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皇帝-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皆是咽喉中箭,箭矢借着冲力轻而易举的穿透了他们的脖子。就像两只被掐断了脖子的鸭子,吱吱的声音堵在喉咙里。

对面二百多人无不失色,那大头领更是惊怒交加,不只是立刻缩进人群里好,还是大举进攻的好,正在他进退不决时。趁这个机会陶商手下又有几人抽出了弓箭,一波箭雨下去那当头的二十多匪骑依然大乱。

“杀……”,陶商大吼一声,一边已经纵马冲出,一边伸手在马鞍处一摸,挂在得胜钩处的兵刃已然落到了手上。

陶商身边只有十二名家丁,然而区区十三骑的冲锋却夹带着一股势不可挡之势。惊魂未定的十余匪骑,还在担心突来飞箭,却不想等来的是陶商领首的冲锋。

那匪首大汉都也有几分胆气,“弟兄们,抄家伙跟我杀啊……”大吼之中那大汉一挺手中大刀,反手一下刀柄抽在马股上,坐骑一声嘶吼立刻发疯似的冲了上来。

第355章 意料之外

陶商见状心中暗自诧异,还真是悍勇。右手掉攥兵器微微一摆,枪尖斜出,两腿用力一夹,坐下白马速度愈加快捷。

只听“当啷”一声,那大汉手中大刀已经落在地上,双手虎口暴裂,鲜血直流。待要拍马走避,却那里都躲得了。陶商右手倒提长刀,左手揪住勒甲腰带,轻一用力便拖下鞍鞒,横担于马上。

再看余下众人,已然将余下的匪骑尽数杀散,大半斩杀之地,只有四五骑逃得了性命。

此时那劫匪步卒已经到了眼前,陶商也无丁点惧色,大喝一声,依旧压匪首于马上,自己单身纵出。。

对面劫匪挡者披靡,眨眼的工夫就被冲销了势头,陶商这才打马而回。

原本人多势众的劫匪已经全然无了先前的锐气,陶商策马而回是纷纷惊恐闪避,无人胆敢加以阻拦。

这从开始到结束,也就半刻钟的时日,劫匪的骑队死伤殆尽不说,步卒被陶商横冲直撞一番也撂倒了十几个,几个伤员现在正躺在被陶商清空的那小块地上呻吟不止。

看到眼前这一幕,二百余彪壮的劫匪一个个胆寒,一个个惊惧地看着立于马上的陶商,目光中充满了恐惧。

“还不快滚!”试了一番身手后陶商心中大是爽快,但一具具血肉横飞的尸体也让他看着恶心。这几年来,除了两年前他跑去塞外倒卖军火的那次外,就再也没见过这样的场面。

有匪首在握,自然能问明情况,这剩下的杂兵陶商也懒得去理会。随着这声大喝,秦河等人再作势驱马冲击,剩下的二百余劫匪霎时间鸟飞兽散。

待劫匪散去,秦河与钟氏兄弟二次上前,奔到那山丘顶端打探四周,确定了没危险后,陶商这才下令驱马前行。

直到过了山丘七八里处,碰到一所废弃的驿馆,陶商一行这才停住了脚步。

冬天太阳落得早,这时辰已经到了黄昏。

从下船来到这里算是一天时日了,却还没走出彭泽县界。

有取柴的,有引水的,烧锅做饭,喂马搭房,三十来号人立刻忙碌了起来。陶商自然不用动手,平日这个时候他都是跟貂蝉腻在一起,现在他则要好好地审问一下擒来的大汉了。

“把你身后之人与我细细说来,若敢有半句假话,把你沉了赣水去。”陶商看着跪倒在地的匪首大汉,不假以半点颜色,厉声喝问道。

那大汉很是知趣,“是是,小的说,小的绝不敢欺瞒主公。只求主公能绕小的一条活路。”

“哼”,陶商瞄了那大汉一眼,满头都是虚汗,看向自己的眼神中隐不住有丝丝惧意传来,又有一股乞怜之色,活像是后世被抛弃的流浪狗,“想要活命,那就要看你自己了,明白本主公的意思么?”

