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琰大惊,说道:“蔡琰岂能为一夫人,不为王妃,真是污辱我大汉亦。”
贾诩、庞统、审配亦大呼不可理解,蔡琰仅仅为一小妾,我大汉何以立足,纷纷要求迎回蔡琰。
羌渠、于夫罗、左贤王等人大惊,急忙向我请罪。我沉思片刻说道:“蔡才女才名天下皆知,父皇也曾多次受到蔡公的厚恩。生前多次要求朕务必迎回蔡才女,左贤王,可否让其南归,朕也可向父皇与大汉百姓交待啊。”
左贤王听到我这样说,也很高兴,蔡琰的胡琴虽然非常好,但是他只知道好听,但难以理解。此外蔡琰也不是他最喜欢的小妾,要知道能通过蔡琰而结交大汉皇帝与臣民,无疑功德无量,一本万利。当即答应,而我立即扶起左贤王说道:“左贤王,此事万不可怪罪朕啊,只因父皇有命,天下世子要求啊,朕也只好亏待你了。”
左贤王当即表示感谢,我听后大喜,决定赏左贤王百金,以作赎金。左贤王不敢收如此厚礼,崔琰站起来说道:“左贤王,你也太轻视我大汉才女蔡琰了,不说白金,就是万金我大汉也会赎回。”贾诩、庞统等人连声称是,问是否嫌银子太少,可以开一个价,我大汉臣民没有二话,照付。
惊得羌渠等人都连忙跪下,说蔡才女是无价的,只是匈奴屡次受到大汉的安抚,不敢收大汉如此重礼。既然大汉君臣愿意赏赐,匈奴收下就是。如此左贤王收下一百金赎金。
而此时,前门来报,董和回到晋阳,我急忙召见,不久董和来到大厅,一问原来步独根以往日曹操对其有恩,不忍加害,断然拒绝。
而董和害怕出使失败后,威胁步独根道:“吾皇业已统一宇内,现有百万大军,望步独根大人考虑。”
而步独根非常骄横的说:“本大人也有二十万大军,岂惧百万羸弱大汉士兵。”董和见劝阻无望,于是连夜回到晋阳。
我一听到这里大怒,当即推倒桌子,回到内厅,留下贾诩等人面面向嘘。看来我应该考虑对鲜卑的战争了。
第二天我正式召见在晋阳的所有大臣与大将,面无表情的让董和交待交涉的结果,大家听完后纷纷大骂,特别是武将中的马超、赵云、吕蒙等人,纷纷站出来要求领兵击败鲜卑,擒拿曹操等人。
而贾诩、庞统见群情激愤,跪下道:“陛下,国家初定,不可轻起大兵,须知民生疾苦,国家因多年战争而破坏殆尽啊。”
我问道:“文和、元直二人,只是认为国家初定,不可轻启战端吗?那国家安定后呢?”
贾诩、庞统回答道:“想武帝伐匈奴,用时数十年。陛下须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行征讨。”
我问道:“那么对鲜卑应该考虑征伐哦,只是现在时机不对,国力疲惫是吗?”
贾诩与庞统等人都认为如此,我考虑半天后回答道:“如此看来,我等不应该让鲜卑力量再行增长,以免将来征讨困难。这样吧,朕昨夜拟定灭鲜卑令,你等品品。”
于是告诉大家,说道:“此文由士元作吧,须列出鲜卑往日种种恶性,今日收留曹操,恶行种种,下令在草原地区,我大汉子民与友好部落匈奴贵族为一等公民,匈奴部众、羌人部众为二等公民,支持鲜卑的部落为三等公民,鲜卑、乌恒为四等民族。
我一等公民、二等公民杀死三等、四等公民无罪,杀死四等公民的,可凭借首级到大汉官府领取一两银子。
三等、四等少数民族,为我大汉子民与二等民族的天然奴仆,我大汉子民可以将其当作私有财产买卖、处置,官府不得干涉。
最后,对于立大功的少数民族,可由皇帝或当朝二品以上官员根据其功绩赐予汉姓,享有汉族同等的权力(这点我是借鉴唐朝经验,唐之前李姓非大姓,太宗大赐归顺少数民族为皇姓,从而让其心里上归顺我大汉民族,我想汉族在北方草原享有统治地位,不但需要迁移内地汉族老百姓,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收买归顺我的少数民族,须知少数民族对姓氏不如汉族那样坚持,且获得汉姓也是一份荣耀,改汉姓之后必然会心里归顺我大汉民族)。”
庞统劝道:“陛下,此种诏书臣不敢起草,臣若起草此诏书,天下世人必然大骂臣。”
