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其结果也是化为泡影。
香港撤退,杜月笙先公后私,先友好而后家眷,他为了顾全信义宁可牺牲妻子儿女。
这时由于日军占领了香港,渝港之间消息中断,在港的杜门众人开始设法自救,首先推派杜氏门徒陆增福,拎着脑袋去探路。陆增福历经千辛万苦,受过重重灾难,好不容易穿过危险地带抵达惠阳,他立刻发了一封长电禀报在重庆的杜月笙。这时,杜月笙已因忧急相并,心力交瘁,在病榻躺了多日,得到陆增福的这一个电报,他一跃而起,欢声地说:
“路摸通了,火速叫他们准备动身。”
开路先锋陆增福打过了头阵,第二批走的便是顾嘉裳与芮庆荣。这两位杜门大将在江湖上名声响亮。而且不分文的武的他们都有一套。但是他们还是“摸”着走,一步一步为营,时时小心。结果,顾、芮两位大将果告顺利完成征尘。消息传来,在香港的落难者大为振奋,他们开始集合成队,一一登程,姚玉兰、陈华同行洪门中人闻听是杜夫人给足了她面子,杨虎在广东工作时间很久,他又是中国海员的领袖,杨夫人的招牌亮出,也到处顺利无阻。在香港,洪门头脑为杜、杨两夫人谋到了奇货可居的日本军民政部发给“还乡证”。两位贵夫人化妆为广东乡间女子,蓬头垢面,粗衣粗服,姚玉兰化名王陈氏,推脱回一趟兴宁家乡,“还乡证”明文规定,三日之后不回香港,抓到了便要“军法从事”。
两位夫人带了随从佣妇,在洪门弟兄暗中保护之下,通过关卡,踏上广东省境,她们沿东江西上,一路吃的苦头和遇见形形色色的怪事罄竹难书,幸好平安无事抵达桂林。随后,千辛万苦在阴历大年初三那天抵达重庆。
杜月笙欢天喜地把姚玉兰迎到汪山。为了纪念一生之中这一次不平凡的旅程,姚玉兰穿上携来的乡间妇女衣服,再施原有的化妆,而在汪山附近拣一处极与粤西途中相似的背境,拍了两张照片。
胜利还乡,迎头却遭一击(4)
抗战胜利后,上海滩上第一件疑案是邵式军弃家潜逃,通过封锁跑到中共的新四军那里去了。邵式军在爱棠路的那幢华宅是由吴韶澍接收,而且便成为“中国国民党上海市特别执行委员会”的办公处所,国民党上海执委会的主任委员就是吴绍澍。
邵式军曾任汪伪上海税统局局长,一下子跑到了新四军那去了,军统却发了急,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了邵式军的发妻,请她出来提供资料与线索。邵式军太太先是说不出个所以然,
只是交代说她家里满载金银财宝和各种钞票的巨型保险箱有4只。军统局人员问她:“可否记得4只保险箱里所有宝藏的品类和数目?”
邵式军太太说:“这有何难,请给我纸笔,我可以立时立刻开出各保险箱里的明细清单。”
纸与笔取来,邵式军太太便不假思索,振笔直书,她马上开出了各保险箱里的明细清单,根据她所开的单子,4只巨型保险箱,第一只放的是黄金若干条,第二只则为美钞多少万,第三只装钻石珠宝各多少,价值几亿,第四只装的是如今几同废纸的日本国家债券。
办案人员接下来,逼问邵式军太太:“邵式军是如何逃到新四军那边去的?”
邵式军太太开始不说,军统人员掏出黑溜溜的手枪往桌上一摆,她马上坦白:“那是有‘交换条件’的……”
原来,吴绍澍自前门进来接收,却把邵式军从后门悄悄放走。条件是什么呢?邵式军绝不泄漏财产被吴绍澍“劫收”了多少的真相。
戴笠获报大喜,他不惜采取“打老虎”的激烈行动,当夜派出大批忠义救国军,封锁爱棠路,并且饬令亲信毛森等彻底搜查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这一搜的结果,是4只巨型保险箱,其中已有3只箱门破坏,内中空空如也,邵式军太太所开列的财物清单,大批的金条、美钞、钻石珠宝荡然无存,第4只经邵式军太太列明贮有日本老头票、公债券若干万元的保险箱则牢牢锁住,完好如新。
搜查人员先把邵式军太太所开的第四张消单,遍示众人,予以公开,然后通电流,炸开保险箱门,取出内中一叠叠的老头票和日本国家债券,一一清点,竟和邵式军太太的清单丝毫不差。
仅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三只巨型保险箱里的亿万资财全被吴绍澍阴谋窃占,据为己有了!
