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有奋斗可期待-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1章 思想的骏马信马由缰


  一夜无眠。

  陆长风躺在床上,眼睛闭了又睁,睁了又闭,怎么就是睡不着。往昔的一幕一幕,就象过电影一般从眼前闪过,让他夜不能寐。

  他想起了还在家的母亲、弟弟和妹妹,不知道这两天她们三个是怎么过的呢?“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原来没有出过远门,没有感受过这种离家千里之外的感觉。虽然在县中上学,也是一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但想回也是很快就能回去的。然而来到了北京,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快速回去的。

  他想起了学校的老师、同学们,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呢?可能还是象往常一样上课、上自习吧。高二的下学期了,课程也越来越重了。高中的课程已基本上快学完,高三就纯是复习啦。距离人生大关口高考也是越来越近了。

  他想起了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一切是那么的质朴自然,但相对于北京而言,却也是那么的落后、落伍,怎么追赶也是追不上的。

  他想起了这一天内转悠过的北京的风景名胜、人文建筑,北京的街头,北京的人群,北京的大商场,北京的奢侈品,一切都在昭示着,这才是成功人士来的地方。

  他想起了前些天跟着父亲陆元强在责任田里收割小麦的场景,烈日下的劳作,让他如切肤之痛般了解到了什么叫“一个汗珠子摔八瓣”,汗水从头上、身上洒下,又灌入脚下的那片热土。还有农活的劳动强度,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简直如同炼狱。

  他想起了来北京一路上的际遇,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只顾自己蝇头小利的人,有行色匆匆对什么漠不关心的路人,还遇到了有趣的人,只是那片写有柳青云地址的纸片却在不经意间飘走了。

  他想与世无争,只想辍学后在家里安安静静地作个农民,减轻点家里的负担,帮助弟弟妹妹顺利完成学业,但现实的残酷却告诉他,不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竞争也是低层次的竞争,不到一个新的天地,也不会有更大的见识。

  他又想起了父亲数日来的良苦用心,用割麦子的手段来摔打他、折磨他、考验他、历练他,是为了让他收回辍学的心重回校园,用到北京体验大城市的生活的方法来启迪他、开导他、督促他、说服他。总之无论是苦的折磨还是甜的诱惑,都是为了让他回心转意。

  他甚至如哲学家般思考起了无解的问题,世界从哪里来,人类从哪里来?为何要给人们三六九等的际遇,为什么有人会含着金钥匙出生,而有的人却要潦倒一生?为什么有的人志得意满春风得意一路坦途,而有的人却要历经磨难挫折仍然还在苦苦奋斗的路上?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他努力不让自己去想这些,努力地想睡去,因为睡着了才可以暂时地回避一下这个世界,才可以将世间的诸多烦恼抛诸脑后,才可以选择性忘记世间的种种不快,才可以缓解一下尘世中种种痛苦。

  还因为这么多的问题、痛苦、烦恼、不快,都无法快速地解去,彻底的消除,一时半会之间却也无力解决,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让它们如软刀子一般一天一天地在割着人那脆弱的神经。

  然而他又不得不去想这些,不得不在那里闭着眼醒着。你没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没法让一个睡不着的人装睡。越想睡着的人,可能越是睡不着。因为睡是一种自然状态,你特别想睡着的时候,就超出了自然状态,动作变形,自然难以入眼了。

  既然睡不着,那就让思想的骏马信马由缰吧!

