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⒕乒嘧⒂诘兀渌榔吩蛞诳羽瘛!独窦恰そ继厣房子贝锸瑁旱厥驹谙拢丘癫蛔阋源镏R簿褪撬担挥薪榔仿裼诘叵拢厣癫呕嶂廊嗣钦诩漓胨拍芙邮芗榔贰!
“另外沉没也是常见的手段,是祭水神使用。《竹书纪年》、《帝王世纪》等书中有帝尧沉璧于洛水以祭洛神的记载,这可能出于传说。但甲骨文提供的材料是确凿可信的。甲骨中有这样的记载:求年于河,尞三牢,沉三牛,俎牢。考究其字形,沉字正是把牛或羊沉入川中的象形。而且,用人祭河神的记载在甲骨文中也有所见。如丁已卜,其尞于河,牢,沉嬖,辛丑卜,于河妾。嬖、妾就是作为牺牲的女子,将其沉入河中祭神,这实际上就是后世所说的河伯娶妇。周代以后,沉祭仍很盛行。《周礼·大宗伯》谓:以狸沉祭山川林泽。郑玄注释说:祭山林曰埋,川泽曰沉。《仪礼·觐礼》也说:祭川,沉。水神居住在水下,将祭品沉入水中,容易被水神接受。”云希明说。
“再就是悬投,这是祭山神使用的。悬又叫升,就是把物品悬挂起来礼神。《仪礼·觐礼》说:祭山丘陵,升。《尔雅·释天》也说:祭山曰庪县。《山海经·中山经》记祭祀自甘枣之山至于鼓镫之山。诸山神的礼仪是,毛太牢之具,县以吉玉,即将祭品用玉悬挂起来。投就是将祭品投放于山中地上。《山海经·北次二经》记祭祀,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之山,诸山神的礼仪是:毛用一雄鸡、彘、瘗,有一璧一圭,投而不糈。即将祭祀用的璧和玉投掷远处,而不陈列祭具。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处理祭品的手段,不胜枚举。”云希明说。
“哪止五花八门,简直就是骇人听闻,令人毛骨悚然。”陆大叔走过来感慨道。
“大家的情况怎么样?”我问。
“放心吧,都没事,都是轻伤,没有大碍。”陆大叔说。
“阴阴,祭祀不都是非常正式的么,我看这个壁画画的,怎么是在坟墓里?”王娜姐问。
“祭祀的场所也很有讲究,并不都是体面的场所。”我说,“祭祀,总要在某些地点举行。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随着祭祀规范化,逐步出现了固定的场所。最初的祭祀场所是比较简单的。如祭天,或在高山上,或在大树下,或在水边,或在杆下。后来为了表示对神灵的虔诚,便修建了神庙或祭坛。祭祀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平地,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祭祀场所。古人认为,最重要的祭祀,祭祀场所反而最质朴,往往不用封土作坛,只把一块平地扫除干净即可祭祀,古人称之为墠。《礼记·礼器》称:至敬不坛,扫地而祭。《礼记·祭法》说:除地为墠。第二坛,《礼记·祭法》注:封土为坛,即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因祭祀对象不同,坛有不同的形状。祭天用圆坛,古称圆丘;祭地用方坛,古称方丘。坛的高度和宽度因时间、地点、等级而不相同。坛和墠通常位于城郊,偶尔也有设于山上的。秦汉封禅礼,就是在泰山顶封土为坛以祭天,叫封;又在梁父山扫地为墠以祭地,叫禅;合称为封禅。第三是平坑,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平坑作祭坛,古人称坎。《礼记·祭法》说:掘地为坎。《礼记·祭义》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坛与坎是相对的,坛高起为阳,坎下陷为阴。第四是宫庙,在坛或墠的基础上又筑墙盖屋,即成为宫;宫中陈列上祭祀对象以后,就成为庙。宫庙最初只是为人神而建造的,后来许多神灵有了庙,如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等等。但社坛上不得盖房,否则被视为丧国之社。还有就是坟墓,在坟场墓地祭祀神灵是较原始朴素的方法,它多用于祭祀祖先神。古人认为,到坟墓祭祀离祖先最近,祖先神听得最清楚。《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出外游说时,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返其国不哭,展墓而入。”我解释道。
