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玛丽格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战乱中死去的父亲和哥哥,以及亲人的离去,让她很寒心。战争还没结束,法国的男人们却在战场上败得稀里哗啦,女人们不得不在巴黎战斗。
“做新女性——涉外俱乐部招聘女性事务员,包吃住服装,高收入,限十八至二十五岁女性。”9月20日,一则德国占领军司令部的广告攫住了她的目光。战后的家园满目疮痍,当时的巴黎,连男人和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更何况是没多少文化的女人。一看见有招工的广告,失业者们立刻一拥而上。当天,就有几千人来报名。玛丽格就是其中一个。
玛丽格并不知道这则广告要她做的真正工作是什么。咋一看这跟普通招工广告并没什么区别。但是,发放这则广告的,是德军特殊慰安设施协会。从此,没日没夜,德国大兵在外面排队等候,女人们在屋子里形同牲畜,根本没有拒绝的自由,最高的一天,玛丽格接客35个德国大兵,干那事,属于人的感觉,基本上没有了。
但是,由于英美国家报纸的舆论批评和德国大兵日益泛滥的花柳病,德国占领军司令部以“公然**是对文明的背叛”为由,关闭各处慰安所。
于是,玛丽格等失足妇女带着满身的疮痍,在没有任何补偿的情况下被赶到了街上。或许,从踏入这一行开始,上帝就已背弃了她们,让她们自己在地狱里慢慢地沉沦、静静地自生自灭。
这些丧失生活成本、没有谋生能力的女人,只能继续从事情色行业。她们站在巴黎的街道两侧,嘴上抹着廉价浓重的口红,穿着暴露的裙子,摆出各种妖娆的表情,出卖色相,只为了一点微薄的收入。她们用身体和眼泪,替战败的男人和自己的国家还债。
玛丽格上中学时,德文好,会画画,会弹琴。她从来都是选择她的客人——多数时候,她只做军官的生意,特别是那种富态的军官,那意味着生活安逸。玛丽格不与人说话,走路总是抬着头,穿着巴黎复古的裙装。
玛丽格一直行走在巴黎街头,永远打扮得像贵族小姐,亨利第一眼看到玛丽格,被她无辜的眼神感动,他掏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钱,才能和她一起做一次。他甚至连去住旅馆的钱都没有了,两人就在巴黎的街头迎风起舞。两人做完运动,还聊了一会天,亨利被玛丽格的故事感动,满头大汗的他想把这样的女人编进他苦情奇情艳情的故事里。接完亨利的活,玛丽格仍然站在繁华的街头,白色的长裙和她招牌似的白脸从未改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那年头谁管你啊,谁养活你啊?人总得活下去,管别人怎么说,只要心是干净的就好。”玛丽格对亨利感叹道。
但玛丽格有点扎眼,很多人见了她会害怕,会嫌弃。在那些高贵的人眼中,玛丽格被视为耻辱,没有人愿意碰玛丽格用过的东西。她也没钱进饭店吃饭,通常就在街头吃生硬的面包。她每天会在一个固定的街角游荡。累了在一家废弃的公园里休息,那里有一把属于她的破椅子。晚上,她就睡在长椅子上,脚放在她的包上。在那里,没有人驱逐她。只是不太安全,有很多浑身长满跳蚤的流浪汉,也会去那里过夜。
有一些摄影师为她拍照,对玛丽格充满同情和敬意。每一张照片她可以换一块面包,各种姿势,她都愿意配合。有时是迎着风撩起裙角。
玛丽格写信,传说还写自传,她的字非常清秀工整,在给乡下的外婆信中,她说自己来大城市却一事无成,让外婆失望了,总有一天,她出人头地了,会好好地回去。
在巴黎,同玛丽格关系最近的人,就是亨利了。还有一个人叫路易康,他会德语,在一家酒吧唱歌。每天,路易康都仔仔细细梳理好自己的卷发,上台唱一些类似爵士味道的歌。
在战后,法国男性劳力大量短缺,大量商店关门,法国妇女便靠从事最卑微的职业来支撑起家庭的重担,其中也包括了路易康的母亲。
路易康的母亲,也是一位妓女。
路易康对玛丽说过他母亲的故事:“母亲有了一个相好的德国的军官,我嫉妒母亲看那男人的眼神,就大叫她妓女。母亲也急了,她骂完我后满脸泪水,然后自杀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太不应该了,如果母亲还在就好了,我看到玛丽格小姐你的时候,就觉得你像我母亲,真想为你尽点绵力,无法把你视作陌路。可惜我的钱也不多。”
玛丽对路易康说:”谢谢,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真的很感激你。”
玛丽后来跟亨利两人也很投缘,有说不完的话。她慢慢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亨利听,亨利总是很认真和她探讨每一个细节,当然,是为了创作需要。
在一次晚餐过后,亨利问玛丽格:“你有过爱人吗?”
