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他这么迟钝,都已经看出海英峰这次对徐家的态度带着疏离,与上次在小梨村完全不同。
刘氏就更别说了,完全对徐家不感冒。
他是绝对不会让爱女成亲之后过着公婆不喜的日子。
他这边急着想如何跟赵氏婉拒海青滇但是又给海从文机会才好,那边赵氏、丁彩霞已经骑马到了府门。
他赶紧叫着徐磊一起去大门迎接,又叫人去把徐淼淼叫到大厅去,就算拒绝海青滇,也不能失礼。
赵氏、丁彩霞各带了两个大奴婢,共六人骑了六匹快马,下了马就直接进郡公府。
徐清林几乎是一路小跑赶至,借着月光,见赵氏、丁彩霞均着骑装,心里很是诧异提亲怎么这样随便。语气恭敬高声道:“婶娘、弟妹,清林出来相迎迟了,请恕罪。”
赵氏很自然的笑道:“我们骑马去逛夜市,路过你们家就顺便过来瞧瞧。”
“婶娘、弟妹快请进,我这里别的没有,茶水是有的。”徐清林心里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是来提亲事。
赵氏从徐清林脸上看不上端倪,徐磊始终是一张带着憨笑的脸,更是看不出什么,于是根本不问,等进了大厅坐下,徐淼淼进来之后,见她脸带笑容,柔声问道:“淼淼,今个去长安城哪里玩了?”
“我今个穿着官服去了东宫呆了一天,刚回来沐浴更衣没过多久。”徐淼淼行礼之后,见赵氏不动声色,丁彩霞已经紧张的双肩颤抖,连忙给了后者一个安心的眼神。
赵氏道:“我们骑马去夜市顺便过来看看你们一家人。”
徐淼淼很自然的道:“二姥姥,您与三舅娘穿的衣服款式很别致,骑马时肯定是英姿飒爽,我能试穿吗?”
赵氏笑道:“这小丫头可真会夸人。行,我们跟你去卧房试衣服。让你爹与你大哥在这里等会。”
徐清林望着三女有说有笑的出了大厅,觉得有些奇怪,但女人天性爱美,又是关系很好的亲戚,互相之间试衣服也没有什么不对。
三女进了卧房,特意吩咐门外不让任何人靠近。
过了一会儿,三女从里面走出来。
赵氏表情有些激动,眼里含泪。丁彩霞满脸欢喜。徐淼淼表情如初。
丁彩霞特意请着徐淼淼先行一步,后者自是不会如此。
赵氏、丁彩霞返回大厅,不过说了一刻钟的话就要离去。徐家人自是送她们到大门口。
赵氏上马之前,特意跟徐清林十分感激的道:“多谢你与晨玉生了个好女儿。晨玉有淼淼这样的好女儿……她在天之灵也能瞑目。”
徐清林倍感自豪的点点头,扭头见丁彩霞紧紧握住爱女的手不肯放十分的不舍,有些纳闷何时她们的关系变得这般亲密。
赵氏与丁彩霞回到海府,已经从刘氏嘴里得知二人骑马出府的海英峰特意在赵氏的院子站着等她。
赵氏回到自己的府里,不用再揣着身份,面色十分疲惫,由两个大奴婢搀扶着进了院子。
海英峰迎了上来,嗔怪道:“娘,您怎么还骑马?”
赵氏嘴唇紧抿,一声不吭,等到了大厅坐下来,挥手叫所有奴婢退下,喝了海英峰揣过来的茶水,问道:“你媳妇让你来问我是不是去了徐家,是不是替青滇提亲?”
海英峰微笑道:“您穿着这身衣服,怎会是去提亲。”
“我是去了徐家,但不是为提亲的事。”赵氏把茶杯砰地一声,重重的放下,“如果你不是我们家族少族长,这件事情都没有资格得知。你听好了。”当下就把去徐家的前因后果说了。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48 两将军懊悔淼淼出策外卖
李南娶海家嫡女,且只娶一个,不立侧妃。
海英峰坚信李南这么做的原因与徐淼淼有很大的关系。
自古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哪怕李严一点都不好色,后宫至少有几位妃嫔,原因就是为了平衡朝堂上的势力。
东宫只有一位太子妃,看着是海族荣耀,实则海族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海英峰对徐家的态度冷淡,不是因为不想让徐淼淼嫁给海青滇,而是东宫两位主子关系非常紧张。
海英峰面色一阵青一阵白,得知海丽荣被李南不喜的真正原因时,紧张的程度比丁彩霞还甚。
赵氏一字一句的道:“我们欠淼淼一个很大的恩情。淼淼对我们全族有大恩!”
