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儿李一便是带着萧瑀与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刚一进门萧瑀就对着李承训恭敬的行了一礼。态度极其的恭敬,他知道楚霸王李承训肯定对于他三年内的事情有所不满。这一次他来就是为了消除李承训对他的不良影响而来的。
“免礼!”
李承训并没有伸手去扶萧瑀,而是看着萧瑀淡淡的开口道。随之将目光看向了与萧瑀同来的中年人身上,嘴角一笑道:“这位是?”
“在下崔家崔浩!”
不用萧瑀介绍,崔浩直接是上前自报了姓名。李承训看着一脸高大上的崔浩。目光不由得变了。
“清河崔家?”
“正是!”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家族,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在北方后魏把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至唐代开国有五姓七望之说崔氏仍立其中。
甚至于李承训清楚的知道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其中崔浩历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隋唐时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望。就算是在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二十三人做过宰相。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数字,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让人觉得疯狂。
当初唐朝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太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皇室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与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
其实李承训心里清楚这不过是自己自己便宜二叔的面子在作怪,这个时候的崔氏乃是当之无愧的五姓七望之首。隋朝的灭亡有着他们的影子,唐朝的建立依然还是有着他的身影。
甚至于在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清河崔氏的影响力都要比李家皇室影响力大。瞧见萧瑀居然带来了崔家的人,李承训也不好在晾着萧瑀。左手一伸,朝着书房一指道:“两位请!”
“霸王请!”
在书房内落座,李承训吩咐李一上茶之后便挥手让李一离去了。他知道既然崔氏来人,必定不可能是看望自己这么简单。李承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朝着萧瑀看了一眼之后,朝着崔浩道:“本王自问与清河崔氏没有交往,不知崔先生此来所谓何事?”
问题简单而直白,崔浩虽然知道李承训出身行伍,肯定会行事风格与别人不同。却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是如此的干净利落,李承训的开口让崔浩来的时候准备的一大框好话,死在了肚子里面没有了用武之地。
出身不凡的崔浩自然知道,如何做能够让李承训对于自己充满好感。脸上的尴尬一闪而逝,对着李承训拱手道:“久闻楚霸王之名,一直难得一见。今日恰闻霸王在长安。在下便央求萧大人带在下来见一见传说中的霸王!”
听到崔浩的恭维,李承训目光闪烁过一抹精光,看着崔浩笑道:“崔先生见到本王感觉如何,是不是有些失望呢!”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甚闻名!”崔浩的说话极其的让人舒心,显然家教极好。
恭维完李承训之后,崔浩看着李承训淡淡的一笑道:“在下这一次前来是打算与霸王谈合作的!”说完之后,崔浩目光直直的盯着李承训,想要从李承训的神色变化得到答案。
只是他看的李承训神色没有丝毫的改变,对着他的话仿佛一点也不感兴趣。就在崔浩失望之余,李承训嘴角露出一抹笑容道:“哦,不知崔先生要怎么和本王合作?”
听到李承训的口气的变化,崔浩心中一喜。对着李承训道:“我崔氏动用势力,助王爷成事。青楼收益我崔家要五成!”
“哈哈……”
李承训被崔浩的狮子大开口气笑了,目光闪烁之间的变得有着锋利了起来。看着崔浩道:“只要本王愿意,这天下就是本王的。本王根本就不需要你崔家的支持,只不过是付出相对多一点而已,并非本王得不到!”
李承训双眸之中射出一抹精光,看着崔浩道:“所以,你崔氏虽然家大业大,对于本王来说却可有可无。崔先生你觉得你们的付出值得本王放弃五成青楼收益吗?”。
青楼收益是李承训麾下主要的资金来源,这样的东西李承训怎么可能交与他人之手。而且在李承训看来,崔氏简直太嚣张了。听到李承训的问话,崔浩脸色一变,看着李承训冷冷的道:“霸王应当知道我清河崔氏的实力!”