“当然,是一个德国的军官。他曾送给我一枚翡翠戒指。送别的时候,我们还在火车站拥吻。”玛丽格回忆说,“他的样子很帅,高高的鹰钩鼻,右眉上还有一颗小痣。”
亨利认为玛丽格是骗他的,于是问道:“戒指呢?”
玛丽格用颤微的手,从怀里掏出一枚翡翠戒指,在黑暗闪闪发亮。这枚戒指看上去很普通,玛丽格却视若珍宝。
亨利说:“那位德国的军官还会回来找你吗?”
玛丽格的目光凝视着翡翠戒指,说:“说实话,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活着回来,尽管他答应过我。”
第176章 猪一样的队友
德军在西线大败英法联军,占领了巴黎,在东线把俄国的军团彻底赶出了东普鲁士,但奥匈帝国的大军在塞尔维亚和加利西亚的战斗却并不顺利,德国遇到了猪一样的队友!
奥匈帝国总司令康拉德将军,虽然从小是在兵营里长大,军事素质不错,但他对发动一场战争要比打一场战争更为擅长。他在战前的计划,是派大军迅速击溃塞尔维亚的军队,对那些缺乏火炮、自动武器和运输工具的塞尔维亚军队,康拉德将军没有放在眼里,他估计奥军很快就能占领塞尔维亚的首都。康拉德将军同时派出大批奥军到加利西亚,对俄军发动攻势。
康拉德将军在维也纳市民的一片欢呼声中出兵塞尔维亚,他显然过于自信,高估了奥军的战斗力,他以为拥有现代化重炮部队的奥军和德军一样勇猛凶悍,但当他把奥匈帝国的六个集团军平均分到两线作战时,他实际上很难获得胜利的机会。
波蒂奥雷克作为波斯尼亚总督是称职的,但自从未能保护费迪南德大公的妻子索菲娅不被塞尔维亚“黑手党”暗杀以来,一直胆颤心惊。他忧虑而懦怯,担心自己也可能遭到塞尔维亚黑手党的暗杀。他知道那些黑手党成员,很多都是患肺痨病的青年,他们反正就快要死了,活着的意义,就是发动暗杀,甚至自杀式袭击。不怕死的年轻人,是很可怕的,所以波蒂奥雷克拒绝在军营里公开露面。而在远离战场的萨拉热窝遥控指挥,这使得奥军的指挥往往脱离实际。
面对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战争,东面的保加利亚仍然保持中立。波蒂奥雷克的三个集团军只能在塞尔维亚的北部和西部边界进攻。而这两个方向,多瑙河、萨瓦河和德里纳河成为天然的障碍,这些河流很浅,大型军舰根本派不上用场,只能用小船或木筏渡过。过了河,就是塞尔维亚山区,当时正是酷热的季节,蚊虫肆虐,毒蛇横行,环境恶劣。人很容易病倒。
塞尔维亚指挥官是六十一岁的拉多米尔。普特尼克将军,他是一员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有重病在身。在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开战前,他因病在奥匈帝国的巴特葛莱贝尔接受治疗,被康拉德将军的人抓获。
拉多米尔。普特尼克将军当时以为康拉德将军会处决了他。康拉德将军的手下也劝他不要放虎归山,没想到康拉德将军是个真正的贵族,他说:“我们是军人,我会送你回贝尔格莱德,战场上见分晓,我要亲自带着军队,到贝尔格莱德取你的头颅。”
康拉德将军不仅让他回国,还安排一专列送他回贝尔格莱德。六十一岁的普特尼克将军回国后,担任了塞尔维亚的总参谋长,他时有病痛,有时依然是卧床不起的病人,糟糕的身体状况,迫使他就在卧室里或火车上。指挥对奥匈帝国的战役。
刚开始,奥匈帝国的军队是四十万人左右,发动总攻时,奥匈帝国三个集团军大约九十万人,在数量上被大大超过的塞尔维亚的四十五万军队。
塞尔维亚的军队拥有野战部队24万。火炮才600门,而且多为小口径的火炮,他们也确实缺乏火炮、自动武器和铁路运输,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