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狗蛋儿就跟没听着似的,转身就走了。
俩人各自吸溜着面条,狗蛋儿歪侧着身体端着饭碗,给楚亦锋后脑勺看。
楚亦锋运气再运气:“你姐给我脸色看,那是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臭小子,你吃着我做的饭,你好意思吗?”
狗蛋儿嗖的回头,怒视楚亦锋。
“跟谁瞪眼?”楚亦锋用下巴点了点茶几方向的卷子:“你是笨蛋吗?全是大红叉。”
狗蛋儿腾的站起身:
“我瞪眼怎么了?我跟你摆脸色有什么不对?那你姐呢?你姐也是无关紧要的人,她还上门骂我爹娘呢,还不给我和我哥好脸色瞧呢,我给你后脑勺看就不错了!”
楚亦锋端着筷子,看着忽然暴怒的狗蛋儿,他哑然了。
沉默了半响,也知道狗蛋儿一直在盯着他瞧:“坐下吃饭。”而实际上,他自己却无法下咽。
连狗蛋儿都能耿耿于怀,毕月呢?那被骂的丈人和丈母娘呢?
毕铁刚进屋看到俩人吃饭还纳闷呢:“你来是有事儿啊?”
楚亦锋抿抿唇,问了几句咋才回来?说狗蛋儿岁数小,不能让他开煤气罐。
直到离开,他都没好意思说上次态度不好,就是想来转转。
——
远在东北的赵家屯,这个屯子不大,风景如画,人口不多,贼拉能喝。
村里的很多人,遗憾回味春节期间毕家的招待。
但这次回来的是女眷,他们也只能送菜送块豆腐的进小楼里转转,不能坐那东拉西扯的一天喝三顿。
是的,小楼,还是个三层小楼,那小楼很突兀的立在这个小山庄里,是前不久刚盖好的。
小楼的主人姓毕,从前出名的破落户。
当初村里的人家分两伙,一伙绕着这家人走,还给他们白眼看,另一伙呢,是真的给予过很多帮助。
而现在,毕家却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富裕人家,尤其这小楼一盖好,房子啊,在老百姓心中,那才是真正有钱的代表物。
以至于房子没盖好前,村里人对于毕家一夜乍富,众说纷纭。有靠谱的猜测,也有不靠谱的说法。褒贬不一。
迷信点儿的,背后说是挪坟地挪的,所以穷了大半辈子的毕家,忽然牛气了。
还有爱胡说八道编瞎话的,说是在京都的毕月和毕成,捡到了什么宝贝,毕家这才有钱的。
但大部分的人,都猜连嫁出去的毕金枝离婚都没闪腰岔气,是毕铁林蹲监狱蹲的好哇,在那种地方认识了贵人。瞧到没?提前释放,出来就富了,真是塞翁之马焉知非福。
总之,各种说法里,总是跟天上忽然掉馅饼砸毕家头上能扯上点儿意思。
“运气”二字,也带出了多多少少的酸意。
包括上一回毕铁刚和毕铁林回老家过年,挨排请村里人吃饭,别看大把撒钱买菜买粮那么请客,但没用,私下里还是会有人提起毕家直撇嘴,心里揣着保留意见。
但自从毕家小破土房扒掉,雇佣村里壮劳力盖房,工钱不差,还是三层小楼,连县城都没有这样的人家。
等真的竣工那天,由于毕家没回来顶门立户的,它就静悄悄地伫立在那,没放鞭炮,没有暖锅,却让很多人心态变了。正所谓高出一点儿有人酸,高出很多就只剩让人羡慕了。
所以这次刘雅芳和毕月回村,包括前两天跟着一起回村的毕金枝,谁离老远都跟着打声招呼,村里人异常热情。
从前关系好不好的,都知道给摘把菜送来,还有支使家里的小子们上门去给拾掇拾掇边边角角,邻居胖婶儿也一直围着刘雅芳的身前转悠,帮着烧屋子。
每天这小楼里,大门敞着,总有人进院子,或者站墙头扛着锄头冲刘雅芳喊几句:
“铁刚和铁林啥前儿回来啊?”毕月有时正睡午觉都能给喊醒。
而此刻,晒黑了的毕月站在二楼的拐角处,听到楼下又来人了。
她还以为是大山哥他娘叫她们去家吃饭呢,结果就听到她娘在嘱咐她舅:
“丰和啊,你姐我也不是开银行的。你多寻思寻思过去那些苦日子,别给你钱你就零扯了,少烂花钱。
去掉补房子钱,你别大吃二喝。给你儿子买点儿吃的,那也算我这个姑姑的心意。再给小燕买两件衣服啥的。”
