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本王军令与徐世绩,令徐世绩就地征兵十万,以及麾下党卫军的两个师,以及帝洲派遣过来国防军第四军总十七万,由徐世绩担任,前敌总指挥,负责一切相应事宜!就地休整一个月之后沿余杭郡为中心,向四周扩张!最后与本王会师,歼灭楚国!”
“是!”
“去吧!”
李承训挥手送走了盖世太保的人,便是沉思了起来。如今天下大势基本明朗,留给自己的机会确实不多了,自己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南方的统一。然后整军经武,壮大势力,图谋皇位。
帝洲空虚,光靠新近成立国防军第六军五万人根本就不足守卫帝洲。帝洲作为李承训的首都绝对不容有失,李承训麾下的文武大臣的家眷以及国社党党部,军统总部,盖世太保总部,以及国防军,党卫军的指挥系统都在帝洲。
所以帝洲绝不容有失,没有了帝洲就算李承训打下再大的疆土也无济于事。正所谓蛇无头不行,人无头不活。帝洲就是李承训的这支势力的头脑,必须要有绝对的力量来防守。有些事情错一次,就够了!
李承训并不想再错一次,于是李承训也决定增加帝洲的防卫力量。目光幽深,转头对着门口道:“李一!”
“卑职在,请王爷吩咐!”
李承训看了一眼恭敬无比的李一,摇了摇头他对于李一的态度问题早已经麻木了,也就不再强调。转头看着李一道:“传本王军令,命杜如晦从七郡之地征兵十万,打散已经建立的国防军第六军,组建近卫军,由陈墨担任军长,负责拱卫帝洲!”
“是,卑职这就去办!”
“等等!”
李承训看着正要打算离去的李一,开口叫住可他。事情还没有完,这件事需要李一亲自前去转达,所以李承训本着一事不烦二主的心情叫住了李一。
看着李一眼神之中的迷茫,李承训笑了笑道:“这件事由你亲自前往帝洲去办,同时带话给百里挑一让其立即加大对于官员的培训,接下来的日子里对于地方官员的需求量将会达到一个高峰。让百里挑一时刻注意军事方面的动静,以最快的速度派遣地方官员接受地方政务!”
“同时令商务部,大肆收购军需物资,以及让杜如晦下令武装部加大军需物资的建造,以供应三十大军的急需!”李承训想了想继续说道:“同时命令帝洲军校,帝洲医科大学,帝洲大学,扩招!储备人才!”
李承训这一次打算一次性将军队扩编到位,让其能够适应接下来的战争而不会出现这样的困境发生。
“是!”
李承训安排完帝洲与另外两地的军事行动和部署之后,便是起身离开了郡守府。既然完成了其余地方的部署,那么现在就轮到了庐陵郡自己了。李承训来到军营找到尉迟敬德与葛施,郎帆之后,便是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王爷的意思是征兵?”
尉迟敬德吃惊的问道,目光闪烁了一下便没有再说什么。他清楚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如今兵力不足的困境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势力的发展和生存问题。必须要严肃解决!
“王爷打算征兵多少?”葛施目光闪烁了一下便对着李承训开口了。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可以领更多兵马的机会。作为一个武将自然希望能够指挥更多的兵马,来驰骋疆场了。李承训对此不以为意,深深的看了一眼葛施后道:“十万!”
看着惊讶的三个人,李承训目光幽深看着他们,良久之后才开口道:“本王决定就地征兵十万,加上帝洲总部派遣而来的国防军第五军,以及此刻就在庐陵的国防军第一军,党卫军装甲第一军,总共二十五万军队,临时组建成灭楚方面军,本王自任总指挥,以尉迟敬德为前敌总指挥,负责灭楚事宜!”
“从即日起,诸位师长,就开始募兵吧!林士弘已经起兵三十万前来,局势刻不容缓!”李承训最后瞅了一眼震惊之中的三个人道。
李承训交代完毕之后就离开了军营,对于这样的小事李承训不想去管。如果自己麾下的军官连征兵这样简单的如同抓壮丁的事情都解决不了,那么还留着他们干什么,不如遣返回家抱孩子去!