大汉连连点点,“明白,明白,小的明白。”眼睛中满是喜悦之情。

“小的名叫鲁昆,是彭泽县令鲁冈的家奴……”这大汉像是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知道的细细的说了一片。陶商不知道他是否还有隐情,可大体上应该是不会错的。

这豫章郡自从叔父刘繇病逝后,大小势力分蹦离散,乱作了一团。特别是海昏、上缭二县自治之后,在两县以北的彭泽等四个县就隐隐脱离了太守的统辖。而彭泽边上还有太史慈、孙贲的八千大军,县令鲁冈早就是投效了孙氏。

鲁冈本是彭泽地方豪族,在彭泽势力不小,向他这样的人氏多是墙头草,谁来投效谁。这本也无可厚非。但是鲁冈贪婪成性,借此机会却萌发了贪念。命家将鲁昆于暗中拉起了一股劫匪,听他消息而动,大半年来已经劫杀了二十多队来往客商,收获颇丰。

今日,中午时分鲁昆得到的口令,名他率人于此地埋伏,目标就是陶商一行。那在长江渡客的三艘大船中也有一艘是鲁家的。

陶商听到这那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中记下了这笔帐不提,却也再次修正了自己的路线。

原本打算顺路走一趟海昏、上缭,现在也该注意不再前去了,他要绕县城而走直奔南昌去。另外陶商做的就是,“刘义、刘孝,你二人分别前往……”

豫章郡辖二十七县,北接长江,南到五岭,地盘之大较之后世的江西一省还要超出不少。

陶商一行路上走了整整七天才望见南昌城的影子。

远远地,陶商就已经看到城门外等候着一小群人,应该就是叔父刘繇的后人了。路过海昏县时,他已唤了一随从快马前来南昌府上通报,估算的时日却也不差。

待到近处,陶商已经看的亲切,那当前头之人还是一半大少年,嘴角茸毛尚未退净,相貌给人尚有几分幼稚之气。然迎风肃立,目色沉稳,气质清新少逸却有俊才之风。

其人身后还立有两个少年,三人模样似有几分相通之处。

“刘基、刘烁、刘尚”,陶商脑子里瞬时显出了三个名字,叔父刘繇的三个儿子,也是自己的从弟。

刘氏一门诗书传家,自幼家教严谨,嫡亲子弟无不是精通文墨之辈。刘基三人年纪虽小,但言行举止深受刘繇熏陶,气质文彬已有文士作风。特别是那为首的刘基,挺身肃立,威而不怒。看的陶商也暗自叫好,对于这个小从弟他是久有耳闻,在邺城、许都大哥、二哥都于他提起过刘基,言谈中满是喜悦激赏之情。

“弟刘基(刘烁、刘尚),拜见兄长。”

陶商在距离十多步时止住了坐骑,翻身下马。刘基三人也在此刻快步走了上来,躬身行礼道。

“小兄来迟,未能谒见叔父一面……”陶商看着眼前的三人,最大的刘基不过才十四岁,余下刘烁十二、刘尚更是仅有十岁,都是未冠丧父,但陶商这具身体好歹还有两个成年的兄长照顾,可这三个孩子……

穿越之前陶商已经二十五六了,算上这五年都是而立之年的人了,刘基、刘烁、刘尚在他眼中还真真的是三个孩子。看着年仅十四的刘基,盘发戴冠,竟是已出面支撑起了家门,霎时间他心里实是有几分酸楚,两眼也不由得溢出泪花来……

“真些日子苦了你了”,拉住刘基,陶商感慨道。“家父逝世时,我与你年岁相当,然上有两位兄长,我并无操心之劳。贤弟,实胜愚兄良多。”

城门处并不是叙旧谈情的地方,众人几句话后就止住了话语,随后一行人便进了南昌城。

刘基三兄弟在南昌城中也不是无名之辈,他们的举动自有人牵挂在心,不多时消息就送到了太守华歆那里。

“下去吧。”华歆支退了一人,自己跪坐在书案后久久不语。“陶商,就是那与虎痴较力不败之人么?倒是有几分真才实学。”想起那线人所禀,“车马队中尚有二十空骑,看形态多是江东战马,与一众随从坐下战马低矮了半头……”

“看来明日要去走上一遭了。”华歆长叹一声,坐在他这个位子上,刘府的一举一动,是都要挂在心上的。

就在华歆思虑的同时,陶商一行已经到了南昌城内的刘氏府邸。

院子不小,但陶商明显感觉到了一点冷清。门口只有两个仆人站立,看到刘基一行人涌来,一人迎上前来,一人奔进了府中,片刻后又有四个仆人赶了出来。六个家仆,看来只有这些了。

陶商暗自皱起了眉头,这刘繇一去,刘氏一门当真就如此被人轻视?

就在一应家丁仆人忙活之时,貂蝉也从马车中走下,在两个婢女的虚扶下袅袅行来,到了陶商身边向刘基三人遥遥行了一礼。

既然到了刘府,那边上的都是自家人了,貂蝉下车时也未戴面纱,绝世美资让刘基三兄弟不由得看傻了眼,即便是年仅十岁的刘尚也呆了一呆。三兄弟慌忙还礼,同时也愣愣的看向了陶商。

几年来虽然两家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