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10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苏霍伊同志选择了自己擦靴子呢?因为伊凡的手艺实在无法让他满意,作为一个贵族一个军官,他从爷爷那里获得的教导是——头可断头发不能乱,血可流皮靴不能没有油。总而言之一个军人必须要有风度,哪怕就是死了,也必须JJbombsky。

迈着优雅的步伐,苏霍伊开始了一天中第二重要的工作,巡视自己的营地,并督促士兵们保养大炮,用他的话来说就是Thecobblershouldsticktohisbefore(补鞋匠应守本分)。

在营地里巡视完一圈之后,一般而言也倒了中午,对于我们这位十分讲究的苏霍伊同学而言,这一顿午饭也是上讲究的。最好有精细的小麦面包(白面包)搭配里海的鱼子酱,再来一点点鲜果汁。

当然,现在白面包不会有,果汁什么的也不现实,他也只能就着家里带来的鱼子酱啃列巴,然后顿河的凉水管够。

这一顿午饭消耗不了多少时间,当他十分优雅的擦了擦嘴离开餐桌之后,会回自己的帐篷小睡一会儿。时间一般不长,也就是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起床之后,早上那套穿衣服的程序又会重复一遍,而这也是我们的伊凡同志充满怨念的重要原因。

下午,属于苏霍伊最开心的时间,一般这个时候,他会命令士兵们升起炮兵用的观测热气球,到天空去感受一下飞翔的感觉。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Halfaloafisbetterthanone。(有半个面包总比没有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前面说过了,我们的苏霍伊同学是海军军官,而他的专业就是炮术。炮术这玩意儿并不是研究怎么打炮(笑),而研究怎么让炮弹打得更准。

而要想准确地打炮,对观瞄的要求就很高了。老话说了,站得高望得远,为了更清楚的观察弹着点,为了修正误差,最好是站得更高一点。而军舰的主桅虽然很高了,但是对于观测而言,还是不尽理想。到了19世纪末20实际初,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气球、飞艇、飞机的出现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

比如前面说的,炮兵用的观测气球。当然,一战中,气球什么的都小儿科了,随着飞机这个平台的出现,气球和飞艇很快就过时了。

我们的苏霍伊同学可是见过世面的,从英国回来之后,他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航空器材上,确切一点说放在了飞机上。在波罗的海舰队他就竭力的主张研发新型飞机,认为新世纪的海战,飞机将要肩负相当重要的角色。

不过这厮人微言轻,而且他的那一套跟大舰巨炮海军不搭调,发展得不算如意。否则他这种有学历、有留学经历,又有贵族背景的大好青年不会快三十岁了还只是一个少校。

在波罗的海舰队,苏霍伊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的枪炮官,整个一战的经历几乎是乏善可陈的。二月革命之后,他的日子更是没啥可说的,作为一个有贵族背景的旧军官,第一时间他就被舰队委员会解除了一切职务,只能窝在家里跟几个飞行爱好者一起玩航模。

十月革命之后,苏霍伊的日子是愈发地不好过了,被没收了一切财产的他连航模都没得玩了,一度差点准备逃到瑞典投奔亲戚。好在这货动身之前,托洛茨基抛出了任用旧军官的政策,而且随着捷克军团的叛变,任用旧军官的流程无疑被大大加快了。

苏霍伊对布尔什维克没啥好感。想想也是,换谁被夺走了一切特权和财产都不可能对肇事者有好感。当然,他也对白军没好感,作为一个有留洋经历的年轻人,他的眼界比俄国本土的老古板还是开阔一点儿,知道按照沙俄的尿性,革命是迟早的事儿。觉得那帮货连赤脚上阵的布尔什维克都搞不赢,如今还想翻盘实在太难,没前途!

按照苏霍伊的想法,还是出国,去国外混碗饭吃吧!不过他并没有走成,原因是契卡传讯了他,要求他为红军服务,否则就用反革命罪起诉他。

当时跟他一起被传讯的尼古拉。尤多维奇。伊万诺夫就建议去顿河下游投奔白军。这位沙俄时代的炮兵上将当时还是有点人望的,不少旧军官都响应了他的号召,跑路了。但是苏霍伊却留了下来,乖乖的去红军报道,说实话,在当时这让很多还在观望中的旧军官是大跌眼镜。

