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在!”
林士弘深深的看了一眼雷达成道:“朕决定由你带领麾下水军健儿,十万大军兵寇帝洲,一举摧毁瘫痪敌人的指挥中心!这一次,北上行军,沿长江而下,劫掠帝洲!”
“臣谢陛下!”
雷达成听到自己可以独领一军北上攻打帝洲,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意味着雷达成的能力得到了林士弘的认可,在这一瞬间彻底的成了林士弘的心腹。想到一旦林士弘坐拥天下,自己加官进爵以及未来的美好生活,雷达成激动的难以自己。
然而林士弘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雷达成之后并没有多言,反而转头看向了剩下的二十万陆军道:“剩下二十万虎贲健儿跟随朕东进庐陵,收复国土斩杀李承训,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
林士弘看了一眼士气可用的军队一眼,转头对着王戎道:“王卿,太子年幼,朝中事务朕就拜托你了!”
“陛下尽管放心前去,臣定当协助太子处理好国事!”
“出发!”
一时间,礼乐齐鸣,三军同发。在林士弘的带领下三十万大军,离开了豫章,王戎看着离去的林士弘,脸色变得凝重。想到林士弘的重托,心中更是不敢有丝毫的轻怠。
当然了王戎脸色之中的忧郁,并没有让任何人看见。通过刚才的对话,王戎知道林士弘对他起了戒心。要不然也不会在托付国事的时候提起才三岁的太子,王戎抬起头目光穿过虚空看了一眼皇宫,神色黯然的摇了摇头。
有些人可以同苦难,不可以同富贵。越王勾践就是其中最厉害的一个代表,忍辱负重之时重用太师文种,功成复国,贵为一朝天子之时斩杀文种。这便是其中的典范。王戎想着先贤典范,内心深处不由的闪过一抹退意。
楚帝林士弘显然也是如越王勾践一般的忘恩负义的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这都是前辈们所留下的榜样,王戎想到这里他心动了。如果不这样,他觉得待到他日,林士弘肯定会斩杀自己作为礼物交好别的国家。
看着这大好山河,想到自己陪伴着林士弘从无到有,从一点一滴之上打拼了一个偌大的江山。心中不免的有些悲愤。自己这样拼命,何苦来哉!
一切不过是为了林士弘,就算这个天下尽得,那也是林士弘的,还他王戎屁事。想通这一切的王戎脸上忧色一闪而逝,他觉得林士弘不是一个明主自己需要认真的观察了。
良臣择明主而侍!
与此同时,远在庐陵的李承训便是知道了声势浩大的御驾亲征活动。不论是李子通还是林士弘,甚至于是帝洲的政务院与参谋本部的决定,李承训都一一的清楚了。
特别是李承训接到消息称,刘仁轨兵分两路一路沿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北上清远,一路从余杭入海沿海路北上海陵之时。李承训被严重的震惊了,不过震惊过后则是浓浓的担忧了。
李承训可不是无知的古人,他可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明白这大海的危险程度。随着有了指南针的问世,但是在李承训的计划里,海军入海的时间一直都会延迟到蒸汽机问世以后。
等到蒸汽机问世,李承训就可以执行自己的海权计划,贩卖人口,劫掠资源了。但是此刻李承训可一点打算都没有,虽然五牙巨舰经过自己的改进,更加的适合军队作战和海中航行,但是隋朝的五牙巨舰可不是永乐年间的那巨无霸。
李承训也不是朱棣!
凭借此刻的五牙巨舰进行跨海出击,危险系数直接狂飙八百点。李承训这一刻头疼了,他承认刘仁轨的军事计划的完美,但是一想到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李承训只得无奈的摇头了。
跨海出兵,这可是一个危险的活计,稍有不慎,就是船毁人亡的下场!
第164章 募兵三十万
李承训目光里面全是无奈,这段时间,武德三年最后的日子里,幸运女神确实是抛弃了他。李子通起兵三十万,莫离兵八万,林士弘起兵三十万,加上一个还没有表态的杜伏威也是真心的够了。
除去还没有出兵光明正大宣战的杜伏威之外,七十万大军环顾四周。李承训七郡之地,二十万军队如何是其的对手。就算参谋本部启动紧急状态,征兵二十万也是近乎二比一的数量。而且新征的兵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帝洲根本就来不及对于他们的整训。
所以他们名义上已经是国防军了,但是骨子里依然不是。这样组建起来的军队,根本就是一只纸老虎而已,难堪大用。李承训目光里闪烁着狠辣之色,转头对着前往长安求援的徐宗道:“我皇爷爷怎么说?”
