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亭本来也不是真埋怨燕岚,回头对李沐清和崔意芝告辞。
二人笑着上前对永康侯夫人见了礼,拱拱手,目送燕亭和燕岚、永康侯夫人三人上了马车。
三人离开后,李沐清对崔意芝询问,“崔侍郎是回府还是去英亲王府?”
“我先去英亲王府,姑姑想必想知道这些日子表哥的事情。”崔意芝道。
“正好,我也先去英亲王府,之后再回府,一起去吧。”李沐清道。
崔意芝点点头。
二人前往英亲王府。
英亲王府内,英亲王和英亲王妃知道李沐清、燕亭、崔意芝三人回京了,派人去宫中探了几次消息,知道三人吃完饭出宫了,正要派人去请,李沐清和崔意芝来了。
英亲王妃见到二人,立即问,“李家小子、意芝,铮儿哪里去了?怎么没与你们一起回京?”
李沐清和崔意芝给英亲王妃见礼。
崔意芝将秦铮出了寻水涧后独自与他们分道离开的事情说了一遍。
英亲王妃听罢蹙眉,“他自己,独身一人,能去了哪里?他真没告诉你们要去哪里?”
崔意芝摇摇头,李沐清也摇摇头。
英亲王妃叹了口气,“这个孩子,真让人担心!”又问,“那这些日子,你们在寻水涧,没听闻先皇驾崩之事?”
“听闻了,外面每日的消息,都会有人传到寻水涧,谢云澜并没有隐瞒我们。”崔意芝道,“表哥知道先皇去了,说南秦江山如今这副样子,他一走倒是自己省心了。赶回来也迟了。便没赶回来。”
英亲王妃点点头。
“为何你们一直在寻水涧待着?”英亲王不解。
崔意芝摇头,“我也不晓得,表哥住在寻水涧,后来便不走了。直到谢云继、沐清兄先后找去,我们才离开寻水涧。”
“临安城危难,北齐兴兵,他却待在寻水涧不走,实在让人费解。看来只有见到他才能知道了。”英亲王又问,“他说什么时候会办完事情回京吗?”。
崔意芝摇摇头。
英亲王又问,“那他可知道皇上要登基立后之事?”
崔意芝点了点头,“出了寻水涧之后便听说了,如今天下都传扬开了,沸沸扬扬。都在说新皇和芳华小姐之事。”
英亲王妃恼怒,“这些百姓们真是爱嚼舌头根子,有个风吹草就动了,还没确定的事情,传的如火如荼。”
“新皇登基是大事儿,立后是大事儿,百姓们传言也正常。”英亲王道。
英亲王妃又询问,“铮儿当听说皇上登基立后之事,是什么态度?”
崔意芝想了想,看向李沐清。
李沐清叹了口气道,“好像是笑了。”
“什么?”英亲王妃一愣。
李沐清又看向崔意芝。
崔意芝点点头,“似乎当时是真笑了。”
“这孩子,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想法。”英亲王妃也不解了。
英亲王更不解。
二人如此的盘问了半天,只是了解秦铮平安,一直待在寻水涧,对于他为何没立即回京,而是另外去办什么事情,全然不知,对于秦钰登基立后谢芳华之事,也更是一片费解。并没有从中得到有用的消息。
不过让二人安慰的是,秦铮已经知道秦钰登基立后之事了,既然知道了,接下来就看他自己的了。这种事情,谁也帮不上什么忙。
四人叙话片刻之后,英亲王妃对李沐清问,“李小子,你和芳华毕竟熟悉,你此回进宫,看到她了吧?”