刘雅芳都将钱递过去了,姐弟俩拽着人民币一人一半,她又往回拽,一脸担忧:
“哎呀不行,我咋觉得你这么不靠谱呢?你让小燕来,姐再给你加二十。”
“姐,你可真墨迹。没有我,你认识她大贵姓啊?我才是你亲弟弟。”
“你说我为啥?我……”
毕月下了楼,瞟了眼俩人手里的钱,目测三百块左右。
而楼下的俩人听到脚步声,毕月觉得她此时真没看错,那俩人看见她就跟遇见鬼了似的。
刘雅芳松开了钱,刘丰和倒是拿着了,但他没揣兜,就那么捏着一沓子,仰头看毕月,吱吱呜呜道:“外甥女,舅来给你送小米来了。”
“谢谢啊舅。”说完,毕月转身就去了客厅,不紧不慢的拿水果刀切西瓜。
刘雅芳心里更含糊了,推了把弟弟:“你上楼睡觉,明早早点儿回去。”又使劲拽了把刘丰和的衣角,小声警告道:
“你揣好了,别给我嘚瑟丢了。我告诉你,过两天倒空的,我就去你家问小燕。”
等刘丰和上楼了,刘雅芳脸色不好看,先发制人质问毕月道:
“大妮儿,你不用给我摆脸色。
咱今年指定是不能回来过年。你娘我忙活一年到头,省吃俭用,还搁你那饭店干活。
我问你,就是雇别人也得开那些钱工资了吧?你就这一个舅舅,我给他,不应该吗?你还有个表弟呢,俺们老刘家就那一个根儿。
冲你表弟,我也不能让你舅家住阴天下雨漏雨的房子吧?
完了他姐住小楼?好看吗?好听吗?你爹你小叔……”
毕月疑惑:“娘,我没说啥吧?得,我上楼睡觉,希望他不是拿你钱去堵。”桃桃说过年啦,书友们,ytt桃桃祝的读者们,祝腾讯的读者们,以及咪咕等等所有能看到这本书的书友们,祝你们新的一年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顺意。我很感恩生活,我更珍惜遇见,虽然这几天的章节都是在经常被电话打断,经常被门铃打断,经常被这事儿那事儿打断,写作状态不够专注,但我会在年后尽快调整,争取假期结束就开始进入加更状态。谢谢所有这一年来给予理解和支持的书友们。我的新年愿望有两个,一个是这本书完结时,好与坏,你们看完了能觉得少点儿啥,我就满足了,可以了,要啥自行车。还有一个是,希望下本书百万存稿。你们呢?你们的新年愿望是什么?有没有设定目标?愿我和你们都能够梦想成真。
第五三七章 不是妥协是体谅(二合一)
毕月一副无所谓给不给钱的状态,说完就上楼了,看起来真打算不较真儿了。
刘雅芳却愣了,望着上楼的背影,她有点儿拿不准女儿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没多长时间之前,毕月和毕成刚从国外倒货挣回来第一笔钱时,那时候手里有好几千呢,当时她只给弟弟丰和二十块啊,女儿站在后院儿,就能跟她一顿大吵大闹。
因为二十块钱,给她气哭了,大妮儿也哭的不行,大晚上的,还气的跑出家门。
现在是三百块钱,这刚过多久的事儿?咋态度大变样了?
刘雅芳有那么一瞬,觉得太不真实。
刚才以为又得一顿吵,被抓包那一刻,她甚至都觉得加上丰和,她们仨不得吵乱套啊?
所以她才先发制人说了一大堆,结果啥事儿没有。
刘雅芳顺手捡起毕月吃过的西瓜皮扔进垃圾桶里,拿着抹布擦了几下桌子,手上的动作一顿,客厅里响起了她安慰的感慨:
“丫头长大了。”
……
而毕月是边摇头边上楼,她不用回头都知道她娘在盯着她瞅。
三百块,三百块在八十年代的购买力,理由说出花来,不是救急借钱,是白给,是给了好吃懒做、奸懒馋滑的舅舅,说实话,心疼死她了。
她都想抢回来给家里这几个人花,可她不能那么做。
刚才她娘和她舅看见她就跟大白天遇见鬼了似的,她舅被抓包,爱啥表情啥表情,可她娘那个模样,不知为何,毕月觉得那样的刘雅芳看起来太脆弱。
那表情让人看起来心酸。
当父母的,不管钱,想贴补给谁还得看儿女脸色,被抓包了,得靠大嗓门先说一通给钱的理由,像是声大就占理一样。
她娘在京都的这段日子,虽然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