海英峰慎重的点点头,“是。”
赵氏苦笑道:“你与你媳妇不愿意青滇娶淼淼,现在我看来你们或许是对的。”
她在经历了今晚的事情,真正认识了徐淼淼。
她没有说出口,但语气态度无一不说明,一直认为最好的小孙子配不上徐淼淼。
“娘,儿子错了。”海英峰神情懊悔。
他只觉得徐淼淼太厉害,怕海青滇事事被她压着日子过得憋屈,却没想到在海族这样凶险无处不在的大家族,娶一个聪慧厉害的妻子比娶一个愚蠢软弱的妻子强百倍。
“我应了青滇,无论徐家同不同意,我都要用尽全力帮青滇娶到淼淼。”赵氏目光坚韧。
半夜天降细雨,雨越下越大,还伴着滚滚的惊雷刺眼的闪电,扰了长安人的美梦。
春雨贵如雨,这场雨解了大地的干渴。田里的庄稼如饥似渴的吮吸着雨水,悄无声息的成长。
清晨,驻扎在长安远郊一支五百人的军队在刑部、大理寺官员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朝咸阳奔去。
“刑部、大理寺判咸阳吴家与土匪勾结抢劫杀害咸阳商队罪名成立,早朝陛下准奏。”
“咸阳吴家被抄了。”
“咸阳吴家的家主、几位成年的公子全部被斩首,家眷全部都贬为官奴。”
“这么多年,咸阳商队死了那么人,咸阳吴家就是被灭门也不为过。”
“陛下年号容惠,十分仁慈,开恩只抄了吴家的家。”
咸阳吴家发生的事不到半日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咸阳吴家在御林军任军官的吴大森事发时想要逃跑,却被御林军几位军官控制住了,直接送到刑部大牢,而后与父叔及成年的兄弟一齐在长安的菜市场被刽子手斩首示众。
卢府的两个老奴在被众人辱骂之中给吴家人收了尸。他们是奉了卢亮的命令。卢亮也是为了两个儿子。
当日,大唐国发往各地的官报在第二页详细的说了此事,还有李严下的御令,严禁官商与土匪勾结祸害一方,发现后一律杀头抄家。
卢府一片沉寂。
卢亮已经几日没有出府了,御林军的弟兄们轮流的过来瞧看安慰他。
卢亮的两个儿子卢飞雄、卢平安也停了学没去长安书院读书。
卢飞雄今年九岁,已在长安书院寄宿了四年。卢平安今年七岁,前年去的长安书院。
两个孩子幼年丧母,后来有了继母,后者待他们还算不错,可是没多久继母去世。
家宅不安,爷爷奶奶要接他们回祖宅,卢亮不肯就把他们送到了书院,一边学着文,一边派了两个高手传授武功。
他们的性子都比较内向,心理比同龄的孩子成熟许多。
在家里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之后,都很懂道理,没有埋怨卢族不出面救吴家,还一天到晚陪伴着卢亮。
吴家的人尸体被两个老奴用板车直接拖到了郊外埋了,卢飞雄、卢平安骑马过去吊唁之后就返回卢府。
逃跑的吴管家被卢亮的下属抓回来了,还没有严刑烤问就坦白了。那些银票、地契是吴紫兰打着卢族的旗号给人办事收的。
就算吴紫兰已经死了,卢亮听到真相仍是极为愤怒,问道:“她都给什么人办的什么事?”
吴管家知道下场就是个死,与其受折磨死不如痛快的死,就把事情都交待了。
卢亮一听竟然是买卖官职,虽然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从七品上,但是这一项罪名就足矣让吴族被抄家。
他真是后怕无比,立刻把吴管家处置了,又赶紧请来生父、长兄商议,最后决定把银票都退给两名买官的官员,而后火速把两名官员调到离长安很远的边防。
事情以极快的速度办好之后,卢亮的生父、长兄带着他的两个儿子特意去了徐郡公府。
卢族在秦地是个望族。
几十年前,徐清林来长安看望徐皇后时就知道卢族。
卢亮的生父面容十分憔悴,“郡公爷,我儿子如今还在闭门思过,不能亲自登门向您陪礼。请海涵。”
徐清林感慨道:“事情与小卢无关,且都过去了。”在爱女的谋划之下,卢家不但没有怨恨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