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女厨神-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日夜忧虑,这几个月衰老得十分厉害。
  眼睛看着朝堂上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大臣们,都看不清是哪个在吼、哪个在叫。
  旁观不远处的太子,气定神闲、面无表情,竟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皇上竟不由得有些羡慕起来了。
  太子到底年轻,自己的身子骨当真是不行的了。更何况,这几天又被月华给气着了,只感觉头一阵阵发晕,看着众人吵闹,心烦得厉害。
  皇上终于忍无可忍,猛地一拍龙案,大怒道:“都给我闭嘴。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到底有没有好法子?抗旱也不成、赈灾也不成,白领俸禄的一群混账!”
  众人这才渐渐停止了争吵,看向龙案后气得脸色紫涨的皇上,终于都不说话了。
  太子候着大家都安静了,转脸对皇上道:“父皇,北地旱灾严重,打井也很少出水了。不少百姓开始往山里去。”
  “更有成群结队往南方去的。若是不疏不堵,早晚成为大祸。我倒有一个法子,就是不知道父皇可同意?”
  皇上眼睛一亮,定定地看着太子,道:“先说出来大家听听。”
  太子一顿,扫了一眼众人,见大家都看着自己,这才沉声道:“国库空虚、银钱不多。”
  “上回让生意人缴纳的捐税,也用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我看百姓们要的不是银子,而是一口吃食。”
  “咱们的粮库也早就开始开仓放粮了。只是,光出不进,粮仓不久就要空了。若是这样,当真就要天下大乱。”
  “北地不少地主、富户,手中存粮不少。不如朝廷出钱,买了后在各地施粥,暂且渡过这个难关,百姓们也不至于流离失所。”
  “若是都去了南方,沿途扰乱百姓不说,到了南方,也是给南方裹乱。再说了,南方的情势也不容乐观。”
  “南方的粮食一路运过来,只怕也会被这些流民所劫。官府出面,便又是一场冲突。若是传出官府镇压流民的话来,只怕到时候事情闹得不可收拾。”
  “万一惹得天下大乱,西南再趁机出头,只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咱们好不容易统一的成国,或许便会分崩离析。”
  此话一出,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个老臣道:“太子深谋远虑,臣等佩服。皇上,成国统一不到十年,西南之地恐还有元国余党,对成国虎视眈眈。”
  “若是因为一口粮食,咱们自己人这边先乱了起来,西南趁势而起,当真有战争之忧。”
  大家都纷纷点头。
  皇上看了看众人,冷笑了一声,“不过就是这么个主意。以为谁不知道吗?说得容易,买地主们的粮食,银子呢?国库里可有银子?”
  说完,白了太子一眼,皇上道:“上回你出主意让那些生意人捐税,只怕大家都已经怨声载道了。这次你打算再去哪里弄钱啊?”
  太子淡淡一笑,道:“父皇,这次的事儿也有法子。直言告知地主们,我们国库银钱紧张。”
  “所购余粮,只可以先付一半,余下的钱款待三年内补齐;或容以后国库充盈了再补。”
  “或者,需要缴纳地税的,来年用地租税抵销。如此这般,便可以出半价而得全货,两相便宜。另有皇命颁布,谁敢不从?”
  “况且,此时流民已出,地主们家有余粮,只怕也心中惶恐。准他们留下三年口粮跟种子,其余务必卖给官府,不从者重责!”
  众人心里都是一震,却都不说话,都看向皇上。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说起来,太子这主意有些……不要脸!不过,确实也是个解决问题的好法子。
  众臣工或府上或老家,可有不少是大地主或者置办了田地的。若是如此,自己家里可是要大出血了。
  不过,下了朝赶紧派人回老家说一声,把粮食多多地藏起来,还来得及!!!
  上回,让生意人缴捐税,臣工们家有生意的不多,所以大家出钱的也少。
  倒是听说宁将军跟三王爷出了不少,哈哈哈……
  可是,说起来田地之事,恐怕不少大臣都有那么几十上百亩。或许,家有上千良田的也不少。
  只是,此时国难当头,太子出这么个馊主意,皇上又正火烧眉毛,哪个敢跳出来反对?!
