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不行公孙续也只有用强的了,还好有赵风在,俗话说长兄如父,赵风比赵云大十岁,赵云就是赵风拉扯大的,赵云一直都很听赵风的话,所以公孙续觉得如果赵云有意见就直接让赵风去摆平他。
军营中赵风还在工作,自从赵风被接到幽州治好病后就留了下来,赵风本身武艺也很高,使得一手好枪法,据赵风赵云兄弟说两人从小练习的就是家传的枪法,十岁之前赵云的武艺都是赵风教的。
后来在十岁那年赵云遇到了枪术大师童渊,被童渊看中收为徒弟,自此就一直跟随童渊在真定附近的一座山中练习武艺。只不过赵风在二十三岁的时候染上怪病,有因为家穷一直没有根治,这才使得赵风的武艺水平停留了下来。
不过就算如此赵风的武力值起码也是二流武将的中等水平。再加上赵风好文,所以就在军中担任粮草官。公孙续直接走进赵风的大帐,赵风看到公孙续来了后正要行礼时被公孙续拉住。
两人坐下后赵风以为公孙续是来视察工作于是就等着公孙续发言,可是公孙续憋红了脸还是没有说出来,这跟高玲这个女孩说这事的时候还行,这要是跟赵风这个男的讨论婚事总觉得别扭。
就这样将近过了一刻钟,赵风首先问道:“主公可是有密令亦或是难言之隐,子翼愿为主公解惑。”
看着赵风这个认真样公孙续实在不好沉默下去了。
“这个,还是关于我大姐甄姜的事情,你也知道我大姐都二十一了啊,这些年接手家族的生意都把婚事给耽搁了,你也知道的是吧,我大姐长的又漂亮又有才还能操持家务更能打理生意上的事情,这个,额,子龙未免就太不上道了,子翼你怎么觉得的啊,不能再拖了啊,不然我也跟着受罪啊。”
赵风听着公孙续这含糊其辞的话总算明白啥情况了,心里想道:“自己弟弟的婚事都惊动自己主公了,而且这婚事要是成了自己弟弟就跟主公是连襟了,这身价就不一样了。
再说甄姜确实是个好女孩,配自己弟弟是有余的,而且自己弟弟对甄姜也还是有那意思的,只不过碍于身份的原因一直不敢表白,再加上当年的那件事情,自己这弟弟就在感情上就更加木讷了。
现在既然主公都来说了还能咋办,这次说什么也要办成这件事情。”赵风于是马上跪下说道:“主公对风有救命之恩,对子龙有再造之德,这件事情我一定会处理好,说什么也要让子龙给甄姜小姐一个交代。”
“呵呵呵,好啊好啊,有你的保证我就放心了,明天给我消息哈,那边也等的着急啊。我先走了,今天就放你一天假,你去办成这件事情。”说完公孙续就跑了,得赶着回去报信啊。
公孙续回来后跟甄道说明一切并保证事情办好后甄道也松了口气,下午高玲一蹦一跳的跑过来对公孙续和甄道说道:“事情办好啦,我哥那个木头还跟我装聋作哑,婚期你们来定吧,反正我家这边就我跟我哥两个,咋办都行。”
有了高玲的保证甄脱也喜笑颜开,现在就只剩下赵云那边什么个情况,甄脱和甄道也在旁边安慰甄姜。不过当天还是没有消息,公孙续也不好意思去问。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还在为甄姜的事情凡心道时候却听管家跑来说赵风前来提亲,公孙续一听这话就明白事情办成了,搞半天这赵风还是正规化一些啊,还走提亲这路子。现在挺好,皆大欢喜啊。
公孙续私底下问赵风是怎么办好这件事的,赵风一脸愠色的说道:“这小子还不听话,晚上我让他大嫂劝他他还执拗就罚他跪在爹娘牌位前,后来看他有点松动了他大嫂就跪在他面前哭着劝他,呵呵,这一哭事情就好办了,子龙这小子从小就把我内人当母亲一样尊敬,看着我内人一哭就啥都答应了。”
公孙续听完这个解释直接竖起大拇指连说佩服佩服,这不佩服不行啊,堂堂赵子龙的婚事就这样给解决了。
甄家三个女儿的婚事定下来后公孙续也不想拖拉直接建议三个人的婚事一起办,省得麻烦,甄逸赵云和高顺本来还不同意,说尊卑有别,理应主公在前,不过公孙续不计较那么多,再加上公孙瓒也是爽快人也建议一起把婚事办了。
最后还是公孙续的爷爷和外公蹦出来一锤定音,两个辈分最大的人都这么说了就没有人反对了,到了初八,三个人的婚事就这样一起操办掉了。
