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杜月笙野史-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滩的各种小报和方块杂志,花样翻新,不惜危言耸听,有谓孟小冬、梅兰芳的“南化会”,正是他们旧情复炽、破镜重圆的契机;又说什么早几年梅兰芳留须不唱,福芝芳则为破除寂寞,寄情赌博,早已将梅兰芳的生平积蓄,输得一干二净,她怕丈夫稽核,魂梦为劳,眠食难安,于是得了神经衰弱重症,梅兰芳正想驱之为快,如今心上人南来,泪看覆水重收,便在眼前……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总而言之,这时全上海的舆论似乎一致都在为孟、梅复合而在大声疾呼,摇旗呐喊。
好事的小报、杂志不遗余力大肆撮合,使梅兰芳百口莫辩,福芝芳心惊胆战,姚玉兰心怀惴惴,杜月笙则有说不出来的滋味,而孟小冬竟能处之泰然,她对所有报章杂志刊载与她有关的文字,一概视若无睹。
但是,“梅孟重圆”的谣诼却越传越盛,呼声甚嚣尘上,越是空穴来风,八字也没有一撇的无稽之谈,越是有人言之凿凿,煞有介事,这终于使得已卷入漩涡的梅兰芳、福芝芳夫妇,和杜月笙、孟小冬一对恋人,全都感到心中极不是滋味;于是,冰雪般聪明的孟小冬便提出回北平料理诸事的愿望,杜月笙虽说万分难舍,却是明知她的用心良苦,也就不忍心拒绝。
果然,等孟小冬突然回返北平以后,外间谣传种种,一下子便静止下来。
风止尘定,波涛不兴,杜月笙虽然略微心宽,但是萦念伊人在天之涯,他的心境渐渐地又变坏了。这时,华北战云日急,共产党连取要地,北平将成围城,杜月笙真是急得睡不好吃不香,心忧如焚。于是,他函电交驰,又派专使,好不容易租用一架飞机接出了孟小冬。
孟小冬抵沪时,杜月笙拖病躯亲自到机场接人。杜月笙欢天喜地,兴奋若狂,以后待孟小冬犹如捧住了一只凤凰。孟小冬也有感于他恩情之重,从此死心踏地,杜门不出,像服侍她师父余叔岩那样,尽心专侍杜月笙。
议长选上就辞出(1)
上海市临时参议会成立,徐寄庼跃登临参会议长的宝座。
杜月笙是临时参议员之一,可是平时他绝少出席会议。
徐寄庼领导的临参会虽然与上海市政府通力合作,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如遇有重大事件,仍难发挥较大的作用,于是,有关权势人物深感上海市参议会有提早成立的必要,结果,
在上海临参会成立两个月,1945年11月间,上海市长钱大钧就已交付给上海市政府民政处长张晓崧一项重要任务,请他筹划实施地方自治。
1945年12月,张晓崧先将上海全市划分为31个行政区,成立31个区公所。杜月笙早有警觉,暗中做了严密部署,在上海滩举行投票选举时,杜月笙的势力便大得惊人,31个区的区长当选人揭晓,明眼人一望而知,杜月笙系的人物不但位置要津,而且还在全部当选者中占大多数。
上海实施地方自治的第二个步骤是举行上海市第1届市参议员选举,市参议员候选人由各区域及农、工、商、教、律师、会计师、新闻记者等团体产生。杜月笙经过考虑,决定列名商界,结果又以最高票数获选,杜系人物如万墨林也榜上有名,这样杜月笙坐在市参议会里,都有亲信心腹相随。
可是,上海市参议员在1946年3月就已选出,市参会办事处由上海市政府指派民政处副处长项昌权担任主任,积极筹备,而上海市参议员的当选证书,却一直到当年10月才由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发。这时候,吴绍澍副市长、社会局长业已垮台,上海市长也由钱大钧换了吴国桢,吴国桢和杜月笙相当熟悉,两人又是好友,甚至连上海市参议会的成立大会,也借杜月笙所创办的正始中学大礼堂举行。
然而,成立大会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谁当第一任议长?这时,杜系人物已能够掌握局势,拥有过半数票,大家都认为杜月笙当选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杜月笙却还有顾忌,那便是吴绍澍还存有相当的势力,虽然不至于影响大局,然而触触霉头也是令人心里难受的,这时杜月笙声威重振,飞黄腾达,光全国性的重要人民团体,他已经到手了3个,如全国轮船业公司理事长;全国棉纺织业公会理事长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其余地方性团体与国家行局主持人或董监事,更是多得不可胜计。“日中则昃,盛极必衰”,杜月笙是深切懂得其中道理的,上海市议会议长一席,他心中有了最后的决定:先行当选,然后以年老体衰多病为词,向大会提出辞职,再挑别人。
为了市参议会议长选举,恒社子弟劝进者有之。奔走拉票者有之,联络活动者亦有之,当杜月笙毅然宣布他的决定,拉票和联络者便格外起劲,这是因为杜月笙既已决心一次当选然后让贤,那么,颜面关系,最好180位市参议员的票全部都投给杜月笙,让他们的老夫子“光荣全票获选”。
照说,这件事不难办到,杜月笙言语一句,获选议长立刻宣布辞职退让,即使是竞选的对手也不会不买这个面子,反投杜月笙一票。可是,就因为中间夹着一个“明枪暗箭”,即处处中伤攻击杜月笙的党部与团部负责人吴绍澍,事情便相当的难办。
王先青仗着他多年为吴绍澍出生入死,尽心尽力,帮过吴绍澍的大忙,于是,他自动地去向吴绍澍尽最后的忠告。
找到了吴绍澍,王先青便单刀直入地问:
“现在市参议会就要选议长了,你究竟有什么打算?可不可以说出来?。”
吴绍澍听后,反问王先青一句:
“先青兄,你的意见如何?”
