人面前,高声唱着边防的民歌,营造出北地边防草原苍凉大气的气氛。
金黄色十分诱人的烤全羊端上来,烈酒倒入杯中,所有武进士高唱大唐国战歌。
之后,所有武进士在早就准备好的墙壁上留下签名,再登上三楼平台,齐观璀璨绚丽的烟花。
一夜之内,东市凯特楼装修之后重新开张,大唐国独一无二的全羊宴配歌舞烟花,新科武进士放歌留名的事就在整个长安酒楼界传开。
不到凯旋楼非英雄。
不品全羊宴非英雄。
这两句话不知是谁说的,反几十名武进士都认可了,也将之口口相传传出去了。
“老子为大唐国出生入死打仗杀敌无数,老子不是英雄,谁还是英雄!”
“全羊宴是个什么宴,老子这么大的英雄都他娘的没有吃过,不行,老子得去吃!”
军队家族的几个老头子得知凯旋楼的这两句话,在府里哇哇大叫,派管家去订桌时,被告知一个月之内没有位置了,得等到下个月。
凯旋楼的生意火爆到让海丰狂喜的差点笑晕过去,在皇宫宣政殿的那位从李南嘴里得知了利润之后,甚至有一点点后悔把凯旋楼还给了海青滇。
这一日,徐清林、徐磊、海青滇、海从文带着奴仆骑马出了长安城,前往南地徐家祖籍迁魂。
他们往南行出五百多里,在一个必经的无名小镇,被一个人拦住了去路。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62 大师同行徐府地道藏秘
此人是个穿着灰色僧衣个子不高身材圆滚滚像皮球的中年胖和尚。
“贫僧三照,受云施主之托,在此等候徐清林施主。”
徐清林大喜,“原来是三照大师。我就是徐清林。”
三照大师和颜悦色的道:“徐施主,咱们继续行路。”
徐清林忙道:“大师,我们都骑着好马,你是步行,这怎么可以?我去给你买匹马。”胯下座骑都是从海族长安远郊的马场挑选的。徐府的十匹马每匹都是好马。
三照大师哈哈大笑,朝徐清林的座骑黑马的屁股上拍了一下,黑马嘶鸣一声,箭般射出向前奔去。
众人骑马在前奔,三照大师双脚踏地跟在后面,始终保持着两丈的距离。
这般狂奔了百里,马都累了需要休息,三照大师仍是面不改色心不跳丝毫不显疲惫。
众人下了马找了个树林阴凉处休息。海从文、海青滇对三照大师佩服的五体投地,围着他问长问短。
“大师,您今年高寿?”
“贫僧记不起来了。”
“您可有一百二十岁?”海从文从师父无名氏那里听说过三照大师的事迹,百年前三照大师的名字就已经名传大唐国。
“那是有的。”
海青滇激动的问道:“您老还收不收徒弟?”
三照大师吃着自己烤的新鲜蘑菇,瞧了桃花眼少年好几眼,笑道:“收。不过不收你。你的心不静,我不收。”
海青滇辩解道:“我的心很静。”
“心静的人在那里。”三照大师手指着不远处聚精会神在给徐清林烤饼子、鱼肉的徐磊。
“原来您看上了磊哥,想收他做徒弟?”
“那也要看他愿不愿意。”三照大师可是听白塔寺的师弟说过被徐磊拒绝的事。
海从文眼珠转了几转,等到了晚上夜宿官府的驿馆时,赶紧写信给师父无名氏,派奴仆连夜送去。
转眼便至三月下旬,长安的雨水开始多了起来,雨水的量比北地的大,有时一下能下一晚。
白天下雨,哪怕是暴雨,东市的凯旋楼及大唐麻花铺的生意仍是十分的火爆。
凯旋楼成了军队家族宴请亲朋好友的定点酒楼。
那些军队的老家伙是常客,长安的任何地方都没有这里能勾起他们对昔日辉煌时代的回忆。
这里不能说日进斗金,但月收入纯利润已经十分的可观。
长安城里人人都知道东市有个凯旋楼,那是英雄去吃酒宴的地方,里面飘出鼓声肉香,有时夜晚还有烟花可以观赏。
生意这么好,酒楼的人应该很忙才对,可是凯旋楼打破常规,从掌柜的海丰至跑堂的小二都不忙。
原因就是凯旋楼的限桌制度,每天中、晚只摆规定的桌子,任谁来了,都不会增加桌子。
东、西市及各街道的酒楼同行掌柜的纷纷想到凯旋楼取经,可是没有桌子,桌子早在一个月前就被订出去了,要想进来吃全羊宴,就得排队。
海丰没想到一把年纪了,还能在晚年为海家挣到银钱发挥余光余热,真的是天天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他每天中、晚准时准点的到酒楼,在管理凯旋楼的同时兼顾管理大唐麻花铺。
凯旋楼、大唐麻花铺的帐本都由赵明正、高二宝管着。
另外,欢聚楼的掌柜王十一按照徐淼淼所说,增加了外卖,当月的利润就比以前多出七成,这个月刚过了十几天,就多出了一倍,买卖非常的红火。
知道邓聚楼有外卖的人口口相传,甚至有人从十里外的长安城的另一头骑马来买外卖。
王十一每隔几天把帐本交给赵明正审核。
赵明正每隔十天去一趟郡公府向徐淼淼禀报帐目。后者不去酒楼、麻花铺,心里对支出收入仍是十分有数。
皇宫的天碗作坊已经开工一个多月了,文武百官已经习惯每天早朝都能看到曾经的冷宫现在的天碗作坊大烟筒冒着白烟。
当初李严下旨六部、各大家族及众位官员都参与到制造天碗,这个参与就是待天碗制造出来之后,把各部、各衙门及家族的名字编撰成册。
天碗作坊由卢亮率御林军日夜看守,除了李严父子之外,只让签了死契的工部的大匠进出,连工部尚书张晖都不能进去。
后宫的妃嫔闲来无事,就想进去瞧瞧,自是全部被拒绝。
这一日黄昏,三位公主想尽方法要进去瞧看,都被御林军阻拦在外,气得去御书房告状。
李严不在,见她们的是正在看奏折李南,挥挥手,“别说是你们,就连一个苍蝇都飞不进去。你们快歇了心思。”
五岁的李菲叉腰跺脚,气道:“我们跟你一样是父皇的儿女,凭什么你能进去,我们就不能?”
“父皇口谕,只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