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世昌首先观察那艘没有火炮的民船,只见民船上面并没有悬挂国旗的一类标志物,不过那些梳着辫子,脑门剃得锃亮的人让他明白,这是一艘来自大清的船只。舰上的人正挥舞着铲子,把船舱里面装的煤扔进大海,邓世昌明白,这是想要尽量减少船自身的重量,以提高行驶速度。
他又观察那艘带着火炮的军舰,他首先看到的是遍布船上的绳子,这并不奇怪,风帆为动力的战舰,它的帆需要很多绳子来固定。风帆时代的战舰,火炮通常布置在舷侧,这艘战舰是舰首方向对准民船追击,所以这艘战舰在追击的时候并没有开炮,那艘民船这才逃过一劫。
这艘船会是海盗的船吗?他想着,可是没听说过东海这里的海盗能装备这么先进的船啊!他又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这艘军舰,发现上面既有金发碧眼的洋人,又有黑眼睛黑头发的亚洲人,再看军舰上面的国旗,主体是红黄两色,在旗帜的中央靠左边的位置,有一个复杂的图案!
尽管他不认识那上面的图案是什么意思,可是他从形状上认出来,这是一艘西班牙的军舰!此时的西班牙海军早就没有了当年无敌舰队的那种风光,这艘军舰能来自哪里,不可能千里迢迢地从西班牙跑过来,就为了追一艘民船!所以邓世昌判定,这艘军舰来自菲律宾!这个时候的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邓世昌把消息传回北京舰,北京舰随即命令,对那艘民船实施解救。
风帆动力的军舰在机动性上远远不是蒸汽动力军舰的对手,很快,吉野舰就强占了有利阵位,首先发射了一枚训练弹以作为警示,那艘军舰见了吉野舰,毫不迟疑地转身逃跑了。
那艘民船跟随吉野舰返回港口,船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一见到邓世昌几乎都跪下了,说道:“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我们大清的兄弟。”
邓世昌从台湾到琉球这件事,被清廷秘而不宣,对外只说是“邓世昌因为急病身亡”,林远已经秘密命令在北京的张华,把邓世昌的家人运送到琉球。
所以邓世昌并没有说自己的真实身份,那个船长自称姓刘,单名一个浩字,然后说:“我们是来自台湾的商船,运煤的,这菲律宾的船总欺负我们,不光是我们商船,甚至是渔船他们都不放过,抢我们的货,有时候还会杀我们的人!今天要不是遇见你们,我们真是凶多吉少了!”
林远听见了“煤”这个词,不由得心里一动,说:“你们以后给我们运煤吧,我们绝不少你们的工钱,而且,我们还会出军舰保护你们!”
刘浩一听,顿时拍着胸脯保证说:“恩公您放心,以后我们给你们运煤,不收钱!这一船的煤还剩下一些,您先收着。”
林远考虑到舰队现在的的确确是缺少煤,所以也没有客气,就把煤收下了。
等这件事过去,邓世昌就向林远提议:我们的军舰不应该再叫原来日本人的舰名了,我们应该重新给它们起名字!
林远点点头,说:“您这个想法很好,这件事情就交给您去办吧。”
林远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立刻找到刘浩,问道:“你们那除了煤矿,还有别的矿产吗?”
刘浩一愣,问:“别的矿产是什么?”
林远想了想,问:“那你们那里有没有外国人在山附近要开矿?”
刘浩想了想说:“您还别说,还真有一个地方,外国人都在那里经营好久了!”
第077章战争爆发
林远听了刘浩的话,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从台湾的矿藏情况中他知道,台湾拥有大量的煤,硫磺,铁矿,其中铁矿遍布在江河出海口地区,开采运送极为方便,台湾还拥有大量化学工业所必需的原材料,比如像白云石,蛇纹石等等,这些矿藏里面含有大量的化学工业所必需的镁,钙等元素。
林远的想法很好,借助刘浩,从台湾地区输送大量的化工原料来琉球,可是这个想法短期内很难实现了,因为,战争爆发了!