李沐清点点头,“看到了。”
“你觉得,她是否哪里有变化?”英亲王妃询问。
李沐清想了想,点头,“确实有变化,主要是出在对皇上的态度上。以前,她不喜皇上,甚至厌恶,对皇上见面话语都十分冷淡。如今言语温和,脾性温软,时而二人聊天,还有些逗趣,若是搁在以前,这是不可能的。”
英亲王妃闻言愁容满面,“难道她是真的发现自己和铮儿脾性不和?喜欢上皇上了?”顿了顿,又道,“还别说,华丫头脾性温和清淡,皇上性情温和,他们还真是有相通的地方。而铮儿……哎。”
“兴许是先皇去了,皇上又表明不对谢氏出手,所以,二人言和了吧。”李沐清道,“毕竟芳华的软肋就是谢氏。”
“但愿吧!”英亲王妃叹了口气。
李沐清和崔意芝在英亲王妃盘桓了一个时辰,才各回了各府。
二人离开后,英亲王妃道,“咱们铮儿可不是一个在一个地方能闲得住的主,他这些日子没离开那个寻水涧,必有原因。”
英亲王点了点头。
第一百一十八章 登基之日
当日燕亭回府,永康侯也办完了秦钰交代的事儿,从皇陵回了京。
永康侯进城后,虽然急着想见燕亭,但还是先按耐住了,进宫对秦钰复旨。
处理的结果是:三皇子、五皇子贬为庶民,柳太妃和沈太妃留在皇陵,为先祖和先皇守灵。
秦钰对这个处理结果满意地点点头,温和地对永康侯道,“侯爷辛苦了,赶紧回府吧,燕亭已经回来了。”
“多谢皇上!”永康侯见皇上满意,松了一口气,匆匆出了宫。
回到府后,永康侯见到燕亭,虽然没向永康侯夫人那样喜极而泣,但见他一番改变,也甚是欣慰。
第二日,早朝,秦钰与群臣议事,言暂且延缓援兵漠北边境之事,而是对回京的李沐清、燕亭另有重用。
群臣自然无异议。
当日下了早朝后,小泉子便持着秦钰的圣旨先后去了右相府和永康侯府。
李沐清进翰林院,燕亭进吏部。
虽然秦钰并没有对二人授予具体官职,但是却言明今后事关筹备军饷、选才任能,由二人全权做主。
这样的圣旨下达后,朝中的一众官员暗暗提了一口气。
李沐清和燕亭回京后这样安置,预示着以后皇上要对二人重用。没言明官职,也就是代天子行事,告诉翰林院和吏部的一众官员,对二人全力配合。
自此后,朝中便又多了两位举足轻重的官员,一位是李大人,一位是燕大人。
朝中有大半的官员都是出乎意料的,当初皇上身为太子时,李沐清与其关系并没有多亲近,相反,他与秦铮的关系更近一些。而燕亭更是秦铮阵营的人,与秦铮一道更是处处看秦钰不顺眼。没想到,如今却都委以重任,而且,二人也乐于担当此任。
更甚至,秦铮又全无踪迹消息,不知去了哪里,没与几日一同回京。
而曾经的英亲王府小王妃,如今住在皇宫里,登记之日若是没变化,皇上便同时立后。
朝中一众官员暗暗揣测,纷纷觉得,真是老了,看不懂年轻一辈执掌下的朝局了。
七日后,谢芳华给秦环开的药方已经到了期限。
谢芳华吩咐侍画将秦环带到她面前,于正午时,看着他服用下最后一剂药。
最后一剂药服用下去之后,谢芳华给秦环把脉,片刻后,对侍画道,“去将殿门关上,将我从宗师身上搜到的装虫盅的钵拿来。”
侍画点点头,将殿门关上,将钵取了出来,递给谢芳华。
谢芳华招手,让秦环站在她面前,对她说,“将手伸出来,食指递给我,闭上眼睛。一会儿无论感应到什么,都不要怕。”
秦环在皇宫待了七日,早已经不惧怕谢芳华,还觉得她很好,于是乖巧地点点头,按照她所说,将手伸出来,将食指递给她,闭上了眼睛。
谢芳华轻轻捏住他的手,手心溢出淡淡的青气,将他的食指缠绕住。
侍画见了立即说,“小姐,言宸公子说了,半年之内,您不可以再妄动魅……”
谢芳华摆手制止她说下去,低声道,“不动用本源,只是引出他体内的虫盅,折损不过丝毫,无碍。”
侍画闻言只能住了口。
片刻后,只见一根血线爬上了秦环食指,渐渐地,在指腹处破开一个小洞,须臾,慢慢地探究地挪动出了他的食指,迅速地吸食缠绕在他食指上的青气。
这是一只极小极小的血虫,肚子有些圆,胖胖的,看起来有些可爱。
侍画睁大了眼睛,大气也不敢出。
谢芳华打开钵,指尖轻轻一卷,青丝缠住了那只血红色的小虫子,将它放入了钵里。
将钵扣住,撤回了青气,隐约听到里面发出极其细微的不满的抗议的动静。
谢芳华将钵收好,对秦环拍拍脑袋,“好了,可以睁开眼睛了。”
秦环慢慢地睁开眼睛,好奇地看着谢芳华手里的钵。
谢芳华对他笑笑,“如今你好了,可以回去找你娘了,我这便命人送你回去找你娘好不好?”
秦环点点头,又露出不舍,小声说,“可是我舍不得你。”
谢芳华失笑,“你娘就住在这京中,不是太远,你回府后见到你娘,想我了还可以来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