我骂道:“士元,世人可骂你,难道朕不可?你到北方草原中看看,鲜卑人是如何骄横,是如何杀戮我大汉子民。你难这个东西就不敢起草,如何对得起那些手无寸铁的大汉子民。”
陈震出列说道:“陛下,臣多年在北方生活,知道鲜卑的危害,多次杀戮我大汉子民的惨状。臣甘愿冒天下之怨,起草该诏书。”
我笑道:“还是孝起有担当,该诏书就由孝起起草吧。”
庞统见状,向我跪下道:“陛下,臣爱惜羽毛,不顾天下大义,望陛下赎罪。”
我扶起答道:“士元啊,朕灭鲜卑令虽然看起非常残忍不人道,你多在晋阳待几年后就知道,朕此项决定为解决游牧民族最佳方法,数年后你便自知。”
第二日,陈震的灭鲜卑令发出后,举世震惊,我考虑此诏书的巨大影响,只在北方州郡凉州、雍州,并州、幽州张贴,通告世人。
数日后,幽州徐庶来报,公孙越见我已平定中原,大势已去,递上降表,且送上袁熙尸首,我见状后大喜,立即让刘磐率领一万大军到襄平担任名副其实的襄平王。封公孙越为邓县候,让其到邓县逸养天年。
不数日,匈奴左贤王将蔡琰送道晋阳,我命徐庶等人出城门夹道迎接,而自己在州牧府召见这千古才女,听到蔡琰来到大厅的时候,我在董和、崔琰、马云绿等人陪同下早已等候了。
特别是马云绿知道我收了大小乔之后,看到我这样热切的召见蔡琰,甚是不安,偷偷的问我:“陛下,怎么如此迫切,是否想收蔡琰蔡文姬?”
我狠狠的瞪了马云绿一眼,说道:“胡说八道,朕听刘江说,在朕六岁的时候,曾随先皇与母后拜访过蔡伯嘴老先生,也曾受到蔡文姬的款待,那是她已经新寡了,其父女待我父子颇佳,朕今虽贵为天子,也不敢忘蔡氏父女对朕父子的厚恩。”
听到这里,马云绿大是放心,认为蔡琰回归中原后,应该给她找一个夫家,我当即要求马云绿多多留意,若两情相悦,我到时指婚即可。
未几,在徐庶等一干文武大臣陪同下,蔡琰来到厅前,只见她四十余岁,满脸淡淡的忧伤,身上披着一个披风,手中拿着一个胡琴,如梦境那样,如此典雅,如此淡然,如此平静,而整个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简直是一个冰塑那样,不可侵扰。
但与紫凡有几分相似之处,除了没有蔡琰书卷气息外,眼睛与嘴唇非常相似。我不由得对蔡琰与紫凡的真实关系产生几分怀疑了。
向我下拜以后,我示意身边的马云绿将其扶起说道:“蔡才女,朕在六岁的时候曾随先皇与母后到贵府拜见过伯嘴先生,也曾随母后一起听才女扶琴。人身十年如一梦,何况朕与才女分别达二十年之久。想往昔,才女对朕点滴恩情,至今想起还让琪大为感慨。
今日朕在晋阳听闻才女流落在外,想起往日伯嘴先生与才女对朕一家的恩情,不忍心,特命人迎回才女,望才女不要见怪。”
蔡琰淡淡的说道,感谢陛下的厚恩,记惦她这一苦命人,免受北地苦寒所侵扰。随后谈了一些往日相见场景,听蔡琰回忆先太后陈氏的种种往事,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但也只得表现出一种对先太后的怀念,不得不留下几行眼泪。
随后,我说道:“听使者回报,蔡才女在离开北方的时候,创作了几首极佳曲子,能否弹奏给朕与诸位臣工听听。”
蔡文姬告谢后,拿出身边的胡琴,弹奏起来,歌声非常悲凉,我虽极力忍耐,虽有后世很多曲子的洗礼,但还是留下淡淡的眼泪,当曲声终歇后,我还久久停留在那忧伤的曲声之中。良久才恢复过来,看看四座,满堂都挥泪,真是一曲胡琴一江雨啊。
我思虑再三说道:“朕不知迎回蔡才女是对还是错,但世事没有后悔药可买,朕现赐才女所生二子为蔡姓,以继承伯嘴先生的事业,也可解才女思恋孩儿之情吧。”
如此,蔡琰大喜,向我道了一个万福,但脸上明显流露出兴奋之色,此时我才明白周厉王为什么要烽火戏诸候了,因为这种笑容是那样的美,也是那样的难得啊。
这时蔡琰主动讯问我当年收留的紫凡丫头时,我告诉蔡琰紫凡已经成为我皇后,现在已经为我生育了两子一女,她现在一切都好时,蔡琰眼睛中放出绿光,连声说:“恩爱就好,恩爱就好,臣妾当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