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轩辕金一双手都伸的麻了,还是不见依然把金册和金印交给他,不由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看今天这架势,估计他还得再多跪半个时辰。
又过了许久,眼看着吉时将过了,傅依然才慢条斯理的把金册和金印交在轩辕金手上,口中说道:“摄政王请起。”
第四十五章 科举风波之运筹帷幄
“谢圣女皇隆恩。”轩辕金咬着牙,站了起来,感觉自己的双腿都快不是他的了。
“圣母神皇,天命所向,圣明称誉,万岁万福。”众人跪地齐呼道。
“礼毕。”承礼官大喊了一句。他左手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脖子,等着喊这一句已经等得脖子都长了。
终于散了,朝臣们抖了抖站麻了的双腿,三三两两的离开了册封台。
就在轩辕金册封摄政王的同一天,晋国四皇子凌紫陌正式登基为帝。在此之前,晋国的通告国书就已经到达大运。
傅依然大笔一挥,写了份祝贺国书,盖上大印,算是表达了对他的祝贺之意。毕竟与紫陌相识一场,甚至有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碰面了,要不要再多表示一点呢?
傅依然托着腮帮子想了半天,终于在盖的国书大印旁,加了个不明显的心形记号,以示自己对他的思念。后来又觉得还不够诚意,便又在旁边画了个大磨盘,代表紫陌,然后后边又加了个小磨盘,代表金陌。以表达她对他的一点点歉疚,毕竟他的儿子现在只归她一个人养着。
几日之后,晋国皇帝紫陌,收到这封加足了材料的国书之后,对里面的深意彻底研究了三日,都没明白大运女皇这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天底下从未有哪个皇帝像傅依然这样暗号传情的。或许紫陌根本也不会猜到当时曾与他春风一度的女子,会是大运现任的皇帝吧。
在这之后,满朝文武同加参详,最后认定大运女皇多半是想说,大运心愿晋国,像磨盘一样足实,多子多孙。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大运皇帝的诅咒,诅咒晋国没有子嗣,毕竟磨盘乃是一件死物。
不过在今后的五年,晋国皇帝果然一个儿子也没生出来,倒是事实。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
转眼之间又是阳春三月。
三月份是京城挖地沟的日子,所有的地下水、地下井,都挖开了,把里面这些脏东西都掏空。
三月份在京都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日子。臭沟开,举子来。
天下的举子全都来到京城,一心想考取功名,能当个官。有的想当清官为民造福,有的想当赃官,为祸一方的。但不管是哪种,都只为了一个目的,做官。
自古科举考试中了的,都算是天子门生。大运的科考,一直都是由皇帝亲自负责、主持的,轩辕金不便插手,都交给了傅依然全权处理。
这次是傅依然自登基以来,第一次主持科考,米虫当惯了,也该爬出窝里活动活动筋骨了。
前几界筹备科考的都是七大氏族里的人,考中的举子也多是氏族公子,科举考试有明显的倾斜性。
近年来朝堂之上氏族和庶族之间的战争越演越烈,到了依然为帝之后,就更加的白热化了。
其主要纠结就在于轩辕金的册封。轩辕金本是庶族出身,自册封摄政王正式掌权以来,大大提拔了不少庶族中有本事的人担任朝廷要职。致使七大氏族对他意见极大。
傅依然的想法是不管氏族还是庶族,只要有本事都可以用。她也根本不想把界限划分的太过明显。
筹备科举的副手,傅依然从翰林院选了两个人:一个是杨松柏,据说是翰林院的首席大学士学术渊博,曾主持过一次科考。
另一个人耕渔樵,这家伙名字有意思,很有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朴实感,依然二话没说,就直接提过来。
在御书房见过杨松柏和耕渔樵之后,傅依然对他们的印象相当好。那是两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看起来一副很忠厚、正直的样子。
当傅依然问起他们对科考的意见时,两人侃侃而谈,大批时下科举的弊病,历数氏族门生的霸道。
科考之中,官官之间相互遮护的事,依然也知道,科场漏题也大多是漏到这些名门氏族的手中。而今唯一能平衡这一关系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这些氏族和庶族分开考试。但如何实行,就得费一番功夫了。
