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林见孙仁一脸愁容,自己则是一脸的微笑。
孙仁嘟着嘴生闷气,道:“杨林,这次孤不听你的话,又碰了一鼻子灰,今日孤将你找来,是要问问你,亲征曹操,应当如何去做?如何领兵,你又有何计策能够破敌?”
第十六章亲征
杨林和孙仁感情日笃,难免会有些小别扭。
虽说孙仁对杨林言听计从,但有的时候,孙仁也会在杨林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尤其是当杨林以厚黑之道教授孙仁之后,孙仁也想着自己独自处理一些事务。
不过孙仁独断专行,却往往碰钉子。
这一次,杨林劝孙仁亲征曹操,孙仁故意不听,而是命程普领兵,谁想程普也装病,于是孙仁当着杨林的面,使起了小性子。
杨林安慰道:“主公,当日周瑜率军中众将围城,虽被逼退了,但是军中众将,只怕还不服你,你让他们领兵出征,只怕每人会遵从,只是装病还算是委婉的做法了,若是激进一点的将领,只怕会当面骂人的。”
从一开始,杨林就瞧出了军中众将的想法,经他这么一说,孙仁这才知道情势紧迫,东吴能领兵之人,只怕都不会遵从自己的命令的。
孙仁道:“杨林,孤若是亲征,你也别想逃过,孤要你日夜陪在身边,与孤共同破敌!”
杨林笑道:“主公,微臣必定一直陪在你身边。”
经杨林一开到,孙仁终于露出笑容。
杨林又道:“主公,周瑜等将称病不出,这也是给你我的机会,想你登上东吴主公之位日久,却从未在军中立威,将士们不服你也是情理之中,这一次,主公亲征曹操,只要主公能够展现出自己领兵的能力,将士们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到时候,收回周瑜手中的兵权,简直是易如反掌。”
正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至,一件事情,从正反两面来看,便能够得到不同的寓意和结果。
孙仁终于不再烦恼,便决定亲征。
但是要亲征,也不是容易的事,孙仁便问亲征的具体战术,于是杨林便拿来了地图,指着地图上的地名,逐一为孙仁解释。
“主公,曹操要攻我东吴,必定从水路进攻,原本曹操的打算,是取荆州水军为己用,但事与愿违,荆州死命抵抗,曹操虽收降了部分水军,但不过数万,再加上曹操自己的北方水军,总数不过十五万,这十五万军队久疏战阵,又不易管教,只怕他们从南郡出发,要十数日才能抵达夏口。
而我方水军数量虽不及对方,但东吴水军操练熟练,在水上作战如履平地,在战力上毫不逊色,只要我方占据有利位置,便能以守为攻,曹军无法奈何我们!”
杨林滔滔不绝的说着,孙仁却仍有不懂,问道:“杨林,照你这么说,我方只消占据有利的位置,便能够以逸待劳,那么你说说,这有利的位置是哪里?”
杨林不慌不忙,指着地图上的一点,说道:“正是这里!”
孙仁一看,杨林所指之地名叫陆口,以陆水于此环流似刀形得名,位于险要之处,正如杨林所说,这里的确是战略要地,易守难攻,只消把守住这里,曹操的水军只怕难以突入。
孙仁又问:“虽然有战略,但是战术上又需如何呢?杨林,你和我都没有学过兵法,没领过兵,何以御敌?”
杨林笑道:“主公,军队的作战方式,其实并不难,说起来,就像是围棋一般,在局部地势形成包围之势,以多打少,此就能够获胜。”
杨林说得含糊其辞,孙仁听不懂,于是杨林又道:“主公,微臣曾与你说过,理学是世间万物的起源,这兵法,也自然囊括其中,现在,微臣就用棋子来向主公说说,如何操纵一支军队来击败敌人。”
说着,杨林便取出围棋的棋子,将棋子丢在地图上,为孙仁主公耐心的讲解。
其实孙仁并不以为然,但是听着听着,就逐渐被杨林所说的战术吸引了。
正如孙仁所说,她没有学过兵法,但是她却是瞧过军队作战的,当年随大哥孙策东征西战,她也曾耳濡目染过一些兵法知识。
只是杨林所说的这些战法,孙仁却从未听说过,最初孙仁认为杨林是剑走偏锋,但是听到后面,才知道杨林所说的战法,前军与后军相互呼应,战法虽奇,但却相当稳固,不会因为一两次的突击失利便兵败如山倒。
在杨林的讲述过程中,孙仁好像是从头到尾的学了一遍最系统的兵法,她这才相信杨林的话,理学果然是世间一切的根基,以理学为基础,就算是操控军队这样的事,也能够办到。
杨林为孙仁讲了足足两个多时辰,孙仁听得入迷,竟忘了时间。
转眼间,天色已然暗淡,于是孙仁说道:“杨林,今日天色已晚,你且回去休息,亲征之事,明日再来运筹。”
和杨林一席话之后,孙仁对于击败曹操,便有了更充足的自信,她这才知道,一支军队,并不需要猛将来统领,只要战术得当,书生也能身为统帅。
杨林打开书房的门,却见一人候在门外,正是鲁肃。
鲁肃看来已在书房外等待多时了,有无人通传,于是杨林和孙仁并不知道。
孙仁见了鲁肃,便问道:“子敬有何事?”
