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领庐陵郡是必然的,但是葛施要做到尽善尽美。
……
就在李承训被安然逼得不得不使用特种战术的同时,另一路军队在徐世绩的率领下朝着余杭进逼。
随着徐世绩与李承训离开,李承训麾下的防守力量下降到了史上最低。这个消息虽然尽量在隐瞒,但是纸里面始终包不住火。李承训在庐陵的消息随风而走,防守空虚的消息众人都知道了。
这里面就包括李子通!
由于李靖出兵将李承训麾下的领土占领,此刻的李子通早已经不复曾经的风光了,龟缩在江都一蹶不振。此刻听到了李承训内部兵力空虚的他,动了一直不敢动的心思。那便是出兵将李承训占领的地盘夺回来!
江都。
李子通直接居住在杨广修建的行宫里面,此时此刻正在与麾下重臣商量着重新夺取京口,清远的计划。李子通目光闪烁着精光,对着下手的将军道:“王林,整顿兵马,明日出兵,朕要一战光复失地!”
“遵命!”
李子通想到丢失的六郡心里就是一阵子的心疼,自己从遥远的河北一路跑到江南水乡。好不容易拉起了一支队伍,至于吗!占领的一点地盘,刚刚登基称帝,还没有享受后宫佳丽三千的待遇就遇到了李承训这样一个暴力男。
满腔热血,男儿志向都不得不龟缩江都,成了空话!
与此同时,李子通出兵的消息也是传到了帝洲。国防军陆军第二军还没有征兵完毕,早先夺取的郡此刻也是一个空壳子而已。情势危急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李靖不得已之下只得下达命令,让徐世绩分两师之兵,由他带领北上抵抗李子通,同时下令海军的刘仁轨相助,打算一举解决了李子通。
而徐世绩也是凭借两师之兵进攻余杭,这一刻的情势已经危及到了一种稍有疏忽就会全局落空,败亡的可能。徐世绩看着眼前的余杭郡,拿着军统收集的资料看了起来:“余杭之名,春秋时已见诸史籍,彼时属吴、越领地,战国中期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秦灭楚,境内置钱唐、余杭两县,属会稽郡。西汉时,余杭、钱唐两县仍属会稽郡,钱唐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平帝元始四年,改钱唐县为泉亭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改余杭县为进睦县。
东汉建武元年,复名余杭、钱唐。
三国时,余杭、钱唐均入吴国版图,属吴郡,隶扬州,钱唐县并为吴郡都尉治。隋开皇九年,废钱唐郡,改置杭州,州治初设余杭,次年移钱唐。大业三年,又改杭州为余杭郡。
这是徐世绩在李承训麾下独自领兵的第一战,徐世绩不容失误。所以就叫关于余杭郡的名字变迁都收集了过来,徐世绩需要一次干净利落的破城之法,来显示他的才能。通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徐世绩发现李承训麾下大才不少,如果他在不抓紧就会失去资格。
蒙辰,李靖,这都是不容小觑的对手。想要得到李承训的看重,就必须展示不同寻常的能力和实力。明白这一点的徐世绩,清楚这一次就是向李承训展示自我的机会,绝不容错失!(未完待续……)
PS:求推荐
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
国防部长李靖的命令随着盖世太保的传递系统,朝着徐世绩与刘仁轨处发去。情势危及,到了十分危及的地步。对于帝洲内部空虚之事,不仅是李子通得到了消息。
位于厉阳郡的杜伏威自然也是听到了这样的消息,对于这件事,杜伏威正在宫殿内与埔公佑商讨着这件事。杜伏威看着埔公佑眼神闪烁的看着道:“埔公,对于帝洲空虚这件事你怎么看?”
埔公佑看着杜伏威的神色他清楚,埔公佑知道杜伏威心动了。面对空虚的帝洲,杜伏威想要出兵夺取李承训麾下七郡之地,将李承训歼灭在楚地,让自己的名声响彻天下。
李承训的楚霸王之名,太过于犀利,天下有名。只要杜伏威能够歼灭李承训就可以凭借践踏楚霸王的名声,达到了一举成名的效果。
“大总管,楚霸王虽然带兵南下攻打庐陵郡,但是按照楚霸王的能力和手段,必然会留有后手!”埔公佑看着神色闪烁的杜伏威淡淡的道:“属下不建议出兵攻打帝洲!”