  想到哪里,思绪就转到哪里,想一些事情,可能总比数几只羊要入睡得早一些吧。

  这一夜,想了很多很多,想得信马由缰,没有条理,写出来也是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或许这就是人思绪的自然状态吧。

  想着想着,陆长风突然又觉得,自己想得是不是太多了?大脑的容量虽大,可容的知识也很多,可开发的潜能也很多,但千头万绪一齐袭来的时候,还是感觉到有些应接不暇,不知道要先理清哪一道为好。

  就自己这一介书生,或者一介农夫,想那么多哪有什么意义?不过都是些海市蜃楼,浮光掠影罢了,想的那么多问题,有几个是明天就要解决和面对的事情呢。

  或许将来要走的路很多,将来的天地很宽广,但路总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汪国真的这首诗也道出了奋斗者的心声。

  不要被未来的不可预测所吓倒,也不要被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吓倒,“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办法总是比问题多的。

  陆长风觉得,要想让家庭摆脱目前的窘状,或许回到家里做一个农民也并不是一定不能实现了,只是时间可能会更长,道路可能会更加地曲折。或许父亲说得对,对于一个农民子弟,寒门子弟来讲,目前唯有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才能实现奋斗的目标。

  晚上的时候,陆长风也答应了父亲再继续回到学校读书的要求。读书虽苦,但苦得过农民的苦吗?虽然一个是脑力上的苦,一个是体力上的苦,但“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吃不了读书的苦,就要长时间去受身体的苦。

  罢罢罢,还是听了父亲的吧,家中的境况,即使自己辍学做了农民,也是一年半载改变不了现状,欲速则不达,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到学校读书参加高考,再图他法吧。

  只是,自己对于一年后的高考,到底有多大的把握呢?他的成绩起起伏伏,并不是十分的稳定,面对着父母这么殷切的期望,能否能够顺利发挥考上一所理想中的大学呢?

  想到这里,他又心里苦笑一声,先从眼前的事情做起吧,就不要想那么远了。

  想着想着,终于在下半夜,陆长风才沉沉地睡去。


第22章 拉回一头倔驴不能用蛮力


  第二天一早,陆元强、陆长风父子两个没有再过多耽搁,结清了地下室招待所的住宿费之后,两个便直奔火车站,踏上了最早一班回东海县城的火车。

  经过了这几日冰与火的洗礼,陆长风已经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也不再坚持回家当农民了。看来陆元强的这种对比式的教育还是有一点功效的,起码比那棍棒式教育和说教式教育要有效的多。

  同时,陆长风自己的思想也在渐渐地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家里的农活他现在确实还没有掌握火候,虽然因为经常跑步打球的缘故,身体上已经比一般的同龄人要强壮一些了,但干起农活来,还是不如老把式,没有掌握技巧,没有耐力,光凭蛮力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这次北京之行也确实对他造成了一些震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自己要在农村里一辈子呢?凭什么这些人就能在北京城吃香喝辣呢?父亲说得对,要是回家继续当农民,可能也会成功,但几率要比上大学要小的多。平台不一样,助推剂就不一样。

  不好好学习,不用功读书,考不上大学,家里又无权无势无钱无名,只能在地里种田,就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来旅游,顶多只能饱饱眼福地穷游罢了。

  在返程之前,陆长风突然想去找来的路上曾经遇到过的女子柳青云,想和她告个别,告诉她自己来了北京,转了一圈,就要回去继续上学了。只是也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那个写有地址的小纸条已经随风而去了,而自己又没有记住那个地址。

  或许人的一生中要经历过很多的路人,很多有一面之缘的人,之后继续向前走,很多的人就此别过了。别过之后,还要继续认识新的路人。

  陆长风收拾起心情,跟着父亲踏上返程的火车。默默注视着窗外飞驰的风景,他心里在想,北京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新踏上这块热土。博大精深的京城,岂非一日走马观花似的游览能够细细品味透的?一日游,只不过看了个皮毛而已。

  从北京返回的时候,由于是始发站,顺利地买到了座位,不用再象来时一样,几乎站了一路子了。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大城市的优势,尤其象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有无数次的始发车从这里出发,买到座号的机率要远远大于路过的小站。

  不管陆长风的心情如何,火车还是那样一如既往的模式,有的人上来,有的人下去,有的人坐着,有的人站着,有的人睡着,有的人醒着,而火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