敌伪财产之整理与处置,是戴笠职务范围的,于是,他马上列举证据,呈报蒋介石。最高当局的批示即来到:“严予查办。”
吴绍澍高高地置身云端,一个斤斗倒栽下来,他心慌意乱,情急无奈,于是满面愁容,一改常态,他的保险汽车不再绕杜美路而过,天天降下身份到杜美路求见戴笠。这时,戴笠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他置之不理,不屑一见,直到听说吴绍澍急得没办法,想飞往重庆上下打点,戴笠才让吴绍澍堆满一脸的谄笑、奴颜屈膝地走进他的会客厅。
当着好些军统局重要人员的面,戴笠捺住性子,听着吴韶澍的苦苦求情:“只求保全颜面,请戴先生免予究办。”
最后,戴笠脸色一沉,大声叱喝:
“像你这种人,我为什么不办?”
于是吴绍澍再求戴笠法外施仁,准许他由上海飞重庆,向他的上司自行请罪。
戴笠断然拒绝,他吩咐左右:
“通知各航空公司,不许卖票给吴绍澍。”
至此,吴绍澍求告无望,面如土灰,他搭讪辞出,静候法办。
第四部分 胜利还乡,迎头却遭一击(1)
1945年8月5日,日本宣布投降。
当杜月笙听到大喜讯时,他正和戴笠在浙江西部的淳安。原来,杜月笙正和老朋友戴笠受蒋介石的委托在东南一带运送棉纱,准备接应盟军登陆,配合国军反攻。淳安成为光复上海的指挥部。
但是,当杜月笙知道日本人投降的消息时已是他进驻淳安的第27天,亦即离开重庆东来的第45日,8月15日星期五,天气晴朗,将近午夜,已经就寝睡觉的人,突然被劈劈啪啪的鞭炮,夹着人语喧哗吵醒,乍听见哨杂声浪时,还吃了一惊,待到听到街头有人欢呼,才知道这是望眼欲穿的胜利来临,于是众人纷纷披衣起床,争相走告。杜月笙的一支人马全都集中在他房间里,有人在笑,有人鼓掌,有人直说“恭喜,恭喜!”但是也有人保持审慎态度,不敢轻易相信,他们之中有人说:
“戴先生呢?要问过了他才可以确信啊。”
这时又有人说:
“戴先生碰巧不在淳安,依我看,还是等着明天天亮看《东南日报》吧!”
顾嘉棠声音洪亮,快人快语,他正在手舞足蹈,欣喜若狂,就怕有人迟迟不信,扫了他的兴,他一拍大腿说:
“淳安人不是憨大,深更半夜哪会得瞎放鞭炮,欢呼胜利!就讲不是东洋萝卜头投降,至少也是前线打了大胜仗!喏,我早晓得有这一天,从重庆带来两瓶三星白兰地,我去拿出来,大家痛饮三杯!”
说罢,他起身入内取酒,酒拿来,他又郑重其事地向大家说:
“这两瓶酒是专为庆祝胜利喝的,要么就通通喝光,否则我不打开!”
大家正在兴高采烈,于是七嘴八舌地嚷喊:
“当然,当然,我们一定喝光!”
谁知顾嘉棠这一句话,其意不是众人。他一面开酒,一面眼睛望着杜月笙说:
“月笙哥,侬哪能不喝点?”
这便有点强人之所难了,杜月笙不怎么会喝酒,也不喜欢,中年以后,更是节制得很,而自从高、陶事件飞行高空得了气喘重症,他更是“性命要紧”,滴酒不闻。如今抗日胜利,日本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这是每个中国人人生欢乐的最高潮,一辈子里最值得纪念的一刹那,顾嘉棠要他破一回例,开一次戒,杜月笙怎好意思拒绝?
于是,他笑容可掬,兴致勃勃地说:
“好,给我倒半杯!”
这一来,众人的兴致更高,欢呼雀跃,连声地喊:“干了!干了!”
喜讯、佳音、美酒、良辰,人人开怀,个个畅饮。两瓶酒喝光,又有人随时献出珍品宝藏……
杜月笙很久酒不沾唇,这胜利之夜的半杯酒竟喝得他头昏眼花很不舒服,直想睡觉,众人怕他体弱吃不消,劝他去睡,但他又勉力支持了一会儿,才由徐道生敲腿,服侍他沉沉入眠。以后他说:
“抗战胜利那天夜里,半杯白兰地,使我吃醉了,睡了很香很甜的一觉。”
8月15日,戴笠和美国特工情报官员梅乐斯在联袂返回淳安,这时,戴笠和杜月笙部下混合编组而成的忠义救国军已经从上海近郊纷纷向市区推进。
8月20日,戴笠和杜月笙关门密商了几个小时,最后,房间一开,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