1894年12月20日,一支英国舰队到达珠江口外的伶仃洋,这支舰队由六艘君权级战列舰,八艘装甲巡洋舰,十五艘驱逐舰组成,这样的舰队实力远远超过了北洋舰队。
这支舰队到达珠江口之后的所作所为简直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翻版,英国舰队首先扣留了在珠江口的所有中国船只,并向虎门要塞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
虎门要塞位于广州东南水路里程120里处,是控制珠江进入伶仃洋的咽喉要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明朝永乐年间就在此处筑垒驻军,清朝自康熙五十六年直到道光十四年,经过一百余年的经营,虎门要塞已经建成了拥有14处炮台,三道门户的重要防御要塞。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关天培在经营要塞的时候,为了阻止敌舰闯入珠江,威胁广州城,在珠江航道中布设了拦江铁索和埋植大木桩两道障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这些铁链和木桩被英国舰队破坏,此后再也没有修复,而虎门要塞群的炮台却改进了要塞设计,重新添置了火炮。
一个历史学家说过:“每一场战争都足够写成一本鸿篇巨著。”的确,一场战争是由若干场战役和成百上千次战斗组成的,这里面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有很多,对于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战争之一,我们不妨暂时抛开那些足以写入史书的大人物,从两个小人物开始说起。
虎门要塞群有三道门户的防御体系,从伶仃洋入口向北,东有沙角山,西有大角山,夹岸对峙,各有一座炮台监视江面。但是海岸炮的射程只有1000米左右,可炮台之外的海面宽达3000多米,所以这两座炮台的火炮很难对来袭敌舰产生实质性的杀伤,所以这两座炮台改作了号令炮台,起预警作用。
浩浩荡荡的英国舰队抵近了虎门要塞群,君权级战列舰的四门343毫米主炮首先开炮,随后八艘装甲巡洋舰也开了炮,密集的炮火顿时覆盖了沙角山和大角山的炮台,炮台立刻发出准备战斗信号,让第二道和第三道门户的炮台做好准备。
从第一道门户沿江而上,有上下横档岛耸立于江中,岛以西的航道多暗礁,不便通行,只有东侧航道可供通行,在两侧各建有三座炮台,这便是第二道门户,孙江就是第二道门户中镇远炮台中的一名炮手。
鉴于英国驻华大使凯希尔在北京被刺,英国一再以战争相要挟,所以炮台要塞也加强了守备,每天都在宣称仗随时可能开打,可是孙江却觉得这仗啊,打不起来!
孙江想:“那个英国公使不是在北京被义和团的人杀死的吗?广州这又没有义和团,英国人要打也应该去北京打啊,来广州打个什么劲!”
今天一大早他就远远地听见了炮声,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是很快他就看见了大角山炮台的号炮,所谓的号炮,就是用烟花改装的,尽管是在白天,也显得十分明亮。
最开始的虎门炮台是露天炮台,尽管四周有围墙,可是上面是没有顶的,所以火炮很容易锈蚀,在鸦片战争中,很多火炮因此失灵,后来重修炮台的时候吸取了这个教训,在炮台上面安装了一个顶,形成了一个堡垒一样的结构。
孙江从堡垒的观察口中望去,就看见五艘军舰向着炮台驶来。
这五艘军舰都是英国的30节驱逐舰,所谓的三十节驱逐舰,就是指航速在三十节,此时,哈沃克舰上年轻的火炮长希尔正满头雾水。
这一类的驱逐舰在防御中担负着保卫主力战列舰的任务,以高航速攻击对方的鱼雷艇;在攻击中担负着抵近发射鱼雷这样的奇袭任务,由于那个时代的鱼雷射程普遍只有五六百米,所以很少有指挥官下这个命令。
舰上只有一门76毫米火炮和2门47毫米火炮,这样的火力根本不足以打击岸上的要塞,可是为什么舰队司令还要下命令让他们进入航道呢?航道只有不到1000米宽,两岸都有炮台,尽管这样,他的心里还是没有多少恐惧,毕竟清军士兵的战斗力是可以忽略的。
正在这时,他脚下的甲板又开始了颤动,这是因为在军舰设计的时候为了减轻重量,甲板设计的很薄,导致固有频率偏低,经常会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共振现象,不禁如此,他身为一个军官,连军官休息室都没有,只能住在和其他几个军官挤在军官会议室里,为了减轻重量,连军官休息室都没有留出来。
由于舱室里不注意空气调节,天花板上经常会凝水,在人睡觉的时候滴在人身上,冰凉冰凉的,尽管是这样,希尔还是自愿留在舰上,因为这里没有大型军舰上那些令人讨厌的,没完没了的执勤,而且这里还能更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