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独有偶。
汉高祖刘邦早年身为一个村干部,有一次,他碰巧看到秦始皇出巡,场面十分壮观,就忍不住感叹道:“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
还有西楚霸王项羽,他早年在会稽看到秦始皇东巡渡浙江,车被华盖,人马威武,备极尊贵,也是眼热得不得了,感慨地对朋友说:“像他这样真可以取而代之!”
大家要知道,这时的秦始皇已经统一了天下,正威加四海,权势熏天,竟然有那么多人对他的工作岗位有想法!
而千百年来,让人产生无限感慨的是,这么多眼热皇帝岗位人中的这哥仨儿,出道的起点都是很低的:陈胜是贫农;刘邦是村干部,其实也是赤贫;项羽虽然出身名门,到他这儿也没有啥了。
所以,怎么也不能说刘秀同学少有大志,他上大学了志向也不过如此。在太学读书时期,刘秀同学也是很有人生追求的,而且十分现实。就这样,在太学待了几年之后,刘秀同学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他最初进京求学时希望“学而优则仕”的热情逐渐被耗尽了,他想回家。
不过这不能怪刘秀同学,是朝廷的政策和把玩政策的人太浑蛋。
王莽的“抹桌布理论”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在太学里学习了几年,刘秀越来越感到自己将来就业形势严峻。
首先,太学生毕业后的出路成了问题。
王莽迅速大规模扩充太学的目的,不过是哄大家玩。
他不顾教育教学规律,把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有的还是老年)弄到太学研究经学,表面看是重视人才,实际上,他是怕这些人看出来他玩阴谋诡计在底下乱说,构成不安定因素。读书人对问题毕竟明白得快。
他也根本就没有打算给这些太学生准备多少工作岗位。
朝廷和地方上有职有权的岗位多的是,对不起,他的心腹亲信占完了。那几个位子你也感兴趣?不好意思,得拿钱来买。
大家别急,既然让你到太学来玩了,你就慢慢玩吧!玩够了,那就参加太学的岁试吧,大家排座座,吃果果。
太学生数千上万,可每年岁试录取的名额仅100人,即使大家多年寒窗(数年、十年,有的甚至数十年)后,争得头破血流挤进前100名了,也一般被授予一些闲散岗位。
其中,岁试分甲、乙、丙三科,甲科录40名为郎中,乙科录20名为太子舍人,丙科录40人为文学掌故。
谁要想担任实职,那以后再说,是另一回事儿。
这样,刘秀觉得在太学再待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很多同学也都觉得在太学里待着没啥意思了。
其次,王莽已经坐上一哥的位子,立即开始全面贬抑刘氏宗室。
在这方面,他成功运用和大力发展了“抹桌布理论”。
这个理论的精髓就是,对待人就像使用抹桌布,要用时拿来使劲儿擦桌子,用完了扔在地上、踩在脚下。
过去,他就是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顺顺当当地涮了姑妈王政君一把,凭着拥有最高级别伪君子的职称,他相信自己用来对付刘氏宗室也屡试不爽。
王莽运用“抹桌布理论”的多项案例成为经典,但他身后至今,运用这个理论奋起直追者层出不穷。
王莽登基并自以为坐稳后,怀着复杂的心态,怎么看刘氏宗室都不顺眼。
于是,王莽规定,凡刘氏为侯者,一律降爵位为子,削去食邑,只吃自己的薪俸。
不久,他干脆又下令:凡刘氏有爵位者,一律削去;刘氏在中央和地方当干部的,尽量找个理由给免去职务;凡刘氏干部中能找到岔子的,一律不得为官为吏。
在这样的环境下,刘秀觉得自己就是学得再好,再有水平,仕途之门也不会对自己开启。
其三,也很重要的是,刘秀耳闻目睹了新莽王朝的虚伪、无能和凶残,官府乱政导致社会乱象,他彻底失望了。
于是,刘秀决定回家乡,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四章 别人忙着造反,刘秀不急
刘秀办事,向来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没有成功的把握,一般不莽撞行事。而只要他看准的事,一旦火候成熟,条件具备,他便迅速行动,坚定不移地进行到底。