“不论对于国家的功勋,还是在社会上的声望,”王先青侃侃然答道,“杜先生为第一人,上海议长应该选他。”
于是吴绍澍便应一声:
“是啊。”
“不过呢,”王先青坦然的说,“杜先生身体不好是实,他不会做这个上海市议长的,大家一道选他一选,让他得个满票,然后再让给别人,这样么也好内外而有个交待。”
“好呀。”
王先青还不放心,再叮一句:
“你是说你那方面的人愿意一致投杜先生的票?”
吴绍澍再斩钉截铁地答复一次:
“是的。”
王先青交涉顺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他立即告辞,兴冲冲地来到杜公馆,当面报告“老夫子”:吴绍澍那方面已经讲好,他一连两次承认届期一定捧杜月笙的场,将他所能掌握的票全投杜月笙———杜月笙听后,摇头苦笑,他不敢置信地说道:
“先青,我看不见得吧。”
王先青急忙分辩说:
“我跟吴绍澍面对面,说得清清楚楚的嘛,吴绍澍确实答应全投老夫子的票。”
杜月笙莞尔一笑,意思是叫他莫着急,他也漫声答了一句:
“到时候看吧。”
上海市参议会议长人选,经过各方面的协调,决定推举潘公展。潘公展是国民政府定鼎南京以后第一任上海社会局长———当时还叫做“农工商局”。杜月笙被推举为上海申报董事长,潘公展即以申报社长的职务负申报实际责任。至于副议长一席,则仍由杜月笙推荐前任临参会议长徐寄庼。
1946年12月,一个满天飞絮的大雪天,北风怒号,气候严寒,上海市参议会借正始中学大礼堂,举行成立大会,由于民社、青年两党获选议员王16人暂拒出席,当日实到市参议员180人。当杜月笙身穿狐裘,步履轻缓的走进会场,市长吴国桢趋前迎接,人群中爆出嗡嗡议论和阵阵掌声。
不愿儿女们走自己的老路(1)
1947年底,在这一段时期,杜月笙的抱病之躯,在姚玉兰、孟小冬通力合作和悉心照料之下,已有好转的迹象,精神体力渐渐恢复正常。他因为卧榻太久,许多事体都不知道了,所以不时也肯下18层楼到各处走走,转眼间到了1948年元旦,一大清早,杜月笙便驱车到市商会,参加元旦团拜,而在团拜席上,遇见了上海市警察局长俞叔平。
一见面,俞叔平提起上海全市警察将在元旦日举行大检阅,早就发过请帖,邀杜月笙莅
临指导,现在大检阅即将开始,他便劝杜月笙和他一道往观操。
杜月笙一时高兴,便答应了大家同去。
警察大检阅在福熙路浦东同乡会门前,杜月笙一行抵达后,全部被邀上临时布置的阅兵台。一行人往阅兵台上一站,看过分列式齐步前进后,还有各种表演,时值严寒,朔风扑面,杜月笙起先倒还顶得住,但是足足站了一个多钟头,他便感到十分不适,却碍在节目还没结束,不便中途告退,于是咬紧牙关硬撑,好不容易支撑到大检阅结束,他匆匆告辞,赶紧回18层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