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勉为其难,出任主公之位!至于殿下所说,自己将要嫁于曹操一事,请休要再提!若主公在,公主殿下嫁于曹操,曹操说不定会看在殿下的面子上,免于对江东用兵,但主公身死,此时若公主殿下再嫁过去,只怕是羊入虎口,曹操在纳了殿下之后,只会落井下石,将整个江东蚕食吞没!”

顾雍也高声嚷道:“公主殿下,此时此刻,你怎可再嫁曹操?曹操狼子野心,从不守半点信用,像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殿下委身下嫁?”

顾雍并非支持张纮所言,他只是憎恨曹操,但凡朝臣们提及曹操,顾雍都会大骂一场!

张昭一言不发,只是细心观察,朝臣中,除了张纮的立场清楚之外,其余朝臣,多数处于中立,他们并不支持由仁公主接任主公之位,不过,他们也没有反对。

此时诸葛瑾出列,张昭知道,诸葛瑾一开始就是支持仁公主上位的,只不过,他的支持只是在私底下,若是没有张纮的前言,只怕诸葛瑾不会坦然出列的。

诸葛瑾道:“公主殿下,请听微臣几句!微臣也曾为主公之位焦心,江东基业来之不易,当务之急,是如何守住基业,而并非怀着成见,反对女子上位!纵观东吴孙氏,只有仁公主的才干能胜任主公之位,还请公主殿下不要推脱的好。”

诸葛瑾所说,全是自己的肺腑之言,仁公主听后,陷入沉默之中,她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稍远位置的杨林,杨林也注意到仁公主的眼光了,摸了摸鼻子以示回应。

杨林摸鼻子,说明时机未到,仁公主也只有在与杨林的四目相对中,才能够平静下来……

第四十二章新主

仁公主道:“诸位臣工,仁感谢各位的一片好意,但仁只是女流之辈,平日里虽喜舞刀弄枪,但终生夙愿,也只是嫁人生子,并非称雄于诸侯,因此,还请诸位臣工另择贤能!”

这一次,仁公主断然的拒绝成为东吴新主,于是朝臣们议论纷纷,究竟何人才能成为东吴的下一任主公?

步骘喜好游历,才回柴桑不久,道:“天下之大,也并非所有的地方皆是男子当权,微臣游历汉南,见到一些村落都以女子为尊,子随女姓,男子蒙面示人。”

严峻却道:“可是蛮人毕竟不是汉人,汉人自然是以汉人的方式来治国。”

摇摆不定的薛综道:“若仁公主拒绝执掌东吴,那外姓之人中,能接掌主公之位的,只怕只有周将军了!”

此言一出,朝堂更加沸腾。

多数臣工指责薛综,说他数典忘祖,承蒙江东孙氏大恩,却不知回报,反倒让东吴之主异姓,实不应该。

当然,也有少数支持薛综说法的,却不敢为薛综争辩。

眼见朝堂越来越乱,仁公主便叫停了众臣。

“列位臣工,大家同为东吴重臣,可别为言论不一而伤了和气,今日之议,若是没有结果,大可改天再议。”

众臣们在仁公主的劝说下,渐渐恢复了平静,不过主公之位,却依旧悬而未决。

仁公主将目光转向了张昭的方向,问道:“长史大人,从一开始,你就少有言语,你是众臣之首,还请你为江东计谋!”

既然仁公主已经指名道姓了,张昭哪里能缄口不言,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出列。

张昭向仁公主行礼,随后道:“公主殿下,老臣待罪之身,原本不应妄议政事的,但是殿下心慈仁厚,不计老臣的嫌疑,还老臣自由之身,老臣感激涕零。”

众臣都知道,张昭几天前被怀疑是刺杀主公的幕后指使,但仁公主却开恩,还张昭清白,不仅如此,并没有贬张昭的官,还命张昭上堂议事。

张昭之所以在朝堂上一言不发,臣工们认为他不方便言说,因此并不奇怪。

“几日前,子瑜曾拜访过寒舍,老臣与他谈及东吴下任主公人选之时,子瑜曾向老臣推荐仁公主殿下,但是老臣一口回绝,认为女子不足以委以重任!后老臣洗脱嫌疑,便出外查探民情,才知道当今东吴之势,实则非常玄妙!”

众臣默默听着,却不知张昭所言何事,怎么东吴长史大人说话,突然间变得条理不分的?

