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釜沉舟的锋锐之势,一举拿下第一块地盘,这个后世称之为六朝古都的丹阳郡。(未完待续……)
PS:求推荐,求收藏,求支持!
第122章 租借
六代江山在,繁华古帝都。乱来城不守,战后地多芜。寒日随潮落,归帆与鸟孤。兴亡多少事,回首一长吁。
南京亦或者说是金陵,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朵璀璨的奇葩。它是中国王气最盛的地方,也是死气云集之地。定都南京的朝代没有一个是长久的,这一切便犹如一个加注于南京头上的枷锁,让南京在辉煌中充斥着诡异。
此刻领军南下的李承训,便是将目光定在了这里。南京作为一个诸侯王的王都,已经很完美了。李承训征用船队,经大运河南下,当真是千帆过尽,兵峰直指。
“药师,此战你有几分把握?”李承训沉思良久,依然还是忍不住内心的不安,朝着李靖询问道。这不怪李承训,而是这一战对与如今的李承训太重要了。
李渊旨意一下,李承训便只能直面南下,绝对不可以倒退。如今摆在李承训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便是奋勇南下,直取南京,打下一郡作为立脚之地。不然就算是有青楼的无双财力支持,十万军心也会涣散。
“王爷,胜算不大,六成不到!”李靖目光闪烁着凝重,显然他对这一场战争并不是十分的看好。因为对于李靖这类人,极其的自负,绝对不会说出这种自蔑的话来。
除非事情当真是不可控,才会如此。闻言李承训心里也是一惊,显然李靖的六成不到却是触动了李承训的内心。毕竟这可是军神指挥的战斗,以十万大军攻伐一郡之地,居然还是如此。这就不由的李承训不担心了。
“如今的丹阳郡在杜伏威的之下。杜伏威的江淮军战力不俗,而且我军虽有十万之众。”说到这里的时候,李靖抬起头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承训道:“我军都是新近的降卒。除了装甲第一军的第一师是百战之兵外,其余尽是乌合之众!”
诚然!
李靖说的都是事实,在绝对的实力下,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笑谈。就算是李靖是未来的大唐军神,自出师以来从未一败,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这般境况,也是直皱眉。
“药师,此战不容有失!”李承训嘴里轻轻吐出这句不容置疑的话来。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李靖深吸一口气叹息道:“本王麾下能征善战者不少,但是想要百战百胜,攻取城池如探囊取物的,也只有你李药师而已!”
“所以本王此刻只能相信你。也唯能信你!”李承训目光看向丹阳郡的方向,谈了一口气道:“昔日韩信与灭赵一战中率领老弱病残之兵,一举灭赵,为刘邦能够与项羽对持加重了重量!今日面对杜伏威的江淮军,本王相信你李药师也能做到!”
李承训死死的盯着李靖,仿佛这样就可以为李靖注入信心一般道:“当今天下也唯有你李药师有可能率十万乌合之众。击败江淮军,夺得丹阳郡!”
“多谢王爷看重,麾下一定竭尽全力!”李靖是一个实诚人,说不来谎话。听到李承训如此的看重自己,于是连忙打下了重重保征。
“杜伏威吗?”。
李承训的脑海里渐渐的浮现出了关于杜伏威的一切。杜伏威,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齐州章丘人。
自幼家贫。惯于偷盗,与辅公祏是刎颈之交。辅公祏常从姑家里偷羊送给杜伏威吃。因盗案案发。官府追捕,两人落草为寇。时年十六。
大业九年,与辅公祏率众起义。后转战到淮南,渐渐扩张势力,自称将军,陆续合并苗海潮部、赵破阵部等起义军,势力大增,屯并六合,威胁江都,连败隋将宋颢、公孙上哲、陈棱等,在淮南的历阳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又合并江淮各部,占有江淮间广大地区。
大业十四年,杜伏威向越王杨侗称臣,被封为吴王,拜东道大总管。武德二年,投降唐朝,授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上柱国,封吴王,赐姓李。次年,击败李子通,将根据地迁至江南的丹阳。武德四年,唐军攻围洛阳,杜伏威遣兵助战。
武德五年七月,召杜伏威入朝,临行前以辅公祏留守丹阳,将兵权交给右将军王雄诞,辅公祏心生不满。朝廷杜以伏威为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以示宠遇。武德六年八月,辅公祏伪称接到杜的命令起兵反唐,兵败被杀。不久,辅公祏伪造的书信被发现,李渊辨真假便除去杜伏威之官,并籍没其家眷。武德七年二月,杜伏威暴卒于长安。李世民即位后,知杜伏威冤,将其赦免。
尘封的记忆被打开,李承训心里的迷雾渐渐明朗清晰。结合杜伏威的情况,李承训发现这个人没有太大的志向,只是为了在乱世苟全性命罢了。既然他能先称臣洛阳,后投降唐朝。这说明杜伏威并不是那种一心扩张地盘,意图称王称霸的主。
于是一个想法在李承训的脑海里出现,近乎不可收拾。
“克明?”