第165章 李渊的态度
李承训一人引起天下风云变幻,无数枭雄霸主虎视眈眈。等待着李承训的败亡之后抢占地盘和战果,然而作为始作俑者,李承训却是几条命令下达之后,便安心的待在庐陵郡。
闲暇之余看看尉迟敬德等人新兵训练,有时候盯着军事地图发呆。目光幽深的看着豫章郡的地方,双眸之内闪烁着精光。嘴角掀起一抹嘲讽道:“待本王军队整训之后,便是你灭国之时!”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承训自认他不是君子,甚至于他自觉得自己玷污了君子这个美好的词汇。在李承训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君子这个词,要不然也就不会在最关键的时候与儒家决裂。
这一切只因为他不信奉儒家,特别是被董仲舒阉割之后的,一味迎合帝王,丧失了儒家真义的伪儒家。李承训信奉的便是小人报仇,从早到晚。所以在力量不如人的时候他不会死顶,他可以低头,可以卑躬屈膝。
但是一旦力量强大之后,必定会在第一时间报复对方。睚眦必报,说的就是李承训这种人。李承训目光炯炯有神,看着蔚蓝色的天空,心里却怎么也静不下来。时间不等人,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要是李子通与林士弘以及刘元兴得知自己的征兵的计划,必定会加速行军,破坏这一切。
兵者,诡道也!
军事一切都是为了胜利而服务的,只要林士弘等人看透这一切,他们的战略计划必定会改变。等待是一件漫长的事情,比如说,这个时候。
李承训目光穿透时空,盯着地图发呆。突然之间他发现自己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军人重视荣誉,自己虽然经常在强调,但是却一直都没有付诸行动。伸出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半圆之后,嘴角微动道:“等到此战结束,自己麾下军队将达到近乎一百万,占据南方三分之一的地盘!”
到时候南方除了昆明与濮部这两个异族势力之外。就剩下了萧铣的梁国。此战胜利之后,李承训便可以携大胜之资,尽起全国之兵,兵分三路,一路北上攻打杜伏威,一路西行灭梁国,最后一路出兵灭掉濮部与昆明,完成对南方的一统。
同时邀请天下势力,与帝洲阅兵。炫耀强大的党卫军与国防军的力量。震慑天下的同时出兵巴蜀之地。巴蜀之地本来就是一大块粮仓,李承训绝对不容许别人染指。所以他就必须在李渊动手之前,找到合适的理由,占领巴蜀。
一旦占领巴蜀,李承训原本计划里面的由南向而争天下就会有了可能。占领巴蜀,李承训就有了战争的主动权。盾有长江天险,矛有党卫军与国防军这个支利器,占据有利地位。就可以试问九鼎之轻重了。
这也是李承训为什么这一次居然会大规模扩军了,因为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李渊肉疼却说不出反对的话的机会。李承训必须要借助这个机会,完成对军队的扩张。等到这场战争结束,拥兵一百万的李承训就将会成为了庞然大物,让天下势力胆颤。
巴蜀之地决定着这场天下之争的归属,不管是裴矩老人家的告诫还是历史之上的明悟。李承训都清楚巴蜀之地的重要性,但是这一切在这庐陵郡内李承训只能将它压在心底。当做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
一人智短,两人智长!
李承训这个时候特别的需要一个才智之士的分析,来拾漏补缺。就在这个瞬间,李承训非常的思念裴矩老爷子,李承训相信只要裴矩老爷子这位天下第一的战略家在此。肯定轻而易举的点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三言两语之间,危机解除。可是此刻自己身边都是肌肉比较发达的猛将兄,根本就不能很好的帮助自己,无法彻底的领悟自己每一步的意义。也是在同时李承训有了调裴矩老爷子南下的心思和想法。
……
相比于李承训的点背,安然坐在龙椅上的李渊也并不容易。这一年大唐可谓是风雨飘摇,多灾多难。先有刘武周进犯,李唐之内兵将连战连败,最后眼看并州就要失守,晋阳龙兴之地陷落。李渊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重新启用秦王李世民,举半国之力北上晋阳。
可是就是这个时间,南方有出了这样大的事情。七十万军队的围攻,李承训危在旦夕。李渊接到求援军报之时,特意拦截了下来,他本来不打算在朝堂上公开这件事,先思考思考对于李承训这位楚霸王的定位之后,在做打算。
但是李渊太小看了林士弘与李子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