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辩论李晓峰一点儿都不陌生,当时他还出点子让导师大人搞广播辩论,当时他是准备利用广播的影响力更快的宣传列宁的的革命路线,杀一杀右派的气焰。应该说那一阵列宁的处境是不太妙的,在党内和党外都遭受了一定的阻力,工作开展得很不顺利,指望着利用广播这个大杀器扳回一局。

只不过当时占据优势的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都不敢应战,高挂免战牌婉言谢绝了广播辩论的提议,这一回他们怎么突然改弦更张积极地要求搞辩论了呢?

原因其实一点儿都不难猜,李晓峰稍微一想就清楚了这两个货打的是什么算盘。此一时彼一时,原本处于下风的列宁通过四月风波威望大增,一连窜的组合拳打得这两个货丢盔卸甲,尤其是在特科的演习上,这两个货更是丢尽了脸。眼瞧着全国大会就要开幕了,如果他们再不努力的抢镜,恐怕是要彻底的沦为配角了。

怎么样才能扳回一局呢?这两个孙子不约而同的就想到了列宁曾经的提议——辩论。想一想,如果在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之前,当着全国的党员代表把列宁辩得鸡毛鸭血,那是多么的威风,多么的抢镜,说不定就能一举翻盘起死回生。

应该说这个主意打得是不错的,只要列宁应战,他们就有翻盘的机会,虽然只是五五开的机会,但总比坐以待毙强吧?

对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险恶用心,办公室里的三人都是心知肚明,搞辩论就是兵行险招,现在列宁占据很大的优势,肯定没必要这么玩心跳。

当时斯维尔德洛夫就建议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同意这场辩论,如今的形势下还是稳打稳扎微妙。”

列宁其实也是有一点纠结的,他也不倾向搞辩论,赢了还好说,算是锦上添花,但是辩论这玩意儿,不真刀真枪唇枪舌剑的杀一把,谁敢保证自己准赢?而且,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不管是口才还是理论水平都很高,可不是斯大林那种棉裤裆嘴,就是列宁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准赢,万一要是输了,局面就不好看了!

但是挂免战牌避战的话,列宁也有顾虑,比如某仙人立刻就说了:“我们的主张一贯是明确的,反对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反对战争!如果现在我们不应战,他们恐怕是要说怪话的。对于那些刚刚抵达彼得格勒不了解状况的全国党员代表同志来说,我们不应战恐怕是代表了软弱,会认为我们言行不一,那么对他们的情绪造成什么影响就很难说了!”

列宁和斯维尔德洛夫都想到了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不应战,其实也就等同于认输,虽然政治家不在乎一时的胜败,但是在这种关键的节点上,真心是不能输,更不能没开战就投降的,那太伤士气了!

当即列宁就拍板做了决定:“要战便战,齐美尔瓦尔德会议我们能取得一次胜利,现在我们依然能再一次取得胜利!”

253辩论开始

李晓峰之所以支持列宁迎接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挑战,不光是他对导师大人能力的信任,历史上没有他这个仙人出来搅局,列宁短短的一个多月就让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按照托洛茨基在自己回忆录里的话说,就是一区接着一区依附列宁,革命的力量终于占据了主流。

再多凭空多出了他这个仙人,列宁没道理比历史上做得更差,对于列宁能够击败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李晓峰是毫不怀疑的。此外那两个货在这个敏感的时间里跳出来,虽然的确很恶心人,他们也自以为这是最后的机会和最好的时机。然而,在李晓峰看来,那两个货的突然发难确实很糟糕,但就时机来说还不是最糟糕的。

在李晓峰穿越的这段历史中,不知道因为神马,是德国脑子抽筋还是良心发现,在1917年2月并没有再一次开始无限制潜艇战。一直到四月份,德国人才想起来自己手里的大杀器,重新开始围猎大西洋。这样也间接的推迟了美国参战的时间,没有像历史上4月6号对德宣战。以至于现在五月份都过半了,美国人还没有什么动静。