不过张昭却自顾自的说道:“老臣来到柴桑城中,却不想被人认出,数十位百姓将老臣团团围住,并为老臣送上‘万民书’,百姓们口口声声说,当今东吴,唯有仁公主可救,若仁公主不当东吴的主公,只怕东吴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诸葛瑾奇道:“长史大人,今主公虽遇刺身亡,但消息尚未公布出去,这些百姓们是怎么知道东吴会易主,还送上万民书的?”

张昭道:“子瑜说得甚是,这也正是老臣奇怪之处,这万民书,定然是在主公遇刺之前就在绸缪,百姓们是定然不会知道主公会死的,也便是说,此正是民意所向。”

张昭所说之话虽然牵强,但也多少说得过去,于是张昭又道:“万民书只是其一,老臣还听说了两件更玄乎之事,有人称,从河中捞起来一块先秦的石碑,在石碑上,竟写着‘女主生,东吴旺’的字样;另一件事,便是从数十头牛的肚子里,掏出来写着同样字迹的绢帛,这些绢帛上,全都写着一个‘仁’字!”

众人越听越奇,有人便问张昭:“长史大人,你说得如此玄乎离奇,这几件事,你有证据吗?”

张昭道:“石碑和绢帛之事,老臣实在不知真假,只是这‘万民书’是老臣亲自收下的,如若列位臣工有异议,倒是可以一观!”

说着,张昭就将万民书拿了出来,在众臣面前展开,只见这万民书上,密密麻麻的写着数千个名字,这些名字,自然就是东吴渴求仁公主成为下任主公的百姓写上去的。

在臣工们看了万民书后,张昭便向仁公主恭敬道:“公主殿下,此是天意,老臣虽不赞同女主当权,但天意难违,老臣唯一能做的,就是向殿下传达天意,还请公主殿下以大局为重,暂代主公之位,保我江东基业,保我江东百姓!”

说着,张昭便向着仁公主跪了下去!

张昭乃众臣之首,他既然跪下去了,臣工们便跟着张昭一起跪了下去,杨林也有样学样,跪在队伍的末端。

“请公主殿下勉为其难,暂代主公之位,保我江东基业,保我江东百姓!”

众臣异口同声,声势浩大。

仁公主见状,也有些慌乱了,忙道:“列位臣工怎可如此,仁何德何能?”

仁公主像扶臣工们起来,但是臣工们死跪在地上,任由仁公主如何扶,他们就是不起来。

张昭道:“臣等恳请公主殿下以大局为重,如若公主殿下不答应担任主公之位,臣等就长跪不起!”

张昭说得真切,而列位臣工和张昭的想法一致。

之前众臣听了张纮之言,还稍有疑虑,不过在张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之后,众臣再也没有疑虑,仁公主既然得到了两位老臣的支持,她就能够坐稳东吴主公之位。

仁公主见没有办法改变众人的心意,便又朝着杨林看了一眼,杨林也心领神会,对仁公主眨眼示意。

杨林此举正是表明,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仁公主后退一步,说道:“既然列位臣工如此抬爱,仁就不再谦让,暂代东吴主公之位,还请列位臣工继续为东吴出力,保我东吴万世不拔之基!列位臣工,请起吧!”

“谢主公!”

既然仁公主已经答应了担任东吴的主公,臣工们也不再久跪,便齐齐的站了起来。

经过了两个多时辰的朝堂议政,悬而未决的东吴主公人选,终于有了结果,孙仁公主成为了汉末乱世中唯一的一位女性掌权者。

这也正是杨林和仁公主密谋已久之事,不过在促成这件事的时候,杨林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第四十三章坦言

议政已毕,在张纮和张昭两位老臣的支持下,臣工们认同了孙仁公主成为东吴新任主公的决议。

臣工们告辞,杨林也并没有留下,而是随着众臣离开了朝堂。

在朝堂外,张纮正等着杨林,杨林心领神会,便随着张纮来到了一处僻静地点,周围并无旁人打扰。

张纮这才开口道:“杨兄弟,老臣对你和仁公主,已经竭尽所能,今日仁公主当上了东吴的主公,但这只是开始而已,主公之位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东吴日后的气数,你与仁公主何去何从,就要看你们自己了!”

“还请张大人放心,不才一定尽心辅佐公主殿下,力保江东基业!”

杨林在张纮面前,显得格外的谦卑,这自然是因为张纮的资历在东吴诸臣中最老,也因为杨林曾在张纮面前袒露心声。

张纮虽是老臣,但长久患病,是以一直在家中休养,而杨林在孙权死后,便找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