于是鲁肃进入书房,向孙仁拜道:“微臣惭愧,无法说服军中诸将共抗曹操,今日末将特向主公请罪,望主公抗曹之时,将微臣带上,微臣愿尽绵薄之力。”
孙仁一听,顿时喜出望外。
原来军中诸将,也并非都依附于周瑜,鲁肃认为,虽众将对孙仁这位女主不服,但大敌当前,众将应以大局为重,先抗曹,再论东吴内部之事。
可是鲁肃的言论却在军中无法占据上风,于是军中将领称病不为孙仁主公效命,鲁肃也颇为失落,思索再三之后,鲁肃决定以私人名义帮助主公抗曹。
孙仁道:“子敬既有意,孤定不亏待于你!”
鲁肃在得到了主公的答复之后,满意离开。
在送走了鲁肃之后,杨林对孙仁说道:“主公,子敬是大才,不可屈就,他日东吴,全仰仗鲁子敬的才干,望主公重用于他。今日虽军中诸将不肯助主公抗曹,但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鲁肃是第一个,他日还会有更多的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周瑜以个人好恶,至江东百姓于不顾,他迟早会众叛亲离,主公只消击退曹操,你的声望,便会在东吴如日中天!”
第十七章出征
曹操在南郡休整完毕,十一月,水陆并进,直扑东吴。
而在曹操进军之前数日,东吴主公孙仁就宣布亲征曹操,抵御强敌。
当今的东吴民众,多是受北方的战乱逼迫,不得已南迁至此,他们受不了曹操的凶狠残暴,得东吴所助,才能安居乐业。
既然已经安定下来,谁也不希望再次流离失所,因此东吴的民众们,都祝福主公能够旗开得胜。
孙仁自领大都督,统帅三军。
命杨林为军师,为军队出谋划策。
命鲁肃为赞军校尉,随军出征。
命王宝为武威中郎将,随军出征。
命诸葛瑾为监军,随军出征。
当听到这些参战的将领时,所有人都大呼不可思议,周瑜、程普、甘宁、吕蒙、黄盖……这些勇冠三军的将领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他们不上前线抵御外敌?
柴桑城乃至整个东吴地区的民众哗然,这个时候,正是杨林所创立的东吴舆论会活动的机会。
杨林在随军出征前,对东吴舆论会部署了任务,那就是煽动民情,抹黑以周瑜为首的一干将领。
在造势方面,东吴舆论会自然是强手,没多久,东吴的民众都有了普遍的认识,那就是以周瑜为首的军中主要将领,是因为怕死才会避而不战的,他们是一群胆小的懦夫。
当然,周瑜也听到了传言,他虽擅长于军务,但却对舆论控制一窍不通,他不知道谣言是如何传来的,而这些谣言,对他的名声是极大的损害。
不过周瑜并不担心,因为以东吴水军现在的领兵将领的能力,是断然不可能抵挡住曹操的大军的,于是周瑜在等待军队败逃的那一刻,只要军队败了,自己就能重新夺回军队的指挥权。
周瑜也将自己的意思暗自传达给了与他一同避而不战的诸将,诸将也认同了周将军的想法,都等待着前方军队溃败的消息。
另一方面,孙仁领水军五万之众,从鄱阳湖出发,顺江而上,迎击曹操。
五万水军,几乎就是东吴的全部战力了,如若败了,东吴将再无翻身的机会。
战船上,孙仁身披银色铠甲,威武无比,不过她却闷闷不乐。
杨林安慰道:“主公,当日你听微臣将郭大侠的故事,今日,你终于有机会如郭大侠一般保家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