埔公佑对于唐朝有着一抹特殊的情节,他不认为杜伏威有着席卷天下的能力和势力。能够席卷天下的势力唯有李唐与王郑以及河北窦建德,而在这里面埔公佑最看中的便是李唐。
所以埔公佑不愿意与李唐交恶,要知道李唐之主李渊对于李承训的看重是出了名的。一旦斩杀李承训,就会与李唐成为不死不休之敌。一旦天下大势有所变动,李唐一统天下自己等人的家族就将灰飞烟灭,偌大的中原再无自己等人的安居之地。
听到埔公佑的回话,杜伏威沉默了下来。对于李渊他还是很认可的。投降大唐的心思他也有,要不然他就不会将丹阳郡租借给李承训。供其发展势力。但是人心是善变的,特别是如今李承训的七郡之地根本就无防守之力,取之如探囊取物。
沉默良久,杜伏威停下来回走动的步伐对着埔公佑道:“可是七郡之地取之如探囊取物,如此大礼放在本座面前,确实很动人心!公佑。当真没有取之法?”
“哎!”
埔公佑叹息一声摇了摇头,对于杜伏威的冥顽不灵感觉到有点伤脑筋。犹豫再三之后还是决定对杜伏威说个清楚,免得自己这个二货主子出点什么意外。埔公佑看着杜伏威的疑惑,点了点头开口道:“大总管,若是尽得楚霸王麾下七郡之地,试问大总管可否问鼎天下?”
听到突兀的问话,杜伏威沉默了。他知道自己不能,就算是得到李承训的七郡之地也是不可能。于是面对着埔公佑认真的目光,只得点了点头道:“李渊与王世充占据东西二都。有潼关与虎牢关之险为其拱卫,河北窦建德地广人多,兵强马壮,占据天时,本座虽有能力但是也不能问鼎天下!”
听到杜伏威的实话实说,埔公佑暗自点了点头。能够认识到这样的事实,说明杜伏威并没有自大到不可救药。埔公佑并没有回答杜伏威的话,反而再一次开口问道。他要一次性将杜伏威不切实际的想法葬灭。
“大总管,楚霸王李承训今日的地位可以说是凭借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的打出来的。李承训是李家第三代唯一的王者,能够与李世民并列,由此可见一斑。楚霸王北出突厥,铸京观,屠漠北草原,放火烧城。灭突厥五万铁骑,后来更是出兵灭掉西秦国。”埔公佑目光闪烁着夺目的精光道:“这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楚霸王,大总管有几分把握可以对付?”
听到埔公佑的第二问,杜伏威愣住了。不是他不能回答,而是李承训的战绩太过于惊世骇俗了。杜伏威曾经不止一次的将两者身份调换。在假设里将自己放在李承训的位置上,他真的不能够保证这些战事的顺利,更不要说是取得偌大的战果了。
若他是李承训,杜伏威不敢保证自己是否会像李承训一样逆天而起。想到这里杜伏威的脸色更加的发苦,抬起头盯着埔公佑沉默了一下开口道:“楚霸王用兵之能,神鬼莫测,百战百胜,当不是凡俗。若是两军对阵,本座实无必胜的把握!”
听到杜伏威的话,埔公佑看了一眼杜伏威。他知道杜伏威的这些话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真话,杜伏威对于自己的能力太过于高估了。埔公佑想到李承训能够打败李世民不能打败的人,就可以说明一切。杜伏威今日这般说,不过是鸭子死了嘴还是硬的,穷嘚瑟!
埔公佑点了点头,随及发出了最后一问:“大总管,还欲降唐乎?”
“降!”
杜伏威没有来多余的想法,只是凭借下意识的状态来回答了埔公佑的问话。但是就在他刚将降字说出口的时候,就突然明悟了。自己的想法与行动相违背了,降唐,与攻击李承训是彼此对立的两件事,根本就没有办法将之融合。
要么攻打七郡之地,断了李承训的根基。要么放任李承训不管,买人情与李唐。这样简单的问题杜伏威不会想不清楚,但是财帛动人心,更别说是江山社稷了。七郡之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再加上自己占领的江淮地区,自己的势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选择虽然是只有两个选项,干与不干。但是牵扯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杜伏威心下思索着夺取七郡之地的可行性,说到底七郡之地所带来的好处是看得到的,是对于杜伏威的诱惑。
杜伏威抬起头,走动几步,看着地图在沉思。这一刻杜伏威也在犯难,到底要不要攻取李承训的七郡之地,成了一个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