  所以,想来想去、说来说去、比来比去、搞来搞去……竟是没有比这个主意更好的了。
  不少人心里暗暗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倒是无人敢出来反对。
  皇上细细想了一想,也暗暗点头。
  不过,想起来前头的部署,又皱起了眉头,看着太子问道:“从南方调集粮食之事,就作罢了吗?”
  众人相互看了看,议论纷纷。
  “从南方调集粮食,劳力费神不说,也恐沿途被流民劫掠。”
  “但是北地大旱,南方便是粮仓,不调集也得调集。”
  “皇令都已经下了,朝令夕改只怕下官跟百姓们牢骚满腹。”
  “……”
  太子示意众人安静,道:“调集粮食还接着调集粮食,从南到北,咱们只要有官兵随行,无人敢动。”
  众人却有些不大赞同,道:“人饿极了还吃人呢,还害怕什么官兵呢?”
  “只怕想找愿意送粮的百姓,也不好找呢。”
  “百姓哪行,成国那么多货帮,干脆还是找货帮啊。”
  “……”
  太子眼睛一闪。
  是啊,梁氏货帮现放着呢,联通成国、元国的梁氏货帮,怎么倒把他们给忘了呢?
  只想着让南方那些官衙强征民夫,他们的腿脚怎么有货帮快?
  何况,还有那么多大车、骡马,可不是一会儿半会儿就能招够的。
  太子赞赏地看了一眼那个提议用货帮的官员,道:“用货帮运粮食是个好主意。”
  “等下了朝,户部便派人去找梁氏货帮接洽。他们在成国各地都有车马、分号,召集也容易。”
  “朝廷没钱给他们,只说免梁氏一年税银便了。”
  见大家纷纷点头,太子便看向皇上,问:“父皇,跟地主半价购粮、找梁氏货帮从南方运粮,如此安排可好?”
  皇上看着自己的儿子,既欣慰又有些嫉妒。
  到底自己老了,带着一众老臣讨论了几天,这样的主意都没想起来,还是太子挑头拿了主意。
  看着是让自己点头,其实就是给自己个面子罢了。


  ☆、588 意料之外

  这日,云叶正在别院歇息,便听王叔说“齐庄头来了。”
  云叶去了前院,见京郊的几个庄头都来了,便是一惊。
  果然,齐庄头道:“夫人,咱们也是有事儿才敢过来打扰。朝廷下了文书,让成国有田五十亩以上的家户,卖粮食给官府衙门呢。”
  云叶皱眉,“还有何说法?”
  齐庄的田地大多种了菜了,粮食的产出倒是不多。旁边的几个庄子倒多是种粮食的。
  见云叶问,齐庄头便把官府衙门的告示说了一遍。
  云叶听了,便是一阵冷笑,“半价收粮、以后补款,这不是百姓说的打白条吗?”
  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都道:“夫人,咱们自己私下里说说可以,若是被官差们听了去,只怕还不好呢。”
  “官府行文上说,若是有抵抗不交、藏匿粮食的,要徒刑三年、罚没家产。”
  “还有诸般律法,咱们一时也记不住。总归,只怕非卖不可了。”
  齐庄头道:“咱们的粮库上一次可卖了不少。若是再照这样下去,这几个庄子上的人口粮可就不够了。”
  另外一个庄头便道:“夫人,官府倒是说了,户主可以留够三年的口粮跟种子。”
  “只是,土地的户主是宁府,咱们村子上的百姓可不在列。夫人,您看这事儿可怎么办?”
  云叶也没有想到竟然又突然出来这个事儿,一时也有些生气。
  自己上次便缴纳一万两银子的捐税了,这次再把库里的粮食都卖了,当真庄子上的人不够吃,早晚也是个麻烦事儿。
  宁寒又不在,这可怎么办呢?不是官府照顾朝廷大员们吗?
  看来,现在连这些人的利益也不顾了啊。朝廷当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吗?
  说起来,宁府的粮食是足够缴税的,只是,若老天当真三年不雨,朝廷可真就没饭吃了。
  家里人当然饿不着,只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宁府也难独善其身。还有梁府跟丁府,可都是没有田地的家户。
  云叶皱着眉头,苦苦思量,一时竟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政府行为,一个家户还真不好说什么。再说了,这也是为天下百姓好的事儿。
  齐庄头看了云叶一眼,道:“官府衙门的差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