“在古代,进行祭祀的人大多是皇室或者名门望族,因此每一个祭祀的环节都要格外的小心谨慎,祭品,祭祀的方法,参与人员,恪守的礼仪,选取的地址,都要万分小心。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禁忌。”云希明补充说,“古人迷信,相信有些事情,或者有些事物不吉,万万不能在祭祀的时候出现。比如在院内东南树索罗杆,不得污秽,不许在神杆下拴马和喂家禽。祭祀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更衣,不能喝醉酒,不得食肉动荤,不参加吊丧,不到有病人家问病,不得淫邪玩乐,总之一切不吉利肮脏的事都不得参预。祭祀日子还有十二禁忌:一忌意不诚笃,一忌仪度错乱,一忌器物不洁,一忌生气口角,一忌衣冠不整,一忌闲谈外事,一忌喜笑无度,一忌长幼无序,一忌投犬顿器,一忌刀勺声响,一忌内祭未毕,不洁出屋,一忌外祭未毕,不洁入屋。沈阳满族在祭祀中还祭神马,满语称他合马。神马拉车,不许女人坐。神马死了,要埋葬,不许吃肉。神马又称祖马,享受很高的礼遇。在山东地区,祭祀用品如烧纸、纸元宝等祭祀用品要远离邻居家门。居丧的儿女不得进入邻居以及亲朋好友等的家门。”
“没想到一个祭祀竟然这么麻烦,这要是举行一场祭祀还不得准备一年啊,劳民伤财的。”王娜姐说。
“劳民伤财倒是不假,但是祭祀可并不是一年只有一次的,在古代乃至现在,仍有不少日子是可以祭祀的。”我说,“比如清明节:四月初五,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因与寒食节相邻也就成为了扫墓祭祀先人的节日。还有端午节:五月初五,为驱虫需要祭祀。再就是鬼节:七月十五,中国传统称中元节,民俗中称鬼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会,但其是来华以后才有定为这天。还有些现在已经不常见的,像是十月初一:称之为寒衣节。据说起自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所谓十月一日送寒衣,哭倒长城千万里,抱骨回乡。十一月十六:此日祭供有请求佛主超度亡灵的意思。
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送灶神、祭祀迎春之日。同时,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祭供,以消罪生福。另可按逝者卒日进行祭祀。”
“这么多日子都要做祭祀啊,那阴阴,你看看这个壁画,他这是在作什么样的祭祀?我怎么看着都没看明白,这里面一个女人是谁啊?”王娜姐问。
第五百三十五章 画中人(上)
说话间我们已经把整个墓室里面的壁画查看了一遍,墓室的四面墙上,分别画着四幅不同的壁画,大略的扫视了一遍之后我们可以确定,这四幅壁画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描绘的,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排列。王娜姐说的问题我也注意到了,确实,这个古墓分明是左慈古墓,坟墓中也有多处痕迹表明这坟墓属于左慈其人,然而这个空荡荡的墓室之中除了四幅壁画别无他物,并且这四幅壁画看上去跟左慈没有半毛钱关系,画中的主人公就竟然全都是女人,不是一群女人啊,是一个女人,所有的壁画都有着同一位女主角。
东边那面墙上,画着的一个女人,坐在一个高高地台子上,看样子地位非常的尊贵,她半倚半靠的歪在高台的椅子上,看上去十分的惬意慵懒。而她的脚下竟然有很多的人跪地叩拜,只是那些人似乎都没有穿什么衣服,上身竟然都是****的,而且以男性居多。正幅壁画显然是有所突出的,那些跪拜的众人画的非常的小,看上去密密匝匝的像是很多小蝌蚪一样,唯独那个女人的形象,竟然画的格外的高大。那女人被描绘的非常的精细,五官分明,只是却并不像是一般的女人那样眉眼精致,竟然五官长得十分的粗犷,脸盘很大,五官分布的也很分散,她的手脚都特别的长,异于常人,显然这个女人天生就是一个怪胎,长得并不正常。
“我的天啊,这个女人怎么长长这个样子。”大哲现在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也跟着过来凑热闹。
“古代往往把一些古怪的人拿出来区别对待。有的人长得异于常人就会被视为不祥之人,而有的人则被认为是神明投胎附体之类的,被供奉起来。看这个女人的地位,她显然是幸运的,是后者,被人供奉着,养尊处优,地位颇高。”我说。
“不过看她的样子,她虽然慵懒尊贵,但是五官似乎没有什么表情的刻画,感觉不是很开心的样子。”王娜姐说。
“自古以来,皇室啊,神女啊,圣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