迎着李承训冰冷威严的目光徐宗颤抖了一下,下拜道:“回王爷的话,陛下对于此事并未做出回答,小人也无存打听,后来听萧瑀大人说,陛下并未在朝堂上商议此事!所以小人先行一步前来禀告王爷!”
“嗯!”
李承训听完徐宗的话,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件事不怪徐宗办事不利,而是李渊的态度问题。徐宗不过是自己手下的一个小官而已,李渊是不会召见他的。
见不到主宰的面,又如何能够得到肯定的答复呢。李承训目光里面满是无奈,在此时此刻他真的希望长安能够派兵南下,给于自己帮助。哪怕是派遣自己最忌惮的李世民南下他都不在乎。
但是按照李渊此刻的态度,估计派兵南下的机会近乎绝望。
“下去吧,让本王一个人静一静!”李承训对着徐宗摆了摆手,然后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是。属下告退!”
徐宗走了,李承训的内心深处却是乱如一团麻。这几天事情太多了,让李承训心力交瘁。躺在椅子上,李承训梳理这这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他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来保护现在取得的成就。
接二连三的事情发生,虽然让李承训心神恍惚。但是也同时是一个机会。让李承训看清自己麾下缺乏什么的机会,通过这一次的事件,李承训便是明白自己麾下的国社党不欠缺凝聚力,战斗力,以及资金来扩张。
自己此刻缺少的便是强大的军队和用以维持的地盘,党卫军虽然犀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却人数太少,更何况党卫军第一军留在枹罕郡用来牵制乞活军。根本就无法南下参加到接下来的战斗中去。
而留在南方的党卫军第二军更是分兵。党卫军虽然精锐但是却被人数限制,根本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国防军虽然也成立了,但是不过是一军之力,根本就无法撼动大势。所以在李子通与林士弘的倾巢而出之后,巢便相见不如了。
李承训终于理清楚了自己当前最欠缺的东西,内心深处划过了一抹坚毅。作为天下霸者就不应该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的不能施展手段来傲视天下。
既然问题的根本已经找了出来,那么如此。便征兵吧!李承训这一刻想通了。自己地处楚地,根本就没有必要顾及长安城内的达官贵族。只要自己麾下的军队比李唐的强大。比李渊的人多,那么最后就是自己的声音大。
在皇家要个屁的亲情!
这一刻的李承训变了,彻底的抛弃了亲情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枭雄。
想通这一点之后,李承训便是决定征兵。目光闪烁了一下,对着房间没内的隐晦之处道:“来人!”
“王爷,请吩咐!”
李承训看了一眼盖世太保的人。目光一动道:“立刻利用特殊渠道传本王军令:由李靖在清远郡附近征兵十万,与北上的国防军第三军,以及李靖麾下的党卫军的两个师,以及沿大运河江南段北上的两万海军,跨海出击的刘仁轨部临时组建灭吴方面军。由李靖担任战前总指挥,负责灭吴的具体事宜!”
“是!”
这一项军令下达可是需要很大的魄力的,李承训的这一道命令就代表这李靖的手中将会掌控二十二万军队。可以说是李承训麾下三分之一的兵权掌握到了一个人的手中,李承训相信李靖不会让他失望。
历史早已经证明了李靖的忠诚与实力,能够在感觉到自己功高盖主之际急流勇退的人是不会在大事上糊涂的。更何况这个时候,天下大势已经逐渐明朗,就算李靖真的能够掌控这支灭吴军团,也没有用武之力。
争天下,并不是光靠战争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在有的时候政治比军事更加的犀利。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作为再世霸王,李承训绝对不会重蹈覆辙。
“传本王军令与徐世绩,令徐世绩就地征兵十万,以及麾下党卫军的两个师,以及帝洲派遣过来国防军第四军总十七万,由徐世绩担任,前敌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