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户人能干,有时候上不了台面,多数是因为没有文化。就像现在,派人出去,起码要认字会记账。
老冯还凑合,老李就不会!
老李见被委以重任,心中激动却又有一丝心慌。来来去去就是村子、城里,可从没有出过远门啊!
云叶也看出来了,却又不好直说,只道:“你们小心着些,第一次去那里,跟着王叔,能不分开便不分开吧。有什么事儿,多听王叔的,需要雇人,你们一齐把把关。村子里能找几个可靠的庄头更好。以后凡事交给他们,咱们这边儿也省心。”
庄稼不需要时时看顾,只要找几个放心可靠的人,这边不时过去看看也就是了。
见众人都点头,云叶看了一眼宁寒。
老是自己吧嗒吧嗒不停,倒让人看轻了他。云叶恐这男人在众人面前没面子,示意宁寒说两句。
宁寒老神在在地坐着,并无不快。
看自己的女人如此能干,宁寒得意还来不及呢,怎会跟她争风吃醋,在一群老农面前抖威风?
不过,却体会到了云叶的体贴。
见众人都看过来,再听听院中一群孩子跟宁宁大呼小叫玩得开心,宁寒道:“我看村子里的孩子不少,现在你们都雇得起流民做工,孩子们便无须日日下地。我从城里派两个夫子,村里找地方开个学堂吧,以后记账写信也方便。”
众人一听,都睁大了眼睛。
对呀,怎么没想到这个呢?
小冯年轻嘴快,手一拍大腿,激动地脸都红了,“我也去学堂,可再不当睁眼瞎了!记个账都不成!”
村长笑着嗔道,“也不看看你多大了?跟你儿子坐一起,不嫌丢人?!”
众人都笑。
云叶挑眉,这个事儿自己倒真没想过,光想着赚钱做生意了。人才的培养,虽说社会这个大学校很重要,但是基础还是要在学校里打!
村长乐呵呵地道:“好!咱村就是没个学堂,以前就是个温饱,哪有余力供学生?!现在好了,孩娃们也不用野马般在村里祸害了,个个都给他套上笼头!”
这个事儿既然是宁寒提起来的,自然要有个说法。
云叶道:“束脩便不要孩子们交了,我们出吧。只是这吃住我们却不好管。”
众人一听,都忙摆手,“那怎么能行呢?咱们村的孩子上学,哪能让夫人出钱?夫人,可使不得。”
“不过两个夫子,一年才有几个钱儿?就这么定了。”云叶摆手,“说起来,孩子们学了本事,我这里也是用得上的。再细的,你们商量着办吧。我这里只管领夫子来。”
村长激动地脸都红了,“夫人,我们管夫子吃住,您就别管了,铁定安排得妥妥的!咱们村的孩子可不少,七到十五岁的,我看怎么也有一百!”
老冯点头,“可不是嘛,夫子要辛苦了。”
过去孩子多,哪家没几个学龄期的孩子。
不过,十四五岁的孩子顶个大人使唤,或许不上。还有女孩子,能去的不过三成!
如此便少了,就按一百个算,两个夫子也够吃力的。
不过,因为没有双休日,天天上课;又不像现代的孩子学这么多门,应该能排得过来。
再说了,冯村的孩子上学,不过就是认字、记账,能考举子、走仕途的才有几个!
看孩子学得差不多了,年岁也大了,家长也不会让他们再上的。
所以,来来走走很快的。又不像现代,从三岁幼儿园到三十博士毕业,一上二十多年!
如此想着,云叶便道:“两个夫子就两个夫子吧,若是不够,再从城里请。只管让孩子们过来吧。”
此事便说定了。
宁寒问:“那些流民你们是如何打算的?”
村长有些皱眉,“说得是,现在有工做,天也热了,他们呆在这里还好,总归不是长久之计。不如,我们慢慢劝他们回家?说起来,只要家里有吃有喝,谁愿意外出讨饭啊。”
宁寒道:“嗯。背井离乡,人心不稳。等元国那边安稳了,自然还是劝他们回归故土是正经。冯村不大,若不是有个河道,安置他们也难。”
“菜地有工可做,他们心也安稳。只是,盖房子、养老人,可不是做几天工就够的。若他们愿意在此处安家,倒也不用驱赶,河岸两边便划归他们。我派人通知衙门,过来给他们登记造册,并入冯村;再给他们按人头发放些许贴补、权当安身之资,也就是了。”
此话一出,屋里瞬间便安静了。众人屏住呼吸,鸦雀无声。
门外艳阳高照和风微微、孩子们的笑闹声传来、厂里做工的人在院中忙忙碌碌……
明明是安静祥和的世界,村长和老冯几人,却渐渐地出了一身冷汗。
能命令知府衙门的人,我的娘啊,这人到底是多大官啊啊啊?