“王爷有何吩咐?”
杜如晦听到李承训的问声,放下手中的书便走了过来。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承训之后,便是行礼道。
“本王决定派遣克明前往江淮军总部,与杜伏威一叙。”李承训看着杜如晦,眼角露出一抹笑容道:“本王手下之兵,训练时间尚短,不足以托付重事。故此本王决定派遣克明前去,借丹阳郡以栖身之所!”
当然了所谓的借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过李承训对于此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李承训创建除了青楼,可谓是富可敌国。正所谓财帛动人心,在这乱世能够打动杜伏威的除了兵马。也只有金银之物可以比拟土地了。
毕竟包租法则里面便是清楚的写着,欲租其地,先放其利。
“可是王爷,这可能吗?”。不怪杜如晦质疑,因为这个可能性简直微乎其微。凭借一张口,便是换来一郡之地,除了当年那个其智近妖的孔明之外不做第二人选。
啪啪!
早有预谋,在杜如晦说出疑问之时,李承训猛然间拍了拍手。只见周围有人抬出了一口大箱子,里面尽是金元宝。
“拿着它们去,遇到任何事,都可以以钱财开路!”不是李承训市烩,而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故此为了丹阳郡,李承训也是煞费苦心。(未完待续……)
PS:哈哈,终于有推荐了,下一周不用裸奔了,亲们,求推荐,求收藏,求支持。
第123章 金陵
历阳。
杜伏威正在和辅公佑商讨,李承训带兵南下这件事。因为十万大军,不论是放在哪里都是一大股势力。不容小觑,特别是地处历阳的自己。
“公佑,李渊派遣楚霸王李承训南下江都,此事你怎么看?”杜伏威看着辅公佑沉声问道。
辅公佑是一个长相粗狂的中年人,眼神里闪烁着精明。听到杜伏威的话心里一动,瞅了一眼旁边的地图拱手道:“大总管,以在下看,这楚霸王行军路线直指丹阳郡。想必楚霸王肯定的目标便是丹阳,如今丹阳郡在我们手里,不知大总管意下如何?”
杜伏威与辅公佑虽然是有心降唐,但是这件事只是两个人心里头有着这个意向,还没有提上日程。如今楚霸王李承训南下,兵峰直指丹阳。却是让杜伏威纠结了。
让还是不让?
“公佑,这降唐之事,你怎么看?”杜伏威直接将这句话提上了台面。如今江淮军足足有十五万人,乃是南方数一数二的势力。但是辅公佑在江淮军中的势力和威信,都不容置疑。
这降唐之事关系着江淮军的未来,杜伏威也是一个人做不了主意。只得是对着辅公佑来询问。辅公佑听到杜伏威的信赖,心下满意一笑,这个时候的两个人还是处在蜜月期,关系很好。
“大总管,这天下之大,群雄之多数不胜数。但是纵观各大势力,能够最终问鼎天下的势力,也就是李渊的唐朝和洛阳势力。”这个时候辅公佑眉头一皱。轻轻一挑:“依属下看,李唐是最能获得天下的势力之一。”
“嗯!”
杜伏威心里也是有过计较。心里想了想微微一笑,试探道:“公佑。你觉得李唐内部如何?”辅公佑一听杜伏威的话便是清楚,杜伏威话里的意思。抿了一口茶水,淡淡的道:“李唐之内,李渊父子都不是简单之辈。特别是李世民与李承训叔侄两个,都是决战沙场的高手。”
“可以说,李唐内部三代人都是可不得的枭雄。”辅公佑眉头一挑,眼神之中闪烁过精光道:“可惜,李世民不是李渊嫡长子,而李承训又不是李建成嫡长子。所以说。李唐内部的矛盾暂时因为外部的压力,而不显。但是一旦李唐一统天下,李