这种性格素质就是:谋后而断,慎思敏行。
性格决定命运。
虽然表面看起来,刘秀起兵,是一个由被人推动,到自觉行动的过程,而且起事之初,他还活动在大哥刘縯的旗帜下,但是,他心中始终自有主见。
这种自有主见、坚韧内敛的心理素质,和多谋善断、慎思敏行的性格素质,使他走得很快,少走弯路,一般人还撵不上;使他走得很有水平,脚步时隐时现,一般人看不出门道,他就走到前面去了;使他走得很远,一般人达不到那个境界。
刘秀离开长安回到家乡南阳郡蔡阳县乡下,再次成为回乡知识青年,继续拾掇他的庄稼。
王莽如果是个优秀的皇帝,他的新朝如果能打造一种政治清明、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局面,可能没有谁对他的一哥位子有想法。或者说,即使谁有想法也没有机会。
这样,刘秀很可能安于在家乡,通过辛勤耕作和诚实经营,成为像他外祖父樊重那样的富翁,最后终老乡间。以他的品质和能力,他也有可能像他父辈那样走上仕途,做个地、县级干部。
同时,他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将来能当皇帝。
然而,时势造英雄。
即便是做粮食贩子,刘秀依然很成功
王莽乱政激发了全国的反抗浪潮,为刘秀这样的帝王之才提供了放飞梦想的广阔舞台和施展手脚的最好时机。
这时的乡下,很不太平,除了人祸,还有天灾。大旱,蝗灾,这两个庄稼人最怕的灾难一起来了。
不过,刘秀读书是个优秀的太学生,种庄稼也是行家里手。经过精心打理,别人的庄稼收成不好,他的地里照常丰收。
蛟龙本是海中之物,在浅池里照样能翻出漂亮的水花儿。所谓的牛人,不是做某一行当很厉害,而是做任何事情都很厉害。刘秀就是这样的牛人。
由于到处兵荒马乱,加之连年饥饿,不少人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有一次,刘秀的大哥刘縯的一位朋友抢劫,被官府通缉,也株连到刘秀。为了避风头,刘秀迫不得已跑到新野县,在二姐夫邓晨家里躲躲。史家称刘秀在新野躲风的这一段经历为“避吏新野”。
刘秀在二姐家的生活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他不上学了,地又种得好,二姐夫邓晨也本来出身仕宦之家。但是,待在这儿吃闲饭,也不是刘秀的作风。于是,他就做起了贩卖粮食的生意,在南阳郡治宛城(今河南南阳市)与新野之间往来。粮食是战略物资,特别是闹饥荒的时候,这生意能赚大钱。
这时的刘秀,已经20多岁了。像他这个年龄的农村青年,多数已经娶妻生子了。而他,至今还是孤身一人。现在,他又是寄人篱下。
其实,在家乡一带,无论比什么,刘秀的条件都是不错的,娶个邻里乡亲认为不错的媳妇,生儿育女,建立个小家庭,过小康的日子,他还是能做到的。只是,他有自己的想法。面对天下乱象和自己的处境,刘秀在努力保持着平静的心态。
很多人看来,这位刘家的三公子温文尔雅,聪明能干,仗义疏财,是个很值得信赖的小伙子。只有他自己明白,他内心深处,早已储满了火山的熔岩!这是一种温度极高、可以融化万物,而又悄然涌动的岩浆!
还有一个人也知道他内心的想法:他的二姐夫邓晨。
有一次,刘秀与大哥刘縯、邓晨一块儿来到宛城办事,与朋友穰(今河南邓县)人蔡少公喝酒闲谈。这时,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谶纬和符命盛行。他们谈的正是这些迷信活动。
谶纬和符命都是秦汉时期流行的迷信,刘秀生活在谶纬和符命泛滥的时代,他本人也很重视这个,后来还把它作为十分重要的思想武器运用自如。
谶是用一些隐语或预言,多假托神仙的预言来预示将要发生的事情;纬则是儒生们用灾异变化、神仙鬼怪来解释演绎儒家的经典著作。谶纬作为一种迷信,在老百姓中很有市场。
符命与它类似,就是借助一些刻字的石头等物件,讲一些事情的先兆,说是从中可以预见将要发生的事。老百姓对此也很感兴趣。
秦汉时期的野心家、政治家常常把它拿来当做一种有力的现实斗争工具。
比如,早在秦始皇时期,有个名叫卢生的方士传播“亡秦者胡也”的谶语,就差点儿把大秦帝国给忽悠散了。
陈胜、吴广发动大家起来造反,鱼腹藏书“大楚兴,陈胜王”,则是一种符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