说真的,这让李晓峰很是提心吊胆,从四月到八月,这四个月对布尔什维克和俄国的革命非常的关键,很多影响历史走向的关键事件都发生在这个区间之内。

美国人对德宣战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它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视的,像历史上一样发生在四月初列宁回国之前,对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就小得多,但是如今列宁都回国开始大展拳脚了,万一冷不丁的美国突然宣战了,那可就是当头一棒。

这不光会让那些骑墙的中派重新开始摇摆,更是会给那些铁杆死硬的右派护国主义者注入一剂强心剂,弄不好会让斗争双方的力量重新洗牌。

这种情况李晓峰自然是不愿意看到的,而更可怕的是,万一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选择了美国突然宣战的时机发难,那个杀伤力将更大。如果运气在糟糕一点儿,七大和美国宣战的时间如果撞车了,那才是世界末日!

所以一直以来,李晓峰一直向列宁建议,七大应该尽早的开,不能再往后拖了,迟则生变啊!列宁当然也同意李晓峰的意见,但是全国代表大会哪里是说开就开的。导师大人也想早点开,问题是会议开早了他还没准备好,起不到作用啊!

为什么起不到作用?道理还不是明摆着,别以为革命路线问题是大会召开的时候才解决的,实际上召开大会之前斗争那才叫一个激烈,基本上大体的方针路线都是在会前确立的,开会更多的只是一个传达和推广的作用。

其实想也能想出来,全国的代表欢聚一堂,在那么几天或者十几天的时间里突击商量解决党未来的革命路线问题,这个说实话,时间真心不够。所以说开会只是一种形式,更核心的东西早就在开会之前就开始争夺了,而会议之上的争斗只不过是最后的划定势力范围,一锤定音罢了。

就比如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要跟列宁搞辩论,按照常理来说,你也可以在大会上发难吧!正式的,当着全国代表的面,大家一决雌雄,不说是轰轰烈烈,也算是相当的正式了,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输了,也是虽败犹荣。

但问题是,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敢这么搞吗?全国大会上发难,声势确实是有了,问题是那也晚了。搞政治斗争,工作必须做在前面,真正开会的时候调子基本就已经订好了,你再去活动也就晚了。

而且,全国大会上发难,赢了还则罢了,万一要是输了,那可就不是难看和丢面子那么简单了,会议上可是要形成决议的,那可就是板上钉钉子,输了就是满盘皆输,再也无法翻身。这个后果着实是太严重了,严重到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都不敢赌得这么大。

所以,他们唯一的机会也就是在会前发难,一则这是吸引眼球搏声望搏支持的最后机会,赢了的话效果不比全国大会上差太多,就算是输了后果也完全可以接受。

反正也不会形成决议,就是合理的讨论和辩论而已,哪怕是输得连裤衩都不剩了,转天大会上照样可以满血复活,再次争取机会翻盘,虽然这个机会是非常渺茫了,但总比没有机会强。

退一步说,这时候发难,也是他们哥俩的一次试水,也就是一次武装火力侦察,就是为了试探列宁的底牌和实力。如果列宁的底牌很大获得了党内大部分的支持,那么第二天的大会他们就该低调一点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但万一试探出列宁手里的牌不多,支持率也不高,那么接下来的大会他们俩就该主动出击,争取一举掀翻导师大人。

同样的道理对列宁也适用,导师大人的工作其实已经基本做好了,在彼得格勒已经获得了比较广泛的支持,等的就是正式开会时一锤定音。

在此之前,导师大人肯定是不想搞太激烈的动作,因为后果难料。但是眼下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都打上门来了,导师大人就必须接招,输人不输阵,这样的交锋他是不能躲的。而且他老人家也不必要躲,因为辩论的胜负是五五开,对他来说同样存在着机会。

如果赢了,不说把那两个货钉上耻辱柱,至少也能杀得他们丢盔卸甲,在正式的大会上水到渠成的争取更大的利益。万一输了,那也不是世界末日,大会上破釜沉舟放手一搏,胜负也还两说。当然,在总体上而言,列宁还是占据上风,赢的可能性更大,搏的可能性更小。

实际上,有李晓峰在,列宁输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当然,这不是说某人的口才有多好,实际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