那么苏霍伊为什么没有跟着伊万诺夫一起跑路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托洛茨基找他谈过话,二导师以独特的忽悠能力让苏霍伊有些五迷三道。尤其是临走之时,还送给了他不少大吉岭红茶,让这货更是心花怒放。另一个原因就更简单了,他是海军军官,跟顿河的陆军们不熟,相对于前陆军跟布尔什维克的不对付,海军对于革命的接受能力还是强一点,不少海军的军官和将领还愿意为苏维埃政权服务。

有了红茶,又有派系的传统,苏霍伊决定先为红军干一干,看看情况怎么样,如果真的情况不对,再跑路不迟。

于是乎,苏霍伊就这么上了贼船,不过让他比较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被重新安排在海军服役,而是跟不少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一起组成“海军步兵”,千里迢迢从彼得格勒开往了卢甘斯克。

作为炮兵方面的专家和达人,苏霍伊被任命为红十军炮兵旅的团长,负责支援伏罗希洛夫的部队。前面说了,不管是作为技术军官还是旧军官前贵族,粗鄙的伏罗希洛夫他是看不上眼的。尤其是在卢甘斯克的惨败之后,“挑剔”的苏霍伊同学没少在背后挖苦讽刺他们的军长。

不客气地说,苏霍伊的行为近乎于找死,作为内斗内行外战外行的伏罗希洛夫,本来就是很小心眼儿的肃反高手,要搞死一个看不顺眼的旧军官旧贵族实在是太容易了。尤其是,在钢铁为他大开方便之门之后,头一批要清算的名单里一定有苏霍伊的名字。

就在这一天下午,就在苏霍伊结束一天的飞行体验,美滋滋的啃着红薯干喝下午茶的时候,政委带着斯拉维扬斯克本地契卡的工作人员找上门了。

“米哈伊尔。佩特罗维奇。苏霍伊!”

小个子的,有点土耳其血统的政委很严肃地点了他的名字。苏霍伊并不喜欢这个政委,在他看来所谓的政委其实就是布尔什维克对旧军官不信任的产物,就是监军。

尤其是这位政委几乎可以说没上过什么学,对炮兵更是一窍不通。苏霍伊倒不是瞧不起他,而是觉得,既然政委同志你不懂炮兵,那么就应该让更专业的人负责指挥,而不是什么事儿都要插一竿子,还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你这不是瞎指挥么!

反正配合了这一个多月,苏霍伊跟政委是摩擦不断。苏霍伊认为这货不专业乱插手,而政委则看不惯他旧贵族资产阶级习气,反正双方都给了对方最差的评价,几乎是水火不容。

如今政委气势汹汹的打上门来了,苏霍伊知道绝对没好事,甚至他从对方的表情中就品读出了幸灾乐祸的意思。

苏霍伊抬了抬眼,看了看跟在政委后面的两个黑衣人,这种黑皮衣打扮,面色僵硬得跟僵尸差不多的家伙,他自然认识,契卡嘛,他又不是没见过。

苏霍伊尽量用平和的语调问道:“什么事,政委同志?”

不过他的平和换来的则是政委大喝:“谁跟你是同志!米哈伊尔。佩特罗维奇。苏霍伊,你这个旧贵族,该死的剥削阶级,革命的敌人,我们之间的阶级仇恨不共戴天……”

苏霍伊对这套实在没兴趣,他打断了政委继续背台词,问道:“到底有什么事儿,别绕圈子!”

政委似乎还想表现一下自己彻底的革命性,还准备来一段贯口,不过他身后的契卡工作人员显然不想浪费那么多时间,直接宣布:“米哈伊尔。佩特罗维奇。苏霍伊,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你有严重的反革命嫌疑,跟我们走一趟吧!”

苏霍伊的嘴角抽了抽,问道:“具体的罪名是什么?有逮捕令吗?”

两个契卡的工作人员有些不耐烦了,契卡抓人要什么逮捕令?你小子想要拘捕是吧?

顿时两人低喝了一声:“不要废话,你的罪名是很明确的,证据也是相当充分的,是不容你推卸的!”

苏霍伊叹了口气,幽幽道:“那还抓我干什么,直接把我就地枪毙不就得了。”

“你以为我们不敢吗?”

苏霍伊又叹了口气,道:“你们当然敢,谁不知道你们什么都做得出来。”

顿时政委就来神了:“死到临头,你还敢挖苦讽刺革命的干部,你真是死不悔改……”

苏霍伊掏了掏耳朵,十分不耐烦地对两个契卡说道:“行了,我跟你们走,这只苍蝇简直烦死人了,快点走,至少我还能落个耳根清静!”

“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