见众人呆愣愣地不语,宁寒微微皱眉,“将流民并入冯村,可有不妥?”
村长几人猛地回神,见宁寒皱眉,吓得脸都白了,忙道:“妥当!妥当!”
宁寒战场杀人无数,身上煞气重,不过一丝脸色,便让众人噤若寒蝉。
见宁寒说完,众人渐渐变了脸色,云叶便知道他们被宁寒的身份给吓住了。
自古民怕官。
宁寒言语中无意带出自己比知府还大,庄户人连里正这个不算官的人都怕,陡然面前坐着一个天大的官老爷,能不害怕吗?
村长和老冯还好些,小冯和老李立即便不敢再看宁寒了。
☆、301 打起来了
自己一言冷了场,宁寒岂有看不出来的?见众人胆怯,也不以为意。反正自己的话也说完了,便低头喝茶不再说话。
云叶笑了,道:“事情自然是个好事儿。冯村添人进口、流民安心住下,大家都一团和气,当真是个大好事儿呢。不过,说到安置,光搭茅草庵可不行,夏天虽不冷,下雨便糟了。到了冬天,更是无法住人。我看,先帮他们盖房子倒是正经。”
宁寒看了一眼云叶。
这女人就是个热心肠,人家愿不愿意留下还不知道呢,她就开始张罗盖房子了!
老冯道:“夫人说得是,若想让他们安心,只怕是得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说到盖房子,其实也简单,大堤走远些,取土、和泥,找几个帮工的,便可以垒墙。上梁的时候,请个匠师也就齐了。”
过去盖房子简单,只要有地,和泥垒墙、茅草覆顶便可。
讲究些的,和泥时掺入稻草,切成四四方方、半平米大小的砖坯,摔打后、晒干了,便可以垒墙。再用泥巴抹了缝隙,便是一个挺好的房子了。
最高端便是青砖瓦顶的,就只有极少数富户才能盖得起喽。
所以说,麦子收了下来,麦秸多得是,地里挖土和泥、买些木料做檩子、再架上大梁,一个家便有了。
除了木料和人工,其他几乎不花什么钱的。
哪像现代社会,一套房子一辈子收入也买不起。真是混蛋!
几人正说着,突然有人跑过来找村长。
一个半大孩子气喘吁吁地道:“村长,快去看看吧,西边菜地打起来了!”
众人都吃了一惊。
村长忙问:“说清楚,谁跟谁啊?”
“就是老林跟他家的雇工。他家雇工不是个流民嘛,那人说老林给的工钱不够、又不管饭,吵吵嚷嚷不愿意。老林不愿意加钱,说要是敢当场辞工,以前的一分不给。那人闹起来了,几个流民也向着他。”
“推推搡搡的,也不知道谁先动的手,把老林给打了。旁边地里咱村的人不答应了,一帮人要打那些流民。哎呀,反正他们让我来喊你,你快点儿吧!再晚,打死人可就糟了!”
云叶忙道:“村长过去看看吧。”
村长忙跟两人施礼,急匆匆地往外走。
老冯也忙跟上,有些郁闷。
真倒霉,今天夫人当家的来了,就让他看见这些事!
见村长和老冯走了,宁寒也站了起来,“咱们也去看看。”
其实,云叶也是有些揪心的。
若是闹大了,可不得了。打起群架来,最容易出人命,却又最难找当事人的。
若是流民们心里拧成一股绳,跟当地人冲突起来,可真要血流成河了!
西地不远,众人也不上马,走着去了。
宁宁被卫萍几人带着,还呆在厂子里玩。那样冲突的场面也不适宜孩子在场。
村长和老冯几乎是小跑着去的,很快便到了西地。
果然一群人正打得厉害,好在还都没有拿铁锨、抡棍子的,否则,伤亡就重了。
不过也有几个脸上都是血,估计是鼻子破了。
更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