“威胁吗?”。
李承训冷冷一笑,转头对着萧瑀下令道:“萧大人,帮本王送客!”
“你!”
“崔先生,请吧!”
……
“王爷,清河崔氏势力庞大,今天你如此……”萧瑀知道自己此举有些多管闲事了,更加是有些干涉李承训的决定了。萧瑀虽然知道这样的害处,但是一想到清河崔氏的实力,庞大的大隋帝国不就是毁在了这些世家人的手里么。
相比于当初隋炀帝的大隋,此刻的楚霸王当真还不算什么。甚至于可以说是羽翼未丰!
听到萧瑀的话,李承训并没有生气。他不是那种听不进下属发言的统治者,李承训明白萧瑀的担忧。但是想要他妥协,清河崔氏还没有那个能力与实力。
“你也看到了,清河崔氏太嚣张了。居然敢打青楼的主意,五成收益你知道是多少吗?那是大隋一年的财政收入!”李承训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萧瑀道:“他清河崔氏也不怕被撑死!”
“至于你担心的问题,那倒不需要为虑!”李承训看着窗外,语气冰冷的道:“本王不是杨广,没有那么心慈手软!清河崔氏,若是敢对本王使手段,大不了杀了便是!”
李承训转头看着萧瑀笑问道:“萧大人,你说清河崔氏在本王二十万党卫军下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第217章 主公
杀了便是!
李承训霸气侧漏,让萧瑀感到了丝丝的吃惊。因为这一次,他以为自己为李承训拉开清河崔氏的支持。本以为会打消楚霸王的怨气,让双方的关系恢复到曾经的良好。
然而,萧瑀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崔氏崔浩的狮子大开口,让李承训暴怒,两者交恶。
特别是李承训最后那番杀气腾腾的话语,让萧瑀内心深处闪过一抹冰冷。看着一句话也不说,使得书房内气温不断下降的李承训,萧瑀艰难的开口道:“属下有罪,请主公责罚!”
“哼!”
冷眼憋了一眼萧瑀没有说话,李承训心里真心有点难以接受萧瑀的忠诚。自己南下帝洲三年有余,没有接到萧瑀的一份消息不说。更重要的自己北上长安,萧瑀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前来楚王府过问。
忠诚度有问题!
虽然自己当初得到萧瑀的认可,萧后占了很大的功劳。但是这并不代表萧瑀可以在后来背叛他,对于背叛者,李承训比敌人还要痛恨。
虽然历史上萧瑀一直光明磊落,但是李承训却知道这基本没有可能。因为当初因为萧后的关系,隋炀帝对于这个小舅子极为的看重。可是萧瑀最后面还是归附了李唐,这就是他投机的最大代表。
特别是这一次由于崔氏的嘴脸,吃相太难了。敢到李承训的虎口夺食,让李承训心里极其的愤怒。自然而然对于带着崔浩前来的萧瑀很是不待见了,虽然知道萧瑀认错的态度很是诚恳。但是李承训并不想就此放过萧瑀。
“萧大人,这三年来好忙啊!本王在这里恭喜了。萧大人升迁内史令!”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萧瑀,以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说出了让萧瑀心惊肉跳的话。
这个时候萧瑀也是知道自己与李承训的隔阂有些深了,也是清楚的知道自己当初有些想当然了。当初萧瑀和朝中大臣们的看法一样,远离朝堂的李承训一定会一蹶不振。
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晋王杨广,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偏偏这个远离长安漩涡的少年王爷,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李承训的逆袭。如今一人双王的震撼。让朝中大臣,以及萧瑀亮瞎了他们的钛合金狗眼。也正是这个原因,让萧瑀在李承训北上长安之时,没有前去请罪。那个时候,萧瑀着实迷茫。
面对强势霸道,威势如日中天的李承训,萧瑀承认他看走眼了。
麾下百万大军,文武大臣多如牛毛,各个都是一时之选。这让李承训顿时成为了一块。人人争夺的香饽饽。本来就在萧瑀眼见李承训逆天之势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