吃中饭的时候,轩辕金来了。
“忙了一上午,累了吗?”轩辕金难得声音柔的能滴出水。
依然听的直起鸡皮疙瘩,咽下嘴里的香酥无骨鸡,说道:“嗯,累了,所以提前吃饭了。”她一见他就觉浑身不自在,就连表情也变得僵硬起来。
面对这样的情境,再多说一句都嫌多了,轩辕金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了。他跟依然的关系,似乎越处越僵。甚至很多时候,连他都不知该怎么面对依然了。
他知道依然怕累,不想过操心的日子,便把所有的朝事都背在了身上,本以为这是在心疼她,没想到这样也是错的。或许他该学着放些权给她,让她也亲身体会一下,做皇帝的艰难和辛苦。
依然望着轩辕金的背影,忽然有些食不下咽了。她也不知自己为什么和轩辕的关系搞得这么僵,他从一开始确实有利用自己之嫌,但是自己能有现在的地位,能像现在这样过着安稳的生活,他也是最大的功臣。
唉!真是的,越活越乱了。傅依然再也没有吃饭的心情,干脆扔了筷子,转身去了御书房。
傅依然在御书房想了一天,终于决定玩一手绝的,让这些氏族大家们想破脑袋都想不出她要做什么,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她若这样做的话,算是间接的帮了轩辕金,让他的地位更加稳固。
权衡利弊,现在傅依然没有选择的只能站在轩辕金一边,大运有轩辕金一天,就有她傅依然的活路。若没有了轩辕金,凭她一个人的本事,根本玩不转整个王朝运作,到时候恐怕朝堂里这些豺狼、虎豹们瓜分的连骨头都不剩了。
不知什么时候,她跟轩辕金已经像是一根绳上拴的两个蚂蚱,再也离不开彼此了。但是了解到这个事实,却让傅依然心中郁闷不已。
她一生的命运并不想跟任何人拴在一起。
※
第四十六章 科举风波之官宦子弟
第二日上朝,重臣商议完国事,傅依然忽然对各官家子弟的学业表现的异常关心。频频问起幼时一起曾在文和殿一起读书的侍读。并提议要选一天作为‘官宦子弟日’,将在那一天对所有官宦子弟大加封赏。
皇上这意思莫不是要大捧氏族名门?
满朝文武中有嗅觉灵敏的,已经猜到其中的不正常因素。摄政王与女皇不和,这在大运也不是什么新闻,难道女皇竟是向借机提升氏族的势力,跟摄政王打对台吗?
氏族名门官员立刻对这个提案大家推崇,尤其一些家里有子嗣想做官为宦的,乐得嘴都歪了。齐声跪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傅依然见计谋得逞,掩袖偷笑了几声,递给杜佑成一个眼色。
杜佑成心领神会,上前启奏道:“启禀皇上,臣下有一个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他说这话时,面露难色,仿若一副很难启齿的样子。
傅依然心中暗乐,杜佑成太厉害了,做戏也做的这么老道,连脸上的表情也演的这么逼真。
“杜爱卿,但说无妨。”傅依然大方言道。
“科举考试不日就要举行,臣下想不如科考前日,就作为对氏族弟子大加封赏之日吧。”杜佑成奏道。
“这……恐怕不妥吧。”傅依然故作迟疑道。
科举前日定为封赏之日,这莫不是在暗示群臣要借科举之机大封氏族了?立时就有一些氏族官员想要响应了。但还是有不少人,眼睛余稍瞧向轩辕金,等着看他的反应。
此时轩辕金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仿若他们谈论的根本不关他的事。
重臣见轩辕金没任何反应,吴尚书大着胆子上奏道:“启禀吾皇,选在科举之日为官宦子弟日,既弘扬了学法,又鼓励了年青人,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啊。”
他话音刚落,立刻有人附和道:“吴尚书所言极是。”
所有氏族权臣都跟着附和:“应是如此。”
傅依然装模作样的叹息了一声,道:“既然大家都觉得可行,此事便决定了,着礼部拟旨吧。”
于是一个颇为搞笑,而又稀奇的‘官宦子弟日’便就此定了下来。所有的朝臣都认为这一日必将成为氏族子弟飞登龙门之日。
至于傅依然和杜佑成在金殿上的一场表演,自是提前商议好的。无论有什么事傅依然都不会瞒着杜佑成,而这场戏若没了杜佑成这个标准的氏族,便无法唱的圆满了。
下朝之后,傅依然没直接回寝宫,转而去了御书房。科考的筹备工作在杨松柏和耕渔樵的努力下,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傅依然相信他们的能力,这事倒不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