第三十三章 :东征
自从婚事解决掉后公孙续在家可谓是享受了一段时间,不过享受归享受,大事还是没有忘掉,这段时间徐荣和徐庶一直在辽东储存物资准备东征。
目前虽然平定了三韩地区可是还有个高句丽在旁边不断惹事,而且鲜卑这些年都做大之势,匈奴的草原霸主的地位在三十年前就被鲜卑取代,这些年更是在檀石槐带领下大断壮大统一了鲜卑诸部,建牙帐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仇水(今东洋河)。
随后,檀石槐率部北拒丁零,东败扶余,西击乌孙,南扰汉边。
自上次公孙瓒消灭了丘力居的部落以后草原东部也被檀石槐占领,现在的鲜卑可谓是一个强大的军事联盟,匈奴已经臣服在其脚下,所以公孙续和贾诩,戏志才,徐庶,田丰,沮授和审配六人商量过后决定要遏制住鲜卑的势头。
否则后患无穷。于是公孙续上书朝廷禀明一切后汉灵帝也下令东征,现在的汉灵帝日子过的很逍遥,自认为自己的功绩追平了汉武帝,所以对于公孙续的东征很支持,并下令洛阳调集皇宫中一半的匠师前往幽州打造军械以备大军东征之用。
这也不知道该说是汉灵帝昏庸还是真的有雄才大略,反正公孙续这边是很顺利的把工作展开了。
公元186年,在黄巾之乱平定不到三个月后幽州前将军公孙续起骑兵三万,步军五千东征,随军大将有度辽将军徐荣,都护将军颜良,厉锋将军文丑,骁骑将军赵云,游击将军张飞,奋威将军关羽,护军将军高顺,武威将军黄忠,公孙续又任命戏志才和贾诩为左右军师,留徐庶,田丰,沮授和审配四人留守辽东和三韩地区。
大军自辽东出发向草原东部进军,名义上大军只有三万,实际上这次出征大军总共十一万。
包括赵云麾下白马义从五千,张飞麾下重骑兵一万,高顺麾下陷阵营四千和六千精锐步兵,颜良文丑关羽黄忠麾下精锐骑兵各一万人,徐荣领两万人为后军,赵云文丑领一万五千人为先锋。
公孙续亲自统帅七万五千将士为中军。一路上旌旗招展,草原部落闻风而降,檀石槐接到消息后也只得拖着残躯领骑兵二十万迎战。
大战一触即发,草原人都人心惶惶,一边是大汉最近几年声名鹊起的年轻将军,兵甲犀利,从未战败,一边是年迈重病的草原战神,建立了鲜卑联盟的檀石槐。
究竟谁能赢,没有人能够说准,一些小部落已经远远避开了可能会爆发战争的地点,匈奴,乌桓也不敢贸然行动。天下都在观望这两方的决战,檀石槐若胜则可能会一统草原甚至夺得汉朝的东部,公孙续若赢则草原群狼低头,再不敢侵扰大汉朝。
两股大军每天行程都不多,但是刺侯和暗哨已经派出一百里开外,公孙续更是下令确保一百五十里内要探明一切情况,大战将至,容不得一丁点马虎,公孙续知道这将是自己人生的最艰难的一次,比打败张角还要难。
不是说檀石槐这个人比张角更厉害,关键是现在公孙续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仅仅占了人和的便宜,草原作战,地利天时全在对方的掌握中。
而且对方大军几乎是自己这一方的两倍,全是骑兵,檀石槐这个人又是草原千年难见的豪杰,对于骑兵的运用也是相当有造诣,甚至于,鲜卑大军中的气势也很强盛,一是因为战败就有被屠族的危险,不得不战,二是因为草原战神檀石槐在率领他们作战,这就是檀石槐的个人魅力所以。
但是公孙续没有害怕的感觉,虽然檀石槐名声很大,但是他已经老了,可以说是一只脚已经进了棺材,而且自己身边有戏志才和贾诩这两个逆天的军师,再加上自己超前两千年的见识和自己手下的强兵悍将,还有自己临出发前交代徐庶留下的后手。
公孙续有理由相信自己能赢,这是绝对的自信,贾诩和戏志才对自己的主公现在更是看不透了,以十八岁的年纪统领十数万大军与异族交战,在弱势的情况还显得这么从容自信,就算是骠骑将军霍去病再生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两军主力一直在接近,但是暗哨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